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1 巴拉圭佛光山、亞松森禪淨中心

編按:巴拉圭佛光山前身為巴拉圭禪淨中心,於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一日更名。

巴拉圭是南美唯一與台灣建交的國家,地理位置在南美洲中部,是台灣最遠的邦交國,為中南美洲內陸國家。面積為台灣的十一倍大,四周被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所圍繞,形成一重要的轉運中心。巴拉圭和烏拉圭一樣,國名的由來,都是取自國內主要河流的名字,「巴拉圭」即「巴拉河」之意。人民多以天主教為主要信仰,真正的佛教信仰可以說是從佛光山建立寺院後才開始。

這裡有全世界第二大瀑布伊瓜蘇瀑布,它介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國界間。我曾在這個瀑布所在的原始森林走過,看見陽光透過層疊綠葉,灑下金色的光影,映照在車窗上,拙樸的野趣中別有一番雅致。這裡與巴西都是世界上樹木最多的國家之一,對於全球空氣調節有莫大功效。聯合國為了保存地球的呼吸,每年特別撥下大量經費維護,以免樹木被盜採,使地球少了一塊淨土。

巴拉圭禪淨中心位處亞裔人口最多的東方市,此地因位於巴拉圭最東端而得名,也是南美洲貨物集散地,其地位猶如過去的香港。有趣的是,住在巴西福市的華人,幾乎都在巴拉圭東方市從商,華人擁有大小店面四千家,貿易總額占巴拉圭第一,帶動當地經濟的高度發展。可以說,由於台灣人的勤奮打拼,不但繁榮了社會經濟,同時在國民外交上也發揮了卓越貢獻。所以我第一次到此弘法,就感受到華人的光榮成就。

一九九二年我從巴西前往巴拉圭,沿途皆有巴西警車開道護送;駛至邊關,又換上巴拉圭的憲兵警車,前呼後擁,一直迎入我國駐巴拉圭東方市總領事官邸。在許疊、白福、紀文祥、楊棋祥諸位先生,以及中華會館秘書長陳傳庚先生等人的陪同下,與台灣駐巴總領事張洪源先生晤談。張總領事雖是天主教徒,但是對佛教素來相當敬重護持,他熱情的歡迎我再度來此弘法,以佛法淨化社會人心。

當時我是應台灣信徒郭文琦的母親郭徐玉珠女士,邀請前來弘法,講演地點安排在當地最大的大陸講堂(Shopping Continental)。在講演前,布置會場時,他們發現由於巴拉圭沒有寺院,所以找不到一尊佛像來莊嚴會場。後來他們找到當地僅有的一塊畫布,花了二千美元聘請三位畫師,連續三天三夜趕工,繪製了一幅大型佛像,供奉在會場。這樣一心一意希望能有聞法的機會,令我深受感動,也讓我興起要在巴拉圭成立佛光會的念頭。

這次講經結束後,當地信眾紀文祥、李雲中、連元章、陳慧淨等人,就發起籌備佛光會之事。一九九二年九月,於中華會館舉辦巴拉圭佛光協會成立大會,這是該國第一個佛教團體,由當地極具聲望且熱心會務的華裔紳士紀文祥擔任協會首任會長。之後,相繼接任會長的有李雲中、宋永金、陳淑芬、林本鋒和張鳳琴等人,他們也都熱心奉獻,帶動佛光人對巴拉圭的盡心服務。

協會成立之初,都是借用陳慧淨女士家的客廳作為聚會共修場所,慢慢地,才承租了市中心玫瑰大樓的一處小空間。一九九三年九月,在眾緣和合下,我們在東方市市中心購得國際大樓的五樓,成立佛光山巴拉圭禪淨中心,做為我們在此地的弘法據點。為了令信徒學佛有所依止,我不遠千里派弟子前來領眾共修,好讓人間佛教得以傳揚到南美洲大陸。

禪淨中心內除了有佛堂外,也具備禪房、圖書館、佛教文物流通處、談話室、聯合辦公室、視聽教室、齋堂、寮房等設施,提供信眾很好的學佛場所。雖然這裡沒有莊嚴雄偉的寺院殿堂,但是我們在此所做的利生事業,卻能超越國籍,建立深厚的友誼。

尤其,巴拉圭佛光人都具有人間佛教的性格,在以慈善福利社會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我們在當地從事的慈善事業,有輪椅捐贈,有定期對孤兒院、老人院的接濟,有慈善義診、嬰兒保溫箱的捐贈,以及豆漿機的推廣,藉以落實「零飢餓計畫」等等。尤其「愛心豆漿零飢餓計畫」在巴拉圭高巴拿納州共設有二百多處愛心豆漿站,由上千名義工協助執行運作,供給貧困孩童們基本的營養需求。這除了是不同宗教的合作外,更是跨國界、跨種族的社會慈善公益。

