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5 一、不殺生

佛陀說不殺生,能得到十種離惱法: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不殺生,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論是人或其他動物,如貓、狗、小鳥、老鼠、昆蟲等有生命的眾生,都不要殺害。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重罪,須接受國家法律的審判,也逃不過因果的制裁,是犯波羅夷(極重罪),為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殺動物乃至小小的蟑螂、螞蟻,則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和殺人的程度不一樣。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隨意的糟蹋殘害弱小的生命,因為「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對微小生命都能愛護不傷害的人,他的心必然慈悲柔軟,每個人都樂於親近。

有一天傍晚,佛陀在祇園精舍的庭院經行,天空傳來一陣驚恐的鳥叫聲,原來一隻老鷹正在追捕一隻白鴿。看到佛陀,鴿子如遇到救星似的飛奔過來,佛陀輕輕的捧住牠。靠在佛陀身上,鴿子很安心,不再顫慄。但是當舍利弗靠過來關心時,鴿子又害怕的顫抖。

舍利弗疑惑的問:「我又沒有要傷害牠,為什麼牠那麼害怕呢?」

佛陀說:「雖然你已斷除殺心,但你過去的瞋恚習氣仍然存在,所以鴿子會害怕。」佛陀已經永離殺心和瞋習,因此不只動物,任何人見到佛陀,唯有敬愛,不會怖畏。

很感謝父母給了我慈悲的心腸,我從小對於動物,尤其弱小、受傷的小動物,都會給予關心照顧。記得幾十年前在宜蘭慈愛幼稚園的時候,曾經收養一隻猴子,有一次牠跑出去,跳到對街的屋頂上,大家都不敢去抓牠。我擔心牠傷害人,站在路邊這頭,朝上喊牠,叫牠下來。牠見到我竟乖乖走下來,跟我回到籠子裡。我想牠會聽我的話,是因為平時我對牠的愛護而信任我吧。

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為,讓人愛敬?慈心不殺是重要法門。最近看到媒體報導,法國動物權益組織(One Voice),揭發有些農場的兔農,在沒施打麻醉藥下,活剝安哥拉兔的兔毛。兔農大力剝扯,兔子的大片皮膚隨之被扯下,牠們哀嚎慘叫,身體不斷扭動,卻無處可逃。為了取得兔毛來做毛衣、圍巾,人類何其殘酷!

佛教徒吃素,主要也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涅槃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也是因為「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現代人貪圖口腹之欲,常有「活魚三吃」、「生烤乳豬」等名目,讓這些動物在臨死前遭受各種凌厲之痛,實在很殘忍!

有些人由於家庭、工作因素,無法吃全素,並不是很嚴重的事。不過,重點是不能存有殺心。佛教有所謂的「三淨肉」、「肉邊素」,也是一種方便。

有一次,佛陀帶著弟子們出外弘法,來到荒郊野外,幸好有一座破舊的老廟可供休息。大家飢腸轆轆,佛陀看到院子裡有一缸水,便叫弟子洗米來煮飯。等了一會兒,弟子跑來說:「佛陀,水缸裡有許多蟲,不能洗米。」

佛陀說:「我叫你洗米。」

弟子走出去,不久又回來,囁嚅說著:「水缸裡太多蟲,我撈水會傷害牠們……這是殺生……」

佛陀再一次平靜說:「我是叫你洗米,不是叫你殺生。」

這就說明佛教重視「起心動念」。即使不得已而殺生,也不應存有殺心,要知道懺悔。

其實,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浪費時間,也是一種殺生。不愛惜物品,任意糟蹋,縮短它的使用年限,也是一種殺生。能夠善用時間,利用零碎的時間完成許多事;對各種物質能物盡其用,讓它妥善發揮功用,也是對時間、對資源的管理學。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