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0 佛教與企業

「企業」是社會現代化的名詞,特別是強調企業內部的管理。為了更成功的經營企業,近年來衍生出「企業管理學」的顯學。若就一般人認識的企業,通常是指經營營利事業的組織體;但是從企業家的定義來了解,是指「於企業體內,訂定一定的計劃,以實踐其創立該企業的理念和目的,並加以監督經營者」。可見企業的精神首重在理念的實踐,透過成功的經營,以分享利潤和喜悅。

企業的種類有工業、商業、文化事業、慈善事業,有國家經營的公企業,有私人經營的私企業,有個人企業,有公司企業等,不一而足。我認為企業的意義是要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辦法、有系統,是心智的活動,理念的管理;企業不一定是指工商財務才是企業,企業應該是有計劃的組織體,如國家、社團、宗教、文化、慈善、教育等,用現代的意義來說,都能說是企業體。佛教是相當重視企業理念的,例如:佛陀當初創建僧團就是本著有組織、有計劃的企業精神而成立的;唐代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也是具有企業思想;近代太虛大師整理僧伽制度,也是企業精神的展現;乃至於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也是以有組織、有系統、有規劃的企業精神,作為人間佛教事業的管理。因此,企業的定義不一定是指社會的工商企業。

佛教徒為了光大佛法,遠紹如來家業,常有一句話說:「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講究權巧智慧、方便法門;利生,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不論弘法或利生,都必須透過良好的組織與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地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世的佛教雖然不以營利為弘法事業的目標,卻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業的成就和貢獻,因為人間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特別注重信徒現生的幸福安樂。縱然是不同的範疇,佛教與現代的社會企業,終究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人事物的管理。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恰為企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佛教有組織、有制度、有規劃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業,不僅續佛慧命,更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以下從佛教的資生事業、佛門的組織制度、寺院活動的籌劃進行等,說明佛教的企業精神。

佛教的資生事業

在《維摩詰經‧方便品》中提到:「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在佛教教團中,本來就包括僧信二眾,維摩居士以在家優婆塞的身分經營事業,獲取利益,這是說明治生事業與佛法並不相違背,重要的是如何有計劃、有意義的去運用這筆錢財。在《寶積經》中,佛陀也鼓勵在家信徒經商。佛陀認為運用智慧從事工礦農商事業經營,能獲取倍增的利益,是合乎佛教精神的,因為要有充份的經濟能力,才有辦法推動佛教的法輪。

在《雜阿含經》卷四十八說:「始學工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佛陀教導在家信徒善用財物,以所得的一半來投資經營資生事業,可見佛陀是贊成在家信眾經營事業,又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方便修眾具,安樂以存世。如是善修業,黠慧以求財,財寶隨順生,如眾流歸海。如是財饒益,如蜂集眾味,晝夜財增長,猶如蟻積堆。不付老子財,不寄邊境民,不信姦狡人,及諸慳吝者。親附成事者,遠離不成事,能成事士夫,猶如火熾然。善友貴重人,敏密修良者,同氣親兄弟,善能相攝受。居親眷屬中,標顯若牛王,各隨其所應,分財施飲食,壽盡而命終,當生天受樂。」佛陀教導信徒如何正確地投資營商,如親近誠懇善信之人,以維護財產;善用有才能的人,以開發更多的財富。總之,只要是屬於八正道中正命的事業,佛教徒都可以從事經營。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韓國、日本等地,能在當地社會普遍被接受,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佛教能重視資生利眾的事業,正確解決民生的問題。事實上,佛教寺院不僅是傳法、辦道的地方,往往是結合宗教、文化、藝術、教育的文化中心,並與農業生產、商業經濟以及社會福利事業相聯繫,具有多種社會功能。

中國南北朝時,佛教設有「僧祇戶」、「僧祇粟」,在荒年賑放穀物救濟災民。寺院內還附設「寺庫」,如南北朝的「無盡藏院」、宋代的「長生庫」、元代的「解典庫」等金融機構,資貸財物,供人民周轉之需。印度佛教托缽習俗傳到中國後,由於文化民俗思想的不同,經由百丈懷海禪師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制度,不但使寺院本身得以自給自足,無形中也增加社會生產,利國利民。其他像唐代的悲田養病坊、北魏的佛圖戶、東魏洛陽楊膺寺等的造橋鋪路,都是利益眾生的事業。

