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8 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

前言

人在世間上,需要我們管理的,有人事、親情、感情,這些人情事故,追究源頭,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是否管理得當,因此,我們最要管理好的是自己的心。

我們的心、我們的思想是一個很奇異的團隊,特別需要我們的管理和關照。我們的思想是否正確?我們的見解可以嗎?我們的看法中道嗎?這些都要管理。能可以了解、觀照自己的思想看法合理不合理,對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思想看法合理,凡事都會很順利;如果不合理、不安心,就會很煩惱,表示你對自己的心理上很多的問題不善管理。

管理順利,人我相處,自在逍遙;不去理會他,久而久之就會出問題。就像水溝,平常不去疏通、清理,就會積垃圾、長蚊蟲,對生活的環境帶來髒亂。同樣地,人心不去管理、治理,麻煩就會不斷製造出煩惱來。可以說,人的一生,從身到心,從內到外,從家庭到社會國家,都離不開心的管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的管理非常的麻煩,因為眾生的心念錯綜複雜,不過,佛教對治的法門也無量無邊,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我們的煩惱,汙泥也會生出蓮花的。

接下來,從我寫的一筆字,人間佛教「治心百法」中,列舉數點意見,提供給大家參考。由於萬變不離其宗──我們的心,因此,本文將「認識自心,一心二門」作為總說,其他九說是為別說。以下一一做說明。

一、認識自心,一心二門

每個人都有一顆心,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認識自己的心、懂得自己的心;正如唐朝石頭希遷禪師說:「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人,因為不能認識自己的心,所以做不了自己的主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本家在哪裡;因為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在人生的大海裡隨波逐流,沒有方向、目標,也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價值在哪裡,這樣的人生是很可悲的。

因此,我們要想主宰自己,管理自己,乃至管理世間的一切,首先就是要認識自己的心。因為大至宇宙虛空,小至微塵剎那,都通之於心;心不明,對一切就會愚昧無知,那麼前途可就足堪憂慮了,所以認識自己的心,其重要性,不言可明。

根據《大乘起信論》說,我們的心是「一心開二門」。所謂「二門」,就是「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顆與佛同等的「真如心」,那是清淨無染、永恆不滅的佛性,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本體,稱為「心真如門」。只不過凡夫眾生不懂,不能認識自己的「真心」,因此心中有寶卻不自知,只有「懷珠作丐」,流浪街頭,迷失在茫茫的人海裡,載浮載沉,就如大海之漚,忽生忽滅,這就是「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無生無滅,離差別相,絕對平等,可以說就是正的、善的、好的、淨的;「心生滅門」遇緣容易生起妄心,產生迷悟染淨對待的差別相狀,可以說就是邪的、惡的、壞的、染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心可正可邪、可善可惡、可好可壞、可真可假、可大可小、可上可下、可染可淨、可迷可悟、可聖可凡……。

心的力量其大無比,心是我們的主人,我們平時身體所造作的行為、口中所說的語言,都是受到「心」的鼓動而造作出來的。如果我們的心好,就會做好事,說好話;相反地,心惡,就會做壞事,就會惡口罵人。

身口意三者,就是造業的主人翁,如果我們能把這三者都管理好,讓自己每天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正的、善的、好的、美的,每天都能用真心誠意做人處事,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不斷向上提升,往四聖之路的佛道上邁進;相反地,心懷造惡,就會向下沉淪,生生世世在六道裡輪迴,甚至在三惡道裡受苦。

正如《雜阿含經》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因為「心」關係著我們人生的苦樂,乃至生命的輪迴,所以佛教講「修行要修心」,也就是要把我們這顆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的心管理好。

我們的心,平時都是隨著「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向外追逐「色聲香味觸」等各種聲色貨利、五欲六塵,於是生起貪染愛著、瞋恨嫉妒、分別計較,乃至人我是非、自私無明等雜念妄想紛飛,讓我們的心一刻都不得安寧。因此,我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心,除了要認識它,而且要有方法處理它。

