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04 佛法的管理法

前言

因應當今時代進步而興起的各種學科之中,除了科學、經濟、教育以外,「管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一般的管理,不出管內、管外、管財、管事,但現在社會上還有所謂的「專業管理」,舉凡醫院管理、學校管理、圖書管理、工廠管理、飯店管理、農業管理等等,可以說管理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是管天管地無所不管了。

說到「管理」,管物還容易,舉凡桌子、椅子、圖書、圖畫等等,任憑你怎麼移動,它都不會開口,但也因此,管的好不好難有定論。管錢,你用得多、用得少,它也不會抗議;花在這裡、花在那裡,它也不會反對,總之你有錢,就隨你花用;你沒有錢,也只有徒呼奈何。至於管人,這就很難管了,因為人有感情、有思想、有意見,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會做種種分別。不過,比人更難管理的則是管心。有時候,我們會怪罪別人不聽話,不好管,其實自己又何嘗聽自己的話?所謂「心猿意馬」,人沒有很高竿的修養能量,要管好自己的心是很困難的。

不過,佛教比起一般團體,除了具有其他管理的功能,還更有它的特色,尤其在管人、管心方面,佛法的管理有著可觀的內容。

說起佛法的管理學,法法皆是管理學。比方佛教講慈悲,慈悲就是佛法;佛教講忍耐,忍耐就是佛法;佛教講智慧,智慧就是佛法;佛教講不執著,不執著裡有方便、有通融、能隨順情理,就是佛法。現在我們就將佛法裡,一些與管理學能相通的、有相關的道理,做如下一番淺說。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管理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兩句話,原本是形容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

佛陀的真身叫做「法身」,所謂「法身」,並不是在形相上看得到的,不是用文字可以描寫得出來的,也不是想像就能想出來的,法身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只能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來概括形容。

佛陀的法身究竟有多高、有多大?就如虛空橫遍十方。虛空無邊無際,不只東南西北,更涵蓋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所以總稱為「十方」。

佛陀的生命究竟有多長?豎窮三際。所謂「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佛陀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勝過「萬年長青」,是永恆的。

如果能將「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道理應用到管理學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管理學最主要的就是要關照到所有一切的關係。例如請客,不能漏了一人;辦事,不能少辦一項,甚至待人處事,不可以有了你,就忘記了他;有了這個,就忘記了那個。凡事周全、平等,讓人歡喜,就是「橫遍十方」。

不但「橫遍十方」,還要「豎窮三際」。例如宴會招待,不能只想到新交,故交也不能忘記,甚至還要建立未來的關係,與尚無往來的人結緣,牽起日後來往的線路,將來若是有事求助於人,也才有緣分,否則「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教人如何幫得了你呢?就算是在機關團體裡,上面有長官,下面有部下,假如你不能豎窮三際,就上而得罪了下,或者就下而得罪了上,也都會出問題;相反地,如果你能豎窮三際,了知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上下都能通行,管理的目標也就容易達到了。

所以,在待人處事裡、與社會交往上,凡事要「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把人管理好、事管理好、力管理好、時間管理好、空間管理好,各種的因緣關係都管理好,必定能讓你做人做事成果輝煌。

四法界的管理

佛教講世間一切眾生,有十類: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一法與一法之間都有一個界線,例如:佛與菩薩之間有分界,人與畜生之間也有分界,所以稱為「十法界」。

另外,唯識家講「十八界」,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根是生理的,等於人的神經系統;塵是物理的,指外在的一切環境;識是心理的,能分別、思想。六根、六識、六塵,總合起來有十八個種類,各類之間也都有界線。比方六根,眼睛管看,耳朵管聽,舌頭用來嘗味,鼻子用來呼吸,身體用來感觸,心則用以分別大小、方圓、內外等等。

六塵,即六種境界。在色相上,人間一切諸相各有差別,例如桌子和椅子不同、山和水不同;聲音,有大聲、小聲、好聲、惡聲;香,有好香、惡香;味道,有酸、甜、苦、辣;感觸,有軟、硬、冷、熱。可以說,一切諸法都是有界線的。

六識,即六根對六塵時,所產生的六種對於外境的了別作用,也各有不同的反應。

「十法界」、「十八界」的概念應用在管理學上,主要說明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界線要分清楚,張三不是李四,王二不是趙五,上司不是部下,老師不是學生,甚至父親、母親的角色不同,也都各有各的界線,不能錯亂。就像馬路上有分界線,如果駕駛不按路線行駛,越過了界,就可能釀成車禍;建築上有建築計畫圖,如果工人不按圖建設,房屋超高、超大,越過了界,也是法規所不容。

所以,管理學與修行不同。修行講求平等,一切無大、無小、無是、無非、無相、無我,不計較、不比較,是很高層次的修養,是一種空無的境界,已經超越界線的管理。但辦事就不能不認真了解事物的分界,終究它是世間法,還是要以世間的常理來處理,不能以超越世間的境界同等看待。

論及「法界」,在《華嚴經》裡則講「四法界」:

一、事法界:人在一天當中,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光是會客,面對不同的客人,所談的內容就不一樣,例如:對老師就談教育、對醫生就談醫學、對作家則談文學等等。所以,事裡就有法界,就有分別。甚至一天當中接觸的多少人,他們與我的關係,有的是數十年老友,有的是初交新識,也都應該有界線,要拿捏好分寸。如果你辦一切事情,都能懂得上下、前後、內外等各種的界線,不逾越,管理自然就能順利。

二、理法界:理也有一定的法則,就像桌子不是椅子,碗不是盤子,鋼鐵不是黃金,事物之間各有界線,不能混為一談。尤其,真正的道理要經過公認,得到大家的認可,並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是個人說了就算。例如有很多人歡喜講說道理,卻不一定能獲得人家的認同,甚至覺得他強辭奪理。因此,道理要說得讓人接受、皆大歡喜,必須建立在公平、平等的原則上。

三、理事無礙法界:每一件事情,不分大小,都有它的理則理路,有它的前因後果,有它的因緣關係。所謂「事中有理,理中有事」,凡所作所為如果都能理事和而融通、和而為一,就容易完成目標。

四、事事無礙法界:在這個世間上,事事物物都互有關聯,就是一個小小家庭的事情,也都與社會有關係,與國家有關係,甚至與世界有關係,可能喧騰到國際上。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宇宙世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如果你能讓錯綜複雜的事情單純化、規則化、條理化,也就事事無礙了。

以上是《華嚴經》四法界的管理,如果你懂得了法界,也就懂得了人間,懂得了處世,還怕有什麼缺憾呢?

四攝法的管理

所謂「四攝法」,就是四種攝受他人,讓對方與我有共同緣分、共同理念,可以共同往來的方法。

一個人要想攝受別人,先要給人利益。比方用人,即使人家是來做義工,也不可以作「他是義工,是給我用的」想法;他發心來做義工,我更應該要做義工的義工,為他服務,才有資格運用義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不要只想沾人家的光、占人家的便宜,否則不得人心,也不能成事的。

那麼,四攝法究竟是哪四種方法呢?

一、布施:所謂「捨得」,一個人要肯「捨」,才會有「得」,否則你不肯給人,人家又怎麼會給你呢?縱使再好的良田,你不去耕種,也不會平白冒出禾苗果實。所以,「捨」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布施看起來是施捨給別人,實際上自己獲得的回報更多。施捨就能獲得,這是必然的因果關係。

在世間上,有些人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結果,往往落得親友遠離、一事無成。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人因為他為人慷慨、樂善好施,如眾星拱月般地受到大家的愛戴。由此可知,一個人要想有人緣,給人接受,不能不加強「捨」的美德。可以說,布施是四攝法中的第一管理法。

二、愛語:人與人相處,不應老是怪你、怪他,怨恨不能得人心的,唯有展現氣度、修養,談吐多「愛語」,給人歡喜,才是人心所向。世俗上說「拍馬屁」、「戴高帽子」,其實如果作法適當,也不失為人間好事。尊重、讚美終究是人際之間不可缺少的美德,就算是親密如夫妻,彼此也需要讚美;甚至與人共事,能給對方美言幾句,也會拉近雙方的距離。就像中國人的書信往來,開頭問候語都是先讚美別人,接著才進入內容敘事。因此,讚歎法門在管理學上是一種很微妙、不必花大錢就能一本萬利、有所收穫的方法。

三、利行:我們身處在這個社會上,凡事不能只想到自己:「我要這樣、我要那樣,你們統統都得幫我的忙。」如此時日一久,人家只有遠離你,不願和你相處。叢林草木,蓊鬱茂盛,蟲鳥就會來;江湖河海,水流廣大,魚蝦就會多,如果你也能像林木一樣,照應別人,還怕人家不向你靠攏嗎?如果你能如海洋一般,胸懷大量,哪一個人不會來跟隨呢?所以,實踐「利行」,為人服務、為人奉獻,給人一點助力、給人一點助緣,讓人家獲得利益,看起來是我們在利益別人,實際上,利人者就是利自己,敬人者就是敬自己。

四、同事:所謂「同事」,也就是說,你和我不是分處兩個世界的,是互有關係的,可能我們同是一家人、是同鄉、是同學、是同事,也可能我們是同宗、是同派。換句話說,「同事」就是將別人的事情,視為自己的事情,將心裡的慈悲喜捨展現出來,你是什麼樣子的人,我就用什麼樣的方法與你相處。就像母親替嬰兒餵食,慈愛的心一流露,不自覺地也跟著孩子張開嘴巴,這種母子同心的表現,就是「同事」。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同心,得心就會得人,還愁沒有助緣、助力嗎?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個法門,能攝受人間的因緣,攝受眾人來歸,就如磁鐵一般,會讓人向你靠近。因此,「四攝法」在管理學裡,也具有獨特的意義。

四無量心的管理

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樣的佛法能讓人有辦法?此處僅說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能作為管理的方法。

一、慈無量心:所謂「慈」,就是給人快樂。常聞社會上有人因為慈心不殺,惜生護生,動物終其一生對他感念、盡忠的事情;連動物尚且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人慈心布施,給人利益、給人因緣、給人助力,幫助人、對人好,別人又怎麼不會接受我們的管理呢?所謂「慈心沒有敵人」,假如我們在世間上,能夠用「慈無量心」作為自我生活的管理,作為幫助別人的方法,在「慈能予樂」的原則之下,還有什麼事辦不成呢?

