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4 闡揚華嚴澄觀國師

澄觀大師畢生闡揚華嚴義理,曾宣講《華嚴經》達五十遍之多,著有《華嚴經疏》等四百餘卷,故世稱「華嚴菩薩」、「華嚴疏主」。他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弟子傳法者有一百餘人,堪講者達千餘人之多。曾受賜的封號有「教授和尚」、「鎮國大師」、「清涼國師」、「僧統清涼國師」、「大照國師」、「大統國師」等,一生備極尊榮。

宿具慧根 清涼十願

澄觀大師(七三八~八三九)俗姓夏侯,字大休,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誕生,生時光明滿室,照徹鄰坊。稚齡時,即喜聚沙建塔為戲,及至成人,身長九尺四寸,雙手過膝,口四十齒,聲韻如洪鐘。

天寶七年(七四八),澄觀十一歲,依越州(今應天山)寶林寺霈禪師出家,此後晝夜精進,參研經藏,尤其勤誦《法華經》,能一目七行,日記萬言。不到一年,便已通達經、律、論三藏。十四歲時,奉師命參加國家「度僧」考試,一舉獲得度牒。其後便應眾請法而講《般若》、《涅槃》、《法華》、《淨名》、《圓覺》等經十四部,以及《起信》、《寶性》、《瑜伽》、《唯識》、《俱舍》、《中》、《百》、《因明》等九論。

肅宗至德二年(七五七),澄觀二十歲,依曇一大師門下受具足戒,復依妙善寺常照禪師受菩薩戒。澄觀受戒後,發下十誓弘願(後稱「清涼十願」),一生以此自勵。此十願為:體不損沙門之表,心不違如來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經,性不染情愛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塵,脅不觸居士之榻,目不視非儀之彩,舌不味過午之餚,手不釋圓明之珠,宿不離衣缽之側。

廣學法要 利根頓悟

次年(七五八),澄觀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再回越州依開元寺曇一律師學南山律學,後又轉返金陵依玄璧法師受學三論。

代宗大曆元年(七六六),澄觀於瓦官寺聽受《大乘起信論》及《涅槃經》,又從淮南法藏大師學海東新羅元曉之《大乘起信論疏義》,隨後又到錢塘(今杭州)從天竺寺法詵法師習《華嚴經》。

大曆七年(七七二),澄觀前往剡溪,從成都慧量法師再學三論。三年後往蘇州,從天台學者荊溪湛然大師習《摩訶止觀》、《法華經》、《維摩經》等經疏,並拜謁牛頭山惟忠、徑山道欽二禪師,問西來宗旨之後,轉往洛陽無名禪師究學南宗禪法,還拜見東京大詵和尚,聽受玄旨。大詵和尚曾讚歎澄觀:「法界宗乘,全在汝矣!」足見澄觀對佛法之利根頓悟,深獲印可。

澄觀徹悟南宗禪法後,又從禪僧慧雲探習北宗禪法。他一心鑽研律、禪、三論、天台及華嚴各宗教義,卓然有成。此外,還廣泛研究世間學問,舉凡天竺悉曇、諸部異執、五明四圍、祕咒儀軌,乃至諸子百家、小學蒼雅等,不論篇頌、筆語、訓詁、聲韻、文字等,一皆博綜,通學無礙。

廣開法筵 譯經造疏

大曆三年(七六八),代宗詔三十一歲的澄觀入宮,與大辨正不空三藏於大興善寺譯經,命為潤文大德。到大曆六年(七七一)為止,共譯經典七十七部,一二○卷。一日,代宗親問澄觀佛經旨要,澄觀對答如流,清晰明白,代宗於言下明悟自心,遂事之以師,執弟子之禮,供養尊重。

大曆十一年(七七六),澄觀遊歷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再往峨嵋山頂禮普賢菩薩,之後返居五台山大華嚴寺,專意修持方等懺法,同時應寺主賢林之請,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後於崇福寺再講華嚴宗旨,前後駐錫大華嚴寺達十年之久。

期間,澄觀有感於華嚴舊疏文繁義約,不能盡理,於是發願撰寫新疏。德宗建中四年(七八三)某日,澄觀寤寐之間見到一位金人,向陽挺立於山嶽間,澄觀舉手迎抱金人,竟卻食入。醒來後非常歡喜,表示吞納光明實為遍照之徵,於是設無遮大會慶祝,從此澄觀下筆恍若有神。翌年,依《華嚴經》舊疏承繼賢首大師思想,以四分科法演義「十玄」宗義,歷時四年,至貞元三年(七八七),方始完成新疏二十卷,此即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新疏完成後,設無遮大會,飯千僧以慶賀落成。貞元四年(七八八)春正月,應大華嚴寺住持請求開講。當澄觀講經時,天空出現朵朵祥雲,聚留不散,時人皆歎其殊勝,不可思議。

