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5 慧施法師

慧施,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人,他的俗家離佛光山東禪寺只有一條馬路之遙,母親翁香娥女士,和發心獻地建寺的郭建鳳女士,為早期籌設南華寺(東禪佛教學院前身)的成員之一,所以一九九五年東禪佛教學院正式招生時,就鼓勵他就讀,成為該學院的第一屆學生。

東禪佛學院畢業,回到總本山繼續就讀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於一九九九年畢業後,被派到都監院擔任書記學習行政事務。為了讓慧施從多方面學習,於二○○一年升他做三單書記,承擔更多的行政事務。由於他處理事情有條理,對很多工作都很負責任、盡心盡力,於二○○二年擔任二單書記一職,學習管理與決策。

二○○四年,常住又派他跟隨慧寬到高雄佛教堂歷練,擔任監寺。隔年,因為知道他在家時,曾跟兄長處理家族的工程承包工作,就派他前往協助寶塔寺的建設工程,期間表現克勤克儉,為常住把關嚴謹,順利完成常住委派的工作。由於他對工程維修、水電的計算準確,故於二○○六年調派他回總本山擔任工程監院至今。

慧施奉行出家人節約儉樸的性格,尤其是要處理本山大大小小的水電修繕工程,他都能用極少的經費,解決許多工程的問題。例如:七寶塔工程、鐘鼓樓工程、本山的如來殿大會堂整修、三好樓及福慧家園的整建、慧慈樓整建、朝山會舘工程、頭山門拓寬工程、東山邊坡排水工程、雲居樓六樓裝修及空調增設等,還有特別是雲居樓二樓,由於空間坪數很大,水陸法會及夏天活動集會時,室內空氣悶熱難受,請了許多廠商評估,都要一千多萬的經費,他就靠平時的摸索及向專業人士請教,結果只用二、三十萬元就把問題解決了,可以說繼承了佛光山開山時的精神與宗風。

另外他也有主動服務、做不請之友的性格。記得佛館要落成之前,負責工程的弟子發現日後整體的供水可能不足,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處理。他知道後,即刻表示願意嘗試用鑿井的方式尋找水源。於是帶了工程人員,在佛館的南側,經過三個星期的探勘尋覓,終於找出如瀑布般的清澈地下水,解決了佛館落成供水的問題,但他不居功,只說是團隊的努力成果。

本山已邁入五十年,許多建築已逐漸老舊損壞,各項水電設備也需汰舊換新,都能看到慧施在工程上用心的維護常住建築,尤其東山邊坡曾經有過塌陷的紀錄,雖然經過修建,還是需要有人關心巡視。所以我一再地叮嚀男眾,要注意東山邊坡的狀況,排水方向也必須注意,避免土石流失。而慧施帶領著他的工程團隊,長期的監測巡視,在維護大眾的安全上,可以說功不可沒。

他曾經說:雖然未參與開山,但延續開山後的維護修繕,能感受我和其他長老們開山過程的艱辛困苦。我想,這也是徒眾與我接心了。希望他秉持愛護常住的用心,以苦行僧的毅力,堅持自己的工作崗位,繼續實踐人間菩薩的精神。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