在這些的佛教事業中,除了利生之外,有時是為了寺院的經濟著想,因為中國民情不同於印度,不適合托缽乞食,寺院一般都將王室賜與的寺田,妥善經營作為日用之需;或者將信徒布施的淨財,設立借貸典當取息的金融事業,以作為慈善救濟之用。文獻中記載的事業種類非常多,以宋代為例,有著名的福建路和兩浙路的寺田、碾磑業、油坊業、製硯業、製墨業、紡織業、印刷業、藥局業、借貸業、長生庫、贈經、造像、義塾、書院、養老、濟貧、賑飢、慈幼、醫療、漏澤園(公墓)、義塚、浴室、道路橋梁維修等。

上述的事業,在最初設立之時,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雖是原因之一,但隨著時空的因緣轉變,現代的佛教更有計劃地推動文教、慈善、共修事業,以實踐淨化人心的宗旨。慈航法師就曾經說過:「宗教生存的三大命脈為教育、文化、慈善。」離開這三個宗旨而經營事業者,就不名為佛教寺院了。在家的佛教徒護持佛教,也不光是佛教的弘法事業,只要是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現代化事業,如工廠、農場、保險、銀行、報紙、電台、電視、旅遊等事業,佛教徒都應該積極地參與。

佛門的組織制度

佛教除了重視對外的資生事業外,偌大的僧團如何組織、規劃、管理,更是一門大學問。原始佛教時代,佛陀因時制宜地制戒,建立六和僧團;傳到中國之後,衍生出叢林制度,《百丈清規》、四十八單職事等的設立;到了現代,佛教隨著潮流需要,組織更細,大家分工合作,各司所職,有管理生活的、禮儀的,也有管理文教的、法務的。例如庫房的生產,每個月給大眾的福利,都是經過企劃的。乃至於叢林中人才的提拔,從初到道場領職,悅眾、維那、書記、堂主,都有一定的時間和標準規劃。寺院的建築規劃也是如此,務使達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

以下列舉一些叢林制度來說明佛教的企業理念是如何有計劃的在進行。

一、四十八單

在一般的公司中,有董事長、總經理、秘書、會計、職員等組織系統;相同的,在佛門中,也有住持、當家、維那、糾察的職稱,《百丈清規》卷六中將叢林職事分為二十四序職、二十四列職,另外還有二十四雜職事等。序職是表徵在僧團中的德學,列職是實際的職務內容,叢林中有序職的人,不一定有列職。在《百丈清規》卷四中也說明了四十八單的工作內容和職稱,例如:「前堂首座,表率叢林人天耳目,分座說法,開鑿後昆。維那,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典座,職掌大眾齋粥等。」每一單位的工作內容規定,鉅細靡遺,使繼任者能有所循,而叢林的制度也能代代相傳,保有傳統風格。在組織方面,方丈之下,設有禪堂、庫房、客堂、衣缽寮等四大堂口,重要寺務由住持會同首座等班首及四堂口的上首共議進行,與現代企業的行政會議相仿,反應出佛教的民主與開放思想。

在叢林禪院裡,人事安排和職務的分配行事,稱為「請職」。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期尾),農曆七月十六日(期頭),各舉行一次,類似企業的人事調動,與現在國家年度預算時間相同。請職時,必須要掛牌,召告全寺大眾。佛光山也保有此傳統,分期頭(七月十六日)、期尾(正月十六日)兩次的人事調動,使人事的安排更具彈性。此外,有關叢林人事制度的健全,在《清規》中則指出,主事者若要人事無爭,必須「慎擇所任,使各當其職,人無間言可也」。

至於現代的叢林,隨著弘法方式的多樣化、資訊化,為了配合時代的需要,在人事組織的規劃和弘法理念上也必須不斷創新,融和傳統與現代。例如:電腦資訊中心的設立、電視台的開播、出版事業的蓬勃發展等,都是配合現代弘法的需要,表現出現代佛教的人間性、入世性。特別強調人事組織,是因為「人才的培養是組織發展的命脈,而健全開放的人事制度更是才能發揮的管道」。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想要獲得成功,對於企業成員能力的培養和開發,勢必要更用心。

二、傳法選賢

叢林有子孫叢林與十方叢林之別。十方叢林依住持繼承制度的不同,又可分為選賢叢林與傳法叢林。傳法叢林是依法系相傳,將住持之位傳給繼任的法子,如鎮江金山寺;選賢叢林則不問法系與門派,向十方招聘賢能適任的名僧擔任該寺之住持,而非傳給現任住持的剃度弟子,如寧波天童寺。這與企業的聘任專業人才相同,因為一個團體要經營得有秩序、有前景,領導人的才德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如此,佛教十方選賢的無我觀,恐怕也是世間的企業不容易做到的。

