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
- 311-316話說佛光山(共6冊) /
- 315話說佛光山5寺院篇1 /
- 台灣 北區 /
- p058 安國寺
p058 安國寺
北投對我而言,有著一股親切感,我初到台灣時,每到台北開會必時常前往北投法藏寺拜會東初老。一九五一年後,因為幫他編輯《人生雜誌》的緣故,有六年時間總得每月往返宜蘭、台北間,聆聽他的指導。這裡還有一間中華佛教文化館,是當年東初老為了影印大藏經而建的文化會館,作為推展佛教文化事業的基地。
一九五七年左右,信徒為了讓我可以安心編輯寫作,在新北投溫泉路上購置了一間別墅,約有一百坪的空間,是前國大代表何芝園的故居,我將它取名「普門精舍」。當時許多作家文友都來此聚會,包括:郭嗣汾、公孫嬿、瑢弦、柏楊、高陽、何凡、林海音等,都跟我有很好的交情。承蒙他們不嫌棄我是一個出家人,經常在新北投普門精舍的小房子聚會,雖然當時物質貧乏,但是與他們暢談就覺得世界無限開闊,心中富有三千世界。
安國寺座落於大屯山腳下的復興崗上,占地面積約六千坪,背倚陽明山國家公園,前眺台北盆地,風光明媚。附近文教氣息濃厚,有復興高中、薇閣中學、綠建築的台北市立分館北投分館、中華佛教文化館、北投溫泉博物館等。安國寺已經成為士林、北投區中小學,認識佛教最好的教學環境,是一處極佳的弘法道場。
安國寺的歷史要從瀛妙老和尚說起,一九三八年,瀛妙老和尚出資購地建寺,二年後完成大殿工程,取名為「慈善堂」,後又建靈光塔。台灣光復後瀛妙老有感於國家多難,希望寺院的建立能為國家帶來安定,於是將「慈善堂」改為「安國寺」。一九五四年,時任副總統的陳誠先生賜題「安國寺」牌匾,成為寺中鎮寺之寶。瀛妙老和尚圓寂後,由明定法師繼任為安國寺第二任住持。
明定法師是一位深具遠見的比丘尼,他將弟子道祥送至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道祥在佛光山參學十年後,明定法師決定將安國寺交由佛光山管理。一九九一年,佛光山正式接管,更名為「佛光山安國寺」,由慈惠法師擔任住持,道祥擔任監寺。同年四月六日,我到北投安國寺主持第一次信徒大會,將人間佛教宗風信仰播灑到北投來,此後北投區的信眾就逐年增加。
由於傳統寺院規格不大,面對與日俱增的信徒,老舊大殿已經無法負荷現代弘法的需求。一九九三年,為了讓信眾有安心修持的道場,由慈惠指導規劃,又經過重重的山坡地環保評估,終於在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舉行「佛光山安國寺修繕工程奠基典禮」。歷經十年時間,在二○○九年大雄寶殿修建完成,舉行啟用典禮。
新落成寺院一樓為大殿,供奉緬甸玉佛,並有一筆字碑刻於後。二樓特設瀛妙老和尚紀念館,保留其生前所留法器、文物,供人瞻仰。老和尚是一位苦修得道的高僧,他往生十年後肉身不壞,成為台灣第三尊肉身菩薩。我感念他當年建寺功德,使佛光山有此因緣在北投弘法,特設紀念館紀念他的功德行儀。
雖然這裡地處台北市郊區山上,但因比鄰陽明山國家公園,每逢櫻花季遊客如織,所以寺院雖不大,但地緣很好。我們在此附設的滴水坊,成為接引大眾學佛的善緣。一到假日門庭若市,許多學者教授與藝文界人士,都喜愛到此禮佛用餐,成為都會人士的心靈花園。未來安國寺將增設禪堂、雲水寮,舉辦戶外山水禪,讓台北市民有一處參禪淨心的山水地,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一處內心的寧靜。
這裡長期護法功德主有王松雄、馬廖雪月、李武彥、劉泉水等,都是數十年來長期跟隨佛光山,精進不懈的護法居士,他們雖然出錢出力,卻很低調,凡事與大家一起,實在非常難能可貴。為了方便都會信眾學佛,二○○一年,我們又在市區靠近士林官邸底旁的雨農路,成立「士林禪淨中心」,希望為忙碌的都會人士,增添一處寧靜的心靈家園。
- 311話說佛光山1 開山篇1
- p038 【推薦序】星雲之道:大師一生的貢獻 高希均
- p046 編者的話
- p048 我說佛光山的因緣
- p078 佛光山購地記
- p098 一張建設計畫圖
- p118 路牌
- p138 圍山事件
- p152 原班人馬——記蕭頂順工人團隊
- p174 佛光山的錢財從哪裡來
- p192 佛光山的衣食住行
- p204 佛光山人來人往
- p226 一走就沒有
- p240 佛光山對地方的貢獻
- p252 【附錄一】開山五年記
- p260 【附錄二】向高雄縣政府陳情書
- p268 【附錄三】回顧與前贍——佛光山開山十五年記
- 312話說佛光山2 開山篇2
- p004 佛光山好?不好?
