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4 佛教與孝道

枝葉繁盛的樹木,扎根於厚實的土地;流水蕩蕩的江河,溯源於雪嶺山脈的蘊藏;烏鴉孝親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動物尚且懂得回報於親恩;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上代而來,從己而出」的血緣關係中,將人性的真愛與善美發揮到極致,推及宗族、群我,傳承了代代的倫理之愛,穩固了人類生活的秩序。

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民族,「父子」之倫,被列為五倫之首;青年守則中有「孝順為齊家之本」。《孝經》中說:「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顯示中國人以「孝」為人格養成,也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源。

佛教初傳中國,曾受到儒家學者的非難。他們最常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來攻擊佛教剃髮出家乃不孝之舉。事實上,佛教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宗教。例如《父母恩重難報經》記載母親懷胎生產的艱難、危險以及養育兒女的艱辛,因此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孝與不孝

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知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門庭增輝,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進一步擴大孝道的範圍,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儒家的曾子說:「如果沒有特殊緣故,而隨便殺害一隻昆蟲螞蟻,就是不孝;沒有特殊緣故,隨便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層次提升到對動物、植物,乃至對一切眾生的愛心,這種無私廣被的慈悲仁愛,就是孝順。曾子能將孝順詮釋得如此圓融,無怪乎日後成為孔子門人中弘揚《孝經》的傳人。

「孝」的意義是什麼呢?所謂「孝」,是愛心的表現,孝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在千百年流離顛沛,迷惘失措的時空裡,孝維持了長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

子女愛親,當如羔羊跪乳,有極謙恭和睦的心態,讓父母順心適意,彌補他們為養育子女而犧牲奉獻的生命時光,撫慰他們為子女承受的辛勞傷痛。因此,孝親之道,除了盡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應該積極學習「烏鳥反哺」,常懷親恩,亟思還報,才不失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就是教導我們要積極去孝養父母,解決老年的孤苦,甚至解決同胞民族之間的老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過去五代同堂的社會,老人是寶貴的智慧財產,隨著時代的易革,家庭結構的改變,同堂的古風逐漸消失,父母子女之間形成了所謂的代溝,甚至於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詩,道盡了天下父母的慈心,這首詩說:

記得當初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

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

我們應當多多深思:不孝父母是多麼的罪過!孟子曾經提到有五種不孝之罪:

1.荒怠遊戲,不知勤奮上進奉養父母,使父母衣食匱乏,是第一不孝。

2.嗜好賭博,貪愛杯中之物,只圖自己逸樂,置父母溫飽於不顧,是第二不孝。

3.只知護愛妻子兒女,積聚自己的財富,卻把父母冷落一旁,無關懷請安之情,不能克盡孝道,是第三不孝。

4.放縱耳目聲色的娛樂,沉溺慾望,讓父母懸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5.好勇鬥狠,愛惹事生非,讓父母擔憂驚怕,使家門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烏鴉更知報恩,人若不知孝順父母,進而孝順國家乃至一切眾生,就失去所以為人的尊貴了。

佛教對孝道的看法

佛教認為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一般的甘旨奉養父母,使父母免於饑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輾轉之苦,才是上上大孝。佛教認為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面三點:

一、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孝順父母應該長期不斷,源源不絕的奉養無缺,而不是憑一時情緒的喜惡,偶爾給予飲食供養。譬如有人說幾年前我曾經買過兩罐奶粉孝養父母,不是也盡到孝道了嗎?幾年前的幾罐奶粉供養,如何報答父母的劬勞恩澤?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獻出一切,最起碼我們也應該同等付出回報,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侍奉湯藥。

二、孝必須是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順父母要在實際上解決父母的需要,使衣食住行沒有匱乏,生老病有所倚靠,百年喪葬沒有後慮。給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樂,而不是沽名釣譽,表面功夫,做給世人觀看的樣版故事。

三、孝順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盡的眾生。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更要澤被廣大的眾生父母,全心全力解決一切有情的煩惱,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末羅王經》上說:「或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

以充滿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麼眾多的珍寶奇玩來施捨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養父母簞瓢之食的功德來得大,供養父母功德的殊勝,由此可以明了。從佛經上對孝道的讚歎、強調,可以確定佛教對孝道思想的重視,只是佛教的孝順觀有別於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間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張孝道更應該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網經》上說:「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為,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當然愛由親始,對於父母的孝順是人子最基本的倫常綱紀。《大集經》上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諸佛涅槃的末法時代,要將父母當作佛陀一般來侍奉尊重,因為父母的生養,我們才能得以保有人身,進而去追求佛陀所誨諭的慧命,人身具足,慧命成就,才能圓滿菩提,證得佛道。因此,要侍父母如佛陀,進而事一切眾生如如來。

