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6 佛教與民間節慶

民間節慶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傳統信仰的文化表現,其影響力與規模或因個人需求不同,或屬於局部地區性的,或是全國性的,甚或是一個大宗教的信仰表現,因此其規模可能超越國家界限。如在西方國家,聖誕節、萬聖節、感恩節等慶典非常受到重視,其舉國歡騰的景象就有如中國的過年,這當然與耶穌教、天主教的信仰有關,而同屬於許多國家的民間節慶。又如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的衛塞節,也是全國性的民間慶典,是與佛教有關的大節日。這種與大宗教信仰有關的節慶,就可能橫跨國際。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民間節慶就多得不勝枚舉,有的是全民族性的,如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有的是地區性的節慶,如天公、觀音媽(觀音菩薩)、媽祖、關公、土地公、財神爺、城隍爺、灶王爺等生日的慶典。雖然如此,其影響力仍不可忽視,以台灣為例,五月十三日在台北大稻埕(延平)地區的霞海城隍祭典,其盛況是向來有名的;又一年一度的大甲及北港的媽祖繞境出巡更是動員數十萬人,其信仰向心力之大,莫可言狀。

民間節慶是各種風俗習慣的流傳,不過隨著區域的不同,各地區為這些風俗所舉行的慶祝儀式也不盡相同。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大乘人間普濟的精神為廣大人民接受後,有些佛教特有的節日也因而流傳深遠,成為民間節俗,有些更與民間信仰相互融合。因此,許多傳統的民間節日流傳至今,已不再只是傳統的模式,而是與佛教有關,更富有意義,內容也更加多彩多姿。

彌勒佛誕與春節

「爆竹聲中除舊歲,桃符萬象換新年」。農曆大年初一,在漢民族的觀念裡是一年辛苦之後,全家團圓慶祝的大日子,也是除舊布新,去厄迎祥,關係著未來一年禍福的最重要時刻。因此,它是一年當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其活動慶典也就格外熱鬧。這個節日的產生,與農業有關。中國是以農立國,所以自古以來相當重視農業生產,「年」原指穀物成熟,甲古文的寫法是「禾」和「千」兩個字加在一起組合而成的「秊」。這個字是表示穀物纍纍,作物豐收。以後便把穀物的一熟,算是一年。到了周代,正式以「年」名「歲」,一年開頭,稱「歲」,正月初一稱「元旦」。民國成立後,改採陽曆,將每年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把農曆元旦改稱「春節」。

過去,中國的過年,早一點的,從臘月十八就開始準備了;再晚,在臘月的二十三、二十四的送灶神回天界的「小除夕」(小年夜)也一定動員起來,如《帝京歲時紀勝》載:「送灶神後,掃除祠堂舍宇,糊裱窗,還帳目,送禮節,助親友。」可見過年的序幕在這時候已經漸漸拉開了。

在滿清時代的宮廷,非常重視祭灶的日子,規定每年坤寧宮的祭灶,供品要三十二種,皇帝、皇后亦得親至佛前、神前、灶前、祖先牌位前拈香行禮。之後,欽天監便擇定吉日,各級衙門封印,不理朝政。年節氣氛一天比一天濃烈起來,直到月窮歲盡日的「大除夕」(大年夜),貼春聯,供佛祭祖,圍爐團坐,守歲不寐,當「夜子初交」時刻,滿城鞭炮聲,所謂「花開春富貴,竹爆歲平安」的春節正式登場。當天一亮,就開始禮祖、迎灶神,接著即是出外拜年,觀賞舞龍弄獅等節慶活動。

在佛教寺院,過年前的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的普坡不能少,除夕圍爐、祭祖禮佛,乃至普佛辭歲的法事也一一舉行。大年初一又適逢彌勒佛誕,因此在早課團拜之後,舉行禮拜千佛法會,法會活動多持續三、五天。因此,民間也歡喜在過年到寺院禮佛求平安。

「彌勒」,華譯「慈」,故又稱「慈氏」,是表示能帶給大眾歡喜的意思,因此彌勒佛又稱歡喜佛,常坐鎮於山門口。意喻修學佛法,首先要學習彌勒佛歡喜的心,開闊的心及包容一切的大肚量。所以,慶祝彌勒佛誕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發揮彌勒佛歡喜滿人間的精神,這正與春節祝福人的一句吉祥話「恭喜發財」是一樣的意思。

