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3 出家無家

常有人說:「出家無家!」這句話如果沒有深入去了解他的真義,常會有所誤解。就如過去有一位僧人,出家之時,寫了一封信給家人說:「我和家庭從此斷絕來往,生死不相來往啦!」這是不對的。因為就是佛陀成道後,面對父王過世了,他也回去為父擔棺;為感念母親的生育之恩,他還上忉利天去為母說法;他甚至回到迦毗羅衛國,度化堂兄弟,多少的方便說法、示現,哪裡說出家是棄家不顧呢?

「出家無家」主要是指,出家後要安住在佛法上,要「出家無家處處家」;思想上要放下執著,出離煩惱之家,當然是不以家族、愛情為主。只不過出家後,雖然修的是出世法,但是還是要懂得以佛法引導家人學佛修行;如果一旦出了家,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度,還能度一切眾生嗎?所以,出家的兒女更應該對父母盡孝道,尤其老年的父母,你不能說我出家了,就不管、不顧了。

不過,面對家人,一邊是道情、一邊是親情,你怎麼來平衡?佛教的孝道,如蓮池大師所說,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一般的在家信徒,如果是「甘旨奉養」,這只是小孝;假如能可以「光宗耀祖」,是為中孝;更進一步能讓家裡的人「信仰入道」,就是大孝中之大孝。

前兩者是世間的孝道,利益僅止於一世,家庭即使和敬孝悌,最終難免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再多的富貴,無常一來,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唯有引導父母正信,增長菩提智慧,永斷惡道,這才是最高的孝道。

記得我出家不久,家師志開上人為了感謝我的母親,送我去跟隨他出家,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母親,開頭就說「親家大人慧眼」,我才知道原來出家兒女的父母,跟佛門的師長,可以成為「親家」。而佛光山的親家,少部分最初因為不了解,不喜歡兒女出家,現在十之八九,都已經能認同兒女的志趣,更知道能在佛教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發揮所長,佛門中一樣有前途。

由此可知,現在出家的子弟們,父母的未來,就看你在佛教的付出奉獻,他能得到你的庇蔭嗎?你有出息、對佛法有貢獻,佛教就能幫助你來孝養父母;若是你自己都懶惰懈怠,佛門也要開除你了,哪裡還能照顧你的父母呢?

所以出家是可以孝親的,主要的關鍵,是你要在佛門裡面有道、有貢獻、有成就,父母就能以你為榮,父母就是佛門、十方弟子的父母,當然就能享受到佛門的照顧。總而言之,在佛教的孝道關係,還是要自己本身有道,孝養父母一切都是自然的事。

不過,佛門裡面,出家子弟孝順父母雖是當然的,但也不能太多的攜家帶眷,讓這個道場和家庭不分。像現在很多的寺廟負責人,都把寺廟交給自己的親人、子弟,這一種佛門的敗類,只是長養個人私心,不以十方為利,真是令人良深慨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