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39 貳、天台宗的經論依據

天台宗六祖荊溪湛然大師撰寫的《止觀義例》云:「一家教門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帙,不與他同。」這是說明天台宗立宗的諸經論:

一、經

1.《妙法蓮華經》:為宗旨依據。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妙法,意為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喻經典的聖潔完美。本經強調佛陀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主要思想說明人人皆能成佛。智者大師即根據本經而創立天台宗,此經亦為日本鎮護國家三部經典之一。九世紀初,日本高僧最澄,於日本開創天台宗後,本經更成為佛教之主幹,主導著日本佛教界。

2.《無量義經》:全一卷。南朝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於建元三年(四八一)。此經的旨趣是基於有情的煩惱無量,故佛陀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此一法即無相。內容多以《法華經》為中心。與《法華經》、《觀普賢行法經》,合稱為「法華三部經」。

3.《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全一卷。劉宋曇摩密多譯。略稱《觀經》、《觀普賢經》、《普賢觀經》。此經是佛陀在宣說《法華經》之後,於毗舍離國大林精舍所說。由於佛陀宣告三個月後將般涅槃,阿難等隨即請問佛陀入滅後,弟子應如何修行大乘法要,佛陀於是為說普賢觀門、六根罪的懺悔及懺悔後的功德。

4.《大般涅槃經》:作為輔助。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主要闡述佛身常住不滅,涅槃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不論一闡提或聲聞、辟支佛等,均得成佛的大乘佛教思想。智者大師依此經立五時教,歸屬於最高圓滿義理的法華涅槃時,亦是化法四教中的圓教。其理論與《般若經》、《妙法蓮華經》有相同的地方。南北朝時代,當大家還不知有《涅槃經》的時候,道生大師已經提倡「一闡提皆可成佛」的思想,受到許多人的反對,認為他說的不合佛法。道生大師帶著不容於眾的無奈,去到蘇州虎丘山,面對一堆亂石,講說一闡提也可成佛的道理,連石頭都點頭稱是,所以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俟涅槃經譯出之後,始證明道生的先見之明。

5.《大般若經》:用作觀想修行。六百卷。唐玄奘譯。中觀派創始人龍樹菩薩,就是依據這部經,撰疏成為《大智度論》,以闡述此經所顯「性空實相」之理。天台宗也以此經為觀法,在其「化法四教」中,判為「通教」,此經影響大乘佛教深遠。

二、論

1.《大智度論》:為行道指南。印度龍樹菩薩晚年的著作,一百卷。全書所引大乘經典約有五十部之多,《法華》一經亦引用了三十多處,是理解大乘佛教的重要論書。此書對學說、思想、用例、傳說、歷史、地理、實踐規定、僧伽的解說,極為詳細,可稱為佛教的百科全書。由這部論典,可了解龍樹菩薩之前的佛教學說大要及以後佛教大乘八宗思想義理的開展。

2.《中論》:又稱《中觀論》。四卷。龍樹菩薩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此論透過「空」、「緣起」與「二諦」等問題,顯示「中道」,是龍樹菩薩的代表著作。

三、義疏

智者大師說:「傳道在行,亦在於說。」於是講「天台三大部」,此為天台宗的核心思想,也是天台宗基本的理論根據。今簡介天台三大部如下:

1.《法華文句》:十卷。陳禎明元年(五八七),智者大師講述於金陵光宅寺,灌頂筆記。此疏是對於《法華經》的經文做逐句的註釋。書中多運用天台宗獨創的方法以解釋經文。

2.《法華玄義》:十卷。開皇十三年(五九三),智者大師講述於荊州玉泉寺,灌頂筆記。此疏詳釋《法華經》的經題,並說明《法華經》幽玄的義趣,屬教門攝。

3.《摩訶止觀》:十卷,開皇十四年(五九四),智者大師講述於荊州玉泉寺,灌頂筆記。是智者大師著作中,體系最圓熟的論書。論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作者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是天台宗實踐止觀修持的參考書。

以下介紹本宗主要依據經典《妙法蓮華經》。

四、《妙法蓮華經》

當初在靈鷲山上,有百萬人天的聽眾,舍利弗尊者曾三次請求佛陀講說本經,最初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舍利弗再次請求,佛陀回答:「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因為這《妙法蓮華經》的經意、內容,是佛的境界,是佛與佛乃能究竟的諸法實相,人、天、聲聞、緣覺、權乘菩薩乃至辟支佛等,都沒有辦法體會。因此,當佛陀答應開講時,竟然有五千人因為聽不懂,無法接受而退席。