二、悲無量心:所謂「悲」,就是拔除人的痛苦。在民間社會裡,為什麼觀世音菩薩的信徒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一個人能有這般救苦救難的悲心,又怎麼不會讓大家感動而接受他的管理呢?縱觀世間上,為何有那麼多人要信仰宗教,甚至有很多的義工甘願為它效力?正因為宗教的意義是為人服務、給人歡喜、解除人的痛苦。所以,各行各業的領導人,如果要想更有效率、更上一層樓地做好人事管理,必得先要幫助屬下,增加他的福利,減少他的困難。

宇宙世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如果你能讓事情單純化、規則化、條理化,也就事事無礙了。

三、喜無量心:身為主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大家「皆大歡喜」。「皆大歡喜」能讓人自主、自動、自發,容易成事;否則,幾家歡樂幾家愁,愁者滿腹心事,又怎麼會肯接受你的領導呢?換言之,你處處為難人、不給人方便,人家就不會護持你,勢必你要給人歡喜、幫助人,讓他的困難因你而解除。例如:說一些好話,解除他的煩憂;給他一些好因緣,消除他的困頓;介紹一些好的人事關係,排除他的障礙等等,他才會支持你。

在佛光山「四給」的工作信條中,「給人歡喜」就是其中的一條。很多事情在「歡喜」裡容易成功,不給人歡喜,即使勉強成事,也是不能長久。在佛教裡,很多佛菩薩都以「歡喜」為名,像彌勒菩薩又名「歡喜佛」,其他還有精進喜佛、禪悅藏菩薩、歡喜地菩薩等等。如果能讓一個團隊的大家,在合情合理、有情有義裡共事,皆大歡喜,也就是管理學最奧妙之處了。

四、捨無量心:「捨」就是布施,我見到你,給你一點錢財、一些禮物,是布施;給你一個笑容、一個點頭,是布施;給你一句好話、一個合掌,是布施;給你一個恭敬、一些因緣,是布施。你得到了我的「捨」,得到了我賜與的利益,又怎麼會不跟我合作呢?因此,做為一個領導人,要想將管理學好,「捨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凡是善於管理的人,都是慷慨好義、助人成功的。「捨」看起來是幫助別人,實際上自己也有收穫,就像春天將種子播到田裡,秋天還怕沒有收成嗎?你把利益施捨給別人,別人怎麼會不想回報你?他回報給你的,就是你管理上的成功。

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假如我們能善用「慈悲喜捨」,也會增加管理上的效果。

六度的管理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最重要的是自度度人,所謂「自度」,就是自我健全,讓人接受;「度人」,就是給人因緣,讓他成功。自度才能度人,度人才能自度。「度」這個字很有意思,含有「到彼岸」的意義。例如:你在此岸,我給你一艘船,讓你過渡到彼岸;你在迷惑的此岸,我給你一點智慧,讓你到達心開意解的彼岸;你在苦難的此岸,我幫助你解除痛苦,到達身心自在的彼岸。如此一來,我幫助你得度、向前,你也必定會接受我的領導了。

當今有的企業家雖然沒有接觸佛法,不知道何謂「六度」,但是因為站在領導的高度,言行之中多少實踐了「六度」的內容,所以獲得屬下的信賴。也有的政治人物,凡事以六度的內涵行事,以民眾的需要為本,所以深獲大眾讚賞,甚至到處為他的善行義舉宣傳。像這一類的人物,又怎麼不會是民心所向呢?

當然,也不只政治家、企業家需要有「六度」的精神,讓管理更臻成功,家庭、學校、團體、社會也都需要,乃至一個國家,如果領導人能以六度法門治國,必定會讓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愛國護國。

因此,六度法門的管理,可小可大。從小處說,自己本身需要六度來管理;從大處說,用六度法門管理團體,團體會成功,管理國家,全民會歡喜,甚至管理世界,世界會太平。以下解釋六度的管理法:

一、布施: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之間是互助的,要是不能給對方一點好處、利益,憑什麼人家要接受你的領導呢?

現今有許多事業團體,雖然是三五好友共同合資創立,卻仍難免當中有人為求私利而不顧情面。再堅實的房屋,遭受颱風、地震的肆虐,況且安全有虞,再堅固的友誼,彼此為了利益衝突,又怎麼能共存共榮?所以,站在管理學的立場,領導人必定要有布施的雅量和誠意,才會讓人心甘情願接受領導,你肯得給人,就能擁有人,何患他不報效你呢?皇帝尚且不差餓兵,就是給予鰥寡孤獨、貧窮苦難的人士一些幫助,日後他有辦法了,還會不歸附你嗎?

布施的種類很多,有物質的布施、錢財的布施、情義的布施、排難解紛的布施等等。當然,布施並不是消極的給予,例如乞丐上門討飯,我勉強給了他一碗飯,就不希望他下次再來,這不算布施。布施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人家來討飯,我給了飯以後,還要說:「謝謝你看得起我,讓我可以跟你結緣。」對人表示尊重,才是真正的布施。

如果你懷有「能布施的我,很偉大;接受我布施的你,很渺小」的想法,或者認為「我布施的東西很有價值」、「我捐過多少救濟品」、「我曾經施捨多少錢」,這種布施都只能說是有相的布施,成果有限。

佛教講布施,主要有三種,除了「財布施」,更高一層的是「法布施」,以佛法真理幫助人。布施錢財給人,會有用完的一天,但布施佛法給人,卻可以受用一生。最高層次的布施則是「無畏布施」,給人不要恐懼害怕。例如有人遇事膽怯不安,你說:「有我為你撐台,有我做你的後盾,有我保護你,你不要畏懼!」在受到鼓舞的情況下,就是鐵石心腸的人,相信也會深受感動。

其實,在平常的生活裡,布施的法門隨處可行。例如:隨手布施,端個凳子給人坐、倒杯茶給人喝;隨口布施,讚歎人「你很偉大」、「很有成就」、「很有道德」、「很講信用」、「很莊嚴」、「很發心」;隨力布施,在你需要我幫助時,或許是寫一封介紹信、打一通電話、給一份紀念品,只要我的能力做得到,我都願意助你一臂之力;隨心布施,即使我不會說好話、沒有能力助人,也不要緊,當人家做好事時,我心裡為他歡喜,不嫉妒、不障礙,這也是布施。

假如主管、部下之間,也能把心布施給對方,主管願意放下身段與部下交心,部下會對主管不敬重佩服嗎?同樣地,部下把心交給主管,效忠上級,主管又怎麼會不重用他呢?所以,布施來布施去,上施下、下施上,彼此就能合一,就會成就好事。

過去屏東大學教授陳柏達居士著有一本《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內容幾十萬言,只寫了一個布施的好處,由此可知布施的重要性了。

二、持戒:在法治的社會裡,只要你不違法亂紀,大家都會尊重你;如果你經常為非作歹、偷雞摸狗,必定人人嫌棄。所謂「戒」,就是法治,「持戒」就是守法的意思,也就是不侵犯別人的利益,不損害別人的名譽,不破壞他人的因緣。從消極上說,持戒就是不侵犯人,不給人製造麻煩;從積極上說,持戒的精神是「饒益有情」,也就是愛護人,讓人得利。

在現代社會裡,有許多善心人士發起幫助貧困兒童,不但頒發獎學金、提供營養午餐,還給予家庭補助,這就是持戒積極的一面。而你在別人生活困頓之際,給予幫助,日後他怎麼會不感謝你呢?因此,所謂「因果」,種如是因,就能得如是果啊!

佛教有所謂「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為人正正派派,不去侵犯別人;二是「攝善法戒」,精勤修習善法,言行舉止向上向善;三是「饒益有情戒」,也就是發大心,積極助人、給人利益,廣度一切眾生。俗語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相反地,如果主管能具備戒律的精神,為人端正,部下還會不循規蹈矩地接受領導嗎?

三、忍辱:世間上最大的力量,是喊聲震天嗎?不見得。是槍炮子彈嗎?不見得。是地動山搖、狂風暴雨嗎?也都不是。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只要一忍,天下萬事休,再兇悍不講理的人,遇到忍辱的人,也會為他所折服。

有句諺語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還只是消極的忍。積極的忍,是主動排除困難,幫助冤家仇敵,讚美厭惡之人,你能有這樣的雅量,在處事上,必有不可思議的成就。忍有三種層次: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又或者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此處說的則是「耐怨害忍」。

一個人就算擁有再大的權力,可以用刀槍打死別人,但是打不死他的精神;縱使可以毀滅別人的身體,但是毀滅不了他的精神世界。所以,世間上的人,不要想用一時的權力、財力、勢力來打倒別人,要知道這些都是過眼雲煙,真正的力量是「忍」。

五代時期,宰相馮道是一位很有修養、很能忍耐的大人物,可是與他同門的副宰相和凝,則是一位修養不足、行事衝動的人。有這麼一則趣談:

有一次,馮道買了一雙皮鞋,和凝一見,就說:「哎喲!你買了新鞋子啊!」跟後手指就指向他的一隻腳,問:「你這鞋子多少錢啊?」馮道說:「九百塊。」和凝一聽,勃然大怒,轉頭立刻就罵他的部下,說:「你豈有此理!人家馮相爺的鞋子才九百塊,你怎麼替我買了一千八百塊?」沒想到,這時馮道再把另外一隻腳伸出來,緩緩地說:「這一隻也九百塊。」

逞匹夫之勇的人,容易發怒,不算是有力之人。佛經裡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做為一個領導人,要做有力大人,要能忍人所不能忍,要能為部下擔當很多的責任,為他人解決很多的問題,要有「苦難由我來當,富樂讓你們來享」的胸襟。能有這種忍耐的修養功夫,還怕萬眾不歸心嗎?

