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6 叢林的管理法

前言

「叢林」指的是僧眾和合居住在一起修道的地方,猶如樹木聚集而不亂生長,表示其規矩、法度。叢林依傳法對象不同,分為「十方叢林」及「子孫叢林」。

所謂「子孫叢林」者,是由個人創建,師徒代代相傳,對外不接眾、不掛單。而「十方叢林」是公天下,寺產公有,土地不可以繼承,要能集眾、接受十方雲水僧掛單學習等,有一定的規模及制度,如五堂功課不缺、鐘板齊全等。

叢林的基本建築須有一定的規模,才准許做登記,如要有大雄寶殿、法堂、禪堂或念佛堂、僧寮、庫房、大寮、山門等相當的附設機構,還要有觀音殿、地藏殿、天王殿等附設的殿堂,其他辦哪些附屬的事業,就看這座叢林的規模大小而定,如此才可以稱為「十方叢林」。那麼一座叢林的土地,總得要三、五公頃以上,因為兩百人、三百人居住的叢林,大家要吃飯、睡覺、拜佛……每個人都會使用好幾個地方,一個人平均使用二、三十坪,二、三百個人就要一萬坪(三公頃)了。

叢林的建築布置,相互之間都有關連,如大雄寶殿在哪裡,禪堂在哪裡,客堂在哪裡,都有秩序的,所以建築就是管理。而叢林人事組織,如四大堂口等重要的綱領職事,分散在幾個地方,也都有聯絡的管道,其職事居住的處所,就是他們辦公、管理、發號施令的地方。因此,叢林在建築、制度,人事的職務安排上,就把一個叢林的安定確立了。今就其管理的規模、制度,分述如下:

叢林的管理規模

大陸的叢林很多,除了常為人知道的四大名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以外,還有八大小山,如:江蘇狼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江西廬山、滇西雞足山、浙東天台山、陝西終南山、以及北京香山。這當中,像四大名山都有一個主要的本山,旁邊分支出許多寺廟,就成了大叢林的規模。以普陀山為例,據聞山上有三百多間寺廟,其中,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禪寺(佛頂山寺)這三大寺算是老大,裡面所有的小廟就是三個寺院的子孫。這些小廟通常會各自表述:「我們是普濟寺的」、「我們是法雨寺的」、「我們是佛頂山的」,如果按照中國佛教會的章程規定,十個單位以上,就可以成為一個省級的教團。

當初中國佛教會刁難佛光山登記成為會員,我也不得已地曾經想過,把佛光山的這許多殿堂,如:大悲殿、普賢殿、地藏殿、育幼院、大智殿、男眾部、叢林學院、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大雄寶殿等,各自登記成一個單位,那麼,也不管他中國佛教會承認不承認,就可以獨立成立一個僧伽分會了。

其實,過去中國佛教會成立之前,這許多寺院叢林各自發展、各自管理,政府並沒有管理;雖然歷朝也有設立僧統、僧錄司、僧正等職務來進行管理,但都沒能做得起來,因為佛教不習慣讓人管,大家也不曉得團結的重要。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這許多道場各有興衰,也很難有一定的標準地位。佛教講世事無常,還是有其時代發展的意義存在。

叢林的對外行事

叢林裡,對外的行事很少,但是內部的規矩、生活都很有制度,可以說大家都是循規蹈矩。一般叢林寺院對外並不開放,除了過年、每月初一、十五,大雄寶殿會開門讓大家進來拜佛以外,平常不供給參觀,寺院的大門都是關閉的。大雄寶殿平日緊閉,只有供給寺眾早晚課誦時才會打開,平常都不允許有人進出,讓人感覺很有神聖性。一般信徒來寺,只能在寺外的山林樹下、涼亭遊憩,或者在走廊觀看,無法入寺參觀。因為寺院到底是僧眾生活的區域、修行的場所,當然不容許每天像車水馬龍一樣進進出出。像在佛光山,就分有男眾的區域、女眾的區域、信徒的區域、青年的區域、兒童的區域、一般活動的區域等,清楚劃分,互不侵犯,所以大家都相安無事。

