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35 參、三論宗的教義及其教判

一、三論宗的教義

(一)破邪顯正

三論宗以破邪、顯正二門,做為該宗的軌轍。就《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論來說,《中論》通破大小乘迷,顯大小兩教實義;《百論》通破障大小的邪見,申如來大小二正;《十二門論》破大乘迷,顯大乘深義。也就是說皆由破邪顯正的妙門,成就下拯上弘的妙用。依《大乘玄論》,有得是邪,無得是正,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的空理,惟所謂破邪顯正,通常是指破捨邪見以顯取他正,本宗則是破邪之外,無別顯正,破邪也就是顯正。顯正,是顯四句、絕百非、言亡慮絕的無所得中道,為令眾生領悟此無所得的理體,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真俗二諦即詮顯無所得理的言教。

1.破邪:是總破一切「有所得」的邪計邪執。所破的邪見,在吉藏大師的《三論玄義》中,類分為四:一、摧外道;二、折毗曇;三、排成實;四、呵大執。其中,外道泛指「天竺異執」和「震旦眾師」。天竺異執共有「九十六術」,歸納為四執:

(1)計邪因邪果:例如婆羅門教,把大自在天看做是宇宙萬法的起源。

(2)執無因有果:以為一切萬法,沒有原因,「自然而有」。

(3)立有因無果:即斷見之流,以為只有現在,沒有未來。

(4)辨無因無果:即六師中的前五師。

震旦眾師,指道家老子、莊子的學說以及儒家孔子學說。折毗曇,是破斥「執諸法實有」的毗曇。排成實,乃破斥「執空見」為正理的成實。最後「呵大執」,乃破斥墮於有所得見的大乘。綜上所述,所破的邪見,可用下表說明:



吉藏大師在《百論疏》中,歸結破除邪執方式有二:

(1)就緣破:是從對方的主張中,導出其矛盾的方法。例如,對方主張「有」,就從這一「有」的主張,證明「有」的不成立──「求有無從」。就緣破,在印度的中觀學派當中,被稱為「應成法」,這是龍樹菩薩所最常用的方法。

(2)對緣破:利用一個主張來批判另外一個不同的主張。例如「借無破有,借邪破邪」,用錯誤的「無」,來破斥錯誤的「有」。「申正破邪」,用正確的「正理」,來批判錯誤的「邪」說。

這兩種批判方法,有其差異性。「就緣破」只指出對方的內在矛盾和錯誤,並無另立主張;「對緣破」則有所立──主張「無」或主張「正」理,以駁斥對方的矛盾和錯誤。

2.顯正:三論宗主張破邪即顯正,破「有所得」的邪執,顯「無所得」的正理。如《三論玄義》說:「若心存內外,情寄大小,則墮在偏邪,失於正理。」「以內外並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戲論滅除,群異止息,「有所得」的迷見既盡,言慮泯絕,則「無所得」的至道彰顯。《三論玄義》中提到二正:

(1)體正:不可言詮的中道實義,離於真、俗二諦。

(2)用正:「體正」既不可言詮,為令學人解理得悟,故立「真俗二諦」。此真、俗二諦不偏不邪,故名用正。

為對治眾生的邪計、偏執,吉藏大師另立「三正」以對治「三偏」:

(1)立「對偏正」以治對偏病。

(2)立「盡偏正」以治盡偏病。

(3)偏病盡除,非偏非正,強曰為「絕待正」。偏正雙冥,離諸情執,一切皆破,無有所得,即絕待正,也就是二正中的「體正」。

吉藏大師所立「二正」與「三正」的關係,可用下圖來表示:



(二)真俗二諦

二諦說為三論的中心思想,並立於畢竟空的立場來建立言教二諦,以破成實家的性實、境理的二諦說。《中論‧觀四諦品》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此乃本宗立二諦義的理論根據。三論宗是對因緣假合的世間萬法,以二諦的方便來顯示諸法實相。

緣起性空的另一種表現,可說是真、俗二諦。但緣起性空為統一的原理,真俗二諦則是佛法的綱要。真諦又名第一義諦、勝義諦或空諦;俗諦又名世諦、世俗諦或有諦。真諦者,謂森羅萬象一切皆空,乃指解脫的聖者所體悟的真理或境界。俗諦者,眾生迷於假有的差別之相,認為它是實有,故名之。佛陀依於諸法性空闡述真諦,依於眾生的妄執闡述所執非實,使依真捨俗,依俗識真。這是《中論》二諦說的原意。後來攝山諸師相承建立了三論宗,便以此做為基礎,闡揚二諦說的深義。