此外,澄觀並為弟子僧叡等百餘人再造《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四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後世將此本演義鈔和經疏二者合刻,略稱《華嚴經疏鈔》,並尊稱澄觀為「華嚴疏主」。

開講大經 清涼帝心

貞元七年(七九一),河東節度使李自良禮請澄觀於崇福寺宣講《華嚴經疏》,名噪四方。唐德宗仰聞道風,派遣中使李輔光傳旨,欲問佛法大意,澄觀應允於次年赴詔。

貞元十二年(七九六),唐德宗命河東節度禮部尚書李詵再度備禮敦請澄觀入京長安,與罽賓三藏般若(北天竺人)在大興善寺共同翻譯南印度烏荼國進獻的《華嚴經》後分梵夾本。期間,唐德宗數次親臨譯場。此經於貞元十四年(七九八)二月二十四日譯成,計四十卷,由澄觀審定,仍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世稱《四十華嚴》。

是年(七九八)四月,德宗華誕,詔請澄觀在麟德殿開示新譯《華嚴經》宗旨。群臣會集,澄觀升座說法,宣講經題妙義。講畢,德宗默然,如入海印三昧。不久方環視群臣道:「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扇真風於第一義天,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便賜澄觀「清涼國師」尊號,並賞紫衲方袍,朝廷大臣皆依之受持八戒,禮敬為師。

五月,德宗再遣內中使霍仙鳴請澄觀入京。澄觀一到,德宗待之以禮,延請入譯場刊正,又詔令作疏解釋。澄觀便在終南山草堂寺造新譯《華嚴》後分經疏,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十卷,又作《華嚴經行願品疏》或《普賢行願品疏》。當時,寺中堂前池內生出五枝合歡蓮華,每莖蓮華凡有三節,時人無不歎為異相感應。

次年(七九九),澄觀受封為「鎮國大師」,編入《天下大僧錄》一書,其功德戒行,備受朝野敬重。

七帝之師 風範善世

澄觀身歷九朝,先後為七世皇帝(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講經,累封為國師。其中,順宗位居東宮太子時,曾請示澄觀佛法心要,及至永貞元年(八○五)順宗即位,再詔請澄觀駐錫興唐寺,亦禮為國師,建造普光殿、華嚴閣,塑華嚴剎,繪法界會,朝野皆慕其高風。

憲宗元和二年(八○七),南康王韋皋、相國武元衡請澄觀著《華嚴法界觀玄鏡》一卷。元和五年(八一○),憲宗詔請澄觀入宮說法,詳問華嚴宗義及法界大旨而覺然有悟,敕令別鑄金印,賜號「僧統清涼國師」,任國師統,統冠天下緇侶,主持教內之事。

其後,穆宗、敬宗相繼繼位,二帝均仰慕澄觀德風高節,亦封贈為「大照國師」。太和五年(八三一),文宗從澄觀受心戒,誓永不食蛤。開成元年(八三六),文宗為祝賀澄觀百歲壽誕,頒賜衲衣、淨財、飲食等,並加封「大統國師」。

文宗開成四年(八三九)三月六日,澄觀預知時至,召集弟子海岸等人,咐囑後便跏趺而寂,世壽一○二,僧臘八十三。文宗以師為先帝祖聖所崇仰,特罷朝三日,重臣縞素,舉國哀悼。

三七日後,只見澄觀容顏光澤,益顯溫潤,依然端身正坐,一如山嶽。是月二十七日,依旨葬於終南山石室,奉全身塔,文宗敕諡仍號「清涼國師」,賜塔額名「妙覺」,並詔相國裴休撰寫碑文,敕寫國師真儀,奉安大興善寺,御製像讚八章。

門下四哲 弟子千人

澄觀畢生講述《華嚴經》達五十遍,設無遮大會十五次,著作等身,現仍流傳者總計達四百餘卷。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大華嚴經略策》、《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華嚴法界玄鏡》、《五蘊觀》、《華嚴心要法門》等。此外,《十二因緣觀》一卷已散佚,據傳另有《法華》、《楞伽》、《中觀》等疏鈔。

澄觀弟子得法者有百餘人,為人師者有三十八人,餘堪講者千數。宗密、僧叡、法印、寂光四人,時人稱為「門下四哲」,其中尤以宗密繼承法統,獨得其奧。

澄觀大師一生,誠如裴休相國所撰碑銘:「寶月清涼,寂照法界,以沙門相,藏世間解。」而其身歷九朝,為七帝門師,屢受敕號,可謂備極榮寵,然而澄觀大師卻依本願信守修行,其淡泊之志,令人感佩,後世尊奉為華嚴宗四祖。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