佛教的孝道經證

孝道的思想,幾千年來深深影響著中國社會,過去為了表揚孝道,在中國歷史上,有所謂「二十四孝」的典範;在佛教裡,也有許多感人的孝道經典,如有名的《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經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孝親思想。譬如:

1.《心地觀經‧報恩品》云:「世間凡夫無慧眼,迷於恩處失妙果。五濁惡世諸眾生,不悟深恩恆背德。我為開示於四恩,令入正見菩提道。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又云:「世間悲母孕其子,十月懷胎長受苦,於五欲樂情不著,隨時飲食亦同然。晝夜常懷悲愍心,行住坐臥受諸苦,若正誕其胎藏子,如攢鋒刃解肢節。迷惑東西不能辨,遍身疼痛無所堪,或因此難而命終,六親眷屬咸悲惱。如是眾苦皆由子,憂悲痛切非口宣。若得平復身安樂,如貧獲寶喜難量,顧視容顏無厭足,憐念之心不暫捨。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離胸臆前,母乳猶如甘露泉,長養及時曾無竭。慈念之恩實難比,鞠育之德亦難量,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世間速疾唯猛風,母心一念過於彼。」說明悲母的恩德重於大地,高過須彌。

2.《雜寶藏經》云:「於父母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揭櫫孝順的福德無量無邊,當盡心盡力孝養父母。

3.《未生冤經》云:「夫善之極者,莫大於孝;惡之大者,其唯害親乎!長幼相事,天當祐之,豈況親哉!」敘述孝順者能得諸天護祐。

4.《四十二章經》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昭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勝於敬事天地鬼神。

5.《心地觀經‧報恩品》云:「世間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應當孝敬恆在心,知恩報恩是聖道……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人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可見孝養父母的福德與供佛相等。

6.《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後得無為,皆由慈孝,學道所致。」說明慈孝與學道,是成佛的基礎。

7.《孝子經》云:「佛告諸沙門:睹世無孝,唯斯為孝耳。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告誡眾生,不能化親,猶為不孝。

8.《父母恩難報經》云:「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餔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慳貧,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佛陀苦切勸勉大眾,引導父母獲安隱處,以報親恩。

9.《本事經》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曾無暫捨,供給衣食,病緣醫藥,種種所須,猶未能報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於子,恩極深重,所謂產生,慈心乳哺,洗拭將養,令其長大,供給種種資身眾具,教示世間所有儀式,心常欲令離苦得樂,曾無暫捨,如影隨形。父母於子既有如是所說深恩,當云何報?若彼父母於佛、法、僧無清淨信,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讚勵、慶慰,令生淨信;若彼父母無清淨戒,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讚勵、慶慰,令其受持清淨禁戒;若彼父母無有多聞,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讚勵、慶慰,令其聽聞諸佛正法;若彼父母為性慳貪,不樂布施,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讚勵、慶慰,令修勝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實報父母恩。」闡述真實報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10.《五分律》云:「時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出家人雖然出家,但是並沒有放棄對於父母的供養孝順。

11.《賢愚經》云:「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爾時,世尊而與阿難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有老翁老母,兩目既盲,貧窮孤苦,無止住處,止宿門下。唯有一子,年始七歲,常行乞食,以養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養父母;餘殘酸澀,臭穢惡者,便自食之。爾時,阿難見此小兒雖為年小,恭敬孝順,心懷愛念。佛乞食已,還到精舍。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演說經法。阿難於時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向與世尊入城分衛,見一小兒慈心孝順,共盲父母住城門下,東西乞食。所得之物,飲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養其老父母;破敗臭穢,極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其可愛敬。』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演述受人敬重者,皆由孝德所致。

12.《菩薩睒子經》云:「佛告阿難:『吾前世為子仁孝,為君慈育,為民奉敬,自致成為三界尊。』」說明佛陀由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13.《分別經》云:「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劫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陳述眾生一切成就,皆來自父母的恩德,因此,為人子女者,必須精進孝順。

14.《盂蘭盆經》云:「『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教導後世眾生作盂蘭盆報答父母養育慈愛之恩。

從佛陀的教誨中,不難看出佛教對於孝道的重視,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實踐者。《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金剛之身,是因為佛陀於無量阿僧祇劫之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因此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經上更說:「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孝順父母,不僅今世可以免除災難,為天人所護念愛敬,更可為來生種下圓滿佛道的因緣,怎麼能夠不欣喜去力行實踐呢?更何況孝親敬親,本來就是基本的人倫之道,人道若有虧損,妄想佛道有成,實在是痴人說夢,愚昧顛倒!

