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0 佛光山的三寶山

前言

佛光山一九六七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五十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五十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佛寶山」是佛陀紀念館,代表以文化弘揚佛法;「法寶山」是藏經樓,代表以教育培養人才,有人間佛教研究院及各種僧信教育機構;「僧寶山」是佛光山,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由本山都監院、海外巡監院共同指導、協助佛光山三百餘所別分院,舉辦各種法會、活動,以及和信徒往來、各團體機關來山參訪的事宜。現在的佛光山,應該也可以稱作「三寶山」,所以,談到佛光山的管理法,當從佛、法、僧三寶來說起。現在就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轄下的三寶山,介紹給大家了解,佛光山未來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情況。

佛寶山:為了佛教,佛寶為尊

你想進入佛陀的世界嗎?你想回歸佛陀的時代嗎?你希望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嗎?你希望淨化自己的心靈嗎?你不妨到比鄰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一行!

假如你想擴大自我的生命,你想提升自己的性靈,你可以到佛陀紀念館來瞻仰、禮拜佛陀的真身舍利!這裡是一所佛陀的學校,佛教的博物館。

到了佛陀紀念館,你可以在山門前的廣場下車,步行進入禮敬大廳,這時你會看到大廳門口,左有雄獅、右有大象,各自帶著幼小的獅、象群,歡迎你的到來。獅子吼聲震天下,代表智慧;大象威力勇猛直前,是實踐的表徵,左獅右象代表解行並重、福慧共修。

禮敬大廳外觀宛如一座城堡,建坪約五千平方公尺(一千四百坪),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一樓大廳有服務台、文物流通處、店家,方便遊客飲食及購物的需求。在禮敬大廳,你可以享用免費的佛光茶,稍事休息;你也可以花個零錢,買一些紀念品。為什麼叫「禮敬大廳」呢?有二個涵義,一是追求佛法真理,要從禮敬中求。二是每一個來館的人,都是來拜佛、學佛,我都要禮敬、照顧他的需求。因此,禮敬大廳照顧我們生理的需求,俾能身安道隆,安穩邁向追求真理之路。

通過禮敬大廳,走上成佛大道,迎面一尊四十八米高的佛光大佛巍然聳立,莊嚴的佛相金容眉眼含笑,讓人一見頓時心生歡喜,感動之情更是油然湧現。

大佛座前,一棟黃砂岩外牆的宏偉建築,四平八穩的座落在廣袤遼闊的天地間,非凡的氣勢中隱含靜穆,給人莊重、祥和之感,這就是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本館」。

本館與禮敬大廳相距五百六十七米,貫通其間的成佛大道,兩旁有八座高三十八米的中國式寶塔兩兩相對。塔與塔之間植滿綠色草皮,在大片如茵的草地上,一排紫羅蘭植栽點綴其間,更顯秀麗雅致,風光無限。這裡可供學校做戶外教學,尤其在菩提樹下、小亭台上,師生們可以靜靜的享受大自然與佛光加持的智慧。

八座寶塔分別名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每一座塔的名稱,都蘊含無限深意,都在引導著我們走上人間佛教之路。

八塔的基座,均設有不同的功能,尤其七誡塔設有客堂,供應茶水,以及陳列各種文物、書籍。你可以在此閱讀、休憩,或是喝茶談天,也可以申請其中一間,作為家人共聚的專屬空間。

八道塔有簡報室,提供各種資訊及諮詢服務;四給塔有百千種書籍,都是經過白話詮釋、注解,淺顯易懂,不但可以讓你大飽眼福,此中蘊含哲思與智慧的佛法真理,都是充實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基座之上,每塔各有七層,每一層分別收藏了各種佛教珍貴的寶物,稱為「天宮」。珍藏在五十六個天宮裡的寶物,未來將視需要對外開放,提供十方大眾參觀,但須提出申請。相對的,另有四十八個「地宮」,則要等每百年才開啟一座,甚至地宮所在位置並不對外公開,就留給大家去猜想了!

