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92 妙如法師

妙如,是印度尼西亞賓坦島(又稱民丹島)第三代華僑,祖籍在廣東省潮安縣。五歲起就學習分擔家務事,七歲時便負責每日打掃與菜市場採買,十二歲時已扛起家裡所有大小事務,正是如此嚴格生活教育,訓練出他刻苦耐勞的個性。

一九九四年,他一個人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並隨我出家。當時正逢佛光山國際弘法蓬勃發展時期,當他得知需要更多英文弘法人才時,便發心從專修部轉入國際英文佛學院繼續學習。結業後留在英文佛學院從事教務工作。

有一天我為一位徒弟排難解紛,他因為聽錯招呼,陰錯陽差的出現在法堂,留下來在一旁聆聽。

後來,話題轉到印度的弘法時,個子嬌小、性格內向的他,突然表達自願前往印度弘法的意願。兩週之後,常住便派他前往印度東部西孟加拉省加爾各答市擔任印度佛學院院長。

當時,印度佛學院附設在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內,這個地方靠近加爾各答塔壩中國城,四周都是貧民區,中國城內有兩百多家的皮革廠,環境受到嚴重汙染。佛學院師生二十多人就住在這個簡陋又狹小的民宅裡,承擔的老師都是剛從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的印度籍和尼泊爾籍的年輕法師。

這是妙如在佛光山十一年後第一次調職,我囑付他四大任務:第一、將印度佛學院從加爾各答禪淨中心遷至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暫租場地辦學;第二、解決土地問題,並興建「佛光山印度佛學院」;第三、為南印度受南亞海嘯影響的災區兒童提供生活與教育的照顧,包括為青少年提供職業訓練等災後援助;第四、將加爾各答禪淨中心遷出汙染嚴重的中國城,另尋他處。

想到佛光山在印度的條件與資源非常不足,人力、物力和淨財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加上印度惡劣的環境與氣候,有時還真掛念他是否夠堅強和勇敢去克服困難,安住身心的辦道。令人欣慰的是他有著堅強的忍耐力,能夠默默完成任務。過程中,我曾經勉勵他成為第二個德蕾莎修女。

二○○六年十月,我應邀到南印度安德拉省弘法時,他帶領印度佛學院師生四十多人前往參加盛會,他的安住讓我感到放心。印度德里大學的佛學講座結束後,又給他增加一項新任務,在新德里尋找適當地點成立「佛光山新德里文教中心」,方便徒眾與信眾北上辦事時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二○○七年三月中旬,他在新德里郊外購得一個農莊作為「佛光山新德里文教中心」用地,經過一番整修,半年後,正式啟用。完成後他向常住推薦了慧顯法師加入印度弘法的行列。

二○○五年印度佛學院從加爾各答遷至菩提迦耶,在一個暫租的空間辦學,同年年底佛光伽耶育幼院開始運作。二○○七年,印度佛學院開始動土興建,歷經眾多困難之後,工程終於在二○一三年底竣工。

我交辦給他的任務一一完成後,他也向我辭去院長一職,並希望常住選派他人接手,讓佛學院有嶄新的開始,他願意繼續留在印度弘法,便回到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服務,著手進行原址重建工程。

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地方雖小,但是他很努力的響應我提出的「好苗子」培育計畫,目前正積極籌備「菩提教育中心」,幫助印度女青少年能有一技之長與受教育的機會。二○一四年他在南印度也成立「清奈佛光禪淨中心」。

我認為到印度弘法,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考量,而是能不能吃得了苦,能不能受得了夏天四、五十度的炎熱,能不能忍得住委屈不平、面對生活清貧刻苦的環境,而仍能在佛陀的故鄉奉獻自己信仰的生命,其實印度就是最好的心志鍛鍊場所,也是一個行菩薩道者的修行道場。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