話說回來,如果是本寺的信徒,每一年都會有一次相約在幾月幾日,回來寺裡拜佛禮祖。我記得在南京棲霞山,二月初一這一天,全寺都會放假,佛學院的學生、禪堂的參禪僧都得放下功課,出來招呼來山的信徒,協助他們燒香、點燭,舉行延生普佛,為他們祈福消災。我那個時候年紀還小,也不知道這麼多的信徒是從哪裡來,忽然一下子,成千上萬湧進棲霞山寺。聽說有的包了火車、有的包了渡船,都在這一天集中到了棲霞山寺,當然,也沒有辦法住宿,甚至當時他們的飯食是怎麼解決的,我也記不清楚了。但總之,來的信徒都興高采烈,非常興奮。

寺裡的當家、知客,也會和他們的香頭特別座談、交換意見,一般的信徒只有在大殿上香燭。光是要點的蠟燭,就多到難以估計;每一個信徒的蠟燭只能點一、二分鐘,我們就必須將它吹熄收下來,因為點的人太多,蠟燭台再多也不夠用,還要讓出空間來給別人點。而那許多撤下來的蠟燭,就夠我們學生收藏起來,在晚上讀書時使用,持續用一年都還有餘。

如果是社會團體、重要的官員要來寺裡,必須事先聯絡,會有專人接待安排,也不會干擾到禪堂、佛學院。不過,他們也不能參觀,只能在佛殿、走廊、藏經樓或法堂,做一些欣賞而已。

叢林裡並不舉辦觀音法會、彌陀法會、藥師法會等,頂多在寺院裡掛牌,上面寫著:欣逢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大眾雲集觀音殿上供,誦什麼經等等,也沒有開放給信徒參加。不過,各地區的寺廟,則會定期舉行法會讓信徒禮拜,叢林不會跟附近地區的寺廟爭信徒。當然,逢佛誕節,就會掛牌「浴佛」,讓民眾可以進到寺院裡浴佛;或者農曆十二月初八,會有臘八粥供眾,免費提供給附近的居民食用。除了這許多行事外,叢林裡面非常注重人事的學習、修持,長老們都很樂意提拔後進,後進也都很尊敬長老。在我的記憶裡面,這好像就是叢林裡的平常行事特色。

叢林的管理制度

說到叢林裡的管理,因為寺院僧眾來自於各方,南腔北調,年老年少,初學老參都有,可謂「龍蛇混雜、五趣雜居」。叢林對這許多的行事,大家所以都能相安無事,原因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叢林語言

在叢林裡,你必須要懂得很多「叢林語言」,如果不依叢林的語言,開口即非,會受到處分的。什麼叫做「叢林語言」?像青年學僧,見到年長者,都要站起來合掌說:「請長老開示。」或者說:「學人初參,法事不明,請長老多多指導。」長老也會問:「貴常住在哪裡?你的師父是誰?」你就要回答:「小廟在某某地方,家師上某下某上人。」回答都有一定的標準。長老這樣問,一來表示關心,二來他對你有一些讚許,也是讓你學習他讚美的語言。例如:令師學問很好,我有讀過他的文章;或者貴常住也出過不少人才,來我們本寺參學過的就有什麼人、什麼人……讓你感覺到這許多的長老,都是學識豐富,知識廣博。長老也會問你參拜過什麼叢林,參拜過哪些善知識,這樣就會知道你的分量有多少了。

年輕的學僧,如果與特殊的長老在路上相逢,都要站在旁邊合掌,讓長老先經過,才可以行動,不過這種機會不多,長老一般在寺院裡走動的機會很少。若是早上,見到某某職事,如維那,一定要立正合掌,然後說:「維那師父早安。」如果長輩的職事,有什麼交代、有什麼開示,都是很高興接受,沒有拒絕的,總覺得是被賦予使命。完成後要向上級報告,我是怎麼完成任務,並且聽候他的裁示。