從成佛大道望去,八座寶塔各自獨立於天地之間,但其實左右各有一條長廊,從禮敬大廳環繞八塔直到本館,形成南北連線、前後貫通的南北長廊。平時不但可以遮陽避雨,尤其在靠近禮敬大廳的長廊牆上,一邊刻著「佛光山開山記」,一邊是「佛陀紀念館建館緣起」,都是中、英文對照。你想了解佛光山及佛館的紀事、未來,不妨佇足一讀;你也可以向服務台索取書冊,回家後仔細琢磨。

當然,如果你的精神好、體力夠,還可以繼續漫步在長廊上,細細欣賞「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建佛陀紀念館」的功德芳名,那是一片蘊含歷史意義,內含歡喜、感恩的功德碑牆。碑牆的另外一面,則為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的《護生圖》浮雕,是由現代藝術家一筆一畫精心彩繪上去,共有七十二幅,每一幅畫都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教材,又搭配浮雕《佛光菜根譚》十四幅,啟示著我們要尊重、愛惜生命,因為生命無上寶貴。

通過三百公尺的成佛大道,接著就是「萬人照相台」了。這裡有三十七個階梯,象徵「三十七道品」。站在台階上,面向東,背後是一尊世界最高大的銅鑄坐佛;轉身向西,則有八座莊嚴的寶塔為背景。假如你想留影紀念,不管面東向西,無論迎著晨曦、踩著夕照,都能讓你和佛陀紀念館留下最珍貴、美麗的一刻。

過了萬人照相台,前面的「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辦活動。在廣場兩邊,種植著兩排高大的小葉欖仁樹,樹下有十八尊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分別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外加迦留陀夷、賓頭盧、周利槃陀伽三位尊者,以及降龍、伏虎羅漢;另外還有三尊女性羅漢,他們是大愛道比丘尼及妙賢和蓮花色比丘尼,象徵著佛教倡導「男女平等」的精神。

在菩提廣場兩邊的長廊上,刻有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如佛陀為父擔棺,以及佛陀慈度尼提的行誼事蹟。其中並配合著古德偈語二十二幅。

經過「菩提廣場」,在進入「本館」前,可以看到門前分立著中國佛教八宗的祖師,一邊是重視「行門」的禪宗達摩祖師、淨土宗慧遠大師、律宗道宣律師、密宗善無畏大師;另一邊則是以「解門」為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賢首大師、法相宗玄奘大師、三論宗嘉祥大師等。

欣賞過了廣場周邊的環境,如果你還意猶未盡,不想馬上進入本館,也可以從長廊的邊門往外走上「環館道路」,順著道路環館一周共二千二百公尺(二點二公里),你會看到左邊有一「靈山」。未來希望市政府能通過我們的申請設立禪窟,讓來到佛館的人,都可以申請到裡面打坐一天,暫時遠離塵囂,靜靜享受禪悅法喜,那可真是人間的淨土啊!

右邊除了有一條「恆河」蜿蜒流過,並有一座花木扶疏的「祇樹給孤獨園」。祇園裡種植著菩提樹、香樟、桃花心木、林投樹等各色樹木花草,並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以及山洞、瀑布等園藝造景,讓人彷彿置身在淨土的園林一般。

園中設有樟樹林滴水坊,與榕樹林雙閣樓滴水坊相互對望,你可以在此自由享用蔬食;園中的親子小舞台,可以讓你的小兒女登台高歌,親子同歡,共享天倫,也是美麗的回憶。

走在環館道路上,你還可以看到菩提廣場外牆有四十幅的《禪畫禪話》,圖文並茂的述說著禪門故事,如〈月亮偷不去〉、〈自傘自度〉、〈不能代替〉、〈通身是眼〉等,每一則都富含禪機與哲理,可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至此可以進入本館了。本館占地一萬四千平方公尺(四千三百坪),古色古香的黃砂岩砌成的外牆,讓人一見油然生起思古之幽情,彷彿到了印度佛地,不禁發出「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的感嘆!但隨即又會深感何其有幸,今朝來到佛陀紀念館,得以親睹供奉在這裡的佛陀真身舍利,總算又能重新沐浴著佛陀的慈光照耀。

本館樓分五層,地上一層是大堂,除了可供人休息、聯誼、談話之外,裡面有「三殿」、「四館」。三座殿堂是:「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以及「金佛殿」與「玉佛殿」。金、玉佛殿中,佛館的建設象徵南、北傳佛教的融合,分別供奉著泰國僧王所贈送的金佛,以及產自緬甸珍奇白玉雕刻而成的臥佛。

在金佛殿裡,你可以祈求法語,希望佛陀為我們救苦救難;你也可以在金佛殿裡對佛陀獻花、禮拜,或是跟服務人員詢問佛法。

金佛殿之後的「玉佛殿」,除了供奉臥佛以及佛陀的真身舍利,另有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的彩色玉雕。左右兩面木牆更有來自世界各國、以各種香木雕刻成的寶塔,蔚為塔林,是佛陀度眾的聖地。如果你要參拜,歡迎事先預約,屆時會有專人為你引導、說明。