四、精進:「精進」在管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管理講究一切事情要有成長、發展、要順利、安全、獲益,如果執行的人不精進,遇事消沉處理,如何能辦成?因此,唯有精進,今日事今日畢,才能向上發展。

精進就是勤勞,所謂「勤有功,戲無益」,鳥兒尚且要早起,才有食物吃;黃金隨著潮水流下來,也得要人起早去撈起;葡萄架下的黃金,如果不去挖掘,又如何能發現?舉凡這些,在在都是說明勤勞才能有所得。

佛教說精進有四種:一、未做的善事,要努力精進地去做;二、已做的善事,更要勤勞,加緊地去做;三、未做的惡事,要用心用力將它袪除,不讓它發生;四、已做的惡事,要懺悔改過,不再去做。

當今的領導人管理部下,總要他們能夠勤勞、努力,但是勤勞、努力,並不是說我就要命令你、要求你,命令、要求只能收得一時的服從,難以得到長久的配合。因此,最好是身教重於言教,尤其要讓屬下知道工作的目標和意義,知道事情與自己的關聯性。人有個習性,是別人的事,就會推諉敷衍;是自己的事,就很熱心熱忱。縱觀有的人在大公司裡雖然已經擔任高級職員,但是每天卻馬馬虎虎度日;有的人雖然只是開設小飯店或者擺地攤,卻每天起早待晚,認真工作,就因為他覺得「事情與我有關」,是自己的本分事,所以努力去做。

由此就要講到「信仰」對管理的幫助。有的人或者因為信仰因果關係,知道事情環環相扣,就不會隨意敷衍;有的人或者因為信仰目標願景,為了達到目的就會努力不懈。一般人工作,總愛計較有多少假期、賺多少薪水,天天都在盼望著放假、加薪,假如你能事先給他了解工作的意義、發心的重要,人生有了標的,自然地他就會願意付出,也就容易達成事業預期的目標。所以,要增長人的「精進」,首先要滿足他的需求。

過去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訪問我,開門見山就說:「我們在家人工作,都要求要有多少假期,而且愈多愈好;都要求要有多少薪水,而且能增加更好,反倒是對於工作的成果卻不計較。相對地,我看佛光山的出家人,既不放假,也沒有薪水,每天又是那麼忙碌,但是大家卻都認真勤勞,甚至到了晚上加班挑燈夜戰,也毫無怨言。這一股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一聽,覺得沒錯,事實就是如此,便告訴他說:「社會人士在『有』裡面生活,當然希望要有假期、要有薪水ےے一切都要『有』;出家人在『空無』裡生活,凡事講究無相布施、無我度生,不計較自己的利益,因為不想要假期、不想要待遇,做事就做得更熱忱,不必人家命令就會自我發心、自我精進,當然事情也就容易有成果了。」湯教授聽了我的話之後,感覺到似乎懂又似乎不懂。

總之一句,在佛光山的人可以比別人更加倍努力工作,就是因為他不計較假期和待遇,他計較的是「我是為信仰、為大眾、為常住而做、為社會而服務,所以我要努力以赴」。如果每個人都能「不要而做」、「不要而有」,到達這個程度,事情的進行也就會非常順利了。

五、禪定:禪定之於人生,倒不一定是要你去修行,追求了生脫死,也不是要你端身正坐,老僧入定,只希望你能擁有一點禪定的修養,凡事不要那麼毛躁、衝動,要能周全計畫、深入了解,所謂「動如狡兔,靜如處子」,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一如,必能成事。

禪定的重要,比方前線發生戰爭,將軍領導部隊前往應戰,假如他沒有一點定力,慌慌張張,怎麼能指揮大軍呢?又例如一場球賽,還沒有開打,球員就緊張不安,怎麼能把球打好呢?因此,所謂「定力」,就是在狂風暴雨中,我能安然若素;雖千萬人,吾往矣,我無所懼畏。

過去泰國有一座工廠,規定員工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時,大家先不急著工作,利用半小時誦經、打坐。有人就說:「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但是據廠主說:「這不但不浪費時間,還增加了工作效率。因為每個人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沉澱、修鍊,不僅加強了解因果關係,也學會了紓解情緒的方法,工作起來就都特別有效率。」

因此,禪定的修行,運用在管理學上是很有效用的,你信不信佛教是一回事,但是你要想創立事業,對於禪定的修養是不能沒有的,禪修可以養成性格穩重,增長氣度修為,對人對事不計較,精神旺盛、心思縝密、態度安詳,具有種種的好處。

六、般若:何謂「般若」?般若裡有智慧,但不能完全說是智慧,因為智慧是「聰明」的意思,世間上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所在多有。在社會各種管理法當中,多多少少都含有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成分,唯獨「般若」是佛教特有的管理法,凡事如果沒有般若引導,就只能算是世俗的作為。

般若是六度的根本,是一種驅動力。比方布施,一般人布施,總希望能得到人家的感謝,那是一種帶有貪心的有相布施,如果能有般若引導,毫不貪吝地施捨,不求回報,也就是無相布施了。

例如持戒,世間上的法律,是從外在規定人要守法,佛教的戒律則是自我喚醒「我要守法」的意識;因為有了般若,自然也就會明白守法的重要。

再如忍辱,一般人都是因為人家欺負我,我不得辦法反抗,只得忍氣吞聲,但是假如有了般若引導,明白你我的關係是一體的、是共生的,看法不一樣,態度就不一樣了。一直以來,我提倡「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有的人可能覺得這是屈從,實際上如果你能理解這種「逆向思考」的意義,必定會加速工作的成效。

佛教說般若有三個種類,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如果你能用心體悟、觀照世間萬象,了知萬事萬物的實相,明白你我不是兩個,是一體的、是融和的、是共生共存的,彼此沒有對立,也就能「人我一如」。尤其人有了般若,面對世間的森羅萬象,從「一」就可以知道「多」,從「小」就可以知道「大」,能夠舉一反三。

總地來說,六度的管理法,就是六個可以讓自己得度,也讓別人得度,自他兩利的法門,是管理學上用不盡的好方法。

法無定法的管理

平日一般人對話,經常都會說:「這一些東西……」所謂「東西」,也就是「法」。甚至我們說:「把這張桌子移開。」也有人把它說成:「把這個東西移開。」即便是人,也是東西,我們不也常聽人說:「你這個人,算什麼東西!」

「東西」本身並沒有好或壞,你認為這個東西是好的,它就是善法;你認為這個東西是不好的,它就是惡法。正如佛教有句話說:「法非善惡,善惡是法。」無論善惡都是法。

在世間萬法裡的人事物,通稱為「諸法」或「一切法」。「一切法」倒不一定是好或壞,就像有時候這一家公司不用我,開除我,但是我到了別家公司以後,發憤圖強,不久就升上主任。所以,你說在哪裡好、在哪裡不好呢?沒有定論的,一切法的好壞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就例如,一般說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但是父母打兒女,究竟是愛還是恨呢?是對還是錯呢?又比方,有時候我們和人講話,聽起來,他的一句話是在教訓人,可是如果你真的會聽,所謂「逆耳忠言」,這句話對你的一生也將受用無盡。所以,世間的善法,惡人用它,可能善法也會成為惡法;相反地,世間的惡法,善人用它,也可能讓惡法成為善法,所以說一切法是「法無定法」。

甚至有的人,雖然擁有珍奇好物,但因為不會運用,即使是黃金白玉也如泥土一般;有的人,就算眼前的東西是壞的,但因為他善於運用,也會讓廢物變成寶貝。就像汙泥不也可以長出蓮花嗎?山坡地不也可以生長果樹嗎?因此,這個世間上的善惡、好壞是不定的,全在我們心中一念的分別。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管理學裡,不必論誰好誰壞,不要完全看別人的過失,而要看他的專長,如果你知道他的專長,善於利用他的長處,那也是在管理學上很大的成就哦!

一法即一切法的管理

「一法即一切法」這句話,也就是「一多不二」的意思。舉凡一粒微塵、一間房子、一個都市、一個國家、一個地球、一個虛空,從一粒微塵到一個虛空,世間一切萬法不都是「一」嗎?所以,一就是一切。如果你能懂得這個道理,從一粒微塵裡,也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從一句話裡,也可以悟到世間人生的真理。

「一」不可以小視,看起來「一」是基數,實際上是一即一切,道家不也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嗎?佛教認為,這個世間的一切是「萬法歸一」,宇宙萬有全在一心之中,虛空世界都在我們的心裡,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的心量有多少,就能包容多少。

既說萬法都在我們的一心之中,那麼,這個宇宙間的所有人等,都是我心上的人;這個宇宙間的山河大地,都是我心中的山河大地。換句話說,人世間的所有一切,如果你能包容,他就是你的;如果你不能包容,即使是夫妻,也還會離婚;是手足,也還會鬩牆;是父子,也還會反目,脫離關係。

該是我的,萬法是一個,一法即一切法;不是我的,一也是空無所有。所以,「一法即一切法」完全是看在人心量的大小,包容有多少。

無論是人際間或是社會上,乃至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之間,如果不要對立,凡事都是「化多為一」,天下還不會太平嗎?

不捨一法的管理

世間上的人、事、物,在佛教裡總稱為「法」。所謂「不捨一法」,就是說對於任何一個人,不放棄、不捨棄;對於任何一件事,不輕視、不藐視;對於任何一個道理、一個東西,都要尊重、要愛護。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遵循著「緣生緣滅」的自然法則,因緣來了就生,因緣散了就滅,所以要珍惜當下的緣分。

即使是一粒灰塵,也是組成世間的元素;即使是一個細胞,也是組成生命的單位;即使是一棵不起眼的山邊小樹,在人跌落懸崖的那一刻,也可能救上一命。甚至一棟大樓,假如你捨棄其中的一顆螺絲釘,大樓不會發生危險嗎?一個人,假如你捨棄與他往來,一旦有需要他幫助時,又怎麼會有辦法呢?一粒種子種下去,尚且能成為一棵大樹,生長百千顆的果實;一句好話說出去,也能救萬萬千千的生命。所以,對於人、事、物,我們應該多給予尊重、多給予扶持、多給予照顧。就算是一個惡人,你能給他適當的教化,他也會回心轉意,變為好人。佛教有句話說「轉煩惱為菩提」,就像水果的酸澀,經過和風一吹、陽光一晒,不也會轉為甜美嗎?