今三論宗解釋二諦,有二種不同:一、以真諦為理,即諸法皆空,「實相」的真理;以俗諦為教,即世間緣起「假名」、「語言」、「文字」。世間語言可以表達法性真理,如來借此「緣起」事物說法,以表達真如法性真理。二、「非空、非有」是中道,說空、說有,空、有二諦皆是教,名為言教二諦,意即真諦談空,俗諦說有。真空、俗有都是佛陀所說,故二諦是教。

1.二諦是教

真、俗二諦論,容易被視為兩種真實的道理或境界,而違背二諦說「非真、非俗」的中道深義。如成實論師主張「境二諦」,認為二諦是指兩境、兩理的二諦,一是凡夫所認識的世界──凡境,一是聖者所體悟的世界──聖境。這樣一來,描寫世界──「境」的真理,就成為凡聖二理,此與般若不二中道的說法大相違背。吉藏大師針對成實論師「境、理二諦」的說法,提出「教二諦」的二諦論。

教二諦,一方面批破成實論師「境、理二諦」的看法,一方面指出佛陀說法本明二諦是教。二諦是為了把中道實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說而彰顯。所以「二諦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窮文言之極說。道非有、無,寄有、無以顯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故知二諦是教也」。「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是為「著有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因此,佛陀真、俗二諦教說,是應病與藥,非可執為實境、實理。

吉藏大師在《大乘玄論》卷一中提出「二諦是教」的五點理由:

(1)二諦是依不二中道施設的差別名相,為破眾生的執病而說有說無,所以是方便言教。

(2)諸佛如來觀照緣起事物,不作有、無定解,以非實有、非實無故,純以中觀實智,直契諸法實相。諸佛了知眾生執有、執無,不能理解真如法性的真實相,以方便力說空破有,說有破空,令眾生悟入非空、非有的真如實相。以說為教,借教顯理,所以二諦是教。

(3)從來學佛的人都認為「二諦」是「理」,既是真理,就不能違反,不能動搖,這樣便成了定性二見。既有定性之見,則不能反映緣生事物無常變化、無自性的真相,反而障蔽中道實相的啟悟。今欲拔除二見的病根,故說有、無只是方便。有、無不究竟,不應住在有、無中。所以說二諦是教。

(4)有無是眾生邪見的根本,經論中強調批破有無二見。有和無是兩種偏見邪見。如凡夫執有,二乘執無;愛多者執有,見多者執無,九十六種外道所執皆不出有無。諸佛出世,如再說有無是兩種定理,反而增加眾生的執著。今明學習有無二諦,能通達不二正理,故說二諦是教。

(5)學佛的人聽說二諦是方便教門,便不作定理,免於執著,又能由此通達正道,超凡成聖,有此利益,所以說二諦是教。

2.於二諦、教二諦

此宗更分二諦為於諦和教諦二種。《二諦義》云:「於諦者,如論文:『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說,名為教諦也。」依此看來,所謂於諦,是指諸佛方便教說二諦時,所依據的兩種方便道理。世人迷惑世間以為真實,所以佛陀依之而明世間假有生滅;聖者體悟空的真理,所以佛陀依之闡述無所得中道實相。於諦又分二種:一是本於,又稱所依於諦;二是末於,又名迷教於諦。本於二諦,是佛陀說法的所依,是一切二諦的根本。末於二諦,是對教於二諦的偏執而說,在本於二諦之後,名之為末。綜合可知,本宗詮釋二諦,合為三種二諦,即:本於二諦、教於二諦、末於二諦。玆將要旨梗概分述如次:

(1)本於二諦:即佛陀說法所依。諸法實相不論有佛、無佛,法性常住,眾生迷執,以假為實,故真俗二諦本來常住。所以佛陀出世依此說法,宣說有與無二教,所以稱為所依於諦,即《二諦義》所說:「釋迦未出之前,已有此二於諦,釋迦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此中執有為失,悟無為得。