除此之外,另設有四館,第一館是「地宮還原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這是台灣震旦行花了數十年時間收集,經過無數專家召開數十次會議,決定把地宮還原,供人欣賞。因此,如果你想了解過去許多知名地宮的情況,現在不必跑遍世界,只要來到佛陀紀念館,就可以一一目睹了。

第二館就是展現佛陀一生弘化事蹟的「佛陀的一生」館,採用現代4D科技,在聲光音效營造下,二千六百年前佛陀說法、百萬人天共聚的靈山盛會得以重新再現,讓我們真正回歸佛陀時代。

第三館是「佛教節慶館」,把佛教一年當中的節慶,透過實物、場景,一一呈現,從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民情影響之深,成為重要的中華文化。例如,農曆正月初一,全球中國人歡慶新年,這一天正是代表「皆大歡喜」的彌勒菩薩生日;清明時節民間祭祖,此與佛教薦拔報恩的思想極為密切。乃至盂蘭盆法會的由來,起源於佛教的結夏安居;甚至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直到今日,佛教徒為了慶祝當初佛陀夜睹明星、開悟成佛,都會在這一天以臘八粥供眾等。

另外還有第四館,就是敘述佛光山開山往事因緣與未來展望的「宗史館」,這裡如實記錄了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

本館二樓挑高三層,除了可容二千人集會的大覺堂外,還有四個美術館,其中兩間為佛光山每月換展文物的藝術殿堂,另外兩間則提供給世界各地藝術家展出其精彩作品或個人收藏。

在本館外圍四周,有四大菩薩為護法,分別是慈悲的觀音菩薩、智慧的文殊菩薩、大願的地藏菩薩、大行的普賢菩薩。他們分居在代表苦、集、滅、道的四聖諦寶塔。中央塔剎有一藏經閣,內奉百萬人士親手抄寫的《心經》。

大師在萬人音樂會後,與來自歐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等全球五十個國家的老中青愛樂人,在菩提廣場留下歷史畫面。

苦、集、滅、道四聖諦,「苦」是由觀音菩薩的悲心來救度;「集」要靠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消除;「滅」則須地藏菩薩的大願來圓滿;「道」要有普賢菩薩的實踐來莊嚴。所以從四聖諦塔到四大菩薩,代表著原始佛教的根本義理,到大乘菩薩道的圓滿實踐。

在佛陀紀念館裡,每個建築、設施,都有它的佛法內涵與代表意義。例如禮敬大廳入口的大象、雄獅,代表佛陀乘象入胎,以及成道後獅吼說法;而今成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的佛陀,玉佛殿裡的臥佛,就是代表佛陀的萬德莊嚴,功德圓滿。

可以說,整座佛陀紀念館就是一部佛法概論,是第一座以硬體設施為實體教材來演繹佛法的建築。來到佛陀紀念館,希望大家都能從瞻仰、禮拜佛陀的真身舍利中,感受到佛陀的慈悲智慧,接受佛陀的功德加持。不過,在佛館我們不希望個人自己燒香點燭,而由本館統一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養,讓大家表達內心的虔敬之意。

最後在本館後方的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世界最高大的銅鑄坐佛──佛光樓頂的佛光大佛,大佛連同基座高一○八米,使用的鋼鐵重達一七八○噸,慈眉低目地注視著每一位往來的眾生。

在大佛基座下的佛光樓,九樓有一間可容一○八人同在一起的大圓桌,不但空間寬敞,而且視野遼闊,你可以在這裡一邊享用素食或者會議,一邊欣賞佛館四周的景色,那真是人生一樂也!

占地一百公頃、歷時九年完成的佛陀紀念館,是佛陀專屬的殿堂,所有建築、設施都是為了呈現佛陀一生的精神理念,以及人間佛教在中國、世界各地的發展。

附帶一提,我們設立佛陀紀念館主要是本著「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的理念,因此不收門票,也不對外化緣,我們只是設立一個「護持委員會」,讓大家隨喜發心,希望大家的護持,能讓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法寶山:正法永存,法寶為貴

佛光山在五十年前是一無所有,都是信徒十塊、二十塊錢慢慢捐獻添油香。不過,那時候美國有一個沈家楨居士聽說我在這裡開山,就要捐給我五千萬,當時在台北,一棟大樓也不用一千萬。我心想,如果我接受了他的五千萬,人家就會說佛光山是美國人蓋的,我對不起台灣,會給台灣沒有面子,所以我回謝他的好意,寧可慢慢來。