所謂「善人說惡法,惡法也成善;惡人說善法,善法也成邪」,法無定法,因此對於一切諸法,我們要會得應用,不能輕易捨棄,要尊重它、愛護它。

最近,西方社會流傳著一則故事,有一部車子在野外山區行駛的途中,深陷雪地,要向前不能向前,要往後不能往後。正當車主一籌莫展的時候,出現了八隻野狼,大概是雪地覓食困難,狼群看到車內有人,紛紛擁上前,作勢攻擊。車上一位先生看到野狼迎面而來,立刻拿出衝鋒槍,一槍射出去,八隻野狼聞聲全都躲避到車子底下。

大家見狀,不敢下車,其中一個人就說:「看樣子狼群是餓得很厲害,我們是不是把車上的餐點拿出來給牠們吃?」徵得大家同意後,他把第一批食物從窗口往外倒。只見野狼一擁而上,立刻就把食物吃光,但牠們還是不走,只得再把第二批食物往外倒。

很快地,野狼又吃光食物了。只是八隻野狼看起來還是沒有吃飽。不得辦法,儘管剩下來的食物已經不多,還是統統倒給牠們吃了,連餅乾、麵包也都一併送上。

不料野狼只吃了肉類,留下餅乾、麵包沒有吃。隨後看著牠們銜來一些樹枝,擋在車子後輪下方,大家都不明所以,後來才恍然大悟:「唉!想不到野狼也懂得感恩。」因為在雪地裡有了這許多乾枯的樹枝輔助,車輪終於轉動了。

不過積雪實在太深,車子行駛不到一百公尺,再度陷了下去,八隻野狼一樣又銜來了樹枝。反復多次之後,他們終於離開了這一、兩公里的危險區域,也才不見野狼的蹤影。

人家說「狼心狗肺」,可是現在卻連狼群都向善了。所以,對於善法,我們固然要珍惜,對於惡法,我們也要能修正、改變;一味地要捨棄它,總不是辦法呀!

聞、思、修的管理

在佛教裡,有「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的名句,意指聽聞佛法後要思考、要實踐,才能進入正定的境界。事實上,「聞、思、修」在管理學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管理法。

一、聞:在一個團體裡,領導者要想把自己的團隊管理好,必定要向屬下傳達組織的理念、要求以及福利,大家聽「聞」後,有了共識,才能有效發揮團隊力量。甚至除了上對下的說明,領導者也要有聽「聞」屬下和相關人士建議的度量,才能讓團隊的制度、運作更臻健全。所以,「聞」不只是單方面的,必須雙方相互聽聞、對話,上下意見互通,障礙才會減少。

在佛經裡說,「聽聞」比「眼看」更重要。因為眼睛只能看到面前發生的情況,一旦環境變化,就看不到了,但是透過別人轉述,還是可以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隔一道牆壁,眼睛就看不到了,可是聲音隱約還是可以聽得到;遠處的事物看不到,但是只要聲量大一點,還是聽得到。所以,一個團隊如果能好好運用「聽聞」管理法,在你說我聽、我說你聽之下,相互了解、相互共識,定能加速事業成功。

二、思:在佛法裡,最高的境界是「無想」,那是屬於靜態修持的境界,但是相對地,事業的辦理是在動態中進行,思惟也就非常重要。佛教有謂「思所成慧」,甚至孔子也說「三思而後行」、「學而不思則罔」,可見得思惟對於事情的成功,至關重要。

縱觀牛吃草尚且需要反芻,才能成為體內的養分,一件事情也必須經過縝密的思惟,仔細的推敲,洞悉前後因果、來龍去脈,才會更加完備,否則莽莽撞撞行事,不計後果,最後也只有誤事的份了。

三、修:所謂「修」,就是實踐的意思。在佛門裡,有許多大德透過修行實踐而解脫煩惱,同樣地,在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想有成就,也必須付諸實踐,光說不練,成功永遠都不會是你的。尤其身為領導人,凡事要能「言行合一」,不宜反反復復改變做法,否則次數一多,恐怕只有增加屬下心中的不滿;換言之,講求信用,依法而行,讓大家不再三心二意,全心全意投入,才能順利完成目標。一心念佛,尚且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一心辦事,還怕不能成功嗎?

所謂「聞、思、修而入三摩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誠信然也。

信、願、行的管理

在佛教裡,淨土宗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三資糧」,也就是三種能幫助自己到達淨土佛國的道糧。哪三種呢?信、願、行。

所謂「信」,就是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如果你不相信,沒有目標,說要到極樂淨土,又談何容易呢?事實上,與其說是信仰阿彌陀佛、信仰極樂淨土,不如說是信仰自己,相信:我能、我會、我可以、我做得到!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道的源頭、功德的母親,有「信」才能發揮力量。

跟隨著「信」的是「願」。相信之後,還要有願力:「我願意親近阿彌陀佛!」「我願意和諸上善人聚會!」「我願意從苦難的娑婆世界到極樂淨土!」假如你沒有這樣的願力,那麼任誰也幫不了你,就像你不願意做好人,誰都無可奈何一樣。中國有句話說:「有願必成。」佛教裡省庵大師也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心發則佛道堪成,願立則眾生可度。」一個人將來有沒有前途,就看他是否立志發願。

具備了「信」、「願」以後,也不只是空談,還要實踐,念佛就是實踐的主要力量。尤其不可以少福德因緣,要布施、行善、結緣,做各種的功德,做得愈多愈好。

「信、願、行」的資糧具備以後,極樂淨土就能去得成了。同樣地,假如我們在一個機關裡、一個團隊裡,也能具備「信、願、行」,還會不能得到長官的信賴嗎?還會不能得到同事的友誼嗎?會無法對這個團體做出貢獻嗎?因此,「信、願、行」是做人處事、團體共事,最方便的法門。

根、塵、識的管理

在世間上,每一個人都是主體,衣食住行等外境是客體,主客相處融洽很重要。但是人往往「講時似悟,對境生迷」,向上、向善的力量很薄弱,向下、向惡墮落卻很容易。

說到人生和宇宙世界的關係,人有眼耳鼻舌身心「六根」,所謂「根」,有生長的意思,「六根」接觸到外境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會產生六種認識,稱為「六識」。例如:眼和色接觸,就有眼識;耳和聲接觸,就有耳識;鼻和香接觸,就有鼻識;舌和味接觸,就有舌識;身和物質接觸,就有舒適、不舒適的感覺;心和萬法接觸,則會連結過去、現在、未來,生出種種思想和看法。

所謂「根、塵、識」,六根是屬於生理的,六塵是屬於物理的,六識則是屬於心理的。人生在世,就是生理、物理、心理的周轉,彼此相依,互有關聯。

六塵有好有壞,就看我們的心要領導眼、耳、鼻、舌、身「五根」做好事或做壞事。假如面對外境,沒有分別是好或壞,而胡亂地隨境所轉,那可就危險萬分了。所以,要能將生理的六根保健好,善用心理的六識,知道六塵的好壞輕重,如此,才能「得人者昌」,否則就「失人者亡」了。

總之一句,六塵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境,就看你怎麼去運用,可不能不善加分別哦!「根、塵、識」在人生的管理裡,也是非常重要的。

給人因緣的管理

人的一生,光是接受別人賜予,表示自己貧窮;歡喜給人,與人結緣,表示自己富有。換句話說,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凡事總想如何回饋人,心裡必定富有;不懂得感恩的人,縱使擁有萬千財富,也還希望再增加、人家再給予,內心必然貧窮。因此,人生的貧富並不是以數量上的有無來衡量,而是以心量上的有無作為標準。

在這個世間上,有的人是接受別人的緣分而成功,有的人是與人結緣而成功,當然後者占多數。在佛門裡,經常勉勵人要「廣結善緣」,凡事都應該給人一點因緣,何況人到世間上來,父母養育我,給了我多少的因緣;老師教育我,給了我多少的因緣;士農工商供應我衣食住行,給了我多少的因緣,這個世界給我的這麼多,我又怎麼能不給人因緣呢?

人家給我,我要心懷感恩;不過,我給人家,也要感謝對方接受。能有這樣的胸懷、心量,結緣、施捨的功德必定是不可限量。

所謂「感動的世界最美麗」,對於人家的好人好事,我要感動,而我自己也要做一點好人好事,給人感動。這一個社會,就是要這樣彼此感動來感動去,互相結緣。無論說的是管理學也好,人我來往也好,或者彼此建立友誼也好,都沒有比給人感動、與人結緣更美好的了。

施受同等的管理

在佛教裡,說到布施,有的人生活比較富足,可以用錢財幫助貧困的人;有的人力氣比較足夠,可以用力量幫助體弱的人。總之,人只要有因緣、有能量,都可以對人做出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人生活貧苦,力量也不是那麼足夠,只能接受人家的施捨、賜予、獎勵或贊助。這兩者,一個是施,一個是受。

其實,在佛門裡,施者、受者同等利益。縱然自己有力量布施,也不必分別我是布施的人、你是受施的人,應該要感謝接受我布施的人,讓我有結緣的機會。換句話說,對於受施的人,不可以心存傲慢,而要心懷感恩。這就好比請客吃飯,在過去,客人用餐完畢,都要謝謝主人招待,但現代不是了,吃過飯以後,反而是主人要謝謝客人光臨,為他增加光采。畢竟光是主人說要請客,而客人不來,又能奈何?你說要布施,而人家不願意接受,又如何成事?也等於打籃球,雖然兩隊敵對交戰,但到底還是要感謝對方,因為沒有另外一方,球賽就辦不起來了。

又例如,在寺院裡打齋供眾,齋主得到齋堂拜齋,感謝高僧大德接受供養,乃至每年七月佛教舉辦盂蘭盆會,信徒一方面供養高僧大德,另一方面仰仗出家人的修行功德,對過往眷屬人等救苦救難,也都有「施受平等」的意義。布施的人,增長慈悲,能得度;受施的人,得到幫助,也能得度。因此,受者要感謝施者,施者也要感謝受者。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有一次我到四川捐建學校、醫院和捐贈救護車,我說:「我並不是來救濟的,是來報恩的,因為我從小看《三國演義》、讀杜甫的詩集、蘇東坡的文集,是四川這個地方孕育我成長的。」

所以,是施捨也是報恩,是報恩也是施捨,唯有報恩、施捨,才是富人。不過,接受給予的人,也不要感到卑賤,你能有這個接受的機會,是自己的福德因緣;你能有這種好事來往,是彼此的緣分,互相都要感謝。

如果能將「施者、受者同等利益」的觀念推廣到各個工作團隊,對於受我們幫助的人不傲慢,還要感謝他讓我有機會付出一點力量,有了這種平等、尊敬、感恩的心,你在管理、發展事業上,還不能事半功倍嗎?