《法華經》被譽為「經中之王」,主要是因為蘊含著微妙、圓融的宗教義理,與深湛的哲學論證。如果以一棵樹來比喻佛教的三藏教典,小乘的《阿含經》等,有如樹木的枝枝葉葉;大乘方等經,像挺立的枝幹;唯有《法華經》,等於是樹木的根本。從根本生起,才能開展其他佛法。所以當初智者大師講說《法華經》時,光是經題的「妙」字,就講了三個月,「九旬談妙」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一)《妙法蓮華經》的思想

第一、一切眾生,由信成佛: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悟道,所悟的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儘管士農工商、賢愚不肖,各有不同,但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平等」是不會變異的。所以,佛陀苦口婆心地在《法華經》文裡,二十七處強調信仰的重要性。所謂「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是在強調信仰的價值。

第二、唯有一乘,無二無三:佛陀一生說法,大部分講的是權教的方便法門,唯有《妙法蓮華經》是整個佛法當中的大乘實教,是佛陀真真實實的本來心懷。佛陀之所以降誕於世,其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教化眾生。雖然方便說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的佛法,然而實則只有一佛乘──「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第三、闡提成佛,頑石點頭: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到了涅槃之前才講說《法華經》,目的是在昭示「一闡提也可成佛」的思想和宣言。儘管是犯了五逆重罪的一闡提惡人,在佛法真理裡,都不會被捨棄,所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權,是權巧方便;實,是實實在在、本來面目。如經典中處處宣說布施、修福的重要;受持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修禪定,將來才能升天;觀四諦緣起,才能成就聲聞、緣覺果;發菩提心,修六度法門,終能成就菩薩道。五戒、十善、六度等,都是佛陀的權教法門,真正佛陀的本懷、境界,是一乘圓教。佛陀一生說法,種種教示,都是為了眾生不同的根機所施設的方便權巧。只有在法華會上,他才直暢本懷,演說真實的一乘法。

第五、諸法實相,本來面目:《法華經》開示一切諸法的真實相貌,本來面目,究竟圓滿的真理。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的諸法實相,即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第六、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法華經》裡,不但有情眾生會說法,連無情的器世間也都演說著妙法。例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妙香廣布,令見者聞者喜悅吉祥;花果同時,譬如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具足;一切見聞者,睹其色,聞其香,皆得六根清淨。這不都是在為我們說法嗎?又看到花開了,生起「人生好美啊!要好好珍惜人生」。花謝了,感嘆世間苦空無我,人生無常,更要珍惜人生。花開、花謝,都是在說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世間妙法很多,只是需要一顆靈敏的妙心去發覺而已。

(二)《妙法蓮華經》的方便

天台宗依據經論之一的《維摩詰經》,裡面有一句話:「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法華經》一共有二十八品,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方便」,就是一種「權教」,由「權教」才能進入真實大乘的根本佛法。善用「方便」,是最高慈悲、智慧的表現。

《法華經‧方便品》裡說到佛陀:「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八萬四千的無數方便法門,在這裡僅提出六種來做介紹:

1.隨順方便:因應眾生根機,次第教導,令其悟入。

2.立要方便:眾生有所求時,以利益為誓約,令其修善。也就是「履行契約」,講究信用的方便。

3.報恩方便:意思是要方便地教人懂得感恩。如梁武帝為報答三寶恩,三次捨身同泰寺出家,即是一種喚起全國百姓對「報恩」重視的方便。

4.異相方便:對不受教者,示現棒喝,甚至瞋怒之相,令其止惡修善。

5.逼迫方便:在禪堂裡的「香板」,就是迫使修行人及早開悟的一種方便。舉凡求學、做人、處事,碰到一些壓力,有時反而更能成長進步。

6.清淨方便:清淨,是每一個人所嚮往的。佛陀八相成道,以身示範,引導眾生善法欲的希求,這就是清淨方便。又如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人人嚮往,由此引發現代人對「人間淨土」的自覺,提倡環保,不濫砍濫伐,不亂丟垃圾,不浪費能源,進一步而能做到「心靈環保」,這也是清淨方便。方便是智慧,方便是慈悲,方便才能有人緣。給人的方便,就是給自己的方便。佛陀宣講人、天的佛教,聲聞、緣覺的佛教,菩薩的佛教,這就是要給眾生的方便。