佛教徒在彌勒佛誕如何給自己和別人歡喜?又當發何種財呢?美味佳肴的享受,不一定歡喜,因為腸胃吃壞了就歡喜不起來;跳舞跳累了,打牌輸錢了,也不會歡喜,唯有從聞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從打坐、禮佛、禪定、結緣、讚美、慈悲、忍耐、布施、助人、擔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歡喜。而發財,要發什麼財?有形的金錢、股票、投資,不一定靠得住,那是心外的財富。佛門講究的是心內的財富,我們要發惜福、結緣、慚愧、感恩、勤勞、知足、智慧、慈悲、喜捨財富。因此,新的一年必能獲得事事吉祥如意。

供佛齋天與拜天公

農曆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在民間神教當中,玉皇大帝被視為宇宙的主宰,是地位最高的神祇,統管著三官大帝、五方天帝諸神祇及其手下的王爺、土地公等。因此,在玉皇大帝生日的子時起,即開始有人祭拜,其儀式非常隆重,需將神桌架高,並行三跪九拜的大禮。除此之外,一般家庭在舉行完聘禮或婚禮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中也多有拜天公的儀式,主要是向天公稟告家中孩子已長大成人,並酬報長久以來的保佑眷顧。

玉皇大帝在佛教中稱為帝釋天或釋提桓因,是屬於欲界忉利天的天主,常聽聞佛陀說法,是佛教的大護法。因此,在農曆初九,或水陸法會期間,多安排有「供佛齋天」的佛事法會。「供佛齋天」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請客,一般民間「拜天公」只請一人吃飯,佛教的「供佛齋天」則先供養佛法僧三寶,再請與我們有密切關係的諸天用齋,如:主管財寶、智慧的大功德天、大辯才天;曾經請佛住世的四天王天;主宰人間風調雨順的日宮太陽天、月宮太陰天、鬼子聖母天、娑竭龍王天;獎善懲惡的星宮月府天、閻摩羅王天、緊那羅王天、雷神大將天等。所以,「供佛齋天」與「拜天公」兩者相較之下,前者的意義自然遠較後者的功德大而且殊勝。

燈節與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大年初一過後最引人注目的節日。古人稱「正月」為「元月」,「夜」也稱「宵」,「元宵」就是指新的一年中第一個見到圓滿明月的晚上,意味著新的一年裡團圓美滿,因此元宵節也稱「團圓節」。舊時的春節活動,通常從臘八開始到元宵節才算正式結束。過了這一天,一切生活又恢復正常。所以,人們多把握這一天盡情歡樂,其熱鬧的氣氛不亞於大年初一。

元宵節的由來傳說很多。史載漢武帝時,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乙」的神明,據說祂的權力很大,人間的風雨、乾旱、饑饉、瘟疫都由祂掌管,因此漢武帝創建「太初曆」時,就把祭祀「太乙神」的正月十五日列為重要節日。相傳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他是在正月十五日勘平「諸呂之亂」後稱帝,所以每逢此日夜晚,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表示紀念,並確定此日為「元宵節」。

道教稱此節日「上元節」。這和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有關,此三官各司所掌,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生日分別是元月、七月和十月的十五,古人將之冠以「上元」、「中元」、「下元」之名。因此,為慶祝天官生日,以祈賜福降吉祥於民,即稱此日為「上元節」。

「元宵節」又稱為「燈節」,主要慶祝方式,是家家戶戶大放花燈。此燃燈節俗的來源,與佛教有密切的關係。據載,漢明帝永平十四年(七一),道士褚善信等六九○人上表抗議皇帝崇信外來的佛教,並表示願以焚經方式比驗真偽。明帝便令二教於元月十五日設焚經台比試,結果道教經書多數被焚,而佛經、佛陀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蓋,遍覆大眾,映蔽日輪……天雨寶華,大眾咸悅」。於是明帝為了慶祝佛法在中國大放光明,就下令全國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晚上,一律張燈結彩,表示對佛教的崇敬。自此,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觀燈的遊人如織,萬人空巷,成為最熱鬧也最富特色的年節慶典之一。《大唐西域記》也有印度摩竭陀國在正月十五日,僧信雲集觀看佛陀舍利放光雨花的記載。可見元宵節放花燈的習俗,在佛教界早就相當流行了。