三好的管理

目前佛光山在社會上、在學校、家庭裡,積極推動「三好運動」,希望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當中,都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到底做好事,哪裡還會有敵人呢?說好話,哪裡會讓人不高興呢?存好心,彼此怎麼會不歡喜呢?身、口、意三業淨化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也就得以實現。

在佛教講,人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隨著業力不斷地輪迴,身口意的行為能決定未來的一切,對人生的好壞得失會有影響,所以對於「三好」,不可以等閒視之。如果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校園、每一個社團、每一個社會,甚至每一個國家的全體人民,都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四給的管理

佛光山初建立的時候,我就想:「如何讓佛光山成為社會大眾重視的一個地方,不只是在佛教,還要讓整個社會甚至世界,都能享受到我們啟建佛光山所要給予大家的因緣?」因此,我就提出了「四給」的主張。何謂「四給」?

一、給人信心: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凡事只要有信心,必定能夠達成。因此,我要給人信心,讓人肯定自己:我能夠做到、我會做到!可以說,「給人信心」對自我的管理、自我的昇華與擴大,具有無比的意義和力量。

二、給人希望:人活在世間上最大的意義,就是對未來有希望、有目標,假如沒有希望、沒有企圖心,如同行屍走肉,那也就雖生猶死了。說到希望,人的欲望有兩種,固然染汙欲是不好的欲望,但善法欲則是好的希望,例如我能以「成聖成賢」作為希望、目標,有希望就有未來,這對人生會不好嗎?甚至我進一步還能帶給人希望,不是更好嗎?

三、給人歡喜:在這個世間上,給人錢財,但錢財會有用完的時候;給人一點感情,感情也很無常,也是不實在。假如我們能讓人放心,讓人得到助緣,讓人得到尊重,讓人得到包容,讓人得到我的給予而心生歡喜,這個世間不就很美好了嗎?

四、給人方便:所謂「方便」者,就是給人一點服務,給人一點機會,給人一點空間,給人一點助力。你渴了,我給你一杯水,讓你方便解渴,你會不感謝嗎?你沒有地方住宿,我家裡有一個房間,給你方便住上一宿,你會不歡喜嗎?你貧窮,我替你找一份職業,讓你有穩定的工作,給了你一些生活上的方便,你會不感動嗎?

總的來說,「四給」是管理學的無上法寶,如果能用之得法,必定可以為自他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哦!

五和的管理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以和為貴」。在這個世間上,儘管有地域不同、貧富不同、知識不同、理想不同、黨派不同,不過對於不同的人,也不至於要消滅他。因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共同存在的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假如沒有別人的存在,沒有士農工商等各行各業,要怎麼解決我們衣食住行的問題呢?我們怎麼能活得下去呢?因此,任何人都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我們的恩人;因為有他們,我才能生存。

如果你能有這樣的觀念,就表示自己對「人和」的重視。有了「人和」,做事業,事業就能成功;從事計畫,計畫就會完成。

所謂「五和」:

第一是「自心和悅」。「和」要從自己做起,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聽自己的話,明明知道要做個好人,卻還是隨波逐流,那是最沒有用、最懦弱的人;相反地,一個有為的人,他能創造自己心內的歡喜,也就生活得很快樂。

第二是「家庭和順」。一個家庭裡,假如父母、兄弟姊妹、夫妻之間不和,家就是地獄;反之,家庭能和,家也就是天堂。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創造家庭的和諧,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彼此順從。

第三是「人我和敬」。在社會上,有長官、朋友、同事、同學、同鄉等種種關係,假如你與別人不能和平相處,沒有尊敬包容,甚至把別人當作敵人,對他人種種猜疑嫉妒,固然對方受到你的傷害而吃了虧,但自己又何嘗能得到利益呢?所以,人我和敬實在是社會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第四是「社會和諧」。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同。不過,不同不要緊,和合就能成功。例如建材,有磚、瓦、砂石等不同,調和就能建築一棟房舍;味道,有酸甜苦辣的不同,調和就能製作一道美味佳肴。就是在社會群體當中,也有士農工商、貧富貴賤等不同職業、身分的人,甚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的想法也都各有不同。但是在這些不同當中,倒是有一樣東西可以讓大家相同,那就是「和諧」,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包容我、我包容你,大家互相給予助緣、給予助力,社會和諧了,還怕世界不能和平嗎?

第五是「世界和平」。自古以來,仁人君子、聖賢之士都倡導「世界和平」,但世界能和平嗎?那是很難的。如果全世界七十四億人口都能從自心和悅做起,慢慢地,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敬人者,人恆敬之;助人者,人恆助之」,還怕天下不能和平嗎?

法依止的管理

佛教是由佛、法、僧三寶組織而成,佛、法、僧就如鼎之三足,是立教的重要根本。也許有人會問:「那麼,佛、法、僧三者,哪一個最重要?哪一個最究竟呢?」一般人都以為佛最大,其實不然。佛自己也說:「依法才能成佛,沒有法怎麼會有佛呢?」所以,佛法僧三寶是以法為最尊最貴。

就是佛經裡也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就是真理,釋迦牟尼佛是真理的發現者,而不是真理的發明者,真理是本來就有的,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

甚至所謂「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雖然同樣重要,但是在經典裡猶有一句宗教中最為偉大的宣言:「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也就是說,皈依要皈依自己、皈依真理,而不可以皈依其他。這也是佛法超越世間一些宗教之處。

換句話說,要依法不依人,依真理不依其他。真理是從自心本性裡所流露出來的,只要你肯直下承擔,那就是人生最高的昇華、最大的超越。可以說,「法依止」這句話,為人類帶來了最高的尊嚴、最大的依靠。

平等法的管理

世間上的宗教很多,各有主張的道理,像佛教常說的「慈悲」、「忍耐」、「智慧」等,都非常寶貴。但是在一切道理當中,最究竟、最重要的道理是「平等」。

佛教看世間,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世間上會有紛爭?就是因為人心有分別、有執著、有計較、有貪瞋愚痴。假如能以平等心對待所有人等,沒有高低、沒有大小、沒有善惡的分別,也就沒有對立。換言之,假如能以平等心待人,就不會心生厭惡;假如能以平等心來生活,就不會心懷怨尤;假如能以平等心安住自己,就會心安理得。

在一個事業機構裡,有董事長、總經理乃至幹部、工人等職務,看上去身分、地位有高低大小,但實際上都是一個團隊。如果在這個團隊裡,缺少了董事長、總經理,沒有人領導,或者缺少了清潔工,沒有人打掃,環境髒亂不堪,又怎麼能算圓滿呢?

因此,佛教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把別人看成自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家庭、團隊,甚至國家裡的每一分子,都能有「是法平等」的認知,必定家庭、團隊、國家會愈來愈興旺。

自利利他的管理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對待法,上下、高低、善惡、好壞、大小、男女、天地、人我……都是對待。在對待法中,彼此各有立場,容易產生對立、分別。例如夫妻本來相親相愛,因為意見不同造成爭執;朋友之間本來情同手足,因為一言不合,友誼不再。所以,世間上最公平的管理應該是自他兩利,做人處事能有自他兩利的想法,才是最為穩當的待人處世之道,畢竟教自己犧牲,讓對方得利,人難免不甘願;教對方吃虧,讓自己得利,這也不公平。

在佛教裡,凡是發心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例如近代的慈航菩薩,圓寂前在遺偈裡說:「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就是自他兩利的修行。在人的種種修養當中,視人如己也是一種修養。有人問:「為什麼要我對人好、對人慈悲?」你能待人好,廣結善緣,自然得道多助;你能人我對調,互換立場,為對方著想,就能獲得人緣。

如果人人都能發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大同世界」的理想也就不難實現,人間至善至美的境界就能達到了。

和而不流的管理

觀察今日的社會,在事業上有各種性質的不同,在學術上有各種思想的不同,在政治上有各種黨派的不同,在經濟上有各種觀念的不同,在教育上有各種方法的不同,乃至團體、村莊、鄰居、家庭裡的兄弟姐妹,因為想法見解、生活方式不同,還會分黨結派。所以,要做到「人和」並不容易。

不過,如果人能做到「和而不流」,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比方說,你我同是一家人,但你做了不當的事情,我不與你同流;你我是朋友,但你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也不跟你入流;即便是社會上的任何事業、政治黨派,我也不去樹敵,與人和平相處,但是假如有人從事非法勾當,無論如何我都不同流合汙。

人要有隨緣的性格,也要有不變的原則。人要如何自保?不傷害別人,和而不流,就是一個保全自己、尊重他人最好的方法。

皆大歡喜的管理

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之間經常會有一些計較爭執,包括國家和國家對立、民族和民族對立、黨派和黨派對立,甚至大官和小官對立,由於彼此沒有信賴,縱有合作,也都要訂立契約、法則,深怕對方欺負我,讓我上當。