三、七堂伽藍

伽藍原意指僧眾所居住的園林,但一般都用以稱僧侶所居住的寺院、堂舍。七,表示完整的意思。七堂是說一座寺院的完成,必須具備七種建築物。至於七堂的名稱或配置,則因時代或宗派的差異又有不同,說明佛教寺院的建築有其一定的形式和設計藍圖,須經過事先縝密的規劃,才能興建。例如以研究學問為主的寺院,須具有塔(供奉舍利)、金堂(佛殿)、講堂、鐘樓、藏經樓、僧房、食堂等。禪宗伽藍則須具足佛殿、法堂、僧堂、庫房、山門、西淨、大寮等七堂,才算具備叢林的規模。

每一堂建築的先後及堂內的設置擺設又都有一定的規矩,如宋代慧洪的〈潭州白鹿山靈應禪寺大佛殿記〉說:「世尊遺教,弟子因法相逢,則當依法而住。……營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薩像,使諸來者知歸向故,晝夜行道,令法久住,報佛恩故。」寺院中佛像的設置也有一定的安排,如宗鑒的《釋門正統‧塔廟志》說:「今殿中設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梵王、金剛者,此土之像也。……蓋若以聲聞人輔,則迦葉居左,阿難居右;若以菩薩人輔,則文殊居左,普賢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見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執爐,請轉法輪;金剛揮杵,護衛教法也。」

常常也有人問我:「你學過建築嗎?如何把佛光山和各處的別分院建設得美崙美奐呢?」我自想:我哪裡是學過建築呢?只是從小住過不少大陸叢林,也走遍世界各地的道場,那些寺院的藍圖早就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這些佛教的寺院藍圖,就是最珍貴的建築理念,也是佛教的建設事業。

四、戒律儀規

佛教的法海有三藏十二部之多,經過歷代祖師的結集著述,才有今日的規模。以律藏而言,有五篇三聚,這是總的來說。如果依別解脫律儀來說,分為八種,即比丘律儀、比丘尼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近事男律儀、近事女律儀、近住律儀等。如果依所受持的戒法來說,又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六法戒、具足戒之別;具足戒又分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這是屬於聲聞戒。另外有大乘菩薩戒法的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在《梵網經》中列舉出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優婆塞戒經》卷三也舉出六波羅夷二十八輕戒,這是說明戒律的制定有其因緣和目的,戒律的乞受和遵守也有其標準,不是濫傳濫持的。佛陀臨涅槃時曾說:「汝勿見我入涅槃,便謂正法於世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餘所說種種妙法,此即是汝等大師,如我住世,無有異也。」僧團以戒律來規範僧侶的言行,並有共住規約規範大眾的身口意,構成僧團內部有組織又有制度的法律制度。

五、月分須知

在《百丈清規》卷七中記載:「正月,初一日有處。四孟月大眾行道諷經祈保,次具門狀,官員檀越諸山賀歲。……七月初旬,堂司預出盂蘭盆會,諸寮看誦經單,預率眾財,辦斛食供養,十三日散楞嚴會,十五日解制,當晚設盂蘭盆會,諷經施食。……十二月初八日,佛成道,庫司預造紅糟,歲終,結呈諸色簿書。」將叢林一年的活動行事規劃得非常清楚。現今寺院的一年活動行事也是如此,經過事先規劃排定,以便接引來山的信眾,並使一寺的大眾都能安心辦道修行。

寺院道場提供十方佛子參學遊方,對於生活資具的供給,法務的興辦,都要令大眾不虞匱乏,譬如開放掛海單,就必須像無限公司,不可拒絕來掛單者。過去我在叢林參學時,每半個月常住就會給一個剃頭的籌碼,拿著這個籌碼到寺院經營的剃頭店剃頭;每半個月給十五張的衛生紙,一天要節省的用一張;每半個月,一個房間給四兩油點油燈,生活用品的供給很有制度,從中也看出叢林的興衰。

另外,平時的法會活動,例如信徒大會、傳戒法會、開大座講經說法等,都有一定的程序和企劃,每個活動都是靠著大眾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以南北朝至唐朝興盛一時的譯經事業為例,譯場的規模和組織制度的完備,絕非現代的編譯業者所能比擬,因為佛教不強調個人,是重視集體創作。就如佛教的四大菩薩也是彼此分工合作,以智慧、慈悲、願行的法門共同完成度眾的事業。總而言之,佛門組織制度的完備和現代化都是為了實踐「弘法利生」的宏願。