在《佛遺教經》裡提到:「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就是教我們要「制心一處」,把心安住於一境,不受外面的世界干擾。「一」很重要,如剛才所說,世間萬法,生滅不已,世間萬象,紛陳雜亂,因此難免有麻煩,所以還是一真法界,最為究竟。就如我們的生活裡,夫妻之間,一夫一妻,不要有小二、小三,家庭才會健全;從事任何行業,也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事業才能成功。

但是,如何才能「制心一處」呢?佛教裡有各種的修行法門,如:參禪、念佛、持咒、觀心、數息,甚至抄經、禮懺、拜佛、朝山等,都是為了安定我們的這一顆心。不過,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我肯定「我是佛」。

如果我們念念都能想「我是佛」,自然不會去侵犯別人,進而會用佛心去成就別人、利益他人。能夠自我肯定「我是佛」,就能懂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但人我是一如的,山河大地、情與無情,也都是我心中的眾生,我都應該尊重他、包容他。如此一來,把自己的心管理成「我看花,花自繽紛;我見樹,樹自婆娑;我覽境,境自去來;我觀心,心自如如」,那麼當下就能認識自己,就是自我管理成功了。

二、用自覺對治無知

有一道謎題說:「三點若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因它起,成佛也由它。」這個答案說的,就是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不是只有父精母血、因緣和合而有的「肉團心」,除此之外,我們每天都在對境生起「緣慮心」、「思量心」、「積聚心」,也就是對人、對事、對境,生起種種的好惡、分別,種種的比較、計較,甚至怨恨、不平、自私、執著等種種虛妄不實的心。

這些不好的心,如果我們不把它管理好,任由它翻雲覆雨、興風作浪,帶著我們上山下海、升天入地,那麼不只是今生受苦受難,來生還可能披毛帶角,不復為人。所幸,我們每個人都還有一顆「真如心」,只要我們懂得把心管好,把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那麼不只是今生可以有大成就,甚至將來成聖成賢、成佛作祖都綽綽有餘。

只不過凡夫眾生累劫以來,積聚的習氣太重,所以要調伏這顆「頑固難化」的心,也不是那麼容易。佛陀在經典裡,曾把我們的心作了種種的譬喻。例如說:心如猿猴難控制、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野鹿逐聲色、心如盜賊劫功德、心如冤家身受苦、心如童僕諸惱使、心如國王能行令、心如泉水流不盡、心如畫師描彩繪、心如虛空大無邊等等。

因此,如何把這顆如猿猴般時刻跳動不停的心看管好,如何把如強盜般劫取我們功德法財的盜賊擒拿住,在經典裡也有種種的方法,如「四念住」、「五停心」、「六妙門」、「九住心」、「九想觀」等等。但是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覺」。

我常說,一個人平時有老師教育我們,給我們覺悟,那是「緣」;而「因」,就是自覺。所謂「自覺」,就是自我要求、自我肯定、自我啟發、自我覺悟,也就是佛陀教我們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佛陀要我們皈依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這就叫「自依止」;皈依法、皈依真理、皈依自性的光輝,就是「法依止」;不要隨便給人牽著鼻子走,就是「莫異依止」。這就等於禪門的教育,禪師教育弟子,他不會跟你作說明,而是要讓你自己去參;因為自己覺悟的,才是自己的,自己不覺悟,我說的還是我的!

這也如同自己的身體,要想獲得健康,平時就要注重飲食、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賴外在的補品,利益有限。所以禪門裡也有所謂的:「由門入者,不是家珍;從心流出,才是本性。」

一個人如果能夠時時自我覺悟,例如:自覺自己對人不夠好、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對做事不夠賣力、對求學不夠用功,或是對父母家人不夠盡心、對親朋好友不夠盡力,甚至對國家社會的服務奉獻不夠;能夠時時自覺自己不好、不夠、不足,就會不斷精進,努力向上。