- p038 佛光山信仰傳承
- p080 佛光山參與的救災
- p096 佛光山設立分別院的因緣
- p128 五所大學創校因緣
- p156 三寶山
- p172 佛光山未來展望
- p190 關於中國佛教會
- p214 【附錄一】如何認識佛光山?
- p222 【附錄二】佛光山對佛教的影響
- p252 【附錄三】佛光山開山史
- 313話說佛光山3 人事篇1
- 佛光山比丘(依序級、僧臘排序)
- 008 前言
- p009 心平和尚
- p018 心定和尚
- p026 心培和尚
- p029 心保和尚
- p033 慧開法師
- p037 慧傳法師
- p042 慧龍法師
- p047 慧寬法師
- p051 慧應法師
- p055 慧義法師
- p059 慧同法師
- p062 慧融法師
- p066 慧昭法師
- p070 慧昉法師
- p074 慧顯法師
- p078 慧得法師
- p082 慧倫法師
- p085 慧知法師
- p088 慧讓法師
- p092 慧思法師
- p095 慧施法師
- p098 慧東法師
- p102 慧屏法師
- p106 慧是法師
- p110 慧豪法師
- p114 慧專法師
- p117 慧喜法師
- p120 慧柏法師
- p124 慧然法師
- p128 慧菩法師
- p132 慧裴法師
- p136 慧浩法師
- p139 慧人法師
- p143 慧眾法師
- 佛光山師姑
- p146 前言
- p147 蕭碧霞
- p151 吳寶琴
- p154 楊慈滿
- p157 蕭碧涼
- p160 黃美華
- p164 黃美素
- p166 黃惇靖
- p169 倪寶琴
- p171 郭淑媛
- p174 許釋迦
- p176 翁桑匹
- p178 蔡麗芬
- p180 許玉雲
- p183 何瑋馨
- p185 吳淑華
- p187 汪慧敏
- p189 李淑屏
- p191 嚴淑萍
- p193 林秀盆
- p197 蔡孟樺
- 佛光山教士
- p204 前言
- p205 黃進寶
- p207 周明德
- p210 林利國
- 314話說佛光山4人事篇2
- p008 佛光山比丘尼(依序級、僧臘排序)
- p009 看佛光山比丘尼寫佛教史──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法師
- p040 依嚴法師
- p043 依恆法師
- p046 依宏法師
- p049 依照法師
- p054 依恩法師
- p057 永平法師
- p060 永本法師
- p064 滿可法師
- p067 滿謙法師
- p070 依來法師
- p073 依潤法師
- p076 依日法師
- p079 永固法師
- p082 永光法師
- p087 永融法師
- p090 永均法師
- p093 永東法師
- p096 滿舟法師
- p100 永富法師
- p103 滿信法師
- p107 滿益法師
- p110 滿義法師
- p113 滿蓮法師
- p117 覺誠法師
- p121 覺念法師
- p124 妙士法師
- p128 妙廣法師
- p131 如常法師
- p135 覺培法師
- p140 依輝法師
- p143 永會法師
- p146 道悟法師
- p149 依超法師
- p152 依宣法師
- p155 永昌法師
- p159 永毓法師
- p161 滿普法師
- p165 滿慧法師
- p167 永瀚法師
- p169 滿勇法師
- p171 滿方法師
- p173 滿潤法師
- p176 滿紀法師
- p179 覺用法師
- p182 覺彥法師
- p185 覺法法師
- p188 滿觀法師
- p191 妙樂法師
- p195 妙勤法師
- p198 妙凡法師
- p201 覺元法師
- p204 覺具法師
- p207 妙開法師
- p212 妙祥法師
- p214 妙璋法師
- p216 妙任法師
- p219 覺居法師
- p222 覺容法師
- p224 覺初法師