佛陀教化對社會企業的啟示

「生涯規劃」可以說是人生的企業,因為從人一出生到受教育、成家立業,乃至面對老病死亡,都是生生不息的大事業,需要詳細的計劃和努力,並付諸實踐,才能實現理想的人生。佛教的人生也是如此,為了超越生死輪迴,要精進的修行,去除貪瞋痴煩惱,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累積成佛資糧。這樣的企業人生,舉例來說,就像為了明年的收成,今年就應該事先規劃如何播種、除草、施肥、灌溉,了解天時、地利、人和的關連性,才能有好收成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偉大的企業家,他誕生在人間,出家在人間,成道在人間,教化在人間,不但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完成自己修行佛道的事業,更自覺覺他,以方便善巧、契理契機地說法度眾,有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的次第,這便是佛陀掌握時空因緣,順應眾生根機以及弟子的需求,而對自己四十九年說法生涯的規劃。他有計劃地宣講三藏十二部經,使佛法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利益後世廣大的眾生。

佛陀對於弟子在佛法修持上的肯定也屢見於經典上,例如《法華經‧授記品》,就是佛陀授記弟子將來成佛的企劃事業;對於菩薩,在《地藏經》中,佛陀也授記地藏菩薩和主命鬼王,將來過無數劫,當得成佛。同樣的,企業主對於員工也應協助其規劃生涯,不斷進修,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學也無涯。」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邁進,要確保企業的生命力,不被淘汰,不休息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成員提升自己的同時,也促進企業的進步。

佛法如源頭活水,是淨化心靈,謀求人生幸福的企業;也是解脫輪迴,脫離苦海的企業。在現實生活中,從無形的心靈事業到具體的組織事業,佛教又如何影響企業呢?以下就企業內部的溝通、人際關係、時間觀、企業目標,提出佛法對企業的啟發和運用。

1.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人的真心本性能夠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我們為人處世,若能橫遍十方──廣結善緣,才能有所成就。此外,這是一個溝通的時代,能以「敬重」、「信賴」與上司溝通,並以「尊重」、「信任」與部屬來往,還要「上情下至,下情上達」,如此上下交通流暢,才可說是處事上的「豎窮三際」。

2.群我和諧,皆大歡喜:群我關係的和諧是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在僧團中有所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端賴六和敬規範大眾的身口意;而菩薩度眾以六度四攝為法寶,方便而善巧,和諧而無諍。企業成員若能以六度自化,以四攝化他,企業的內部必能和樂團結,同心協力,共同為企業奮鬥。

3.把握當下,計劃未來:《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了解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能激勵企業人積極的工作態度,活在當下,掌握先機,確實完成工作。因為企業成員懂得管理時間,不但能帶動企業的進步,更能避免個人因堆積或錯失而活在追悔中。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談到修行,佛教對未來計劃的時間觀,是三大阿僧祇劫,甚至無量阿僧祇劫。可見一件事情的成功,最初必須具備前瞻性的眼光,最終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就。相同的,世間的企業要永續的經營,對於企業的未來,領導者勢必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立定長遠正確的目標,掌握先機,健全制度,知人善任,與時並進,才能不被淘汰。

4.心甘情願,自利利他: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入世的核心思想。有人以為宗教對企業乃至對社會的影響,僅是參禪打坐,安定身心,或是提供假日休閒的好去處,其實那是不了解佛教的生活性,不明白娑婆世界即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國淨土。菩薩以眾生為修行的道場,所以,只要與眾生身心有關的事務,都是菩薩弘法利生的範疇,而且總是心甘情願地為眾生服務;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緣起的真理,透過對世間實相的了解,能幫助企業家做出更睿智的決策;透過對生命價值的省思,會發現原來企業的經營是可以超越利潤的追求,進而福利社會,造福人群,這就是菩薩利他無我的精神。例如佛光山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工作信條,及「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的理念,而使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佛法是用來實踐,應用在生活上的,因此,法水三千,任取一瓢,都能得到無上的妙用。

世間成功的企業家經營企業,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更要有創辦事業的理想和精神。為了成就事業,必須去偽存誠,言行一如;如果想進一步利益社會大眾,更要有堅毅不移的信念,凡事實事求是,一步一步地實踐理想。而佛教徒的企業經營則在於大我的完成,希望能為人間社會留下建設、發心、奉獻;為朋友留下親切、服務、善緣;為生命留下信仰、證悟、功德。

現代化的弘法方式顯然是時代潮流所需,也是每個時代的佛教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中,唯有以適合人們需要的方式存在者,才能對當代做更大的服務和貢獻,這也是契理契機的具體示現。儘管佛教行事有組織、有規劃,但終究不同於民間的企業以營利為目的,因為佛教徒的發心都是為了利益大眾,為了紹繼如來家業。佛教徒以佛法的智慧及奉獻的無我精神創造恢宏的利生事業,回饋社會;世間企業團體的經營若能摒除功利掛帥的心態,學習佛法的企業精神,必能獲得非常的成就,為國家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