其實,人類如果能把這許多分別、計較、執著都放下,凡事顧念別人,不自私,無論訂什麼契約、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能「雙贏」,就會皆大歡喜,但這恐怕就得看你在管理上的本領如何了。

從善如流的管理

人吃百樣的米,就有百樣不同的心,有的人明明看到人家事情做得對,卻因為自私心理作祟,偏要反對,不讓他成功;明明知道這個道理是不成的,他偏要執著,要人家接受。所以,在這個世間上,要一個人順理成章、從善如流是很困難的。一般來說,通情達理的人,他不一定有什麼特長,也不一定有特殊見解,但是對人家的好話、善事,都能附和、幫助,因為從善如流,他就能攝受、融和他人,成為龍天推出的領導者。

在佛門裡,講到布施,倒不一定都是出錢布施,有錢的人出一點錢做功德,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出力布施很辛苦,就不是人人能夠承擔了。當然,有的人自覺沒有什麼力量,那也沒關係,你可以說好話,對人讚美、應和,也是功德好事。假如你說我不會說好話,那也不要緊,只要你對善人、善舉、善事都能隨喜、祝福、贊助,一樣是功德一件。

所謂「從善如流」,例如:在佛教裡,有人要講經說法了,我們讚美他熱心弘法;有人要興辦學校了,我們讚美他熱心教育;有人要修橋鋪路了,我們讚美他對社會事業非常熱心。甚至從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家人,或者很多不相識的人口中,所聽到的好人好事,不勝枚舉,只要我們能夠從善如流,習慣了以後,自己不也就是善人了嗎?

可惜地,有的人就是不肯成就別人,不肯成就好事,明明是一句好話,他也要曲解;明明是一件好事,他也要破壞。可以說,世間的缺陷都是人為的,一個人能成就世間的美事,也能破壞世間的好事。

過去我有一個親戚,我好不容易幫助他從大陸到了洛杉磯,為了讓他在當地生活、發展,還替他找了職業,但是沒想到,只因為一件事情沒有滿他的意,他就發狠對別人說:「星雲大師花二十年建了西來寺,我只要二十分鐘就可以毀滅它。」他不只不能從善如流,還滿心的怨恨,這種心態實在很可怕。

有兄弟二人,老師告訴他們:「你們兩個人去舉薦自己最親近、最有關係的人士。」老大推舉了一位曾經幫助他的恩人,老二則是找了一位被自己幫助過的人。不料,後來老二竟然被他所幫助的人陷害,而至身敗名裂。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從善如流並不容易。所以,我們觀察一個人,要像曾國藩先生一樣會得識人,能從善如流的人必然是好人。

尊重不同的管理

在人類當中,有善人、惡人、好人、壞人、大人、小人,有的人心如日月、有的人惡意顛倒……有種種的不同。就是親如父母、兄弟姊妹,做人處事、見解看法,也有差異;同在一個機關共事的同事、同在一所學校讀書的同學,彼此也都各有打算和計畫。所以,這一個世間本來就是多元的,要求別人同自己一樣,很困難。再說,有時候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自己都不聽自己的話,哪裡還能要求別人與自己相同?

說到人間的和諧、人間的共識、人間的共業,並不是要大家統統都一個樣,還是可以保有不同,你可以有你的想法、我可以有我的想法,你可以有你的做事原則、我可以有我的做事原則,只要互相尊重包容,很多的「不同」都容許共同存在。人各有志,不必什麼都要相同,如果你能尊重「不同」,人緣必定能夠增加。

契理契機的管理

當初佛陀住世說法,有一個重要的原則──說法要「契理契機」。所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根機」,契合道理、契合根機,才能對人有用。

說到「契理」,有的人講經說法,講得天花亂墜,卻不是佛陀的本懷,不合佛陀的本意,不能契合佛法真理。談玄說妙,故弄玄虛也還罷了,謬解佛法、似是而非,只怕以盲引盲。

弘揚佛法,度化眾生,「契理」還比較容易,「契機」就比較困難,說法不能契機,聽的人也會難以受用。大抵上,人的根機不同,上等根機,只要你說一句話,他就能入門;下等根機,就是你說得再多,他也不能相應。所以,一個真正會講說佛法的人,要先了解對方的根機,他能理解大乘佛法的道理嗎?談空說有、談心說識,他能接受嗎?

現在許多弘法的法師,講說道理經常都是執一己之見,沒有真正設想眾生的需要,這樣要將佛法傳播出去並不容易。過去淨土「念佛法門」之所以盛行,就是因為它「三根普被」,無論上根、中根、下根的人,只要念上一句「阿彌陀佛」,都很能受用。不過,當今的人千奇百怪,有種種個性、種種根機,豈只有「三根」而已?所以,今日佛教各宗各派、各個寺院的領導人,不只要通達道理,還要能契合根機。

不合道理,就難以服眾;不合根機,就難以讓人接受,我想,將佛門「契理契機」的法門應用在社會的合作辦事、人我相處,也是很重要的管理法。

發心的管理

在佛教裡,動員的力量來自「發心」兩個字。「發心」對人有很大的助緣、助力,任何一個人想要擁有人緣,給人接受,就要發心,要勤勞、要禮貌、要負責……就是平時灑掃、燒茶、煮飯、法務,也都要講究發心,即便吃飯,也要發心,才能吃出飯食的美味;睡覺,也要發心,才能睡得甜蜜。

一般人常說:「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修學佛道也是一樣,先要發心,只要心一發,人緣就會增長;只要心一發,無事不辦。

所謂「發心」,「發」就是開發,「心」則好比田地,所以,「發心」就是開發我們的心田、心地。一塊山坡地,你開發它,就能讓林木生長、果樹飄香;一塊土地,你開發它,就能建設大樓;一塊田地,你開發它,就能種植五穀。所以,開發心田、心地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關鍵。

「發心」在佛教裡也是多元的,假如你想要成功立業、榮華富貴,就要發增上心,廣行善事,才能達到目的;假如你想要修行辦道,就要發出離心,看淡世間的財富、情愛、功名利祿,淡泊世間的擁有,道業才能昇華;假如你想要做一名真正的菩薩,就要發菩提心,具有入世的增上心,以及空無的出離心。

過去講「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這個國家必定有辦法。同樣地,我們信仰宗教,如果能有出世的思想、入世的精神,人生會更加圓滿、未來會更有成就。所以,我們要時時記住「發心」:我要發慈悲心、我要發修道心、我要發利人的心,甚至我要發心讀經、我要發心利眾、我要發心辦事、我要發心為佛教、為社會、為國家。總之,成功是從發心開始的。

管理不難,只要能讓我們的群眾、我們的團隊,大家都發心,不為自己,還怕什麼事不能成功呢?

空無的管理

在佛教裡,有一個最高深、最微妙的道理,那就是「空無」。「空無」雖然高深微妙,可是一般人卻不容易懂得。世間上的人都想要事業發達、有兒有女、升官發財、功名富貴,其實「有」不一定很好。比方兒女很多,雖然是福氣,但終究是有「福」也有「氣」,難免會有生氣的時候;財富很多,雖然可以不愁吃穿,但是錢財為五家共有,人為財死的也是很多。甚至人與人之間,相處合意者,一旦要別離,就會感到痛苦;不合意者,一再和你同在一個機關共事,也會教你不能稱心。

所以,對於「有」,有家庭,就有家庭的煩惱;有錢財,就有錢財的煩惱;有愛情,就有愛情的煩惱;有地位、有權力,就有地位、權力的煩惱。當然,世間上的「有」,有好有壞,最好是有歡喜、有自在、有安心、有平安,但是這種「有」,大家都不重視,只重視形相上的功名富貴。那麼隨著功名富貴而來的,也就有多少煩惱了。

其實,「空無」最好,空無不是沒有,就像虛空之大,不是能容納萬有嗎?倉庫空間很大,不是能放很多東西嗎?空地很大,不是可以建設大樓嗎?口袋空了,不是可以放錢嗎?腸胃空了,身體不是很健康嗎?所以,「空」中有妙「有」。

但是人不懂得「空」,都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而不知道空是建設有的。假如世間上沒有空間,茶杯不空,怎麼能裝水呢?碗盤不空,怎麼能裝飯菜呢?所以,我們要能了解世間萬有的「空」義,將空與有調和,如《般若心經》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是不二的。

面對萬事萬物,不要執著。即使今日你住的是高樓大廈,可能明日一把火、一場地震來,就讓你傾家蕩產了。相反地,現在你什麼都沒有,一旦因緣到了,利益自然就會找上門。所以在人間,無論與人相處,或者管理事業,「有」只是一方面,「空無」才是包含了一切。

就像颱風肆虐,災情發生在所難免,但是卻也有人因禍得福。有一個木材商人,原本計畫將木材運送到日本,因為颱風來襲而延遲了一個星期。沒想到,因為時間的延後,木材賣價在日本翻漲了三倍,忽然間他的事業發達了。風災不就成了他的增上緣嗎?因此,各有因緣莫羨人。

所謂「因緣」,也就是「空無」的思想,本來沒有的,因為「緣」來了就有;本來有的,因為沒有「緣」,就算是煮熟的鴨子也會飛了走。如果你能認識「空無」的道理,就能擁有這個世間最好、最微妙的人我關係,做人處事就更能得心應手了。

五欲的管理

常有人問:「人從哪裡來?」不用說,人從愛欲而來到這個世間。一般人以貪愛享樂為生命,事實上,生活在愛欲裡是辛苦的,當你需要他(它)的時候,就難以割捨;當你不需要他(它)的時候,就棄之如敝屣。每天處在愛恨裡,哪裡會有快樂呢?