如此日積月累,你的道德人格自然會日日增上,你的人緣福德,也會日日增加,甚至你的智慧覺性都能日日增長。有了覺性,一旦有不好的念頭生起,自能即時察覺,即刻阻斷外緣。王陽明先生說:「捉山中之賊易,擒心中之賊難」,但是有了自覺,還怕心中的盜賊不能手到擒來嗎?所以,「自覺」就是最好的管理,唯有透過「自覺」,才能把自己的身心管理好。

三、用知足對治貪婪

《三時繫念》云:「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因為貪心、自私、不滿足,對於不能順從己意的人事,瞋恨煩惱就接踵而來,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許多的痛苦,不得自在灑脫。

有一首〈不知足歌〉,形容一個人「心無厭足」是非常貼切的。歌云︰

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支虛;

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總總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

《八大人覺經》云:「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貪欲愈多,增長的罪惡就愈多。

貪欲如水,不知道要控制,任由物欲橫流、四處流竄,不僅危害了社會自然,最終也會殃及自己及後代子孫。我們一個人擁有再多的金錢,每天也只是「千棟房屋一張床,萬貫家財三碗飯」,再怎麼吃、怎麼用,都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每個晚上換三張床睡覺休息;就是腸胃再好,也不能毫無節制的暴飲暴食,佛法講「中道」,凡事都要適可而止,過與不及,都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那麼如何來管理我們貪得無厭的心?知足,可以讓我們遠離貪婪、比較的心。如《太子瑞應本起經》所云:「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無為第一安。」幸福安樂,不是取決於我們擁有、占有多少,而是能有一顆知足的心。

相對地,貪欲就像無底洞,會讓我們不斷地希望擁有更多,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卻未必真的用得了那麼多,所以大家在需要和想要之間,要能權衡,多一些考量,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自然,都要在互利、互助的情形下,才能成就和平、和諧、穩定的永續發展。

只要心中常常自忖:生活雖然沒有萬貫家財,但是,我擁有樸素、幸福的家庭;吃飯雖然沒有滿漢全席,每天的菜根香,我也能甘之如飴。每天活在歡喜、希望中,這不就是活在天堂裡,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嗎?就像佛陀的堂弟跋提王子,跟隨佛陀出家做了比丘,體悟到人生儘管沒有錦羅綢緞,山珍海味,但能悠閒於林中坐禪,衣食簡單,自由地經行,安心地睡覺,沒有任何不安,就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了。

《佛遺教經》也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若問天堂、地獄在哪裡?貧、富在哪裡?就看他知足和不知足。多一分貪欲,便多一分煩惱,若時時以知足、感恩、惜福,來管理貪欲的習氣,人生就更自在灑脫了。

四、用慈悲對治瞋恚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在佛教裡,把瞋恨心比喻成火,能燒掉功德之林;瞋恨也如同刀劍,會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在《法苑珠林》中記載,瞋恚有六點過患:失善法、墮惡道、造惡口、喪法樂、竊善心、遭禍患。瞋心所造成的缺失,將導致人生的旅途,障礙難行。

瞋恨之火一旦燃起,就是再好的男女朋友,再相愛的夫妻,也可能反目成仇,甚至恨不得致對方於死地,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瞋恨,會讓我們失去理智,乃至各種好因好緣,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和接受,如《佛遺教經》說:「瞋恨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生後世,人不喜見。」

如何消滅內心瞋恨的火焰?必須用慈悲的法水讓它熄滅。「慈」是予樂,「悲」是拔苦,多一分慈悲,自然會少一分瞋恚。其實,人我之間會起衝突,都是因為我們缺乏同理心、包容的心,以自己的立場、需要來要求對方,當對方不能按照我們心中的期望時,就會因為生氣憤怒,失去理性,不擇手段的去傷害對方。

生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每次因為生氣,要發怒指責、傷害對方時,不妨試著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有沒有其他的管道,可以來解決問題,或者,請教善知識,討論應對的方法,如古德所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慈悲沒有障礙,慈悲沒有敵人。有些人的能力很好、很強,但是脾氣、個性不好,大家不歡喜和他共事,不能給人接受,也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同樣地,有些人能力不怎麼樣,但是,處處替人著想,慈悲善良,肯吃虧,需要幫忙時,朋友紛紛出手相助,反而容易成就。

有青年問我:「要怎麼控制自己的瞋恨心?」我說:「問你自己。」說和不說,做和不做,決定的關鍵都是取決於自己。因為一時瞋恨、衝動,失去自己的人生,衡量得失後,你還會衝動?不能控制嗎? 