再過了三十年,因為佛陀舍利的因緣,佛陀紀念館十幾年前開始籌備,是由千家寺院、百萬社會人士共同成就的。五十年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相繼完成,可以說,佛也有了,僧也有了,就差法的建築空間代表了。

後來發現在這兩地的交接處還有一塊空地,於是就蓋了藏經樓,代表法。這個地方的建設,完全沒有接受外界的捐獻贊助,全是靠著佛光山的僧眾,在學校教書的津貼,或是打水陸、做法會得到的供養,或是我寫的一筆字義賣所得,慢慢積聚起來的。

藏經樓未來會是一個結集人間佛教,發揚人間佛教的重要基地,其內設的「人間佛教研究院」是培養佛教青年學術研究人才的地方;正式啟用後,將會不定期舉辦人間佛教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國際專家學者,以「人間佛教」為題,從經典、歷史、思想、宗派、文學等不同方向,研究人間佛教相關課題;並整理現當代人間佛教文獻資料,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藏經樓正式落成後,佛光山「佛法僧」三寶也就具足了,整個佛光山就是三寶的平衡發展。佛陀紀念館代表佛,以社教為主;原本佛光山這個區域代表僧,是僧眾安住、修道的地方;法寶的藏經樓,則是培養高等弘法人才,也不一定侷限佛光山的僧信四眾,凡與佛教有緣的人都可以來。我把所有一切歸於佛教,不歸於佛光山──這是我對三寶山的規劃管理。

對於法寶山藏經樓未來的發展尚且不談,本文就以建設的過程,來談藏經的管理法吧。

法寶山原本是一塊上下兩層,落差十八米高的不對稱基地,當時負責工程的弟子慧知告訴我時,我就不斷在思考可以怎麼運用,但因為高度的落差太大,加上基地呈不規則狀,很難取得中央方位,弟子們一致認為不容易建設;不過跟隨我六十年的徒眾都知道我的性格,只要我認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再怎麼艱難,還是會勇往直前。所以雖然我已是老邁之軀,行動也不便,眼睛也看不清楚,但弟子們仍然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推著我上山勘察地形。

其實,在我的理念裡一向認為,每一塊地都是珍貴的寶藏,就看你怎麼善用它,像五十年前,為了救人燃眉之急,我買下佛光山這塊被信徒喻為「連鬼都不會來」的麻竹園,當時,我心想,只要佛來、人來了,不也可以開創出一片人間淨土?

所以在決定藏經樓座落的方向時,我就告訴負責工程的徒眾慧知等,「不一定要有東西南北,但要讓大家能接受」,因為虛空本無向,無所謂東西南北之分,一切皆為緣起。

定了方位後,由於兩個基地落差十八公尺,相當於六層樓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一個樓梯,於是徒弟們就規劃出一百四十幾個階梯,讓到訪者可以順勢登高而上,但我掛念大眾這樣走會太疲累,於是就告訴慧知法師,只要一○八階就好,可以在塔的兩側延伸弧形斜坡,像兩隻環抱的手臂一樣,讓行動不便的人不一定要坐電梯,也可以緩行而上欣賞戶外莊嚴的景致,走路時也因有迂迴,讓人有驚喜,走到上面一層平台時,也不會覺得累。

起初他半信半疑,但還是照做了,等到完成後,歡喜地跟我說:「師父,不得不佩服您,多加了這兩道弧形斜坡,讓第一平台原本不對稱的基地對稱了起來。」其實,我只想到要如何給人方便。

位於藏經樓的第一個平台,我取名為「法寶廣場」,並在廣場設置了一座寬三十二米的大舞台,廣場內可同時容納三千個觀眾欣賞表演節目。其外觀的園藝景觀設計,是由許多巨石,搭配不同品種的喬木、灌木,也為法寶廣場增添一處花木奇石區。

為了配合新的建築,我將四十幾年前種植於佛光山東山的四十九棵桃花心木移植過來,其中有好幾棵超過十六米,移植的過程也歷經艱辛,好在遇到愛樹之人蔡永在、林坤木、林明宗祖孫三代的大力支持,期間雖遭遇兩次颱風的侵襲,這些桃花心木依然屹立不搖,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弟子們問我,為什麼要選擇桃花心木栽種於藏經樓?我告訴他們,桃花心木是上等的建材,質地堅硬,樹態筆直,取其堅硬與筆直,象徵求法要有堅毅的信念與決心,而求道之人「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邪)而有餘」。也期勉所有弟子與所有學佛之人要向桃花心木學習正派,如此求法才不會走太多冤枉路。