即使近兩千年的朝代更替,這項民俗仍舊照例舉行,花燈的樣式更富變化,製作更加精緻,規模也更大,連現代的聲光科技也都應用上了。唯各個地方或又多了些不同的節俗,如:吃元宵(湯圓)、射文虎(猜燈謎)、打元宵鼓、燒銀斗等活動。在台灣民間甚至以這一天做為「安太歲」求一年平安的大日子。

在佛教方面,當然更為隆重,寺院必於此日燃燈供佛,舉行上燈祈福法會。民眾亦多習慣這一天到寺廟點燈為家人祈光明,求平安。在佛光山更是從大年初一即燃點「平安燈」一個月,每天晚上舉行上燈法會,為國家祈安定,為世界祈和平;元宵節當晚,更是煙火沖天,上山賞燈人潮達到最高點,真有唐詩所載「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溢通衢」的盛況。「燈」代表光明,寺院於元宵節點燈是象徵點亮心燈照亮自己,照亮他人,意義深遠,功德殊勝。

懷恩報德與清明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中國流傳已久的祭祖掃墓的大日子,屬於春秋兩大祭典中的三月春祭。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如《後漢書‧律曆志》記載:「清明,節氣名。」《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所以清明是春分過後的第一個節氣。此時,春天已臨,萬物皆顯,草木萌發,景象清明,如《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云:「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之名,即由此而來。

至於將這一天訂為祭祖的大節日,則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的由來,俗傳是因春秋時代晉文公哀念功臣介之推而起。晉文公為了紀念介之推,為其立廟祭祀,因此,每年的這一天,就開始有了祭祀祖先的習俗。而且由於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一天都不忍心舉火,只吃冷食,所以相沿成俗,就稱為「寒食節」。

起初寒食節的祭祀活動承襲古制,多在宗廟、宗祠舉行,至於演變到需要上墳掃墓,則是受到佛教的祭掃佛塔、祖師塔的影響而形成的。這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後,其灑掃佛塔的禮俗與中國民間祖先祭拜相結合,形成了掃墓的風俗。由此可見,佛教的弘揚,無形中對民間節俗影響的深遠。

清明上墳祭掃之風,隨著朝代的更迭,愈見重視,到了宋朝,朝廷甚且明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以便師生上墳掃墓。因此上墳祭祖的人潮,使得四野如市,如宋人高翥〈清明日〉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墳前焚燒的紙錢灰像蝴蝶一樣飛舞,可想見上墳人之多。

掃墓的目的是慎終追遠,是追思哀悼,藉以表達孝思。佛教也重視懷恩報德,不僅是報父母生養的恩德,更要報三寶、師長長養慧命的恩德,一切眾生成就的恩德,因此在清明時節,寺院會有掃塔祭祖及超薦先遠考妣宗親的孝親報恩法會,而信眾們除了至寺院虔誠參與法會,誦經迴向過往先人外,也有藉此日廣行布施,或捐作建寺修塔之需、慈善濟貧之用,或作清寒學子教育基金等等,期為父母先亡作諸功德,以求冥福。在佛教如此重視報親懷恩的觀念推波助瀾下,更增長國人孝親的美德,尤其目前土葬墓地不易取得、價格昂貴、維護不便,又掃墓焚燒紙錢稍一不慎,即易釀成火災。因此,許多人已不再固守土葬的習俗,而改以佛教火葬的方法,將骨灰放至佛寺塔廟供奉。由此可以預見,佛教的未來會因清明節祭祖的關係而與民間更加密切。

因此,身為佛弟子者,當藉此機緣,教育信眾,將原有以三牲酒醴祭拜祖先之習,改以香花水果代替。並引導社會大眾投入文化、教育、公益事業中,將其對親人的私愛,昇華擴大到社會的每一個人,將其對親人執著愛戀之心布施給世界一切眾生,使清明祭祖所蘊涵懷恩報德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浴佛節與潑水節

根據佛典記載,佛陀降誕時有「九龍在上而下香水,洗浴聖尊」、「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佛教為紀念佛陀的誕生,於是在每年的四月八日舉行浴佛法會,「佛誕日」也就稱為「浴佛節」了。

浴佛法會前,在壇場內設置浴佛亭,飾以香花綠葉,亭內設浴佛池,池內盛滿由甘草等煎製而成的香湯,池中安置悉達多太子像。當日,大眾於誦經禮佛後,一面反復唱誦〈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一面以杓舀香湯水浴佛。