關於規矩,糾察師開口講話也都有技巧的,不然也會有失誤的時候。例如:維那師父到了大雄寶殿,問訊的時候,就跟悅眾講:「你的引磬怎麼樣……」就輕輕這麼一句,糾察師父看到了,就糾舉說:「大殿上有你開口的資格嗎?」結果,到了要起腔唱誦了,維那敲磬以後,就不開口了。糾察說:「你怎麼不起腔呢?」維那回答說:「你說我不能開口。」這就是糾察的話說錯了,他應該說:「大殿上你能講話嗎?」所以,有的糾察冒裡冒失地隨便管也不行。

叢林裡平常行事往來,很少有語言溝通,大部分都是用紙條來往。例如,今天客堂有諸山長老幾位駕臨,知客師必須寫一張條子向大和尚報告:「某某寺什麼人來,大和尚有什麼指示?要辦的事務是什麼?」然後交由侍者,呈給住持和尚,看住持和尚怎麼指示下一個行事。

如果長老要留在寺裡用餐,知客師也要下一張條子給庫房:「今天有某某寺的長老幾人,蒞臨本寺參訪,請備午齋,五菜一湯,並請某某監院來奉陪,用齋的地點在哪裡,或者是由客堂的知客,五單知客、三單知客來陪客人用齋。」

庫房每半個月要分發給各個單位的單銀、衛生紙、牙粉、洗澡及剃頭的籌碼……也要寫條子,給佛學院裡負責管理的訓導、監學、生活老師,說明這許多東西怎麼樣分配,如有不足,再為聯繫;如有剩餘,敬請賜還。種種行事,都不是因為你講什麼,我講什麼,大家一切憑規矩和文字辦理,所以就沒有那許多的爭論,這些文字也可以留下來,成為一種工作記錄。

2.鐘板信號

早期寺裡沒有時鐘、手錶,叢林的管理,都憑鐘板信號作為生活行事的標準。如晨鐘暮鼓,從一板到五板,開梆、火錪、叫香、打板,在禪堂、寺院的住眾聽到了,都知道是什麼信號,在什麼時候,該去處理什麼事務,大家不需要口耳相傳。

吃飯之前,行堂人員會打叫香周知,大眾聽到叫香,就知道預備幾分鐘之後,要出堂到齋堂吃飯。大眾也會在各寮口排班,然後魚貫進入齋堂。從打板、出堂、開梆、火錪,到唱〈供養咒〉、〈結齋偈〉,都有一定的程序,所以即使是用齋也是非常次第有序的。

每天早晚,禪堂裡的鐘板,和大殿裡的鐘鼓,都有彼此聯絡的信號。比方,叢林裡面,在吃過早飯回到禪堂,一定有一鐘一板一木魚,表示大眾回來了;大概每隔五分鐘,打一次叫香,等到大家上了洗手間,衣單、棉被整理好,大概五至十分鐘,他就掛二板。二板以後,大眾各就本位,然後三板一鐘,各自用功,寫作的寫作,參禪的參禪,讀書的讀書,上課的上課。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打四板,上殿做晚課;之後一直延續到晚上開大靜、打板催鳴,到了最後止靜,煞五板,結束了這一天的訊號。

大眾開大靜養息時,巡夜人員起一板,夜巡完畢起二板,表示結束;然後到了兩、三點時要叫大寮的人起來燒水、煮飯打三板;叫大眾起來做早課要打四板、五板,這樣一天的晨鐘暮鼓就又開始運轉。所以在叢林裡面能相安無事,就是靠這許多法器的信號、語言來聯繫。

3.四十八單

關於叢林的管理,四十八單職事當中,最主要的有四個單位,稱為「四大堂口」,相當於一個國家的行政院。第一個單位是客堂,第二個單位是禪堂,第三個單位是庫房,第四個單位是衣缽寮。