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慈悲待人,能培養我們的福德因緣。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彼此之間,我多一分慈悲給你,你多一分愛心給我,多一點善緣,少一分瞋恚,不要給人難堪,不要讓人為難,彼此退一步想,留個將來見面相處的機會,這樣,彼此人生的空間反而更寬廣。

每一個人都能用慈悲來管理瞋恨,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他交換,將心比心,不要以大欺小,以強欺弱,那麼人與人之間沒有對立,國與國之間沒有了戰爭,世界和平便能早日到來。

五、用律己對治欲望

我們的欲望,如無底洞一樣,沒有滿足的一天,如果不能加以控制,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可能會犯下殺盜淫妄等不當的罪業,致使自己、他人,痛苦不己,嚴重的,甚至造成整個社會的負擔和遺憾。

欲望有二種,分別是善法欲和惡法欲。善法欲的力量,會促使我們歡喜聽聞正法,努力上進,不斷地自我突破、超越,許多各行各業成功人士,或學有所成者,都是源自善法欲的動機;惡法欲,則是在貪求無厭中,不知反省自己,不願務實做人,只想透過侵犯、傷害別人、討便宜,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每一個人的欲望,都有內憂外患,內憂是我們內在對財、色、名、食、睡五欲的習氣追求;外患是不斷地剌激、誘惑我們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要想在這二者之間,獲得自在、解脫的人生,不被欲望奴隸,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在行為上自我轉化。

如何對治欲望?透過戒律的管理,可以約束、節制我們對欲望的盲目追求。其中,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就是提升、淨化我們欲望的法藥。

比方說:有些人,感情受到挫折,得不到對方的愛,也不希望別人得到,因此萌生殺意,如果他能持守不殺生戒,產生一種自制的力量,就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看到喜歡的東西,心生占為己有的念頭,持了不偷盜戒,就會自我提醒,應以正當的經濟行為,獲取應得的東西。結了婚以後,在交際場合遇到談得來的對象,想到自己受持五戒,就會把持自己的行為,不要逾矩,以免落人口舌,造成婚姻危機。遇到財務困難,想要行使詐騙的手段時,想到誠信建立的不易,一旦失去信用,就無立足之地,在行為上就會謹慎小心。生意往來,難免喝酒,若能以茶代酒,當然最好,若不能,也要能節制,不要因為酗酒,而犯下殺、盜、淫、妄的過失,因小失大,毀了自己的人生,也侵犯別人的生命、名譽,後悔難追。

人的一生離不開金錢、愛情、權力等各種的欲望,因此,我在推動人間佛教的過程中,提出「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政治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慈悲的道德生活,尊重的倫理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這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皈依三寶是宣誓自己成為佛教徒,受持五戒是行為的改善,趨向佛道的開始,只要依著五戒的準則來管理欲望,你不侵犯我,我尊重愛護你,人我之間互助、互信,那麼,一家受五戒,家庭美滿幸福;人人受五戒,社會必然和諧安定。

六、用謙虛對治傲慢

傲慢,是五毒、六根本煩惱之一。我為人處世傲慢嗎?不妨檢視一下平常自己的起心動念,行為舉止。

傲慢的人,自視甚高,不易服從他人,也不歡喜和人配合,不接受他人的意見,由於無視他人的存在,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大放厥詞,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如男人看不起女人,資深員工欺負新人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傲慢。