(2)教於二諦:佛陀依據本於二諦所宣說的真俗二諦,即為教於二諦。佛陀依世諦說有為,表不有;依真諦說無為,表不無。中道實相非有非無,言亡慮絕,但為教化眾生,隨緣說二,為表不二。因此,佛陀說法並不執有,也不執無,完全是方便宣說。因此,說有說無都無過失,依言教二諦悟入諸法實相者,可假名為得。

(3)末於二諦:眾生如果對佛陀二諦言教起迷見,或執有,或執空,如此即稱迷教於諦。執二邊,非中道正義,故皆為失。

3.四重二諦

三論宗的二諦說具獨創性,尤其四重二諦的主張,更是徹底的將二諦中道思想表現出來。

四重二諦是以相待緣起假名為基礎而建構的理論體系。第一重:有為俗諦,空為真諦。第二重:說空說有皆是俗諦,非空非有為真諦。第三重:空有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俗諦,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諦。第四重:前三重二諦皆不離言說,皆是教門,是為俗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名無相,才是真諦。三論宗所以立此四重二諦,其目的有二:

(1)破眾生偏見:吉藏大師在《十二門論疏》說:「為漸捨,破眾生病,故作此四重。」又說:「初重二諦為凡夫,次重為二乘,後二為菩薩。」所以,四重二諦的說法是為了對治凡夫、二乘和菩薩等眾生的偏邪而提出來的方便教理。玆圖示如次:



(2)破諸宗的二諦執見:此四重二諦也破斥當時各宗派的異說。第一重二諦,破毗曇宗的事理二諦;第二重二諦,破成實論師空有二諦;第三重二諦,批判攝論宗師的「三性」說;第四重二諦,批判攝論宗師的三性、三無性說。玆將四重二諦所破所立的要旨分述如次:

*1第一重二諦:毗曇宗人主張事理相對,以十六諦理為真諦,刀杖逼迫等苦為俗諦。吉藏大師認為此事理二諦並不是真正的二諦,應將毗曇宗的理與事並為世諦,諸法性空乃是真諦。

*2第二重二諦:成實論師主張「境二諦」,故「諸法有」是俗諦,「我、法二空」是真諦。此我、法二空,是藉分析色、心二法,否定其獨立的真實性,而達一切皆空,假名為有的境地。吉藏大師批評這種空並不是真正的空,僅是「析法明空」,也就是透過概念的逐步分析而推論出來的空,真正的空是指事物的當體非空非有,無自性空。因此,以第二重二諦來加以否定。

*3第三重二諦:大乘攝論師主張分別性、依他性二是俗諦;依他無生、分別無相不二的真實性是真諦。吉藏大師認為攝論師所說的二、不二都是俗諦,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諦。

*4第四重二諦:攝論師以三性為俗諦、安立諦,以三無性為真諦、非安立諦。吉藏大師認為這仍有三種「無性」的執著,而不是無所得的「空」,因此必須用第四重二諦說明安立諦、非安立諦都是俗諦,言亡慮絕才是真諦。綜上所述,圖示如次:



 (三)八不中道

本宗以二諦總攝一切佛法,但是不悟八不,即不識二諦,所以八不中道是三論宗理論與觀行的中心。所謂八不,就是龍樹菩薩在《中論》的歸敬頌所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龍樹菩薩的思想,淵源於般若等經。般若力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當體性空,破除由於假名認識所執著的實在。

龍樹菩薩更依緣起的諸法其當體性空不可得,發揚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妙理。他為彰顯此無所得中道實相的妙義,把般若等經中散說的不生不滅等,歸納作此八不偈頌,闡揚八不中道義。

八不,主要在破除眾生的自性執。世間一般人以及外道、有所得的聲聞行者、菩薩行者,不能體認一切法空,總執有實在性的法。從常識上的實在,到形而上的實在,不能超脫自性妄見。此自性見,通過時間性,即有常見、斷見;通過空間性,則有一見、異見。在時空的運動上,則有來去執;在法的當體上,則有生滅執。生是說諸法實有生,滅是說諸法實有滅;常是說諸法常存,斷是說諸法終歸斷滅;一是說千差萬別的諸法實在混然為一,異是說諸法的差別歷然;來是說諸法從自性、微塵等來,出是還去至本處。此生滅等八計是眾生迷失的根本,始末無量無邊的妄執都從這八種自性迷見衍生。破除生滅等八計,即為總破除一切邪執。今在這些相對差別的八種迷見上一一冠上「不」字而遮遣之,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執,而彰顯無所得中道。如古人云:「八不妙理之風,拂妄想戲論之塵;無得正觀之月,浮一實中道之水。」