叢林每一個單位就有一個堂口,好幾個單位就需要好幾個堂口,像佛學院也是一個堂口,叢林學院院長就是這個堂口的堂主。像念佛堂也有堂主,這許多的堂主都由單位的當家兼任或者是專任。但是四大堂口的知客、維那、僧值,庫房、衣缽寮、客堂、禪堂,一定是專職,任何時刻,這些單位都要有人值日。四大堂口是擁護方丈室住持,聽命於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旁邊是衣缽寮,等於是住持方丈的幕僚,有所謂六侍者,即:湯藥侍者、衣缽侍者、書錄侍者、燒香侍者、應客侍者、幹辦侍者。湯藥侍者就等於現在的護理師、醫師,負責方丈和尚的飯食湯藥;衣缽侍者要負責典藏常住的重要資料及維護法統,管理大和尚的衣缽等;書錄侍者要做記事,記錄今天一天做了什麼事情;舉凡住持陞座說法、上堂小參或大型集會,燒香侍者都會代表出來行禮、燒香、集眾;若有客人要見方丈和尚,則由應客侍者負責傳達、招呼。

在叢林裡面參學,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禪堂,禪堂裡面有長老,也是唯一的堂主。他有崇高的地位,但並不管事,真正管事的人叫做維那,所以禪堂裡的維那掌管一切,等於是現在的內政部長;知客則是外交部長,糾察等於監察院院長,庫房好比經濟部,生活所需的供應單位。

維那下面有六個悅眾,或者看人多人少,有四個或八個不等。悅眾等於助理祕書的地位,輔助維那管理人事。叢林裡用「悅眾」這個名稱很有意思,就是擔任悅眾一職,要讓大眾歡喜、喜悅,不能給大家起煩惱,如此也能養成處眾良好的美德;如果說話不當、行事不當、不公平,要想進入悅眾就很困難。所以,經過悅眾的階段,就可以升遷綱領的職事,甚至擔任當家、住持重任,成為優秀的一方之主。

從大悅眾一直到六悅眾或八悅眾,也要依規矩晉升,例如知客、維那、糾察、副寺、當家等職事從缺了,就由悅眾中選任,悅眾等於是叢林裡的儲備幹部,所以大眾要往上升遷,一定要從悅眾做起。到了期頭,大悅眾通常是維那的人選,因為他對常住的綱領、規矩、制度都很熟練,又有領眾才能,對人事能夠不徇私,因此,通常會安排大悅眾去接維那之職,管理人事。二悅眾一般是糾察人選,因為是管理眾人,所以一定要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威儀要莊重,要敢講話,具公平正義,這樣才能服眾。

通常大悅眾、二悅眾升任維那、糾察後;三悅眾、四悅眾有條件者,就會給他升上來做大悅眾、二悅眾。不過要升級,得經過一年的觀察,如果沒有大悅眾、二悅眾的才幹,無法勝任維那、糾察,或者還不具備掌理人事的領導能力,就只有叫他下庫房,或下衣缽寮,安排到各個單位去擔當寺務;而維那、糾察下來,也可在寺院升任知客,或者書記、監院,或者給其他寺院邀請去作為他們的行政職事,大家互通往來,都非常友好。

禪堂裡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大都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公正無私,所以不會有什麼糾紛。一般來講,叢林裡面的禪堂只管內政、內部的修持;對外管事的,在客堂裡面有一個糾察,他除了管殿堂的規矩以外,還要管理外寮的農場、園田、莊主,大寮的飯頭、水頭、菜頭,或者雲水寮的寮元等。

糾察、維那在叢林裡,都很年輕,資歷並不高,但一旦登上了這個位子,權力就很大。若行事得法,一、二年之內,也會給其他的叢林挖掘去做當家、住持;若行事不好、名譽不好,就要換另外一個道場,從悅眾做起。例如:像在寶華山做了十八年的維那,如果換到金山去,就要從第六悅眾開始,重新再來。

