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9 二、音樂

音樂,在佛陀時代已是諸供養之一,供養音樂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大寶積經‧無垢施菩薩應辯會》載,凡是以伎樂、香花等供養三寶,得以成就三十二相。在〈阿闍世王子會〉,有阿闍世王子請問佛陀如何成就天耳,佛陀回答王子:「奉樂成天耳。」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也說,凡是至誠布施微妙音樂,能夠得到天耳清淨。《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佛陀受文殊師利菩薩的邀請,講說前世所作功德,佛陀說:「菩薩世世持好音樂樂於佛及塔,用是故,佛為諸弟子說經,滿一佛界中人悉遍聞之。」又說:「菩薩世世持諸音樂、雜香華供養佛及塔,用是故,佛入城時,城中諸音樂不鼓而自鳴。」

佛教音樂推自印度佛陀時代,其後,馬鳴菩薩於華氏城作戲曲「賴吒和羅」,度化五百位王子出家。佛教流傳到中國來,最早的弘揚方法係佛經的講說和翻譯。後來,古德為了使佛法更加普及到廣大的群眾中,便採用了更多的弘化方法,如:經文的朗誦,梵唄的唱誦,把經文敷演成通俗故事等,其中經文的朗誦及梵唄的歌誦,就是今日為大家所熟知的佛教音樂。

(一)梵唄

佛教音樂最早是梵唄,「梵」是大梵天的音樂,「唄」是清淨,所以梵唄真正是從天上傳下來的音樂。它的音韻不會使人跳躍,而是在寧靜安詳中擴大自己和昇華自己。因此,「梵唄」音樂主要是用來讚美佛陀的,後來則應用在傳教和弘法之上,進而作為修持之用。

《法華經》云:「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又云:「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可見以音聲歌唄來表達對佛教的感情,乃至於廣行教化,均有其重要意義和作用。

梵唄,是用清淨的曲調來讚頌十方諸佛菩薩功德,或歌詠真理貝葉法言,具有「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等五種性質。在《十誦律》中,佛陀曾讚許跋提比丘:「聽汝作聲唄,唄有五利益: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疲勞、聲音不壞、言語易解。」《南海寄歸內法傳》也說,學習梵唄有六種功德:1.能知佛德深遠;2.體制文之次第;3.令舌根清淨;4.得胸臟開通;5.處眾不惶;6.長命無病。因此,梵唄不但富含宗教價值,也深具普遍特色,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現誠敬和攝心息念時,形成一股偉大的感動力量。

梵唄之所以能流傳久遠,也就在於這份深切的感動力量,不但提升了宗教情操,對於淨化心靈,亦極具潛移默化之功,因此能發揮利樂眾生的廣大效果。尤其中國傳統梵唄海潮音唱腔,蘊含優雅莊嚴的氣氛,在佛教音樂中更占有重要地位。惜乎近因曲高和寡,而經懺之流在迎合世俗的風氣下,偏離了莊重和雅的本質,遂使心靈共鳴的效果漸趨幽微。有鑑於此,我在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後,即不斷用心於佛教音樂的推廣,在發揚傳統梵唄方面更是戮力以赴。

一九五七年,我率領宜蘭青年歌詠隊,灌製了全台灣第一張佛教唱片,各方反應十分熱烈,給予我無限的信心。一九七九年元月,佛光山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同時出版「梵唄聖歌錄音帶」,也都獲得了廣大的迴響。當時我們邀請名音樂家呂炳川教授親臨指導,與中國佛教研究院的八十名學生,齊集在佛光山大雄寶殿共同錄音,當清淨美妙的梵音一頃而出時,在場的每一個人彷彿聽到了天樂,如海潮連波般,迴旋蕩漾在偌大的殿堂中。大家在驚歎之餘,都深深感到這些發自肺腑的音聲,已不單純是佛教梵唄,更是一種震撼心靈的藝術結晶。

自該項錄音帶發行以後,傳統海潮音唱腔的佛教梵唄逐漸在台灣勃興起來,利用梵唄音樂弘法者也日益增多。佛光山繼一九九○年五月,假國父紀念館舉行的「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再一次造成轟動以後,又於一九九二年三月,假台北國家音樂廳推出「梵音海潮音弘法大會」,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佛教的梵唄音樂帶入國家音樂殿堂,也顯示出佛教梵唄音樂普遍受到國人的肯定與推崇。