法寶廣場是一個社教性質的空間,我在兩座梯塔中間設置了一間可以容納五百人的法寶堂,現在負責人慧眾法師,依著我當時的規劃經常在這裡舉辦各類講座、活動等。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既然名之為法寶山,就應該藉由各種社會教化,讓佛法以百千萬種方便,走入人間的各個角落。周邊還有幾間教室、客堂以及會議室,方便活動辦理使用。

順勢而上,在兩塔之間的是一幅四十二米寬的〈佛陀說法圖──靈山勝會〉,由如常法師邀請葉先鳴老師完成,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水泥浮雕照壁。我在法寶廣場往藏經樓的路途中設置了靈山勝會的泥塑照壁,意味著求法者繼續向上,同登法界。

登上一○八階後,就是山門(三門),我為三門以佛教的三解脫道題名,分別是:慈悲、菩提、般若。當時為了這三解脫道的順序,我與弟子有了一番討論。弟子說:「師父,這裡是法寶山,應該以般若為首,來彰顯法的重要性。」但我認為,應該要以「慈悲」為首。為什麼?我常說,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一個人要有慈悲心,以眾生的苦為自己切身的苦,才會以慈悲為本,發起菩提心的力量,幫助眾生。當然,在實踐菩薩道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困難,而般若智慧就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生起,也就是佛教常講的「火焰化紅蓮」。所以,求法之前要先生起慈悲心,那才是解脫之首啊!

經過山門,面向大武山,我為牌樓題寫了「如來一代時教」,又稱為「時教廣場」,時教二字,通指如來一代所說的法語文字。

過了山門,見到的就是一棟挑高三十三米的建築,接近五米高的主殿大門,讓大眾隱約可看見佛陀聖像端坐於內,門外六根大圓柱,取其「六度波羅蜜」之意。佛教講,「以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這是修行很重要的軌則,希望每個人來到這邊,都能夠提醒自己不忘六度之修行。

整座藏經樓,中間是兩層樓挑空的設計,中間一樓是主殿,可作為集會及展覽之用。承蒙弟子不嫌棄,將我的「一筆字書法」策劃成展覽,希望大眾不只是看我的字,而是從字義上,了解我一生對佛法的一些心得。

在主殿周邊,弟子們將我常宣說的佛法,用我書寫的「一筆字」雕刻於舊米黃大理石上。在佛教發展的歷史上,石刻經文是信徒發心功德的一種形式,同時也為後代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法寶,因為刊刻於木版上的經文,經過漫長的時間,會被蟲蛀壞,或因火災灰飛煙滅,但石刻經文可以被恆久保留。

過去我的祖庭宜興大覺寺,因某些因緣被毀壞,後來就是從遺留下來的一塊石碑找到了遺址,繼而能在宜興市政府及多方的努力之下復興。因此,講堂的石刻法語也代表著我對徒眾的繫念,希望他們能夠奉行,在人間佛教的菩提道上,精進不懈。在主位背後的牆上,是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簡短的二六八個字,卻宣說著萬法空性,很適合現代人作為修行法門。

而我在二樓至四樓設立了人間佛教研究院,並將多年來收集的各種版本佛教大藏經、佛學典籍,及我個人的一些著作,提供給海內外各國佛學研究學者,作為人間佛教的研究參考。我希望這些典藏的藏經、書籍,可以發揮它最大的力量,而不只是封存於設備完善的櫃子裡,更期望很多人去翻閱,從中找出不同的思惟,帶給人間一道光明,讓佛法可永存於人間,為人類帶來一份希望。

整座法寶山的建築群高度,在三寶山位居第二,僧寶山位居第三。佛門講究倫理,「佛」當然是為首,「法」則次之。當時我並沒有特別考量過,但因緣際會下,也就依著倫理而建,這算是我在建設三寶山當中,最為歡喜的事情之一了。

開發建設過程中,有一件讓我掛念的事就是,這些原本住在山林裡的鳥類原住民到哪裡去了?我憂心牠們的安危,會不會想要再回來這個地方,而這裡都已經不一樣了,該怎麼辦呢?幸好在屏東科技大學的一位鳥博士孫元勳教授,以及台中一位熟稔鳥類學的信徒吳森雄居士,不約而同地建議:恢復鳥類喜歡的環境,牠們就會再回來棲息。