(三)《妙法蓮華經》的譬喻

譬喻,在《法華經》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譬喻品〉貫穿所有的經意,橫跨經中二十八品裡的〈授記品〉、〈藥草品〉、〈化城品〉、〈五百弟子品〉、〈安樂行品〉、〈如來壽量品〉。以譬喻說教,也是如來的一種慈悲方便。深奧的大乘圓教,用譬喻一說,讓人很快就明了。譬喻不但含有很深奧的哲理,也有著很美的文學韻味,尤其是「法華七喻」,在哲學上、文學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1.三車火宅喻:這是佛陀在〈譬喻品〉裡,對授記後的舍利弗所說的譬喻。大意是:有一間房子失火了,裡面有二、三十個小孩在嬉戲,父親非常著急,呼喚孩子們趕快到房子外面去。可是這些孩子們只顧著戲耍,哪裡肯理會父親的話?長者只有權巧的向他們說:「孩子們!趕快到屋外去!外面有漂亮的羊車、鹿車、牛車,可供你們玩耍。」就好像現在的小孩一樣,喜歡玩摩托車、腳踏車,當然很快地就跑出火宅而得救。長者非常歡喜,賜予每個小孩一輛七寶莊飾而成,安穩舒適的大白牛車。

這是譬喻: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火」,就是「無常」。

無常的火,把我們的時間生命燒短了;疾病的火,燃燒我們的身體健康;老化的火,焚燒美麗的容顏,使人老態龍鍾;煩惱的火,燒得你不得安寧。所以無常的火逼迫,燒諸世間的一切。我們居住的三界,如同失火的房子,而佛陀就像慈悲的長者,雖有智慧神力要引導眾生出離三界的火宅,但一般眾生不能體會,因為貪玩五欲的快樂,佛陀只好方便的說「三車」──三種修行得度的法門。羊車,小小的力氣,是指只能乘度自己一人的聲聞乘;鹿車,也是只能乘度自己一人的緣覺乘。牛車,力氣大,耐力久,就好像是能度化很多人的菩薩乘。而佛陀卻賜給眾生七寶莊嚴、安穩舒適的大白牛車──這就是一佛乘的大車。

2.窮子喻:〈信解品〉中的「窮子喻」,大意是說:有一個財富豐足的大富長者,走失了獨生子,他不斷地尋找,都無所獲。時隔多年,孩子長大了,卻流落乞丐群中討生活。有一天,被長者認出,長者非常歡喜,要把這個孩子帶回家繼承家業,誰知乞丐不能體會,以為有人要加害於他,驚嚇的不得了。

長者就是佛陀,對於不知道自己父親是誰,不知道自己是出生在如來之家的這些自卑感重的窮子眾生,佛陀只好方便教化,先委身和他一起做除糞的工作,給他薪水,鼓勵他,以「同事攝」慢慢地建立起他的信心、尊嚴,最後才引導他回家,把產業交給他。

這是譬喻眾生流浪在生死中,忘記自己過去是富有的如來之子,因而在生死中失去尊嚴,見到佛國淨土,卻不敢回去。

3.藥草喻:〈藥草喻品〉,是佛陀對大迦葉尊者所說的譬喻。內容是說:花草樹木有大小粗細的不同,藥草也一樣有粗細大小的差別。

佛陀說法,如同雲雨普潤眾生,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受益亦有差別。以小藥草喻「人天乘」,中藥草喻「二乘」,大藥草喻「菩薩乘」。又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者,喻為「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法輪,度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的菩薩,喻為「大樹」。佛陀平等說法,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同草木,受雨有異。

4.化城喻:有一位善於引導的導師,帶領著大眾,前往藏有珍寶財富的地方,但是因為路途遙遠,沿路走來好辛苦啊。這時有許多人便生起退墮之心。導師為了要給大家鼓勵、信心,就方便的說:「快到了!快到了!前面就是一座大城,我們可先到城裡休息,等精神體力完全恢復了,再繼續前往藏寶的地方就不困難了。」眾人一聽,疲憊的身心頓時又精神抖擻。

就好像現在學佛的信徒們,講到要往生佛國,覺得那是很遙遠的地方,因而沒有信心可以到達。這是對「佛道長遠」生起了畏懼感。佛陀在〈化城喻品〉裡,方便地提供化城,不是要大家立刻成佛、成菩薩,而是藉此可循序漸進,從人、天、聲聞、緣覺,一步一步地走上成佛的路。又好比現在的寺院,提供信徒拜佛、修行,也可以說是「化城」;甚至「東方琉璃淨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說都是「化城」,暫時的休息地方。佛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我們證悟涅槃──證得「大圓種智」,達到究竟的解脫。