佛門中的大孝行為

一、大孝釋迦尊

佛陀不但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父母,本身更是孝道的實踐者。

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去世了,出殯時佛陀也參加了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親自為父王抬扶棺木。佛陀為了報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佛陀為了感激姨母大愛道夫人的撫養恩惠,廣開方便慈悲法門,允許五百位釋迦種族的女眾出家,佛教終於有了比丘尼的教團。佛陀為了成就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倒懸的孝心,宣說《盂蘭盆經》,為後世弟子闢出一條孝親的法門捷徑。

二、歷代高僧的孝道

中國歷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親事蹟:隋朝的敬脫法師一頭擔荷母親,一頭挑負經典,雲遊四海,隨緣度眾。南朝齊道紀法師一面躬親侍奉母親衣著飲食、大小便利,一面樂說佛法不倦,有人要代為照顧他的母親,道紀法師卻婉拒說:「生養我的母親應該由我親自來孝順,怎麼好麻煩他人代勞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眾。唐朝的子鄰法師由於母親不信三寶,死墮惡道,子鄰法師於是悲泣禮拜阿育王塔,終於使母親得生忉利天宮。唐睦州陳尊宿在黃檗禪師那兒開悟,後來住在開元寺,自己織作蒲鞋,賣給過路行人,以所得薄財奉養年老的母親,因此人人都稱他為陳蒲鞋。出家人雖然割愛辭親,但是對於賜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們的恩德,因此出家人的孝親反而超越一般世人。「永懷親恩,今生有緣今生度;本無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門中對於出家弟子的警策誨訓。

佛光山對孝道的實踐

一、孝道的實踐

佛光山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對於上千位的出家弟子、入道的在家師姑、教士,除了注重教育,充實內學,增長道心,致力弘法度眾外,常住也設立具體辦法,鼓勵徒眾對俗家父母盡孝道。例如:父母親大壽時,常住會準備禮金、壽禮,以便弟子返家祝壽,略盡心意;若父母年事漸大,乏人扶養,本山有佛光精舍,可讓弟子就近照顧;父母親屬往生,依其家庭狀況給予喪葬佛事的協助,本山的萬壽園更提供龕位以奉安父母親屬靈骨。

跟隨我出家學道的青年弟子們,他們的父母到了佛光山,我總是竭盡熱誠招待他們,弟子們就說:「師父!您事情忙,我們的父母由自己來招呼就好了,怎好勞動您!」我總是回答:「不要緊!我出來已經數十年了,離開了父母、師父,孑然一身到了台灣,有家難歸,有親難孝,你們的父母等於我的父母,分一點讓我照顧,盡盡我的心意。」佛教並不是說出了家就不要父母,不重視人間的倫理關係,而是要由孝順自己的父母,擴而孝順眾生的父母;從今生的父母,進而推及過去多生的父母。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日,佛光山首次舉行「佛光親屬會」,藉由親屬聯誼活動,讓徒眾的父母前來了解本山宗風、弘法度眾的主旨,以及如何利益社會、回饋大眾,也讓父母親屬進一步肯定自己子女出家修行的功德與意義。

漸漸地,許多原來反對子女出家的父母、親人,經過這些活動的參與後,從最初的對立、默然,到後來成為護法,不僅把對子女的愛擴大為對眾生的愛,也種下了自己得度的因緣。

二、孝親的典範

佛光山徒眾中,也有許多孝行感人的事蹟,例如:時任美國西來寺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的慈容法師,四十年前,當一般民眾對佛教還普遍缺乏正信時,毅然選擇出家,投入弘法利生的事業,全家人非常不以為然,尤其他的大哥說:「在佛門裡,一無用處!你出家後,不准再過問家裡的事。」多年後,慈容法師的母親年老臥病在床,兒女們散居在各地,無法盡到照顧的責任,只有慈容法師將母親迎到寺院奉養,親侍湯藥,直到母親終老。最後,家人終於認同:「我們家十一個兄弟姐妹,只有你最有用。」後來,不僅度了妹妹依來法師出家,其他兄弟也成為佛門虔誠的謢法信徒。依程法師將病篤的父親迎到佛光精舍全心照顧,十數年如一日,心甘情願地孝養,直到父親安然往生。他的孝行事蹟,還曾得到「孝親獎」。

佛法不離世間法,佛光山認為:「出家」並不是離家或棄家,對俗家父母本應盡孝,期許自己精進修行度眾,道業有成,讓父母、親人得度,方名為真正大孝,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就是這個道理。

《雜寶藏經》說,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釋、諸佛菩薩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順敬養父母,諸佛聖賢就會常在左右。

所謂「百善孝為先」,行孝不僅是人天善業,《大般涅槃經》說,菩薩摩訶薩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中,因恭敬父母,所以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孝順是長期不斷的奉養,而不是一時興起地隨著喜惡情緒照顧;是實質的解決父母所需,讓他們身、心皆有所依,不是表面的衣食無缺而已;而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全面地從孝順自己的親人,乃至無量眾生,並非局限於今生的父母。是以,吾人應以「孝心為佛心」、「孝行為佛行」,孝順現世父母,進德修業,利益眾生,回向一切眾生。若能實踐佛教的孝道思想,相信人心必能和順,家庭必能幸福,社會也能安和樂利。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