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8 一、《八大人覺經》的管理法

1.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人在世間上生存,隨時隨地都有風災、水災、火災、地震、刀兵等災難發生;國土的不安、不實,讓人心生畏懼,難以安身立命。既然這些自然、人為的現象不是我們現在所能改變,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觀念,活在積極正向裡,從改變自己做起,進而就可以改變社會國家。

例如:無常,從消極面來講,它是壞的;但從積極面來談,卻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對於無常的管理,佛陀教導我們,比方說:我愚笨,沒關係,別人讀書一遍就會了,我多花一些時間,讀十遍、二十遍,總會有弄懂的時候;我現在雖然貧窮,不過沒有關係,只要我努力勤奮,廣結善緣,也會有富貴榮華的一天。

2.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俗話說:「欲望不多的人,就沒有失望;欲望愈大的人,痛苦愈多。」有些人欲望無窮,有了金錢,就想要有愛情;有了一萬塊,就想要十萬塊,永遠不能止盡。所以,多欲是苦的根本,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因此,欲望愈小,雖坐地上,猶如天堂;欲望愈大,雖處天上,也如地獄。可以說,人的苦樂,都是由欲望決定。今日教我們要管理自己,少欲的人生才有平安的生活,知足的心靈才能安貧樂道。

3.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晉朝時期,有一位護法送了一千斛白米給道安大師,作為寺中的齋糧,但寺中沒有這麼大的米倉,寺裡的人眾想盡辦法,才把一千斛白米收藏好。事後道安大師回信給這位護法說︰「承蒙你送給我們一千斛白米,但卻增添了我們很多收藏的麻煩!」

像道安大師安貧守道的性格,不希望東西很多;多就很難管理,少比較容易管理。所以真正的管理,不需要太多,不需要複雜;是在精不在餘,只在質上講求,不在量上增加。

4.常行精進,破煩惱惡

過去大德高僧,在道業上之所以有成就,都是經過大死一番的精進。例如:阿那律尊者,因為被佛陀呵斥:「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心生慚愧,精進修道,最後證得天眼通。

俗話說:「勤有益,戲無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你要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就像我這一生提倡「三百歲」的人生,三百歲不是等待來的,也不是投機取巧來的,而是自己努力辛勤創造出來的;例如你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我因懂得管理,知道善用時間,就可以同時處理五件事。

5.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菩薩應廣學,不能單單只專修某一宗派,不要只對某一種學說執著,不要存有門戶之見,不要恃己排他,要能容納大眾不同的意見,多多聽聞善知識指導,像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都可以透過書籍、廣播、演講……獲得知識。

而佛陀也教我們要時時生慚愧心,覺知自己所學有限,進而努力學習,比方說很多的科技常識我不懂,很多的哲學理論我不明白,甚至做人處事的道理我都不健全,因此慚愧自己諸多不足,才疏學淺,就會去廣學多聞,去學習一切知識。所以生慚愧心,也是激勵自己的管理方法。

6.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學佛的人,對人應該要沒有「隔宿之仇」,就是人家有對不起我的地方,也要能原諒他。當然,能做到這一層已經不容易了,但是若能更進一步的做到「怨憎相會」的時候,心不生厭惡,那就更超脫了;最好是要能做到「怨親平等」,不過要達到這一個層次,非得菩薩心腸不可了。

如提婆達多三番二次為難佛陀,不但散布謠言中傷,還派人行凶,要致佛陀於死地;但佛陀每次都原諒他,並告訴弟子們說:「提婆達多是我的逆增上緣,也是我的善知識。」所以,「逆增上緣」也是幫助我們在成就事業、道業上,更上一層的管理方法。

7.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有人說:「金錢萬能。」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好比有錢可以買到美食,買不到食欲;有錢可以買得到醫藥,買不到健康;有錢可以買到床鋪,買不到睡眠;有錢可以買到讚譽,買不到知己;有錢可以買到華美的衣服,買不到氣質;有錢可以買得到書籍,買不到智慧。

當我們忙碌積集世間財寶的同時,已經逐漸失去了內心的寶藏。所以佛教的「七聖財」管理當中,如信仰財,可以讓我們獲得身心歡悅;慚愧財,可以讓我們善法增長;持戒財,可以讓我們獲得自在解脫……應該要奉行。

8.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美國總統林肯說:「服務是一件樂事,也是人生最高貴的品格。」每一個人的生命、生活都不是自己單獨可以完成的,都要來自社會大眾資養、提供。如何昇華自己,其管理方法為何?佛陀教我們,要能建立對自我的責任感,對家庭、親人、師長的責任感,擴大自己的生命,活著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要想到奉獻大眾、服務大家、成就別人、造福社會。如《佛光菜根譚》說:「人生的價值,在於實現大我;人生的意義,在於服務大眾。」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