「我慢山高,不見德水。」性格傲慢的人,因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不會想要主動去請教他人,聽聞善法也不會著意,不但障礙自己學習進步的因緣,錯失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在團體中不得好人緣,甚至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抱怨、不滿的情緒接踵而來,得不償失。

如何降伏傲慢?謙虛是管理傲慢的法門。《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就是降伏我慢的修行代表,他尊敬人人皆有佛性,當來成佛,不管對方是什麼身分、地位、性別、年紀,他都合掌恭敬,給予讚歎:「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拜訪各行各業,尋師訪道,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少,在謙虛受教中,得到大家的讚許、接受,在參訪的過程中,降伏我慢的習氣,擴大人生的視野,也增進自己的智慧、道德。

其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一個人所知道的,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不過如微塵一般。發明萬有引力的科學家牛頓,在他的回憶錄中,謙虛的表示:「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而言,我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頑童,為時而發現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愛的貝殼而歡喜,而我面前的偉大真理的海洋依然未經探索。」愈是偉大的人,愈是明白自己所知有限,也因此更為謙卑。

「謙受益,滿招損。」為人處世,應以此惕勵自己,不因小小成就而自滿、自傲,以至於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要更加虛心的向師長們求教,並時時心存感謝;唯有懂得謙恭,才能使自己真正的受益!

我慢的習氣,與生俱來,因此,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淨土洞窟內,特別建設了一道大門,高只有五尺,提醒我們六尺之身在真理之前,要懂得低頭、謙卑,才能有所收穫。

謙卑的人,成熟穩重,慈悲莊嚴,讓人一見就被他的涵養所攝受,心生尊敬;傲慢的人,不可一世,讓人心生排斥。謙卑,如同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結實纍纍的水果,愈是將枝葉彎得更沉。學會謙卑的自我管理,給人接受,終生受用不盡。

無情說法,遇緣有師,隨喜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具備正面能量,等到境界現前時,就容易過關了。

七、用喜捨對治慳吝

有一些人,因為個性慳吝,平常不願同人太多往來,凡事貪小便宜,只圖個人利益,擔心和人交往就得要付出、給予,深怕自己吃虧不討好,給人占了便宜,而把自己關在如銅牆鐵壁般的心牢裡,造成人際關係疏離,活得鬱鬱寡歡。

台灣有句俚語說:「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就是形容這種性格慳吝的人,當花費的時候,他捨不得花費;該布施的時候,他也捨不得奉獻給予。由於慳吝,把人生弄得一點歡喜、希望也沒有。要改善這種人生,就得靠喜捨來對治慳貪吝施的習氣。

眾生是我們的福田,喜捨布施是世間最有保障的投資,不管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就能得到福報,所以又稱為「種福田」。雖然,布施分成「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只要發自內心,誠心誠意的供養布施,聖賢、父母、貧病者乃至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無上的福田。

人要學習布施,即使只是給人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句好話,或是給人一點點方便都是布施,布施是一個習慣,習慣要從平常的行為中養成。佛經中記載,有一位家財萬貫而又慳吝、貪心的大富翁,一天,聽聞佛陀開示布施的利益,可以獲得今生安樂和來生富足。這位富人聽完後,便左思右想:「我現在雖然生活得很富裕,但是,銀行的存款總有用完的時候,我應該去請教佛陀,如何繼續培福,才能生生世世都做一個富有的人。」

因此,這位大富翁就前去請教佛陀,如何學習布施法門,讓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夠安樂富有。佛陀告訴富人,布施看起來是給人,事實上,種子播到土地裡面,等到時節因緣到了,你還怕它不能開花結果嗎?不能有所得嗎?世出世間都不離「因果」二字,布施如同播種,只要時節因緣成熟,還怕不開花結果嗎?