人有很多的欲望,比方貪財好色,要名要利,沉溺於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五欲享樂裡。當然,人生在世,不能說五欲對人不重要,它確實能給人帶來一點甜頭,不過五欲裡的危險是比甜頭更多的。在《佛遺教經》裡面講,五欲──財、色、名、食、睡等於刀口之蜜,雖然可以讓你嘗到一點甜頭,但是有「割舌之患」。

佛經裡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個旅行的人,不小心掉入一口深井,好在即時抓住一條繩索,才沒有往下墜。幾次他希望能夠沿著繩子往上攀爬,都因為力氣不夠,差點墜落。就在岌岌可危之際,他往下一看,「哎呀!井底竟然有四條毒蛇吐著信。」過不久,又來了黑、白兩隻老鼠,齧咬著繩索。他想:「這條繩子就像人的生命線,要是斷了,這一生就完蛋了。」正當害怕的時候,飛來了五隻蜜蜂,在空中盤旋,瞬間還滴下了五滴蜜。旅人嘗著蜂蜜的甜味,一時竟然也忘記了危險。

這五滴蜜,象徵的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五欲是人所需要的,可是過分貪求,也會造成人的痛苦。

欲,有善法欲、染汙欲。吃喝嫖賭、玩耍取樂、懶惰懈怠等等,都是不好的欲望;相反地,我希望讀書、我希望上進、我希望有品德、我希望做好人、我希望能超脫、我要有信仰、我要信仰佛教、我要成佛作祖等等,就是好的欲望。一個人要增加好的欲望,去除壞的欲望,才能減少痛苦,增加喜樂。

五欲就像五把刀劍,能給我們作為防身之用,也能讓我們陷於生死邊緣。對於欲望,如果你不會管理,只有任它利用,受五欲支配的人生,禍患、痛苦也必定跟隨而來。所以,面對欲望,不能沒有魄力,要以正知正見來降伏其心;減少欲望、淡泊生活,才是最為平安幸福。所謂「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不要想管理別人、管理天下,先把自己五欲的盜賊管理好,一切就能平安;把五欲之患管理好,就能得到安全。

五戒的管理

在我弘法期中,尤其是在美國,很奇妙地,美國人都很歡喜受五戒,每當西來寺傳出傳授三皈五戒戒會的消息,美國人參加的人數總是超過華人。我想,主要原因是美國向來是個法治國家,人民都知道要用法來管理自己。

五戒,聽起來是叫我們這樣不能、那樣不可,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不可以邪淫、不可以妄語、不可以吸毒……有種種束縛,實際上是自由的,你不犯戒,一切就能自由,就都「可」了。縱觀牢獄裡的受刑人,不都是因為犯了五戒才入獄,失去自由的嗎?

所以,用五戒就能管理好自己。比方說:不殺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是尊重他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盜,不侵犯他人的財富,是尊重他人財富的自由;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名節,是尊重他人身體的自由;不妄語,不說謊話破壞別人,是尊重他人名譽的自由;不吸毒,菸酒、毒品一概拒絕,既不會浪費錢財、不會破壞名聲,也不會傷害身體,是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

假如家庭裡的每一分子都能受持五戒,必然有助於家庭和樂;團體裡的大家都能受持五戒,必然能增益團體的人事和諧。再說,做一個人,不受五戒,難道就可以殺盜淫妄了嗎?你能奉行五戒,才表示自己像個人,人家才肯接近你。

關於戒的自由、戒的尊重、戒的尊嚴、戒的利益,不勝枚舉。總之,你做人處事能夠奉行五戒,人格道德就會受到尊重,人我關係還會不和諧嗎?推而廣之,全國人民都能受持五戒,這一個國家還不會太平無事嗎?

吃虧的管理

人在世間上,如果光是想要討人家的便宜,那不是正道。所謂「吃些虧處原無礙,讓他三分有何妨」,假如你能夠學習吃虧,寧可以走正路,多給人一點,多忍耐一點,也不去計較損失,看起來是自己吃虧,實際上「失之東隅,收之桑隅」,反而讓你有人緣。例如:原本這一個「縣長」的職務是由我擔任,但是為了他要爭取,我就讓給他,看起來我是吃虧了,沒想到後來又有一個比「縣長」更高的「省長」職位空缺,大家想到我之前禮讓的表現,認為我可以承擔,反而因此討了便宜。所以,世間上的得失好壞並不是看一時的,也不是在形式上計較的。

又例如:兄弟分家,哥哥分得的財產多,可是他吃喝嫖賭,很快就用光了,多又有什麼用呢?弟弟分得的錢財少,但是他省吃儉用,家道興旺,那麼少也不是不好。甚至你分得一塊十公頃田地,不去種植,依然是荒地一片,沒有作用;而我雖然只分得一公頃土地,可是我勤於耕作,也能五穀豐收。看起來我分到的土地小是吃虧,但是只要我勤奮努力,少也可以變成多。

所以,吃虧就是福氣。凡事不肯吃虧,一味貪圖,就是擁有再多,也難保都能夠長久,不幸遇上盜賊搶奪、壞人詐騙,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不也都不是你的了?

世間上的一切,該是我的或者不是我的,都有一定的緣分。在團體裡,縱有一些吃虧,我做的多,他做的少;我的薪水低,他的薪水高,不用掛礙!只要你肯努力,有了善因善緣,還怕種子播到田地裡,會沒有收成嗎?所以,吃虧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

常不輕的管理

在《法華經》裡,有一位菩薩名叫「常不輕」。何以會有這個名號?因為常不輕菩薩與人相處,不論別人待他好或不好,他都是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將來皆當作佛。」對人尊重,不輕視人。

在這個社會上,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有對我們好的人,也有對我們不好的人,不論哪一種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都應該要給予尊重、包容,不起傲慢、輕視的心。

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不希望被人看輕。好比我把你當作學者、教授般禮遇,你會不歡喜嗎?我把你當作長官、領導般敬重,你會不高興嗎?所以,做人處事要謙虛一點、低調一點,對別人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讚美。

無論你是長官或者部下,做長官的人不要輕視部下,做部下的人也不要藐視長官,如果你能將「常不輕」運用在日常生活裡,看重別人,壓低自己,必定是不吃虧的。世間自有公道,只要是好人好事,即使眼前看來是受到一些損失,但是時間久了,也必定會獲得好處。總之,做人處事能養成不輕視人而尊重人的習慣,是可以討到更多便宜的喔。

貪瞋痴的管理

在佛經裡,有兩句重要的法語:「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人所以不能超凡入聖、不能解脫自在,主要地就是我們的心被三個「盜賊」:貪欲、瞋恚、愚痴降伏了、盤據了。

人因為貪欲過多,不能滿足,內心世界變得狹小;因為瞋恨,「火燒功德林」,自毀前程。其實,世間上的問題,發脾氣能解決嗎?你發脾氣,就算是對方不敢反抗,心裡也會感到不服,問題還是存在,甚至更加嚴重。

愚痴、無明就更加可怕了。世間上凡事都要講究理路,人有人理、物有物理、天有天理、地有地理、心有心理、情有情理,道也有道理。不講理就是愚痴,等於沒有道路,沒有方向,看不清這個世間的人我關係、物我關係、天地萬物共存的關係。

貪瞋痴三毒會戕害我們的生命,阻礙我們的前途,束縛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不能自由自在。

佛經裡提到,要想降伏貪瞋痴,可以用「戒定慧」來對治。貪心起時,以戒對治,不予取予求,不貪圖不義之財或不當的擁有;瞋心起時,以定對治,不任意瞋怒疑嫉,安詳自在;痴心起時,以慧降伏,禪門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智慧如光明,愚痴如黑暗,慧燈亮了,愚痴暗昧還不能去除嗎?

貪瞋愚痴的毛病,是人生苦難的根源,只有用佛法的戒定慧對治,是最為穩當了。

對治惡人的管理

佛陀涅槃的時候,弟子問:「佛陀!您住世的時候,我們遇到壞人,有您應付;您涅槃後,我們再遇到壞人,要怎麼應對呢?」佛陀說:「默擯!」就是不要理睬他。

這是很有道理的。等於一隻惡狗,牠對著你狂吠,你不去理睬,慢慢地,牠就會停止吠叫;如果你去理睬牠,牠就會吠得更兇。得罪善人,沒有後果;得罪惡人,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然,面對惡人,說要給予種種禮遇,那也不容易做到,不過「敬鬼神而遠之」倒是不難。要知道,善惡是會傳染的,與善人交往,很自然地你就會向善;與惡人來往,不知不覺地你就會行惡事。因此,對於惡人的處置,最好的方法就是「默擯」,少接觸。

所謂「惡人」,有的是心機很重,有的是疑心很重,有的是慢心很重,有的是侵犯心很重,遇上這許多人都要保持警誡,但是也不要得罪他,否則一旦得罪,就會沒完沒了,「默擯置之」就沒有事了。

說到人與人的往來,要免於交惡,好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往來,才能維持友誼的長久;好同事之間,應作「君子之交」,不要過分熱情,熱情畢竟是一時的,終會有冷淡的時候,平常心才是長期共事之道。就例如,每天給你大魚大肉吃,吃久了,難道不會覺得膩嗎?相反地,雖然青菜蘿蔔味道平淡,可是長年累月地吃,也吃不膩。所以,恬淡才能長久,人生以過中道生活最為平安。

對治執著的管理

在佛法裡,說明人類的愚痴有兩個重大的原因,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因為有這兩種執著,使得人類就像被鐵鎖綁住般,不能解脫。

所謂「我執」,就是自私自利,凡事只想到自己,錢財是我的、土地是我的、物質是我的……其實,地球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地球上的萬事萬物,有你的、有他的,還有大眾的;地球是大家共有的。

人因為我執的緣故,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解脫。在佛教裡,對治我執的方法,叫做「無我」。所謂「無我」,並不是叫人去自殺,毀滅自己,而是說不要執著私我,要把私我轉為大我,大公無私,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人我一體。不執著自我,心中的世界自然就會擴大。

所謂「法執」,諸如:為了人家的一句話、一件事而不滿,為了一樣東西、一項權利起爭執,為了彼此思想、意見不同而仇恨,互不來往等等,都是「法執」。

一個修行人,我執、法執不除,就不能得道。同樣地,在人世間,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兄弟姊妹各執己見,家庭就不能和諧;一個團體裡,如果大家都只圖私利,不肯為公,團體就不會有發展;一個國家裡,如果每個人都執著自我,不肯接受大眾意見,不為大眾謀福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我見、我思、我有、我要,也就不會有成就。

所以,身在國家裡,我只是眾中的一個,我要以眾為中心;身在團體裡,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我要為團體效命、發展,它才會進步。

總之,要想把自己管理好,對我執、法執要能放下;要想把團體管理好,人我之間不要太過計較;要把國家管理好,要有整體國家的觀念,不要個人主義。用解脫來對治執著,用放下來解除執著,執著消除了,一切海闊天空,身心還會不能獲得自由嗎?