於是我要徒眾依著這二位專家建議行事,遍植鳥類喜歡的台灣原生種喬木,以及十二個月輪流結果的灌木植物後,果真經過一年,我們的工程團隊傳來好消息,像是五色鳥、啄木鳥、夜鶯、領角鴞、燕子、白鶺鴒、紅嘴黑鵯、鳳頭鷹等,都陸續回到藏經樓掛單了。

法寶山座落的位置,可以環顧佛光山的三寶山。站在法寶廣場的東側,南望佛光山,北看佛陀紀念館,東覽高屏溪及大武山,回頭則可仰望錯落而置的藏經樓建築群。坐西朝東的法寶山,迎接著人間每天的第一道曙光,我也期許人間佛教研究院的所有研究生、研究員、職事等,能自許做那一道曙光,照破黑暗,讓人間佛教帶來世間的光明與溫暖,進而找到生命的解脫之道,這才是我建這座山的初衷。

僧寶山:以僧為範,僧寶無價

我十二歲出家以後,在寺院叢林裡成長,知道教育對佛教發展的重要。來到台灣以後,看到人民信仰的佛教只是停留在燒香拜佛,寺廟的僧眾也都是關門自修,這樣的佛教如何能發展呢?所以我在培養僧才這方面很是用心。佛光山開山時,蓋的第一棟建築不是殿堂,而是佛教學院,我想唯有培養僧才,紹隆佛種,佛光山才有未來,佛教才能弘揚,並且得以永續發展。

佛光山今日已經有一千三百餘位出家眾在世界各地弘法,接引當地人士學佛,希望落實佛教本土化,他們都是畢業於叢林學院;其中擁有碩、博士等高學歷者有之,放棄高薪厚祿入道者有之,他們個人不重視物質享受,弘法工作不論再怎麼忙,他們依舊樂在工作中。我想,除了有為人服務的性格、修道的性格以外,佛光山健全的制度管理、男女平等的地位……也是讓他們安心辦道的原因之一。以下,簡單說明佛光山僧寶的管理理念,至於佛光山的管理法,則有專章講述,就不在此介紹了。

制度領導

所謂團結就是力量,信仰共同一致,容易同心;思想觀念融合,就有共識。有人問:「佛光山在全世界擁有百餘個道場、上千位弟子,這麼龐大的團體是怎麼領導的呢?」提到佛光山的管理,根本還是不離「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的戒律精神。

沒有戒,就不成僧團,戒律幫助僧團的安定,維護人際的和諧。佛光山順應時代,運用了許多革新的弘法方式,但是管理的制度、規矩,仍然依照傳統的戒律精神,恪守佛制。所以開山四十週年的時候,集結了歷年來訂定的組織章程、制度辦法、宗風思想,明訂為「佛光山徒眾清規」,裡面有剃度辦法、入道辦法、升等考核辦法、獎懲辦法、請假辦法、醫療辦法等,作為大家生活、修行、行事所遵循的軌則。

佛光山藏經樓山門上寫著「如來一代時教」,意為佛陀一生說法三藏十二部、開演八萬四千法門,穿越過去、現在、未來,全在一時,喻真理永恆。

佛光山不是個人的,而是一個教團,所以佛光山的宗門清規當中的十二條門規,凡佛光山的徒眾必定要持守:不違期剃染、不私建道場、不夜宿俗家、不私交信者、不共財往來、不私自募緣、不染汙僧倫、不私自請託、不私收徒眾、不私置產業、不私蓄金錢、不私造飲食。例如「不私收徒眾」,就是為了避免佛光人因為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之後,短視淺見,把徒弟當成自己的,導致僧團是非叢生、秩序錯亂。

有了戒律,僧團才能清淨;守持戒律,佛教的命脈才能保住。佛教要復興,戒律一定要守好,戒律讓出家人樹立正派的形象,維護了山門的綱常紀律,這也是我定下這十二條門規,作為弟子們修道標準的用意。

設立宗門清規,就是要給佛光山的大眾一個明確的未來方向。例如佛光山建立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的四大宗旨,就是為了讓弟子方向一致、理念相同;又像〈怎樣做個佛光人〉十八講,是讓四眾弟子以及佛光有緣人了解佛光山的宗旨;訂立「佛光人的性格」,是要建立佛光人「佛教第一、常住第一、大眾第一、事業第一」的觀念,用意在讓佛教徒能夠以教為重、以法為命;我也提出「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推動弘法寺務的精神理念。「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因為有法可循,整體才不會失序。所以了解佛光山的宗風,認識佛光人的理念,對佛光山的管理非常重要。

