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4 大家應了解台灣人的悲情

今天台灣只要肯得有「共和」的思想,彼此放棄仇恨,大家向未來看,替未來的子孫造福,希望不就在我們眼前了嗎?

台灣的社會多年來,人和人之間心中彼此都存有芥蒂,有的是因為政治上不公、不義、不平引起,有的是歷史上對敵的問題,也有的是文化上認同的差異,也有的是地域觀念的分歧。總之,在台灣,無論從歷史或從個人來說,大家都存有一些悲情的感受。

從四百年前左右,台灣有漢人移民開始,就造成了台灣悲情的心結。例如,滿清政府以邊區防制政策治理台灣,對台灣人民的漠視,對原住民施以鎮壓,台灣就好比是收養的外來子女,並沒有受到真心誠意的愛護。

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的居民,為了討取生計,怒海餘生到達台灣,政府也沒有協助他們落地生根,甚至讓他們受到異國欺凌、統治。像荷蘭人對台灣人民的索取、搶奪、野蠻的殖民行為;後來鄭成功雖然率兵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可惜他天不假年,加上其子不爭氣,造成台灣愈形孤立;再加之,清政府和鄭成功的交戰,苦難的台灣人民,在飄洋過海之後,還是一樣受到政治壓力的迫害,造成人民生命的恐慌和生存的恐懼。

尤其,要說台灣人最大的悲情,那就是「甲午戰爭」了。清廷戰敗之後,簽定《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人民受到欺凌歧視、差別待遇、壓榨與剝削,沒有公平正義,讓百姓生活在次等公民的對待中,加深了悲情心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戰敗,日本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將台灣的主權交回給中國,台灣光復了。遺憾的是,蔣介石用人不當,指派陳儀來接受台灣。所謂東方王師,簞食瓢漿,台灣人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來迎接祖國的軍民到來,想不到,卻迎來一位殘殺的魔王。陳儀在台灣的官僚態勢,施行高壓政策,肆無忌憚的傷害百姓,讓台灣人民由希望變成失望,陷入苦難的白色恐怖時代。好不容易從日本殖民統治中解脫出來的台灣人民,再次身陷痛苦的境地。

最後雖然陳儀被槍決,多少也消除一些台灣人的仇恨;但由於台灣人離開祖國的文化太久,所有重要的領導工作,又都由國民黨掌握,台灣人民仍處於底下階層,覺得自己沒有出頭天。

所幸,蔣經國重視青年、提倡本土化,提拔台灣人可以擔任政治上的領導,如謝東閔、林洋港都做過省主席;高玉樹、吳三連也擔任過台北市長;青年到國外學習,經營企業、發展經濟,參與所謂自由公平選舉等。可惜,台灣人希望出頭天的李登輝、陳水扁後來做了總統,有了更不光榮的紀錄,甚至分化台灣,造成黨派對立,百姓的感情撕裂,台灣的悲情,彼此心結更加的難以消除了。

其實,台灣光復後,外省人對台灣各項建設,甚至於金門古寧頭一戰的犧牲,海、陸、空三軍保護了台灣,還有,在民主政治和言論自由、發展教育、復興中華文化之下,提升了人民百姓的生活。但居住在台灣的人民,並沒有感受到國民黨代表的這許多外省人對台灣的貢獻,長久以來,有心人士挾持「二二八事件」的裂痕不斷反抗國民黨。

對此,當時國民黨行政官僚的傷害確實對不起台灣的民眾,而國民黨也一直不肯對台灣人民認錯、道歉、補償,直到一九九一年,才有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國防部長陳履安先生等人,建議國際佛光會發起在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佛力平正二二八死難同胞慰靈法會」,讓二二八的問題,稍微獲得一點正義的伸張。

說起「二二八事件」,不論本省人、外省人都有很大的傷亡犧牲,所謂怨家宜解不宜結,政府與人民之間應該要和解,但是這個仇恨結了下來,一直沒有人來消除,使得裂痕愈來愈大。

乃至後來鄧小平先生曾經宣布對台灣一國兩制的方針,但當時的台灣也不領其盛情,因為那時候的軍民實力不比香港。國民黨認為若採取「一國兩制」,置台灣的中華民國於何處呢?最終也不容易合流。而隨著時勢的發展,現在大陸也容許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只要台灣不獨立,中華民國就能成為台灣生存安全的保護傘。

就這樣,台灣吵吵鬧鬧多年,尤其每逢選舉,有心人士總故意挑起外省人、本省人之間的情結,製造國、民兩黨的對立,紛爭愈來愈多,台灣的苦難也就愈來愈增加。回顧歷史,這許多事件要怪誰呢?只能怪人事不公不平,只能怪老天爺和因緣果報了。

到了今天,台灣分崩離析,國民黨也推不出真正的領袖,民進黨各派系也持以對立鬥爭的立場,意見分歧,台灣彼此之間要能和平、和解、和好,事實上是有些困難的。

但是歷史上很多的困難,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像聯合國,不也是解決幾十年來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的問題嗎?例如: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衝突、美蘇冷戰的對峙、巴爾幹半島的種族衝突、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等。

今天的台灣,並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在國際上的地位,還不足以引起全世界的重視,如孫中山先生曾發出的「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尤其兩岸分裂,更增加了台灣的悲情,要解除這些歷史上的悲痛,當然大家要放下一些執著,同心激勵,團結民族的感情,增加文化的認同,才能實現孫中山先生提倡的「五族共和」。像過去漢、滿、蒙、回、藏等各民族,千百年來的情結始終擾亂著政局,難以安寧。直到孫中山先生提倡「五族共和」,各民族放下執著,才慢慢得以和解。

因此,今天台灣只要肯得有「共和」的思想,彼此放棄仇恨,大家向未來看,替未來的子孫造福,希望不就在我們眼前了嗎?事在人為,希望黨政諸公,你們各派一些人來接觸、會議。你看,兩岸都有海基會、海協會會議交流,我們台灣國民黨和民進黨為什麼不可以有協商會議呢?

台灣人民確實也要知道,國民黨對台灣還是有一些貢獻,歷史難以公平,只有相互諒解、忍讓,為了我們台灣的全民、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共同發展,給予一些因緣助力吧!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