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概念,是就緣起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實相不相應,而眾生把它執著為實在,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中。所以龍樹菩薩對於緣起諸法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等八不,否定這些實在論的見解。

1.不生不滅:因緣和合而諸法生,此生相如果實有,就可以不必憑藉因緣;既然必須憑藉因緣而生,即非實有,所以說不生。因緣離散而諸法滅,既先已無生,何得有滅,所以說不滅。所以世諦生滅,非實生實滅,但由因緣生而假名生,因緣滅而假名滅。因緣生,雖生而不起,因緣滅,雖滅而不失,所以生滅宛然而不生不滅。

2.不常不斷:因果依因緣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說定有因緣和合先後等,也不可說無因緣和合先後等。雖世諦假名說有常斷,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斷不可名斷,不常不斷名為中道。

3.不一不異:眾因緣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義,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異;不一不異名為中道。

4.不來不出:眾因緣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從內出;也不偏在緣,所以不從外來,不來不出名為中道。

(四)中道實義

《中論》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言「空」者,明因緣生法即空無自性;言「假名」者,明畢竟空而因緣生法宛然。雖畢竟空,於六道眾生,宛然而有;雖宛然而有,但為假名,生死涅槃,凡聖解惑,皆是假名相待,無有自性。既無自性,故不得言實有;雖畢竟空,但萬象歷然,故不得言斷滅空;離於二邊,故名為中道。這是龍樹菩薩《中論》裡的中道思想。吉藏大師依據此一觀點,更進一步開展出三論宗的中道觀。

此宗依四種釋義,詮釋中道名義:依名釋義;就理教釋義;就互相釋義;無方釋義。玆將四種釋義要旨分述如次:

1.依名釋義:「中以實為義,中以正為義」。名為中道,是為了要彰顯諸法實相,所以說「以實為義」;為了要彰顯法性中正,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所以說「以正為義」。因此,中道者,即是中實之道,中正之道。

2.理教釋義:「中以不中為義」。諸法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了教化眾生,強名相說,讓眾生因此名相捨棄妄執,體悟無有名相。所以說中,是方便言教,依言詮中道,悟入諸法實相。所以言詮之中,非真實之中。故「中以不中為義」。

3.互相釋義:「中以偏為義,偏以中為義」。中、偏是因緣相待義,所以說偏令悟中道義,說中令識偏非。

4.無方釋義:中道實相是一切法的體性,所以隨舉一法無非中道。故一法得以一切法為義,一切法得以一法為義,一即一切,融通無礙。

吉藏大師特將此中道,因應眾生根機,隨緣開為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四種中道思想體系。

1.一中:即一中道。彰顯中道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存有所得心,即是邪道。所以諸法從本以來,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亦名如法性實際涅槃。

2.二中:即二諦中。世諦以緣起生滅為假,以不生不滅為中道,這是世諦中道。真諦以不生不滅為假,以非不生非不滅為中道,這是真諦中道。以破執真俗二諦,破執不生不滅為真實中道。

3.三中:二諦中及二諦合明中道。二諦合明中道以生滅和無生滅為假,以非生滅非不生滅為中道。換句話說,是以真俗二諦為假名,以非真非俗為中道。

4.四中:對偏中、盡偏中、絕待中、成假中。

 (1)對偏中:所說中道,只是為了醫治大小學人的斷常偏病,而說中道,故稱為對偏中。

 (2)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的偏病,則不成中;唯偏病若盡,則「中」顯出,稱為盡偏中。

 (3)絕待中:由於素來即有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則中亦不立,即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強名為中,稱絕待中。

 (4)成假中:正道未曾有無,為教化眾生,假說有無,故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如此之中,為成於假,稱為成假中。

由此可知,三論宗的中道實相觀,是立足於《中論》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的中道立場,以不可言詮的非有非空、非中非不中的中道實相,滌盡一切有、無的邪執。其所建構的中道言教體系,也只是為了引導眾生,而藉「中」來發明實相義。