上下尊卑的管理

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高喊著「復興中華文化」。什麼是中華文化?溫良恭儉讓是中華文化;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中華文化;甚至佛教講的慈悲、因果,不但是中華文化,更是舉世人類的尊嚴、最高的文化。

所謂「文化」,主要地,要有倫理、要有次序。例如:父母和子女,要有家庭倫理;師長和學生,要有師生倫理;主管和部下,要有工作倫理。如果沒有上下尊卑的倫理,沒有次第,那麼無論是團體也好,家庭也好,個人也好,就不容易和諧、安定。

上下尊卑是文化裡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想要復興中華文化,就要建立倫理道德,建立社會次序,建立共生共榮共存的關係,人我之間互不侵犯,要相互尊重,維持雙方的尊嚴。

在一個優良的民族裡,每個人都要自己管理好自己,行止進退要適合自己的身分,是軍人的,就要保國衛民;是商人的,就要販賣流通;是農人的,就要生產報國……大家各司其事,各盡其用,尊重、互助。

所謂「上下尊卑和睦」,人雖然有上下尊卑的分別,但是各有所用,應該互相尊重,這在管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例如:父親坐在上位,兒子坐在下面,是平等;老師站在台上,學生坐在台下,是平等,如果兒子坐在上位,父親坐在下面,或者學生站在台上,老師坐在台下,那就不平等了。所以,「平等」者,是個人在「用」的上面,要能適應自己的身分、發揮自己的能量,並不是說要大家統統都做長官,哪裡有那麼多長官可以做呢?如果大家都要做父母,誰來做兒女呢?父母、兒女,長官、部下,老師、學生,各自扮演好角色,盡自己的責任,才是平等,才叫文化。

環保的管理

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問題,須類僕肮關陑。例如:戰爭、和平、貧窮、飢餓、生態、保育等等,尤其環保是一個舉世都重視的問題。

地球是人類共同居住的家園,舉凡地球上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與我們有關係,甚至與未來的子孫也都有關係,不能不愛護。所謂愛世、愛國、愛民、愛家,「愛世」就是愛這個世界、愛這個地球。今日愛護地球的首要之務就是環保,大家要做世界的環保先鋒。

佛經裡有一位持地菩薩,他對地球的愛護,就如經文所說:走路輕悄悄,怕踏痛了大地;講話不敢大聲,怕吵醒了大地;垃圾不敢隨便丟棄,怕汙染了大地。這也顯示了他對環保的主張。

在佛教裡,過去僧侶開闢山林、種植樹木、修整道路、保護水土,把山林美化成一座清淨美麗的園林,因而有日後「天下名山僧占多」的美談。可見得,佛教僧侶不但重視人我之間的關係,對於居住的環境也非常尊重、友好,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大地上所有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人類都應該要愛護、照顧。

假如人類對於大地上的生命都能愛護、照顧,將來必定也會得到他們的回饋,供應你的所需。所以,我們要重視水土保持、重視環保生態,對山林裡棲息的動物,森林裡飛翔的鳥雀,海洋裡悠游的魚蝦,不要濫捕濫殺,要讓牠們的生命能夠存在。像在西方國家垂釣的規定,凡是釣到不及一尺長的魚,任誰都不能帶走,要再放回海裡,讓幼小的生命,有成長的機會。

總之,人類不但要把自己管好,把家庭管好,把社會管好,把國家管好,也要把地球照顧好,愛護它、保護它、尊重它。如此一來,大地上的生物欣欣向榮,與人類和平共存,地球還會不能萬年長在嗎?

打球的管理

我出生在江蘇揚州,家住在揚子江邊,從小約莫三、四歲的時候,就學會在水中游泳。雖然家庭貧困,但是在水裡游泳的興趣並不減。十二歲出家後,棲霞山連個水塘都沒有,忽然從一隻水鴨子變成了一隻旱雞,一下子也難以適應,不過想到人生未來的前途,不是在游泳上,還是要再靠別的方法,要讀書、要培養技能、要有內涵,才能夠在社會生存,所以,讀書、忍耐、修行,就成為我出家的目標了。

過去我在叢林寺院裡提倡體育運動,不為一般保守的老師接受,還將我開除。從此,我愛好運動的性格只得隱藏起來。來到台灣後,我做了台灣佛教講習會的教務主任,提倡學生打排球,但是學生看到球都不敢接,一直往後退。我就想,我真是可憐,過去做學生的時候提倡體育,老師開除我;現在我做了老師,提倡體育,學生卻不敢打球。

佛光山開山以後,時逢台灣籃球運動盛況,從克難隊、大鵬隊、陸光隊到七虎隊,那許多的名將,例如:賈志軍、唐雪舫、陳祖烈、黃國揚、王毅軍,至今我都難以忘記。

我覺得,打籃球實在是我們出家的佛教青年需要學習的,它對於人生的自我管理、人我關係,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在籃球場上,雖然分有兩隊,但對手並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朋友;沒有了對方,也就不能打球了。所以,在這個世間上,凡事要能包容,慈悲就沒有敵人。

在球場上,球員表現雖然凶猛,實際上是仁慈的,在打球的過程中,不可以碰人、打人,如果撞到人或者打到人家的手,就要記犯規一次,要舉手認錯,向對方道歉。認錯是人類最大的勇氣,而打籃球正可以養成認錯的習慣。

除此之外,打籃球必須快速爭取時效,假如動作稍微慢了一點,零點幾秒之間,就會讓人失去贏球的機會。更重要的,要有團隊精神,要替隊友製造機會,不能單打獨鬥,心中要有人、要有整體,該勇敢的時候要勇敢,當保守的時候也要保守,進退快慢掌握得宜,攻防策略拿捏得準。

總之,打籃球不但技術要高超,人品、道德也非常重要,籃球運動對於一個年輕人的訓練,有莫大效用。許多人都知道我愛好籃球,當然現在老矣,不能再打球,但是籃球運動對年輕人的教育,還是教我非常欣賞的。

送往迎來的管理

國際佛光會成立的時候,我在信條裡寫了一句話:我們對會員要「來時歡迎,去時相送」。這句話看起來雖然簡單,果真大家都能做到,結果將妙不可言。

就說我們自己,無論到什麼地方去訪問,能得到人家的歡迎,會不高興嗎?人家來訪,我熱烈歡迎,他會不歡喜嗎?假如你跟人家告別,他對你不理不睬,你不會走得寂寞無聊嗎?假如他熱烈為你送行,你又怎麼會不感到欣喜呢?甚至你返鄉回家,看到多少親人朋友到機場、車站歡迎,你會不開心嗎?你即將離開某一個地區,朋友聞訊趕來送別,你會不愉快嗎?從人性上說,人人都歡喜人家歡迎、人家接送。因此,人際之間,「來時歡迎,去時相送」,會增加友誼、增加善緣。如果迎送能得法,接下來的交友、辦事,都會有很多的方便,很多的善緣善果。

總之,對於客人,所謂「來者是客」,要多一些禮遇,就是到了要分別,雖不必「送君千里」,能給他多一些關懷,他也會感激在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一定是在金錢上來往多少、在物質上分配多少,在迎送之間,就會皆大歡喜。

迎送是人際關係重要的一環。為了給人歡喜,為了以後的好因好緣,像這樣皆大歡喜的事情,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得到,為什麼我們不做呢?

兩岸問題的管理

自古以來,皇帝稱為「天子」,人民稱為「奴才」。不過,一旦生靈塗炭,百姓也會起而推翻王朝。國父孫中山先生為了「三民主義」推翻滿清之後,共產黨為了「共產主義」,又與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較量,因為意識型態的不同,導致了後來兩岸對立的局面。

這種對峙的情況,雖然已經在數十年前開放往來,開啟交流,但是要論「平等」,最初國民黨人士仍然認為:「大陸太窮,還難以平等對待。」而如今,大陸富有了,共產黨人士也覺得:「台灣很小,也難以平等對待。」實在說,你我一家親,你我都是同文、同種、同胞、同文化、同語言,一切皆同;同,不就是平等了嗎?

世間要和平,就必須平等對待。長期以來,兩岸的往來,大家都是在我執、法執中論來論去,現在又多了一個民進黨,大家在地域、種族、意識型態上糾葛不清,兩岸的問題就更加複雜了。其實,不必比較計較,共生共榮、共同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大家共同存在,兩岸一家親,大陸很大,對台灣很小,就要慈悲一點;台灣很小,對大陸很大,就要智慧一點。如此,智慧、慈悲,慈悲、智慧,彼此就對等了。尤其現在,舉世都厭惡戰爭,兩岸既是同胞兄弟,既是一家,既是同一個文化,又何必計較貧富大小、人我是非呢?應該把我執、法執去除,你愛我、我愛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兩岸都是炎黃子孫,應該回到一個歷史的中國,回到一個文化的中國,回到一個未來強大的中國,讓舉世對中國人刮目相看。和,才有希望,才有前途,才有未來。

兩岸的領導們,為什麼你們要在意識型態上計較呢?假如另一方意識型態與自己不很和,那也不是什麼大礙,只要運用智慧、慈悲,在智慧、慈悲之中往來,也必定會有一個出路──兩岸一家,和平中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