浴佛的目的,除了紀念佛陀誕生之外,主要意義是藉著浴佛來淨化自己的身心,並仗此功德,發殊勝願,回向一切智海。

在中國寺院浴佛的習俗於漢末便已盛行,如《三國志‧吳書‧笮融傳》載,每浴佛日,設飯布席於路者,經數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足見浴佛法會之盛大。到了南北朝,後趙君王石勒,曾於佛誕節親往佛寺浴佛,為兒發願;宋孝武帝也在大明六年(四六二)四月八日「於殿內灌佛齋僧」。浴佛節的慶祝活動在歷代君主的護持帶動下,流行廣遠。

佛誕節另一盛大的「行像」慶祝活動,就是用裝飾華美的車子載著佛陀聖像巡行城市街衢,供民眾禮拜植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據載,北魏皇帝常立於御門樓觀看寺院舉行的行像,並散花致禮。

佛誕節流傳至今,已經成為佛教中最重要的節日。在台灣,每個寺院的慶祝活動多采多姿,接引不少的民眾參與。在南傳佛教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認為佛陀成道及涅槃日與佛誕日在同一天,將此日定為國定假日,稱為「衛塞節」,隆重舉行「浴佛」及「行像」的紀念法會,並且還有互相潑水祝福的慶祝活動,是一項全國性的民間節慶。

尤其在斯里蘭卡,衛塞日是最偉大的慶祝節日,當日活動的盛況超過其他佛教國家。每當衛塞日來臨,佛教徒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插掛教旗,繪畫佛陀歷史或本生事蹟。政府放假兩天,以便人民前往寺院禮敬供養三寶,持戒聞法,並禁止殺生和販賣飲酒,有時還特赦,釋放囚犯。公私營電台全日播放佛教特別節目,例如:說法、誦經、佛教音樂、歌唱及佛法演講或辯論比賽。政府總理及重要官員和外國貴賓等多有賀詞。此外,佛教徒亦多湧向佛教勝地朝聖。佛寺和民間有多種娛樂,如音樂、歌舞、雜耍、電影等。僧侶則日夜說法和念誦《守護經》。更有人發心在都市和鄉村的行人道上設置茶水及飯食,施與往來行人。佛教徒在衛塞日前後,也流行寄贈印有佛經偈言及佛教圖畫的精美賀卡,互相祝福慶賀。

同屬南傳佛教的雲南傣族人,更把佛誕日前後三天或五天當成是他們「新年」的大節日,稱為「潑水節」。傣人認為潑水表示送舊迎新,將水潑在身上猶如洗去塵垢一般,能給傣族人帶來平安,消災去病,五穀豐收,所以在這一天他們會走村串寨,互相潑水祝福,彼此洗塵。

節慶期間,一大清早,人們便潔身沐浴,青年們更是梳妝打扮一番,歡喜地帶著採集的香花到寺院,將花供佛或者編織成花塔,又在寺院圍牆以沙聚為寶塔,每戶人家都要堆上幾個,塔頂插上綁著彩紙的竹枝,據說這是為死去的親人祈禱。大家圍塔席地而坐,聆聽寺內的僧侶誦經,有的人家則藉此機會追悼亡者。

中午時分,根據佛教「佛誕時龍噴香雨浴佛身」之說,人們將浸泡香花的清水,倒回木頭的龍身裡,一股清香芳郁的淨水則從龍口滲出,噴灑在佛像上,用此來浴佛,然後再紛紛舀起洗過佛像的水清洗雙眼,祈求保佑;接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彼此潑水以示祝福,並走到街上,提著水桶,端著臉盆,互相潑水嬉戲,潑水聲、歡笑聲、鼓聲、鑼聲交織成一片,達到潑水節的高潮。

傣族人的潑水節雖是屬於他們的傳統節日,但其節慶日期與慶祝活動的方式,其實與浴佛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浴佛節」在傣族稱為「潑水節」,是傣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節日慶典。

盂蘭盆節與中元普度

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之義。此節日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有「盂蘭盆節」的流傳。