佛陀於是從地上拔了一株草,放在大富翁的右手,教導他說:「你現在將你右手的草,放到你的左手。」富人聽完佛陀的開示,就開始練習將右手的草布施給左手,由於平常沒有習慣付出,在這個互相給予的過程中,富人非常的掙扎和不捨,他想:「這是我右手的草,為什麼要給左手呢?」

就這樣反反復復,掙扎不已,幾次猶豫之後,富人體悟到一個道理:「右手是我的手,左手也是我的手,給左手也是給我自己啊!」布施看起來是給別人,其實是給自己,既然別人也是自己,又何必斤斤計較要將金錢占為己有呢?在佛光山的檀信樓,有一副對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就是布施最好的寫照了。

布施分成有相的布施和無相的布施,有相的布施,雖然獲得人天的福報,依舊在六道輪迴,雖然能夠享受布施的福報,總免不了許多煩惱,因此,我們要從有相的布施,提升到無相的布施──「三輪體空」,布施的我、接受的你、所施的物之間的關係要能超越,不分彼此、大小、多少,認識施者、受者及受施物三者的本體都是空,不起貪戀執著,這就是清淨的布施。

許多父母掛念自己往生後,兒孫的家計生活,因此,千方百計的留了許多錢財,其實,子孫有德有能,毋須我們留給他,他自有辦法;子孫要是無德無能,就是留給他家財萬貫,也是坐吃山空。何妨將身外之財用來廣施十方,厚植福德,來生得生善處,也能庇蔭子孫。

總而言之,喜捨結緣的管理,才能改造慳貪的習氣;唯有捨去慳貪,才能獲得身心的自在,廣結善緣於人間。

八、用正念對治煩惱

《心經》云:「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煩惱罣礙,如同人的影子一樣,不相捨離:心無罣礙的自在境界,人人嚮往。

如何可以活得心無罣礙?少煩少惱?提起正念可以管理各種煩惱。在禪堂參禪打坐時,維那師父常常會提醒大眾提起正念。如何讓心住在正念中,對外境不生迷惑佛法以「四念住」,來引導幫助我們活在自在灑脫之中。

四念住的法門: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我們的痛苦,大體來說,都是來自我執和我所執,執著自己的看法意見,或者愛著他人,不肯割捨,以致造成自他的困擾與痛苦。這四念住法門,從身、受、心、法,對治我們難以割捨的煩惱境界。

「觀身不淨」,如摩登伽女執著阿難尊者,佛陀以善巧方便接引他到僧團生活、修行,在佛陀的指導開示下,摩登伽女以觀身不淨,對情愛心生厭離。

「觀受是苦」,人生苦樂參半,偶爾擁有的快樂,也會因世間萬法的變幻無常、時空因緣的轉變而消失,所以不要太在乎一時的感受,凡事,既來之,則安之,靜觀其變。

「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隨著外境波動,時好時壞,時善時惡,不要因為一時情緒的起伏,犯下讓自己難以回頭的錯誤。

「觀法無我」,了解世間萬物緣生緣滅,任何人都沒有主宰性、自主性,只是依憑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就能隨遇而安,隨緣自在。

遇到境界,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唯有提起正念,才是究竟之道。有一位學僧請問洞山禪師:「寒暑來時,如何躲避?」洞山禪師回答:「何不向無寒暑處去?」學僧再問:「如何是無寒暑處?」洞山禪師道:「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學僧不解,再問:「你不是說到一個既不寒又不熱的地方,為什麼又寒殺熱殺呢?」洞山禪師泰然一笑:「寒冷時用寒冷來鍛鍊你自己,熱惱時用熱惱來鍛鍊你自己。」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這世間的千差萬別,好壞順逆,無不從我們的起心動念而來,透過四念住的法門,讓我們常保持慈悲、真誠、勤勞、樂觀、與人為善的正念,善緣好運自然隨之而來。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正念,就是我們人人心中那盞佛性的光明燈,只要將心中的燈光點亮了,不管走到哪裡,光明都會跟著我們,人生便沒有黑暗,再多的困難都不怕,因為,有佛法就會有辦法。