二、三論宗的教判

吉藏大師立聲聞、菩薩二藏,於二藏中又別開根本、枝末、攝末歸本三法輪,稱為二藏三轉法輪判。

(一)二藏

嘉祥大師依《涅槃經》及《智度》、《地持》、《正觀》等論立二藏教。二藏就是指菩薩藏和聲聞藏。又名大乘藏和小乘藏,或名半字教與滿字教。聲聞小乘,名半字教;菩薩大乘,稱滿字教。究竟圓滿,稱為滿字;不了義教,名為半字。佛法雖廣,不出此大小二藏。

三論宗的判教不同於天台、華嚴等各宗的判教思想,於大乘諸經中,評定高下,分別了義、不了義的差別。本宗主張,諸大乘經就顯理而言,悉皆平等,無有高下、深淺,如《三論玄義》說:「大乘正明正觀,故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觀為宗,但約方便用異,故有諸部差別。」所以說諸大乘經典所明的理性是相同的,即真如法性之理、菩提涅槃之道是相同的,只是由於眾生的根機不同,施設的方便教用有異,因此而有諸部大乘經的不同。

(二)三法輪

三法輪,又稱三轉法輪、三輪,是吉藏大師依《法華經‧信解品》判釋佛陀說法的三個時期,即: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如《中論疏》卷一載:「《法華經》總序十方諸佛及釋迦一化,凡有三輪:一、根本法輪,謂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輪之教,眾生不堪聞一,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從一起,故稱枝末也;三、攝末歸本,會彼三乘,同歸一極。此之三門,無教不收,無理不攝,如空之含萬象,若海之納百川。」

1.根本法輪:佛陀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初成道的華嚴會上,為諸大菩薩宣講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的華嚴一乘教法,稱為根本法輪。

2.枝末法輪:福薄鈍根的眾生,不堪聞受「果地覺為因地心」,即一因一果等大乘教法,所以在一佛乘外分別說阿含、般若、方等⋯⋯三乘教法。

3.攝末歸本法輪: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除了在華嚴會上對大乘根機者說一乘教之外,其餘皆說三乘教,直至法華會上,機緣已熟,為彼等三乘人攝歸一乘,即「會三乘歸於一乘」說《法華經》。這就是法華「會三歸一」之教。

據此,三論宗所依據的《般若經》等應屬枝末法輪,不過,依吉藏大師的本意,佛陀於三時皆講大乘,《般若經》屬大乘,所以仍屬根本法輪。

二藏並非於三輪外另有別體,不過是簡別赴大機的菩薩,而稱赴小機的教法為聲聞藏而已。二藏和三輪的關係如下表:



二者雖有上述的相攝性,但是也各有其判教的重點及方式。二者間差異處,在於二藏是橫判,三輪是為豎判。二藏,不論時間、地點,不論前後次第,凡是佛陀一生所說小乘法,結集在一起,即為聲聞藏;凡一代所說大乘教,結集在一起,便是菩薩藏。所以二藏跨越時空,名為橫判。三輪,依據佛陀說法的次第而判教。佛陀最初成道於寂滅道場,純為法身諸菩薩說《華嚴》大教,名為根本法輪。其次往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自此以後四十餘年,為眾根機雜說三乘,是為枝末法輪。最後在法華會上,總結一化始終,會彼三乘歸於一佛乘,為攝末歸本法輪。這是就時間先後次第而說,故名豎判。

三論宗以二藏教判為主,以三法輪教判為輔。

(三)智光三時判

嘉祥大師以後,三論漸衰,唐高宗儀鳳初年,日照三藏來到中土,介紹印度中觀派的新學說,並傳智光論師所立的三時教相。據《華嚴經探玄記》載:天竺那爛陀寺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判攝如來一代時教為「三時教」,以第三的無相大乘為真實了義教。

初時教:佛陀初時於鹿野苑為諸小根說四諦等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的義旨。如《阿含經》。唯攝二乘人機。

第二時教:佛陀為中根人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的唯識道理。如《解深密經》。通攝大小二機。

第三時教:佛陀為上根人說無相大乘法,明心境俱空的深義。如《般若經》。唯攝菩薩。

此宗的教法,即相當於第三時心境俱空教。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