中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說是梁武帝,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如唐朝代宗、德宗等,都曾親設盂蘭盆供,代宗還將過去施盆於寺的儀式改設於宮內道場,並設高祖以下七聖位,將帝名綴於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道場中。此外,《法苑珠林》載:「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慈恩等寺,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舉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不一……而信眾獻盆獻供者亦多。」可知唐代朝廷和民間對於盂蘭盆供是相當的重視。

盂蘭盆會之所以如此流行,深得民心,實由於其強調藉供養十方自恣僧以達慈孝雙親,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慎終追遠的倫理傳統不謀而合;再加上帝王的倡導,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間,由佛教節日成為民間節日了。

盂蘭盆會的啟建興設,到唐代都還謹遵佛意,主要在供佛、供僧以報父母先亡。但是到了宋代,民間的盂蘭盆會卻與道教「中元地官節」合一,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眾鬼,期使獲得地官赦罪,獲得解脫。如此,則更著重在超度亡靈、祭祀祖先上,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合在一起了。盂蘭盆會性質也因此由「孝親」變成了「祭鬼」,亦即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原以盆供佛僧的,卻改以盆施餓鬼了。

此習流傳至今,「中元普度」已是民間七月的主要祭典。中國人「崇鬼」、「畏鬼」又「諂鬼」,不敢直呼鬼名,故以「好兄弟」稱之,而且認為農曆七月一日是地獄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屆時餓鬼們會從地獄釋放到人間來,直到七月底才又回到地獄,因此又稱七月為「鬼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這些餓鬼到處遊蕩覓食,人們為避免餓鬼的加害,就天天殺豬宰羊,廣設宴席以普施鬼魂,於是又造成無數生靈成為人們刀下、嘴邊的犧牲品。民間這種殘暴不仁、奢侈浪費、虛榮不實的惡風,便在七月普度的大拜拜中形成。

佛教為導正民間不良習俗的作風,以提升信仰層次,除了積極發揚盂蘭盆節主要的供養三寶、孝道敬祖精神,將七月分定為「孝道月」外,也配合節俗舉行「瑜伽燄口」、「三時繫念」等,普濟十方一切幽靈、功德回向一切眾生的佛事法會,並藉此素食代替葷食、慈悲普濟、莊嚴隆重的氣氛,接引更多人,獲得更多社會人士的共識和參與,以達改善民間殺生、浪費的「普度」風俗。

佛成道日與臘八節

「臘」,在中國遠古時代本是一種祭禮名稱。「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因為歲末,農作物收藏完畢,處於農閒,人們出外打獵,用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稱為「臘祭」。秦始皇統一全國,下令制定曆法,將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十二月,稱為「臘月」。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人們要祭祀祖先及司嗇、昆蟲等八種神,以祈求豐收和吉祥,故稱「臘日」或「臘八節」。

依北傳佛教的說法,釋迦牟尼佛是在臘月八日成道,後世佛弟子為紀念這富有深意的日子,一般寺院都會嚴備香、花、燈、塗、茶、果、珍饈供佛,並舉行誦經等法會活動,稱為成道會、成道節、佛成道日、臘八會、法寶節。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佛陀成道紀念日更和傳統的臘八節相互融合而大大的流傳起來,成為中國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節日,稱為「小年」。

寺院在紀念佛陀成道的活動中以煮「臘八粥」供佛,及分饗信眾為整個法會最受歡迎的行事,也是佛教深入民間信仰的最直接助力。據佛典記載,佛陀出家後,先修苦行,歷時六年,形銷骨立,後來發覺苦行非究竟之道,便決定放棄。當他來到尼連禪河邊,由於飢餓過度,昏倒在地,此時有一牧羊女見狀,以乳粥供養佛陀。佛陀食後,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悟道成佛。僧眾為紀念此事,特仿牧羊女供養乳糜的典故,於該日以「諸果品、五穀煮粥」供佛,稱為五味粥、臘八粥或佛粥。

寺院以此粥供佛後,多饗之信徒,或分送至檀那家,佛教徒在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慣逐漸廣傳至民間,到了宋代,已成為中國民間習俗。臘八也由佛陀的成道節日轉化為綜合節日,臘八粥自然也成為節慶食品了。

到了清代,喝臘八粥更為盛行,據《燕京歲時記》載,明清之際,每逢臘月初七晚上,就在坤寧宮支起能盛百十來斤米料果品的大鍋,通宵熬煮,香氣瀰漫,令人垂涎。又雍正時,每逢臘八節,在雍和宮內設大鍋煮臘八粥,並請喇嘛誦經祈福,再把臘八粥分贈給王宮大臣品嘗。民間也爭相仿效,闔家聚食,饋送親里。