5.衣珠喻:〈五百弟子品〉裡的「衣珠喻」說:有一窮人至親友家做客,酩酊大醉後,呼呼而睡。然而親友有急事須遠行,便將一顆無價珠寶繫縫在窮人衣服裡,希望藉此能改善他的生活。窮人醒後,渾然不知其事,生活仍舊窮困潦倒。一日,偶然又與親友相遇,才知衣服中藏有無價寶珠,變賣後即可生活如意,無所缺乏。

這是譬喻二乘人過去世中,曾於大通智勝佛座前結下大乘之緣,然而卻被無明煩惱所覆蓋,不得顯發,今依如來方便開示,終入大乘之門。

6.髻珠喻:這個譬喻是佛陀對文殊菩薩說的,大意是說:兩國交戰,勝利一方的國王,以金銀、瑪瑙等各種財寶賞賜給有功的將士,唯獨他自己佩於髮髻中的明珠,不作賞物。主要是因為只有輪王頭頂上有此明珠,若將此珠賞給將士,輪王的臣屬一定會感到非常驚異。

意思是指,佛陀弘法說教,儘管講說阿含、方等諸經,或說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等諸法,但大乘的圓教不隨便說,說了,恐一般群眾驚疑。佛陀只有等待眾生根機成熟,才加以宣說,如同轉輪聖王解髻中明珠與功臣。

7.醫子喻:〈如來壽量品〉中的一則譬喻:有一群兒女中毒了,父親開藥給兒女吃,但是兒女不聽話,不肯服用。父親不得已,只好離家出走,到遠方去,不久傳訊回來給兒女們,說他已死在外地了。兒女一聽,霎時驚醒過來,深感過去虧負父親,便把父親開的藥方服下,病就好起來了。

藥,有各種的藥性。要「對症」,才能「下藥」。對於良醫所開的藥方,要能信賴服用;但是庸醫所開的藥方,則不能照單接收。現今的世界,舉世滔滔充斥著邪魔外道,如果不慎信了不當的宗教,等於是服錯了藥一樣的可怕。我們奉行佛法,服下佛法的這一帖良藥,便能身心健康,造福社會人群。

(四)《妙法蓮華經》的修持

1.隨喜功德:〈法師品〉第十云:「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蓮華經》,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做人,有隨喜功德的性格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必須努力的培養。

2.恭敬不輕:〈常不輕菩薩品〉云:「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常不輕菩薩稱讚別人可以成佛,人家不一定高興,甚至打他、罵他,但是常不輕菩薩還是說:「我深敬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假如我們能尊重別人,把對方當佛祖、聖賢一樣的恭敬,乃至不輕視弱小、卑微的人,由這樣一顆尊重與平等的心,必能締造我們的家庭、社會、國家、全世界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新世界。

3.普門示現:指的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之身,即皆現之,而為說法。」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化身來度化眾生的「普門示現」。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例如:參與義工行列,幫助社會上孤苦貧困的人;人人做警察,維護社會治安;人人做清道夫,做好環境保護等。

4.一心稱名:以專心的稱念名號,作為日常的修持。〈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一心」很重要,因為一心能除苦。阿難尊者的背部長了一個膿瘡,醫師耆婆要為阿難開刀治療。耆婆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選在阿難聽聞佛陀講經,一心專注的時候,一刀劃下,便可取出膿瘡。開完刀,耆婆問阿難:「會痛嗎?」阿難回答:「一點感覺也沒有!」一心稱名的「名」,代表功德、清淨、慈悲、喜捨。把佛菩薩的功德所薰集的名號,念念相續,自然也會從心中產生功德、清淨。

5.四安樂行:「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忍辱能安樂。「忍」,可說是《法華經》裡的「戒行」。〈安樂行品〉第十四:「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四安樂行,就是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

佛陀開示我們,身體要遠離殺、盜、淫等惡事,常行善事;口裡要常說柔軟語、慈悲語、讚歎語;心意所想的都是慈悲喜捨,所有的願望都是清淨誓願,這樣子修「忍」,才能安樂。

6.六根清淨:指眼、耳、鼻、舌、身、意的清淨修行。〈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云:「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將肉眼修成慈悲眼,修成佛眼俯視眾生,修成法眼見到真理。將耳朵修得會善聽,把壞話聽成好話,把好話聽成真理。不僅要善聽,還要「諦聽」──注意聽、全聽;不是聽一面之詞。鼻根善嗅諸佛戒定慧清淨善法,而非紅塵中貪、瞋、痴的濁氣。舌根「舌燦蓮花」,善嘗般若慈悲法味,善說建設性的語言,而非搬弄是非。身根善調飲食、呼吸,健全自己的身心,而非戕害健康。意根是前五根的雙眼與前導,「心淨則國土淨」──意根清淨,其他前五根自然清淨。這就是六根的修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