戒律不只是管理,也是生活、修行依止的指南針。實際上,戒不是限制,而是自由,尤其現在家庭、學校、社會、國家都需要戒律、制度的引導,社會人心才可以建立倫理次序。所以我想,對於衣食住行、行住坐臥等修學的戒行,我都是自己做到,才敢教人,如果能列出一些簡單的生活條規,用來教育佛光弟子,也讓社會大眾可以共同遵守,把它當作修行為人的標準,改變大家對戒律的刻板印象,不也可以讓大家感受到人間佛教對生活的助益嗎?因此,我訂立了「佛光新戒條」:十要、十不要,提供給大眾作為自我修行的目標。比方,十要裡,要正常吃早飯、要有表情回應、要能提拔後學、要能推薦好人、要肯讚歎別人、要學習忍辱、要能長養慈悲、要有道德勇氣、要能知道慚愧、要能守時守信。

像「要正常吃早飯」,我認為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有時因應弘法活動,晚上遲睡,所以早課可以寬鬆一點,但是吃早飯不能寬鬆。吃了早飯,就是一天工作的開始,養成按時、固定吃早飯的習慣,讓生活規律有序,身體就能健康,一天就有精神了。

戒律重要的不在形式上的條文,關鍵的還是在自我的心中要有道,讓自己的行為合宜,不侵犯別人。戒律就好像心中的那把尺,人人如果能自我要求,監督自己的行為,檢視自己的觀念,自然而然身口意的行為就能標準、有紀律了。

僧信福利

佛陀最初組織僧團,以「六和敬」的制度來管理人事。六和敬的「見和同解、戒和同遵、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就是現在所謂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些都是佛陀從思想、經濟、法治等面向所進行的管理要點。

佛光山為徒眾建立醫療照護、請假參學、退休養老、衣食住行等辦法,就是依六和僧團的理念,為僧眾而訂立的福利制度。有了健全的福利體系給予照顧,僧眾就不用掛礙在常住所有的用度開支,得以和合安住在僧團。

徒眾在佛光山發心修行、奉獻服務,可以說一輩子都給了佛教。對徒眾而言,常住就是他們的家,家人之間本應該相互幫忙,給予支援。因此我認為要有一個單位像家長一樣,能夠周顧到徒眾們的需求,舉凡衣、食、住、行、參學、請假,還有教育,設法讓他們不用掛念生活上的缺乏、困難,所以設立「傳燈會」,專門替徒眾解決職務輪調、生活適應等各種問題。

佛光山因為有調職制度,有的徒眾可能經過一次調職,就會在生活上少一個床鋪、缺少一個枕頭、缺少一條棉被、缺少一個茶杯。這些生活上的需要,常住都有人來關心,供應給他。又好比要換一件長衫、要做一雙鞋子、一雙襪子,常住也都設有衣單組,徒眾透過申請,要能可以很快為他處理,供應他的需求。

徒眾提出來需要的東西、希望幫忙的困難,常住也會關心,設法提供資源,尋找解決辦法。種種這些設想,是要讓每位在這裡修道的弟子,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全心為大眾服務,為弘法努力,就不要在個人的事上分去太多的心思。所有一切都有常住替他安排,自然而然,就會生起一種積極對常住的感念,進而安住在佛道上。

正是因為佛光山這種對人的管理方法,所以我也教育做主管的弟子,尤其與做人事有關的,對這許多人我關係的細節要特別的重視,小地方要注意。例如在你,有沒有一件毛衣可能不重要;但在下屬,他很冷,沒有這件毛衣就會讓他身心都不舒服。因此部屬的一點要求,不可以拖延,要立即辦、快速辦,這在管理上還是有效果的。

兩性平等

佛光山在佛教的歷史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立比丘與比丘尼平等的地位。過去的佛教,男眾在前,女眾在後;男眾站中間,女眾就要到旁邊去。我初到台灣的時候,總是見到尼眾在寺院大寮煮飯、在廳堂為人倒茶,甚至到了現在,還有比丘因為八敬法,硬是要比丘尼禮拜他。所以後來我創建佛光山的時候,堅持實踐佛陀平等的教義,提升女性的地位。