現今寺院大都遵循往例,取新鮮穀、果,如花生、百果、紅棗、栗子、香菇等混合熬製,大量供應信徒取食。因此,在佛陀成道日,一般的民眾也會到寺院禮佛上香,吃臘八粥,祈求平安吉祥。

可見佛教藉此饒富興味的吃粥方式來紀念佛陀成道的事蹟,不僅聯絡了寺院與信徒間的道情,接引了不少信徒,更影響了民間的傳統風俗,使節令慶典增添活潑熱鬧的氣氛,為民間節日蘊涵了佛教平等慈愛的崇高精神。

觀音聖誕與觀音廟會

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無盡的悲願及廣大靈感、尋聲救苦的威神之力,受到民間普遍信奉,而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美傳。

佛教定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菩薩的聖誕,六月十九日為觀音菩薩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日為觀音菩薩的出家日,每逢這三天觀音菩薩的節日,寺院都會舉行隆重的法會,佛教徒則到寺院燒香禮拜,尤其是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善男信女更是摩肩擦踵,絡繹不絕,連東南亞一帶的華僑,也不畏旅途勞苦,遠渡重洋,參與盛會。

另外,在雲南、貴州一帶,傳聞有一則觀世音菩薩為白族人降伏吃人羅剎,而後駕著彩雲離去的溫馨感人故事。目前大理三月街場就是觀世音菩薩當年奪回平壩時與羅剎約定的地方,所以三月街,古稱「祭觀音街」、「觀音街」或「觀音寺」。白族人為感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之恩,在觀音聖誕日舉行盛大活動隆重紀念,而且每逢農曆四月二十五日在上陽溪舉行觀音會,此觀音會也就成為白族人的民間節日了。

逐漸地,觀音節日更發展成各地普遍舉行,且集民間習俗、文化交流、物物交換於一體的廟會型態。唯在民間的廟堂裡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多數不稱「觀世音菩薩」,而稱「觀音媽」或「觀音佛祖」,主要是觀世音菩薩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有如母親般的慈祥和藹,其聞聲救苦的威神感應又給予眾生如對佛祖般的依賴與信任,一般人民對於觀世音菩薩的崇仰繫念之意,實不亞於佛弟子。因此,每當觀音聖誕等節日,各地舉行的「觀音廟會」已成為各種廟會中最為熱鬧盛大者。在台灣,以台北龍山寺最負盛名,「觀音廟會」在台灣也已然成為民間的節日慶典了。

除上述的節慶與佛教有關外,如端午節等重大節慶,佛教也會隨俗舉行孝親報恩的超薦祭祖法會;在新曆元旦、中秋節也會舉行朝山祈福活動。並將傳說曾在玉泉寺顯靈皈依三寶的武財神──關公視為義氣十足的「伽藍護法」,更將媽祖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弟子、佛教的護法神。

總之,佛教非常有尊重、融和性格,更有人間性格,因此原有敬天尊祖、慎終追遠、勸人向善、消災弭禍、祈求平安、宗教信仰意義的民間節慶,佛教從來都是相當尊重,而且也給予社會相當的影響。像四月五日的清明節,目的是慎終追遠,自佛教傳來中國以後,在超薦祖先觀念的推波助瀾下,助長了祭祖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七月十五日的普度節,民間將佛教盂蘭盆會的放水燈、供僧法會,與道教的中元儀式相互混雜,加強了人們對因緣果報的觀念。凡此對於安定社會人心都有著莫大的幫助。

不過今日佛教有些節日卻日漸沒落,究其原因,乃教界人士各行其是。以最重要的佛陀聖誕為例,各地道場不但不按日期舉行法會,也沒有標準的程序儀式,有些寺院拜懺,有些寺院誦經,有些寺院舉辦大齋會……大家莫衷一是,無形中分散了佛教的力量,誠為可惜!

若能將佛教慶典與民俗節日相結合,制定辦法,讓全體寺院共同遵守,並且像美國麥迪遜總統大力提倡感恩節一樣,極力推行,則不唯佛教前途大有可為,也可以發揚節日的精神,達到淨化人心的效果。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