九、用願力對治習氣

「煩惱易改,習氣難除。」行為養成習慣,習慣成為自然,一旦變成根深柢固的習氣,則生生世世難以去除。比方,已經證悟阿羅漢的大迦葉,聽到音樂仍舊會不自覺地起舞;佛弟子憍梵波提吃完飯後,嘴巴仍然咀嚼不停。這些都是因為過去世殘留的習氣,影響到此生。

其實,習慣有好、有壞,好的習慣,如勤勞、誠信、謙虛、禮貌、忍辱等,都能增長我們的道德慈悲,廣結善緣。相對地,像傲慢、懶惰、散漫或者性格多疑的壞習慣,則會造成我們人際關係的障礙,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困難。

煩惱習氣,和業力一樣,影響來生與後世。因此,佛陀將「業」比喻為「如種」、「如習」,說明在無常的定律下,業力、習氣能三世相續,輪迴不已。所以往生的三個要素:隨重、隨念、隨習,隨習也是重要的關鍵之一。所以,平常養成正面、樂觀、積極的習慣,影響我們生死事大。

雖然人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習慣,但是,佛教不是宿命論者,主張人人都可以透過因地上的用功,人我互動的結緣,來改變習慣、性格,進而改善我們的人生。如何不受煩惱習氣的束縛,更進一步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呢?首先就是發願,透過發願,下定決心來革除自己的習氣,這就像是在心田上,播下了一顆好的種子。

佛陀如良醫,應病與藥,佛教因而有各種不同的法門,來對治我們眾生的煩惱,幫助我們轉迷為悟,轉習氣為正氣。但是,常常有很多人,說時似悟,對境生迷,看到別人修行有成,自己也心生羨慕,但是卻只能望而興歎,自愧不如,這其中成功的關鍵,就是「發願」。發願的人,下定決心;發願的人,目標明確;發願,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習氣的難關。

如我在《佛光菜根譚》所云:「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除得十分煩惱,便得少分菩提。」要改變不好的習氣,就要能養成好的習慣。因此,在發願之後,八正道可以作為我們的依循和指導。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靠立志、發心、願力來成就的。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發出「若不成佛,誓不離此座」,最終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地藏菩薩以地獄為道場,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發心建設無憂無慮的西方淨土;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給現世的人們帶來消災延壽,乃至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悲心等,都是靠菩提願心來圓滿功行的。 

《勸發菩提心文》云:「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習氣會障礙一個人的進步以及未來的前程,為了加強自己改變的決心、實踐的動力,經由發願可以管理負面的習氣。人生要給自己設定願景、目標,人生一旦有了方向,就不容易為習氣左右,就是過程千辛萬苦,也會想辦法去克服。

一○、用無我對治執著

唯識學,把人的意識分成八識,其中,人之所以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就是由第七識所生出來的一種我執,與根本的四大煩惱──我見、我慢、我痴、我愛相應。第七識強拗的執取第八識,不肯捨離,才使有情眾生迷惑顛倒,執著痴迷。

因為我執,進而執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人事物,挑三揀四,愛憎分明,凡是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就給予否定、排斥,待人處事也就難以周全。

例如:做主管的,因為主觀意識太強,凡事要屬下聽命,造成員工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而萌生他去之心;做屬下的,因為固執己見,不能接受主管的指導,主管只好另請高明。同事之間,不能和樂相處,也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的結果。做父母的,覺得兒女是自己生養的,強烈的想要占有和支配,導致親子關係惡劣。兒女覺得父母凡事為我準備是應該的,不知感恩、報恩,造成親情的傷害。

不管是職場或是家人之間的相處,人我之間的衝突、對立,都是因為太執著自己的意見、看法,缺乏接受差異性,而失去開闊自己人生的因緣,也失去了與人廣結善緣的機會。

因此,要想對治與生俱來的執著,須衄「無我」的思維。無我,是一種空性的智慧,面對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都能夠包容、接受、化解、承擔,就可以擴大自己。日日修來日日功,能夠落實無我,最後得以無所不能。

「無我」的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因為無我,包容異己,接受不同的聲音、意見,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就像一座美麗的花園,雖然每一株植物都不一樣,但是,各展所長,百花盛放,這樣的人生不就多采多姿了嗎?

