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4 回憶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選舉

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歷史,遠從南京時代開始,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的選舉,就已種下了鬥爭不合的初因;延續到台灣來,又因為地域觀念,沒有公平正義,人心不平,一直紛爭不已到今天。

中華民國由國民黨治國分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軍政時期,第二個階段訓政時期,第三個階段就是憲政時期。

中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急於要國家推行憲政,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四月二十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舉辦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選舉。時值抗日剛勝利,蔣介石的聲望很高,總統選舉,只找出一位居正出來陪選,當然,蔣介石以高票當選。

但是,副總統就不是這麼簡單了。所謂群雄競爭,個個都想坐上副總統的寶座,如:孫科、李宗仁、于右任、程潛等人。此中,蔣介石屬意孫科做副總統,但桂系的李宗仁執意要競選副總統;蔣介石使用種種的壓力,但阻擋不住三千多位的國大代表都想要投李宗仁一票,而李宗仁也對副總統的地位勢在必得。在經過四輪投票後,孫科以一二九五票比一四三八票敗給李宗仁。

那個時候在南京,第一屆的國大代表有三千多人,吵吵鬧鬧多日,甚至還有人抬棺抗議,也有人用卡車運載黃金去運動,乃至有人提議要取陳誠之頭才肯開會的主張。因為陳誠裁軍不當,致使被裁的老兵因無其他的生活能力,都投到共產黨,增加共軍的力量,使國共實力立見懸殊。

選舉結果出來,沒有多久,因為徐蚌會戰,蔣介石親自指揮失利,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因此自殺;蔣介石的文膽陳步雷,也是心力交瘁,沒有資源再來從事戰爭,後來也吃安眠藥自盡。我們想,蔣介石也必然身心交瘁,就自動隱退於浙江奉化溪口的故鄉。總統一職,就由副總統李宗仁來行事做代理總統。

但是,蔣總統雖然是歸隱溪口,軍政大員卻都到溪口向國民黨的總裁蔣中正請示,置代理總統於不顧。李宗仁也只有與一些民主人士,如:民社黨、青年黨,甚至於與共產黨往來。至此,大陸河山變色,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了。

不數月,共產黨從北方渡江與國民黨在上海會戰,國民黨對四川、雲南的軍心也都不穩。眼看著中華民國的江山要由共產黨來代替了,李宗仁很無奈的也棄職前往美國,不問國是。一下子政府沒有領導人物,失敗,這是必然的事實了。

這個時候,好在孫立人在台灣訓練的新兵,在金門和進攻的共產黨「古寧頭一役」中打了勝仗,一時,台灣士氣如虹,陳誠邀請蔣中正到台灣來復職視事。因此,就在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三月一日,蔣中正在萬眾擁護中,又再繼續回任第一任總統的職務。

說來,先前政府因為內戰並沒有特別關心台灣,幸好陳誠在台灣施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把國家四大公司交予民營,當時的嚴家淦、任顯群等人,在台灣都是一時之選,他們主持的財經政策,如發行「愛國獎券」,就為國家賺取了很多的經費。

但不可否認的,「二二八事件」給予台灣人的創傷,怨恨不但沒有停止,還繼續增加。一些國民黨的軍政大員如柯姓、彭姓這許多將軍,殺人如除草,造成所謂「白色恐怖」,冤魂累累。

其時,蔣中正要想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喊出要反攻大陸,口號是:「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一時之間,很能振奮台灣民心,穩住了台灣局勢的安全。

後來在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共產黨以四十多萬發的炮彈攻打金門,即所謂「八二三砲戰」,也未能僥倖成功;台灣因為有美國的援助,所以擁有金門、馬祖、台灣、澎湖等地,讓中華民國的生命,甚至於國民黨的政權,仍然得以繼續。

之後,共產黨忙於文化大革命,一時在台灣,海峽兩岸彼此雖然對峙,但沒有發生重大的戰爭,國民黨一直就這樣倖存。也因此,蔣介石就有所謂的「余又任」(于右任)、「吾三連」(吳三連)、「照例連」(趙麗蓮)擔任了第二任、第三任、第四任、第五任總統……這樣一直視事。甚至在他過世,由當時的副總統嚴家淦過渡之後,由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當選總統。

不過,蔣經國在台灣,倡導十大建設,發展經濟,重視青年學生,舉辦救國團,對軍人、老兵榮民的福利照顧,加強農村建設,一時台灣有了中興的氣象。

但是,關於自由民主選舉,那時候國民黨尤其重視由外省人才擔任要職,對於本省的人才缺乏接納,疏於顧及,以致本土人士有了心結,受到創傷之後,亟思報復,所以有雷震《自由中國》的鼓吹,李萬居《公論報》的傳播,和郭雨新等台灣一些民主人士奮鬥不斷。

特別有影響的是,本省籍的許信良已經當選桃園縣長,國民黨仍然不讓他順利當選,引起了「中壢暴動事件」;後來又有高雄橋頭余家班發起「美麗島遊行」,國民黨終於不敵民心,黨外人士趁機成立了民進黨。

不過,蔣經國還算是一位懂得民意的領導人,他也順勢解嚴、開放大陸探親,並且喊出「以三民主義、自由民主均富統一中國」的口號。但是,蔣經國最大的錯誤,是捨棄了林洋港,而任用「人在台灣,心在日本」的李登輝為副總統。

由於蔣經國老病衰弱,他逝世之後,李登輝自然接收了國民黨的勢力,繼任了總統。那時候,國民黨「主席」這個職稱,蔣宋美齡並不甘願讓李來承受,但宋楚瑜臨門一腳,幫助李登輝登上了總統暨國民黨主席的大位。之後,台灣在李登輝「明為國民黨,暗為主張台獨」的操弄下,黨國分裂、族群分裂,後來李登輝遭國民黨開除,推動了「台聯」的成立。

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歷史,遠從南京時代開始,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的選舉,就已種下了鬥爭不合的初因;延續到台灣來,又因為地域觀念,沒有公平正義,人心不平,一直紛爭不已到今天。

現在,台灣要能真正的自由民主,最重要的,要讓種族和諧,不分地域,要有公平,更要有正義。過去國民黨對民間人士的打壓,讓有志於從政的台灣青年才俊,受到壓迫的一些仇恨,希望能看在國民黨在台灣幾十年來的建設下,彼此寬待包容,讓台灣成為一座安全美麗的寶島,所謂「一見泯恩仇」,大家和諧,互相尊重包容,彼此攜手合作,共創台灣的未來。

這必定要由兩黨的人士開闊心胸,要能顧念大局,要重視未來的生存,要留住與大陸談判的籌碼,不要再自毀長城,或者,我們台灣小民未來還有一點希望吧。

至於台灣獨立還是統一,現在不必急於談這個問題,就交給歷史、交給時間去自然發展。現在,我們兩岸和平友好往來,所謂「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還是彼此最重要的和平共識,也是台灣最好的心願了。

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