字級大小:

A-

A

A+

272 第六七課 因果

善人以因果為朋友,智人以因果為龜鑑,

愚人以因果為無稽,惡人以因果為仇敵。

                                     ──《星雲法語》


【提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自然運行法則,是合乎科學與邏輯的。聰明的人,會將「因果」當作借鏡,懂得謹言慎行;善良的人,深切明白有「因」必有「果」的道理,所以告誡自己,任何微小的惡事都不做,絕不種惡因,還要時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但是,有些人不信因果,任性妄為,最終都將自食惡果;善因善果自己得,惡因惡果自作受,為善為惡,成智成愚,全在自己的一言一行與一念之中。

【正文】

我們常聽人說因果、因果,每個人對「因果」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相信因果,有的人不信因果;有的人畏懼因果,有的人無懼因果。甚至有人說,因果是佛教的專屬教義。其實,因果是一個非常科學的理則,不管你信不信因果,它都是一個存在的事實;無論你信仰什麼宗教,都是「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因果的道理亙古不變,但是面對因果的心態則因人而異。以下列舉四種人對因果的不同反應:

第一、善人以因果為朋友:一個明因識果的人,肯定相信因果的必然性,他的一切行誼都不會離開因果的範疇,且能「不因惡小而為之,不因善小而不為」,他時刻提醒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因果就如善友,提醒自己不能造作惡業;因果就如良朋,隨時告誡自己,以歷史的報應實例為借鏡,不能重蹈覆轍。所以,善人以因果為朋友。

第二、智人以因果為龜鑑:歷史是一部因果報應的記錄,人生是一齣因果報應的演出。世間的善善惡惡、好好壞壞,不管如何變化,都是在善惡因果之內。一般凡夫眾生,總是不計一切的貪愛享樂,或是無明造作之後,才慚愧懺悔自己的過失,往往為時已晚。一個有智慧的人,為了免除惡報無窮,會以因果為龜鑑,他會慎防於因,讓自己免受惡報之果。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說明智人以因果為龜鑑。

第三、愚人以因果為無稽:世間有一些人,不相信因果的道理,他不認為做善事必得善報,做惡事必得惡報,於是為所欲為,放浪形骸,廣造惡業。這類的人,我們視其為愚痴之人。愚痴之人因為不相信因果,任意造作,於是種下六道輪迴的業因,所以,一個人可以什麼都不信,但是不能不相信因果。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他的母親生前不相信因果法,貪瞋邪惡,致使死後墮於餓鬼道中受苦。所以,吾人切莫以因果為無稽。

第四、惡人以因果為仇敵:壞人討厭因果,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作惡多端,必定會遭受報應。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因果不變的定律,所以惡人最怕因果,他以因果為仇敵。

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是維繫社會秩序的法律。雖然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生活在因果法則之中,但是各人對因果的看法不同,從中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智愚、善惡。

世間四種人對「因果」的看法有:

一、善人以因果為朋友。  二、智人以因果為龜鑑。

三、愚人以因果為無稽。  四、惡人以因果為仇敵。

【習題】

1.試述本文之大意。

2.為什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3.試述你對「因果」的看法。

4.惡人為什麼以因果為仇敵?

5.敘述一則因果報應的事蹟。

【延伸閱讀——真心供養】

供奉滿爐香火,不如一點善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