(二)佛歌

佛歌是佛教聖歌的簡稱。佛教的梵唄雖然莊嚴,但是一般信徒大眾不易學習,無法通俗化。為了使佛教音樂更大眾化,真正發揮「以音聲作佛事」之功,早在四十幾年前,我與煮雲法師及台北工專教授吳居徹、宜蘭通信兵學校教授楊勇溥和李中和、蕭滬音教授等人,就為現代佛教聖歌寫下了不少詞曲,漸次推動佛教音樂。尤其早在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我在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時,除出版許多佛教書籍外,並且錄製了佛教史上第一張唱片,造成空前轟動,被稱為劃時代的創舉。

及至今日,佛教音樂已在社會上廣為流行,佛光山的〈三寶頌〉問世以後,短短兩三年內,佛歌錄音帶在海內海外各地流通達數十萬卷以上,可見佛教音樂已融入世人的生活中,普為大眾所喜愛了。

(三)合唱

佛教聖歌的推出,除了藉歌宣揚教理以外,更希望吸引年輕人學佛。三、四十年前,我在宜蘭雷音寺組織歌詠隊時,曾遭到多人的非議,認為太世俗、太叛逆。其實年輕人如果不用唱歌來「吸引」他們,是不會入佛門的,因此,我還是成立了「佛教歌詠隊」,透過合唱團,讓佛教走進社會,融入生活,並且吸引了不少愛好歌唱的青年人進入佛門。

佛光山叢林學院更突破傳統,首度於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梵唄音樂會」,八十一年(一九九二)起,連續多年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表演「梵音樂舞」,進而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為佛教音樂譜出優美的樂章,讓佛教音樂從修持儀禮的殿堂,走向社會高尚音樂的領域,寫下佛教史上嶄新的一頁。

(四)法器

廣義而言,凡寺院內有關莊嚴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統稱為法器。又稱佛器、佛具、道具。狹義言之,特指放置於佛前的一般常見法器,如大磬、引磬、木魚、鐺子、鉿子、鈴鼓、鐃鈸、手鼓等。法器的功用在於唱讚或誦經時,以法器領導大眾配合節拍,唱誦如法,令人生起肅然起敬之心。因此,這些佛門的法器配合讚誦梵音的板眼敲擊,起落、快慢、轉合有序,其聲音在樂器中別有風味,聽到耳裡,好像置身於另一個清涼的境界裡,令人息下許多塵念。

(五)國樂

在佛教的法會唱誦中,如燄口佛事、水陸法會等,多使用國樂器以達弘法之效。

近年來由於佛教音樂已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熱潮,許多愛好音樂人士,遂利用各種樂器,重新詮釋佛曲。

在樂器中,以國樂最能將佛曲中悠遠空靈的意境表達出來。國樂器大致可分為三類:

1.敲擊樂器:如磬、鐘、鼓、鑼、木魚等。

2.吹奏樂器:如簫、管、笛子、笙、嗩吶等。

3.弦樂器:如胡琴、揚琴、古箏、琵琶、月琴等。

透過悠揚的樂音,使得佛教樂曲更具有陶冶性情、變化氣質的功用。

(六)俗講

佛教東傳中土,繼經典的大量傳譯之後,部份佛教徒開始致力於佛法的普及,於開講佛經時,儘量改編為通俗的故事體裁,甚至配以通俗音樂吟唱之,此種講經法會稱為「俗講」,盛行於唐朝、五代。

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善伏傳〉載,善伏於貞觀三年(六二九)曾在常州義興(江蘇宜興)聽俗講,其後皈依佛教。可知俗講在貞觀年間在常州地方即已開講。有唐一代,俗講普及於各地,在長安,有奉敕令而舉行一個月者,也有於地方寺院舉行短期的俗講者。所開講的經,較常見的有《法華》、《涅槃》、《金剛》、《華嚴》、《般若》等大乘經典。又敦煌文獻記載,我國邊疆地區俗講也十分普及。

俗講的程序,先打鐘,大眾依序入堂,講師隨後入堂,其後大眾合聲唱佛名,復有一僧舉聲唱梵讚,大眾唱和。其後唱押座文,再次開經、開讚、懺悔、讚歎、解釋經題、入經說緣喻、申讚歎、回向發願。

此俗講後來又演變為純粹以「說唱」故事為主的「講經變文」,更趨於通俗化,而孕育出我國白話文學的先河。

俗講是以「因時制宜、隨類化俗」為主要的方法,以達寓教於樂的目的。

由上述佛教的梵唄、聖歌,乃至俗講,可見佛法的弘傳,音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音樂是和諧的語言,今後發展必與人生有密切關係,對陶情養性有莫大的功用,將佛教音樂帶入每個家庭,必能充實我們的生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