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1 僧制改革

佛教的改革、振興,這是歷來多少大德都在關心的問題,也一直不斷有人提出一些看法,如月霞、諦閑、來果、虛雲、證果、巨贊等大師,他們都曾表達過一些意見。但是當中關於改革佛教的建議,比較受人重視的,如印光大師說,佛教要復興,需要改革「三濫」:一、濫收徒眾;二、濫掛海單;三、濫傳戒法。

印光大師知道佛教的毛病在哪裡,對佛教也有一些貢獻。只不過在我認為,這些都是佛門裡的事情,比較消極、保守了一些,還不是革新佛教最緊要的問題。現在革新佛教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例如,關於僧伽教育的落實,以及僧團教產的管理、寺院清規的建立,乃至於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的推動等。

也就是說,改革「三濫」之外,現在佛教需要革新的內容還很多,包括濫做法會、濫化緣、濫做經懺應付、濫建寺廟、濫收門票而流於商業化等;尤其僧伽制度的整飭,更是當務之急。今日佛教所以衰微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制度的守舊不合時宜,所謂「法久則弊生」,因此當前若要振興佛教,必須從僧制革新來著手。

比如,現代的寺廟要分甲、乙、丙、丁等不同等級,就如同全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大一樣,要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因此,對於一個寺院住持的資格,以及寺院本身的組織、制度、規章、弘化內容等,都要加以考核,以此做為寺院等級分類的標準,同時把甲等的寺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乙等的寺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丙等的寺廟又要具備什麼條件,都要有明確的規定。

總的來說,主持寺廟的負責人,首先必須是佛學院畢業;因為經過正規的佛學院教育之後,才能具備佛法的正知正見,才能秉持因果觀念來為大眾服務。再有,身為一寺的住持,至少要出家二十年,有了二十年的佛法修行體驗,他才能懂得對自己戒律要嚴明,對大眾要有供養心,對常住要關心、愛護;尤其要有大公無私的心,不可以跟眷屬財務不清,也不可以跟社會濫於來往,這些都是有私心、不合眾的觀念,必須經由佛教來給予重新教育。

現在許多寺院的隱憂,就在於寺院住持的資格漫無限制,沒有受過正統的叢林訓練,在威儀、佛學、修持、弘法等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更遑論要領眾薰修,淨化社會了。

另外,出家人受三壇大戒,並不是二個月、三個月受完戒,就算完成、結束了;佛教戒律不是二個月、三個月,是長期的、是一生都要受持的,因此要給予大眾一生守持戒律的觀念。

戒律也就是制度,但是戒律本身的制度也有毛病,因為佛教的弘傳,由於各地風俗習慣、傳承不同,現在也有很多人為的意見加入到制度裡面,使得戒律很複雜,導致各方意見分歧,因此也使得佛教無法團結、統一、動員,抵銷了佛教發展的力量,殊為可惜。

故而現在要想復興佛教,僧制的改革是刻不容緩的事;但僧制改革也不是說哪一個人就可以來改。應該要公推多少人出來共同會議討論,經過一年、半年的長期考慮、研究,等於制定刑法一樣,先擬定法條,再來公諸於大眾,然後可以讓一些佛教學院畢業、懂得佛法的人來公投;大家都覺得適合了,再付諸實施。只要大家都能依規矩奉行,還怕佛教不能復興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