二○○三年國際佛光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又發起辦理「中巴佛光康寧醫院」,我們與巴拉圭伊泰布水電站(Itaipu Binacional)簽訂合約,醫院運作資金由伊泰布水電站社會福利金支出,醫院管理由水電站附屬的德賽慈善基金會(Fundación Tesãi)負責運作,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配合監督,以解決貧窮人家的醫療問題。迄二○一六年止,已經幫助超過一百萬貧民及五萬名新生兒。我為這座中巴合作的醫院題名留記,希望佛光人的慈悲與愛,能為巴拉圭帶來幸福安樂。

東方市市長桑德拉‧沙卡尼亞曾說:「東方市聚集許多國家的僑民,其中台灣的僑胞與佛光人對本市貢獻最大。在佛光會華人慈善基金會的幫助下,許多巴拉圭社會最底層,困苦貧病的人民獲得援助。非常感謝佛光人長期以來對東方市市政府的援助,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無國界友誼。」

巴拉圭佛光人的種種善行義舉,也深獲巴拉圭前第一夫人蘇珊娜(Susana Galli)盛讚為「奇蹟」,並協助推動到全國及軍中援助。二○一六年,蔡英文總統也接見在巴拉圭的佛光人,嘉勉他們的德風義行,推動了台灣國民外交,寫下光榮的一頁。感謝中華民國駐巴拉圭東方市總領事溫曜禎伉儷、僑務委員暨中華會館理事長陳傳庚、僑務顧問王德意、中南美洲台灣商會名譽總會長郭鳳文、中山僑校校長司徒梓明等僑領,都是很支持我們的佛光之友。

另外,我們也在巴拉圭的亞松森市設立禪淨中心。一九九三年七月,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定和尚前往亞松森主持第一次的佛學講座之後,開始有佛光協會的籌備。三年後亞松森佛光分會正式成立,首任會長由蔡豐麒擔任。最初是借用信徒孟蘭英師姐家中的車庫,作為大眾共修場地。一九九七年五月,在第二任會長洪鴻榮聯合僑界林榮秋、魏永雄、楊正盛、廖麗如,以及陳美華居士等人的發心之下,捐贈了六百坪房舍作為弘法道場。

二○○○年,可容納百人的大殿完成,有活動中心和圖書館。由於道場的建築優雅、莊嚴,吸引許多新聞媒體多次報導。加上詹麗華督導、現任會長李張秀鳳、副會長洪嘉駿和 Margarita Ferreira 的護持推動,接引許多巴拉圭籍的學員研究「人間佛教」,在當地也引領了一股佛學研究的風氣。

在上述兩處地點外,一九九五年又在巴拉圭第三大城貝多芳(Pedro Juan Caballero)增設一處佛光緣。在李雲中會長帶領下,佛光緣和佛光會正式成立。這裡人口僅五萬多人,貝多芳分會的曾錦輝、張南隆督導,都是僑界中具影響力又相當護持佛教的居士,他們皆本著佛光山四大宗旨熱心服務社會,尤其經常代表台灣參加各種慶典。巴拉圭有了這些熱心的幹部與人間菩薩,中南美洲的佛教,假以時日必定會菩提花開,將佛教在這裡發揚光大。

巴拉圭三處弘法據點的歷任住持、監寺覺聖、妙觀、覺文等人,都能安住守道,長年於海外奮鬥努力。二十多年來,巴拉圭弘法事業也日益擴大,有鑑於弘法的需求,二○一六年五月二十二日,新道場巴拉圭佛光山舉行動土安基典禮,由美國西來寺監院慧浩及南美洲總住持妙遠主持。當天巴拉圭駐東方市總領事溫曜禎、駐巴拉圭大使館僑務參事吳豐興,及來自南美洲各地佛光山僧眾及協會代表約二百餘人與會。

這座新道場占地總面積二五四三平方公尺,是在督導宋永金及現任會長張鳳琴等佛光人發心覓地、捐地的熱心奔走下所成就的因緣。二○一九年八月五日,舉行佛像安座儀式;爾後,直至二○二○年三月一日,新道場終於終於灑淨、落成。而今,此道場已成為巴拉圭信眾的信仰中心,也是東方市重要的觀光地標。

近二十年來,由於我的身體已不堪遠渡重洋,所以少來此地與信眾見面,內心甚感抱憾。所幸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定、心培時常代我於此領導教化,對於人間佛教的弘傳,他們亦勞苦功高。尤其,歷來派到此地的徒眾,多能安住一方,處眾和諧,大眾擁護,讓我深感安慰。佛光人在南美洲的奉獻,必定為二十一世紀佛教史留下精采的一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