- p227 永莊法師
- p229 永寧法師
- p231 覺善法師
- p234 滿讓法師
- p237 滿醍法師
- p240 覺安法師
- p243 覺泉法師
- p246 覺凡法師
- p249 妙霖法師
- p251 妙笙法師
- p254 妙文法師
- p257 妙益法師
- p260 如揚法師
- p263 妙光法師
- p267 覺禹法師
- p270 妙僧法師
- p273 妙詠法師
- p276 妙熙法師
- p280 覺軒法師
- p283 妙西法師
- p286 妙遠法師
- p290 妙川法師
- p292 妙如法師
- p296 妙軒法師
- p299 妙穆法師
- p302 覺皇法師
- p305 妙海法師
- p308 覺多法師
- p311 如彬法師
- p314 妙香法師
- p317 如慶法師
- p320 妙憫法師
- p322 妙南法師
- p325 妙淨法師
- p328 如展法師
- p331 有岸法師
- p333 有勤法師
- 315話說佛光山5寺院篇1
- p006 【自序】但願平安幸福照五洲
- p012 編者的話
- 台灣 北區
- p015 三重佛教文化服務處
- p020 普門寺
- p027 台北道場
- p036 金光明寺
- p040 北海道場
- p044 蘭陽別院
- p052 極樂寺
- p058 安國寺
- p062 永和學舍
- p067 桃園講堂
- p072 法寶寺
- p077 月光寺
- p083 金蓮淨苑
- 台灣 中區
- p091 福山寺
- p097 惠中寺
- p104 圓福寺
- p112 員林講堂
- p117 北港禪淨中心
- 台灣 南區
- p123 南屏別院
- p129 南台別院
- p135 高雄佛教堂
- p141 壽山寺
- p146 慧慈寺
- p152 屏東講堂
- p156 日光寺
- p162 海天佛剎
- 亞洲
- p169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 p182 東京佛光山寺
- p191 佛光山法水寺
- p196 佛光山本栖寺
- p202 大阪佛光山寺
- p207 首爾佛光山寺
- p222 香港佛光道場
- p234 萬年寺
- p244 佛光山泰華寺
- 316話說佛光山6寺院篇2
- 亞洲
- p007 東禪寺
- p020 新加坡佛光山
- p028 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印度佛學院、德里文教中心
- 北美洲
- p039 西來寺
- p055 舊金山三寶寺
- p059 西方寺
- p064 休士頓中美寺
- p069 奧斯汀香雲寺
- p074 紐約道場
- p081 波士頓三佛中心
- p085 佛州光明寺
- p089 夏威夷佛光山
- p096 關島佛光山
- p101 多倫多佛光山
- p107 溫哥華佛光山
- p113 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
- 南美洲
- p121 巴西如來寺
- p131 巴拉圭佛光山、亞松森禪淨中心
- p140 阿根廷佛光山
- p147 智利佛光山
- 歐洲
- p153 倫敦佛光山
- p160 柏林佛光山
- p170 佛光山荷華寺
- p178 佛光山日內瓦會議中心
- p183 佛光山法華禪寺
- 澳洲
- p195 澳洲南天寺
- p204 墨爾本佛光山、尔有寺
- p210 佛光山中天寺
- p218 紐西蘭南島佛光山、北島佛光山
- 非洲
- p227 南非南華寺
- p237 【附錄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佛光山海內外弘法側記
- p247 【附錄二】 佛光山海內外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