叢林裡還有各種職務,例如:藏主,是負責經藏的保管和借閱,就是藏經樓圖書館的館長;莊主,負責寺院所屬莊田的事務,要到外面收租,等於是財務大臣;參頭,是禪堂中參禪最熟練的人,參學僧所需要的服務,都透過參頭給予解決。叢林對這些苦行的行單都很尊重,管煮飯的叫做飯頭,管煮菜的叫菜頭,管水的叫水頭,甚至於管淨房、浴室的叫淨頭,管園田的叫園頭,都以「頭」相稱,表示對行單人事的一種尊重。

4.期頭期尾

叢林裡的人事平常不可隨意調動,要依「期頭期尾」的規定進行。「期頭」是七月十六,「期尾」是正月十六,在這兩個時間,要進堂的人士可以進來,要調職的可以調派,要離開的可以出堂。在任期內做得圓滿,常住都會有記錄,所謂「千年書記、萬年堂主」,若在各個職務上,都能依常住規定按部就班、全始全終地工作,你將來和常住再有往來,都會受到很多的優待。如果不依期頭期尾的規矩行事,未來在考慮資歷及職務的安排上,就不會受到常住的重視。

期頭期尾調派,在叢林裡,內外都需要照顧周全,期頭為「大進堂」,屬於大調動;期尾只能叫做「小進堂」,屬於小調動。禪堂每年到了期頭,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維那等重要職事,就會召開人事會議,討論什麼人有什麼才能,這個人應該給他到哪裡任職,那個人應該給他擔當什麼樣的責任,調派都是經過大家決議而通過的。

除了禪堂內部的人事調動由禪堂負責以外,禪堂以外的各個堂口,尤其領行單的職事,則由客堂安排;書記及書記以上的職事,則是由方丈和尚召集長老們商量後決定。叢林處理人事,都是非常平等、公開公平、分層負責的,都是量才使用,誰有多少才能,誰都不會被埋沒,在大家的推舉之下,每個人都能適才適任。

5.告假參學

在叢林裡面,請假外出是重要的事項,想要有個三天、五天假,都不容易獲准;假如你要請假,常住就直接叫你離開了。但是,叢林裡也很民主,它講究通路,你按規矩來,常住也不會不通情理的;比方說,俗家的父母有緊要的事情,需要你回去處理,你要先和自己的主管報告,主管會幫助你安排,你再到客堂請假,如果有困難,缺少路費,常住也會替你在庫房裡申請。

若是要請假參學的人,首先要得到師父、常住的同意,才可以提出申請。出門之前,要先到客堂請假,外出參學的人回到常住時,也要到客堂銷假。如果是新進的參學者,准許進堂,都要到各單位巡寮,讓各單位人士認識你,常住又多了這一個人。當然巡寮的時候也有一定規矩,通常負責安排巡寮的客堂,會事先向各單位聯絡,告知什麼時候、哪一個單位、什麼人要到貴單位巡寮,被巡寮的單位,必須有人在那裡守候,這種制度都有其存在意義。

6.規矩管理

叢林分有律下的叢林,如寶華山;有宗下的叢林,如金山;有教下的叢林,如焦山。要想把各家的家風能夠學通、學懂,大概需要十年以上的時光,這叫做參學時期,也等於是得到碩博士一樣。像我在年輕的時候,除了在律下的棲霞山寺參學以外,也到過寶華山學戒堂參學;後來又到宗下的金山江天寺、常州天寧寺禪堂坐過;然後再到教下的焦山定慧寺佛學院讀書,等於海、陸、空三軍一樣,我都有去學習過他們的規矩。各個叢林各有其家風,我也明了各家行事的異同。

叢林裡絕對不可以化緣,如果接受信徒的饋贈,即使是一塊錢沒有交出來,就等於貪汙受賄,這要受到嚴重的處罰。如果你的衣單不足,貧困的參學者,都可以向庫房申請衣單,許多圓寂長老遺留下來的衣物,也都會分配給大眾使用。

