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9 如意寮

佛陀當初創立佛教,成立僧團以後,最初僧侶沒有住處,所以有些國王、長者,就為佛教建設了講堂、精舍,提供給僧眾安住;沒有衣履,就倡導「四供養」,所謂「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甚至毗舍佉夫人,看到僧眾沒有地方盥洗,就在河邊沐浴,實在不雅觀,於是特地布施浴室。所以佛教的設施,也都是靠著信徒慢慢的發心,為佛教滿足各種的需要。

在僧團裡面,有一個「如意寮」的設立,這是讓一些有病的僧侶,不一定要隨眾去托缽、外參,或是禪修,讓他們可以住在如意寮裡安心修行,所以是佛教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

寮,就是住的房子。這個房子裡,讓患病者住的「如意」。所謂「如意」,就是隨患者的意思,要睡、要坐、要臥,聽其自然。在如意寮裡面,病者自己只要不侵犯他人,都可以隨意行事。好比你肚子餓了,可以飲食,你感到口渴了,可以喝水;你要吃飯、吃麵,要吃硬的、喝流質的,都可以依自己的病況酙酌。

甚至,佛教還鼓勵人去探病,提倡「八福田中,探病是第一福田」。意思是,對於有病的人要多予照顧。佛陀也曾親自示範,為年老的比丘穿針引線,縫補破舊的衣服,也為生病的比丘侍奉茶水湯藥。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和合的僧團,是非常友愛、非常重視福利。不像有些人說的,不能出家修行,因為到了老年以後會沒有人照顧。其實,過去以來,在佛教裡面有養老院,倡導敬老尊賢;有塔院的設施,給老人頤養天年;有如意寮,讓患病者可以有方便的生活,並不如一般人說的老了沒有人照顧。

像現在,佛教的僧團提倡「身和同住」,有病了,可以住如意寮養老、養病;退休了,有塔院可以安居;甚至要往生了,還有安寧病房。出家人雖然不太重視老病死生的問題,對於在人世間的這個臭皮囊,看得很開、看得很破,但佛教的僧團,對人的一生還是非常關心、非常照顧。

我們也希望佛教的團體,對於僧團的福利,要多多的講究;讓一些青年、有為的人,對將來沒有後顧之憂,可以進入佛門裡來,專心的為教宣揚、為眾服務,這實在是當今佛教非常需要的功德。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