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85 四、不妄語

佛陀說若離妄語,能得八種天所讚法: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經典也說:「實語如甘露,妄語如毒藥。」可見口能修行、做功德,但也最容易造業,像刀劍一樣能傷人。

妄語又稱虛偽語、虛誑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依它的性質可分為三種:

一是大妄語,指修行還未證果而言證果,尚未得神通卻說已得神通。古今中外都不乏這種或為貪圖名聞利養、或譁眾取寵的所謂「無上師」、「活佛」……他們常常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就是大妄語。不只於己無利,因此而誑惑大眾,以邪導盲,更是莫大罪惡。

二是小妄語,這是一般人比較容易犯的。說謊或順口講出不實在的話;明明看見卻說沒看見,沒看見卻說看見;正確的說成錯的,錯的卻說成對的,還有,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小妄語。

像羅睺羅當沙彌時,喜歡說謊來尋開心、作弄人。佛陀知道後,以洗腳的木盆為例,教訓他妄語如穢器,染汙心靈,也無法裝入清淨的法水,更得不到別人的珍惜和尊重。羅睺羅聽了,非常慚愧懺悔,從此痛改前非,精進修行,而成為佛陀十大弟子的「密行第一」。

三是方便妄語,即是我們常說的「善意的謊言」。例如有人得了絕症,為了怕他憂心,醫生或家人隱瞞實情。還有,不巧在用餐時間和人會面,對方問吃過飯了嗎?為了不麻煩別人而言吃過了。這都是屬於方便妄語。

如《金剛經》所言,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妄語者」。但是,有一次佛陀在樹下打坐,一隻被獵人追捕的兔子,奔來躲進他的袈裟下。獵人趕到,詢問是否看見兔子,佛陀回答沒有;這是慈悲的方便妄語。

在不少經典裡,我們也可見到佛陀為了教化度眾而有的方便語言。如《法華經》中的「化城喻」:眾人在險惡道路上行走,因為疲憊不堪而生起懈怠後退的念頭。帶領的導師變出一座化城,讓大眾以為脫離險境到達目的地。等大家休息、體力恢復之後,再滅除化城,繼續前進。「三車喻」裡,也是以羊車、鹿車、牛車這三樣小孩喜愛的玩具,騙他們逃出火宅,再給予大白牛車。

凡此,都是佛陀為了誘導不同眾生,能由小向大、會三歸一的善巧方便,不能說是妄語。就像《維摩詰經》裡,也有許多「開權顯實」、權宜教化的方便言行。

一般的妄語,是以欺騙人為目的而說的不真實話。而且說了一次謊,為了掩飾,往往會再次說謊,然後三次、四次……成為無數次的謊言。有的人為保護自己而自圓其說,或為了脫罪而誹謗、算計別人。如此,犯了妄語戒,戕害他人,也斷了自己的慧命。

《大智度論》說犯了妄語戒的人,有十種的惡報,如:口氣常臭;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常多憂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時時修習:口誦佛名、口宣教化、口說善事、口語誠實,就能如佛陀告訴龍王的,凡所說能令大眾尊敬、歡喜,獲得殊勝的智慧。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