寺裡面的僧眾,像佛學院參學的清眾,出了房門一定要著長衫,出了學院的院門,一定要著海青。甚至於派遣代表,上街去購買一些特殊用品,都要由在家服務的淨人陪同,不可以一個人獨行,並且穿著海青,如果不穿著海青,只穿長衫,糾察師父、知客師父都會表堂責怪說:「這麼一個長衫大學士,搖搖擺擺招搖過市,不威儀。」這會受到責罰的。

再者,不准竄寮,禪堂、念佛堂來往都有公共的區域,參學者不可以竄寮,不可以私自約會。禪堂歸禪堂,念佛堂歸念佛堂,不能把是非帶來帶去。尤其是寮區,我睡這個寮房,不能到你的寮房去,這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在叢林裡,沒有私人接觸的機會,就不容易有是非煩惱。大眾團體裡,沒有私人的關係,當然就會相安無事了。

叢林裡不准「燒小鍋」,大寮備有大眾的飲食,你不能私下找幾個人再拿個小鍋炒一點菜加菜,這就是燒小鍋。試想,一寺的人眾,如果每個人都吃一個不一樣的飲食,那就沒有規矩了。小廚房只有大和尚、客堂、庫房,可以為客人加菜;或是除了高級長老、重要職事,平常可以加一、二樣菜餚以外,一般大眾不得使用。所以燒小鍋對於叢林的衰敗,影響甚大。

佛門裡的規矩,在大雄寶殿及齋堂不能隨意講話,可以在殿堂及齋堂講話的只有「兩張半嘴」,一張嘴是大和尚的,第二張是糾察師,另外半張嘴就是香燈師、殿主師、行堂師,但也只能小聲的講一句、兩句「你去燒香、你去點蠟燭」等,不能多言。兩張半嘴就是提醒學人,不能老是在殿堂、齋堂裡講話。

叢林生活講究簡單,洗臉二把半,衣單二斤半,吃飯三稱念,過堂五觀想,進了佛殿,就要發四弘誓願、三皈依、回向。每天都暢遊在法海之中,就沒有人我是非,所以大家能夠在叢林裡安住學習,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7.獎勵發心

叢林的管理,最主要是講究發心,不是用「利」來誘惑你,獎勵你多少錢做多少事,而是獎勵你要發心。比方吃飯要發心,飯就會吃得飽;睡覺要發心,覺就會睡得很甜蜜;做事要發心,事情就會勤勞、歡喜去做;說法要發心,就會樂說、樂於教導人;修持很發心,就會很認真、很嚴謹。所以,在叢林裡面,就是升級、論功行賞,也要看你平時的發心有多少,能擔當多少,來定你未來的位置、未來的出路。

在叢林裡,沒有錢財物質的欲望,大家都過著安貧、空無的生活,覺得很安定。反之,欲望是無限的,社會一般的團體,大家都講究欲望,要待遇、要放假,就有煩惱、有是非、有功過;而叢林寺院沒有這許多欲望,只想發心為人服務,因此就沒有是非煩惱。

8.六和僧團

過去佛陀以「六和敬」統攝僧團,故僧團又稱「六和僧團」;而叢林能成為安心修道之地,主要是規矩管理得當,依佛陀制定的六和精神,公平正義行事。所謂「六和」,就是在行為、語言、思想、見解、經濟、法規這六個方面都能夠和諧相處,如:「戒和同修」就表示法制平等,「見和同解」就是思想上的共識,「利和同均」就是經濟上的平均,「身和同住」就是我在眾中,「口和無諍」就是要說好話,「意和同悅」就是心意要尊重包容。有了「六和敬」,這個僧團才會和樂清淨,才能夠安住,這就是叢林的管理學。

叢林裡,大家安貧樂道,主要的就是他們說話的語言、行事的周到、上下的次序、來往的規矩、分門別類的規定,及大家的職權、說話,都有一定的標準。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叢林因為有制度、有規矩,因此,出家僧眾在各個小廟出家以後,都要到大叢林裡來參學,就等於去留學、去念大學。在叢林參學了以後,才能完成一個僧人的學習。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