一個無我的人,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能保持開闊、樂觀、喜悅的態度。因為無我,沒有框框,不會自我囿限,好因緣來時,歡喜接受;困難、挫折來時,則當作是一種人生的鍛鍊,愈挫愈勇。

春風夏雨,可以滋潤人生;秋霜冬雪,也是磨鍊自己的好因好緣。有「無我觀」的人,在各種不同因緣中,懂得觀照,不輕舉妄動,不會隨意喜怒形於色,隨緣度日,隨遇而安,隨喜生活,在每個當下,結緣利人天。

結語

以上十點,讓我們認識了解自己的身心,也提供對治身心煩惱的法門,讓我們得以轉迷為悟,化煩惱為菩提。

人生雖然紛紛擾擾,煩惱無量,追溯其根源主要還是自己的心,只要把心管理好,一切自然順理成章,花開見佛,如《憨山老人夢遊集》中提到:「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我們要能認識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心,到處都是佛光普照了。

雖然我們的煩惱無量,然而,佛教對治、管理的法門,也是重重無盡的,由於無法一一表述所有管理治心的法門,附上《治心百法》的內容,提供吾人煩惱起現行時,思惟其中意涵,相信必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用律己對治欲望,用負責對治敷衍,

用勤勞對治懶惰,用謹慎對治草率,

用務實對治投機,用穩重對治輕浮,

用承擔對治推諉,用實踐對治空談,

用正派對治諂曲,用積極對治被動,

用目標對治盲從,用熟練對治生疏,

用靈巧對治愚拙,用專注對治散亂,

用耐煩對治急躁,用尊嚴對治自卑,

用立志對治消沉,用勇敢對治怯弱,

用真誠對治虛假,用厚道對治刻薄,

用謙虛對治傲慢,用禮讓對治爭執,

用包容對治怨恨,用信任對治猜忌,

用知足對治貪婪,用淡泊對治虛榮,

用大方對治小氣,用成熟對治幼稚,

用寬容對治嚴厲,用尊重對治侮辱,

用威儀對治散漫,用高雅對治庸俗,

用風儀對治醜態,用莊嚴對治失態,

用從容對治慌張,用靜思對治妄動,

用放鬆對治壓力,用單純對治複雜,

用寬闊對治狹隘,用灑脫對治拘謹,

用幽默對治呆板,用樂觀對治消極,

用喜悅對治瞋怒,用善良對治惡念,

用同樂對治獨占,用溫柔對治粗暴,

用熱忱對治冷漠,用微笑對治愁容,

用鼓勵對治責備,用讚美對治毀謗,

用啟發對治教訓,用善語對治惡口,

用愛護對治傷害,用祝福對治詛咒,

用無言對治抗議,用仁德對治殘暴,

用公平對治不義,用同情對治不仁,

用忠誠對治奸邪,用感恩對治無情,

用平等對治差別,用公益對治缺德,

用善緣對治結怨,用和諧對治對立,

用和眾對治孤僻,用合作對治分裂,

用授權對治干涉,用創新對治守舊,

用發展對治封閉,用自覺對治無知,

用正念對治煩惱,用正見對治邪知,

用正行對治惡習,用正業對治邪命,

用誠敬對治輕慢,用隨喜對治計較,

用護生對治殘殺,用律法對治侵犯,

用惜福對治浪費,用慚愧對治無恥,

用精進對治懈怠,用發心對治自私,

用願力對治習氣,用方便對治官僚,

用慈悲對治瞋恚,用喜捨對治慳吝,

用道念對治俗情,用般若對治愚痴,

用禪心對治妄念,用自在對治掛礙,

用無我對治執著,用清涼對治熱惱,

用光明對治黑暗,用清淨對治汙染,

用妙有對治頑空,用真理對治戲論,

用圓融對治缺陷,用緣起對治成敗,

用中道對治偏執,用圓滿對治生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