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28 「傳承」的重要

世間上,百種行業當中,最重視的就是傳承。當初佛陀在印度的靈山會上,拈花微笑,把真理妙法傳給大迦葉,大迦葉再傳給阿難尊者;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直到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成為東土禪宗初祖。此後五傳至弘忍,其下六祖惠能大師,大放異彩,所謂「一花五葉」,開演出五家七宗;可惜,有些人的根機、道行不夠,不認為傳承的重要,那麼傳承就變成了斷層。

其實,不管國家也好、團體也好、事業也好,到了人才斷層的時候,就是一個衰敗的現象。如中國歷代的皇帝,傳承得人,則國泰民安;不得人,則民怨沸騰,天下大亂,皇朝毀於一旦。很多的老師,千辛萬苦,就是為了找一個能託付、傳承的弟子,把他的風範、所學、德行,能夠繼續下去。

過去叢林裡面,方丈住持傳位時,一條念珠掛到你頸項上,就代表他把一切傳承給你,口中會說:「龍天常住,付囑汝身,汝當愛護大眾,服膺眾人,要讓常住興隆。」這就是託付予你的任務,你要能擔當,這就叫作承擔,這就是傳承。

所以,過去佛教裡,有淨土的傳人、禪門的傳人,各宗各派都有傳承。傳承久遠的,能有數十代;也有的傳承不得人,只有短暫的傳了三、五代,宗派就沒有了。這是識人、不識人的問題,因此傳承要得人。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富貴裡面,養不出吃苦耐勞的繼承人。他會認為一切都是來得很自然,於是任意揮霍、亂用,不知來處艱難。所以要能知道傳承,須先跟隨老師學習十年、二十年。過去大多數傳承成功的範例,都是心意相投,思想一致,品德、道行、學歷都相契合的。

傳承的條件,最重要的,不可以傳給眷屬、私人,不可以傳給自己的所愛,要傳給有公平、公正、公益、有量、有道德、有智慧、有公德心之人,抱持私心就不可以了。但看歷史上,公天下和私天下的傳承,其結果就有所不同。

當然,傳承首重人的品質,等於一顆種子,你是好的種子呢?還是敗種呢?長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過去做老師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樂也。天下父母萬般的辛苦,就期盼著「望子成龍」;也有的老師在哪個地方一住幾十年,就為了等待一位能接受他傳承的人。如印度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年逾百歲,他奮力抵抗病魔,就為了等待玄奘大師的到來,把畢生所學的佛法傳授予他,這是佛教裡一則很美的傳燈故事。

在佛教史裡,凡是初學的學僧,你不能養深積厚,涵養自己的學問道德,對於能夠接受傳承的條件不具備,即使你當了傳承得法的人,對於自己將來也要弘法傳承,那就很困難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