我想,性別上雖然有男女之別,但是佛性上沒有所謂男女的劃分,當中是沒有差距的。所以在佛光山的兩性管理上,例如上殿、過堂、排班,都是男眾在東單、女眾在西單,東西各分一半,沒有誰前誰後,讓比丘、比丘尼享有同等的權利、地位;佛陀紀念館的菩提廣場兩邊,也特別設立三尊女性羅漢,分別有大愛道、蓮華色、妙賢,矗立在十八羅漢當中,藉此提升女眾在佛教界的地位,樹立女眾新的形象。

在佛光山,除了提升比丘尼的地位,在家女性的管理方面,我也一樣讓他們享有平等的權利。例如我創辦佛學院,無論男女、出家或在家,只要有心學佛,我主張「四眾平等」,男眾就讀男眾學部,女眾就讀女眾學部,畢業之後不只是出家眾,在家眾也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弘法的機會。

在活動、住宿空間的安排上,我也設想好男女二眾的管理辦法。雖然同住在佛光山,可是男眾有男眾的世界,女眾有女眾的世界。男眾住在東山,那裡是男眾僧部;女眾住在西山,屬於女眾僧部,二眾之間的活動空間不可越界,彼此沒有來往、互不侵犯。

雖然佛光山有許多的事業單位,但是不會將男女二眾分配在同一單位,或者安排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即使因為公務需求,男女眾弟子之間有往來溝通的必要,但也必須在公開的空間互議公事,讓彼此的互動透明;平時僧眾外出,也規定至少三人同行,禁止一男一女獨處或者共乘汽車。明確地將男女的往來空間劃分,為的就是避免旁人誤解,而引來不必要的糾紛問題。僧團沒有男女是非,男眾、女眾各自安心辦道,這就是佛光山的兩性管理學。

平等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有了平等,所有的差別都可以統一,所有的複雜都可以和諧,世間上強弱、大小、貧富、男女等諸多不平的問題,就是因為不平等而產生的。在這個女權高漲的時代,男女平等、兩性平權,是時代的趨勢,佛光山種種「兩性平等」的管理作法,就是為了還給比丘尼與比丘同等公平的地位。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最要緊的,是男女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互相幫助,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和平、和諧的相處。

清貧思想

人家看到佛光山有佛陀紀念館、近三百家別分院道場、幾所大學等,都以為佛光山很有錢;別人看到我辦理許多文化、出版、基金會、寫一筆字,也以為我很富有。事實上,我一生以貧窮為志,心裡感覺空無一物,因為那都是十方大眾的;雖然不是我個人的,可是我又覺得一切都是我的,內心非常富足。

自從佛光山開山至今,我就誓願「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不積聚金錢、不出外化緣。我沒有逛過百貨公司,也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口袋裡沒有錢,掏出來的經常是捨不得丟的衛生紙;我沒有自己的辦公桌,也沒有用過櫥櫃,不過在開山寮,我有一張八公尺的長條桌,吃飯、會客、寫字、會議,甚至總統來訪,都在這張桌子上。

吃的部分,蘿蔔乾和茶泡飯就是我的人間美味;住的地方,一張沙發椅就是我一覺到天亮的舒適天堂。信徒給的紅包,我一概拒絕;有時無法拒絕的,也全轉作文化教育基金;寫一筆字的收入,我也全部貢獻。所有的一切,我都歸公佛光山教團所有,我一生可以說是以清貧為志,很安然的享受貧窮,過著隨緣生活的人生。

清貧、簡樸是出家的基本態度,出家人應該養成清貧的思想,例如個人衣食住行等日常用品,樸素、實用就好;個人的手機、手錶、提包等,不要講求時髦或是標榜名牌,能用就好。清貧思想,不是要學佛修行的人過著清苦嚴苛的生活,而是提醒大眾要自我節制,從物欲貪婪中解脫出來。

所以我告訴弟子們要「憂道不憂貧」,只要大家正信辦道,生活應該不足掛慮。修道的人生不就是為了追求心靈上的慈悲、歡喜、布施、助人、結緣嗎?出家學佛本就應該懷著出離心,擁有佛法就好了,金錢、物質上的東西都盡量與人結緣,不要太過留戀人間的財富。

常住解決了我們生活上的需求,該有的都有了,知足感恩了就不會要再貪心了,自然減少對衣食住行過多的分心掛礙。不去追求外在那許多金錢、物質,自然返璞歸真,擁有內心的歡喜、內心的自在、心裡的解脫,就像維摩居士一樣「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讓心靈昇華,真正的與法相契、與道相應。淡泊物欲、不要為有,這就是佛光山的管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