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9 「給」的修行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就為佛光人訂出四大工作信條:一、給人信心,二、給人歡喜,三、給人希望,四、給人方便。這四個德目對今日社會,有很大影響,茲再略說此中心要:

一、給人信心──就是關懷他人多讚歎:一般人講話,常常令人感到挫折,讓人喪失信心。我覺得講話既不需要費很大力氣,也不必花費很多金錢,只要在修辭上加以注意,就能給人信心。例如,你罵人「沒有出息」,不如改說「你只要努力,就會有前途,就會成功」。一個人不會唱歌,你可以讚美他「你講話很好聽」。我一生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總想提升別人、幫助別人,而不可以用自己的氣勢來壓制別人,所以從課堂上的教育,到對廣大民間社團的講演,以及私下課徒,我都本諸「給人信心」來讚歎別人。讚美的語言如寒冬的太陽,每個人都有這些法寶,為什麼不肯應用呢?

二、給人歡喜──就是面帶微笑常問好:我經常自我反省、檢討,我在世間與人相處,我對他人有何利益?我的行為、語言、動作,有讓別人受到傷害、委屈嗎?如果有,我不是很缺德嗎?所以佛法裡的語言布施、心意布施、微笑布施,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實踐這些不花力氣、不費金錢的修行。直到現在,不論走到何處,不管年齡老少,我都樂於親近,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我們真情的對他問好,讓他歡喜。甚至我覺得只給一個人歡喜還不夠,應該給大家都歡喜,因此我發願要把歡喜布滿人間,希望讓大家都能了解,這是個歡喜的人間。

三、給人希望──就是言談舉止要鼓勵:從五十多年前我在宜蘭開始弘法,就有一些年輕人跟隨我,我自覺自己沒有什麼奇異的才能,或是特殊的教化,我只是讓他們覺得明天有希望。人生是活在希望裡,人如果到了沒有希望的時候,活著就沒有意義,那就是世界末日來臨了。所謂「希望」,就是我對明日有期待,例如明天我可以做一場講演,後天我可以參與一些公益,明年我可以到世界遊歷等。所以孔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因此,我從給別人希望當中,我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雖然不一定實現,但擁有希望就已經很富有了。

四、給人方便──就是凡事相助不推諉:我從小出生在貧窮之家,但仍獲得許多親友的照顧,我想到人家給我因緣、方便,我現在能不給人因緣、方便嗎?我的食衣住行都是仰賴十方供給,每日的興趣娛樂,也依靠大眾的提供。尤其人家給我方便,助我建寺院、辦學校、做慈善、印經書,為什麼我不能給人方便呢?因此我就藉助大家的力量,完成大家的希望,人家給我方便,我也完成他人的方便。

自從創建佛光山至今四十年來,我一直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假如再假我以餘年,我不管是封山、封人,我的心永遠不會封閉,我願意一直「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希望佛光人也都能如是奉行。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