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3 二、《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管理法

1.善惡並明,應以善之

一個人為善為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但是現在的人,有時候卻善惡不分。例如:拿貪汙的錢去做善事,拿拐騙的錢去捐獻,這是不清淨的行為。

佛法裡說,發心的動機很要緊。比方說,六根的修行裡,眼睛看到人,行個注目禮,表示尊重;若以斜眼看人,會讓人生起不歡喜的心。又如耳朵不要聽是非,要能諦聽、兼聽、全聽、善聽,聽好的語言;甚至一隻手,即使只是指引別人一條道路,乃至口能說幾句好話或用心意來為人祝福,都是善的修行。

所以禪門講「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方寸之間的管理,要用我們的智慧;所謂「法非善惡,善惡是法」,世間事本來沒有好壞之分,就看我們接觸運用是否得當,就產生了建功與造罪的分別了。

2.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在佛教裡面,做錯了事不是嚴重的問題,不懺悔這才嚴重;等於衣服髒了,身體髒了,要用水洗一洗才乾淨。而懺悔的法水,能洗淨我們的罪業,增加我們的善緣功德,也能滅罪。又如一杯水放了一把鹽,好鹹啊,假如你的功德法水,一大缸加進去,那麼這一缸水就不鹹了。所以只要我們增加善業功德,就可以減少鹹的罪業。

佛教裡,「懺悔」的管理是最好滅罪消業的方式,一個人只要肯得「懺悔」,就能脫胎換骨,未來的人生還是光明無量。

3.忍惡無瞋,惡還本身

假如我們待人不好,罵人、惡意待人,會如何呢?佛陀以一個譬喻問弟子:「假如你送禮給人,人家不要,這個禮品應如何?」

弟子說:「我送禮給人,人家不要,當然只有自己再把它收回來了。」

佛陀說:「同樣的,賢德之人,不會因為他人毀謗而有所損傷,後果往往會回到出言毀謗的人身上。」

又如唐朝的寒山,有一天問拾得說:「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其實,「忍耐」的管理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也是一種慈悲的展現。

4.塵唾自汙,賢不可毀

有一天,佛陀到舍衛城乞食,途中迎面而來一位婆羅門,看到佛陀就開口怒罵。佛陀不予理會,仍然安詳的繼續前行。見到佛陀這麼的安詳,婆羅門更加憤怒,於是彎下腰抓起一把土,朝佛陀丟。不巧,這時正好有一陣風對著婆羅門的方向吹過來。這麼一來,婆羅門所丟出去的泥土,正好被風吹回來,於是灑得自己灰頭土臉。

佛陀這時候告訴弟子:「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的口出惡言,謾罵一個清淨無垢的聖者,那麼這個人將自作自受;如同惡意舉土擲人,巧遇逆風,反而汙穢了自己。」

從這個故事來看,佛陀教導「默擯之」的處理,是最高智慧的管理,也是一種化解是非的方法。

5.見施歡喜,得福甚大

「見施歡喜」就是一種「隨喜功德」,比方說,我沒有錢布施,也沒有時間為人服務,甚至也不會說好話,那我怎麼布施呢?你只要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心中感到歡喜;別人說好話,我也為他讚歎;別人存好心,我也跟著歡喜,這就是布施了。甚至因為我的歡喜心是純淨的,這樣功德反而更甚於金錢、勞力、語言的布施。

「隨喜功德」,是佛陀教導我們的一種「淨心」的管理,當你的心意改善,存有真善美的心,所謂「一念淨心起,能滅八萬四千重罪」,所以隨喜功德是最高無上的布施。

6.舉難勸修,明因識果

有的人到寺院裡拜佛,總是祈求佛祖保佑我得長壽、家庭和樂、升官發財……這是不合因果的,因為你不去種植、播種,只期望田裡長出禾苗、稻穗,怎麼可能呢?

只要你能受持五戒,不必祈求,自然會得到這些好的結果。比方說:不殺生進而放生,自然得長壽;不偷盜而行布施,就能獲得財富;不邪淫而尊重人家的名節,你的家庭就會和諧;不妄語、兩舌,必定會有好的名聲;不飲酒、吸毒,身體就會健康,智慧靈敏。

你今生榮華富貴、貧窮潦倒……這是因為過去種的因,才有今生的果報;同樣的,你要想來生是榮華富貴?還是窮途潦倒?就看你今生的行為造作了。所以「因果」的管理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此理簡單易明。

7.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白隱禪師受到信徒冤枉,將女兒與別人私生的孩子丟給禪師撫養。但禪師並不辯白,受盡譏笑打罵,直到真相大白,只是簡單的說:「這小孩是你們的,就抱回去吧!」白隱禪師忍耐的慈悲,自己受委屈不要緊,也要尊敬對方的人格和顏面,最終獲得眾人的敬重。

真正的度人,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管理,在慈悲的前面,人人都能接受。因此,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含有一顆慈悲心,給人希望,就不會在乎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為眾生去除困難,讓人離苦得樂。

8.愛欲垢盡,方可見道

有人形容「愛欲如飛蛾投火」,不到身亡誓不甘休。愛,有「染汙」的愛,有「純潔」的愛;有「占有」的愛,有「奉獻」的愛。愛像刀口上的糖蜜,為了貪嘗一點甜味,可能就有割舌的危險。

所謂「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所以佛陀教我們「愛」的管理,就是將愛昇華,把愛轉化成慈悲心。如大禹治水,十三年在外督導,三次路過家門口,卻都「過門而不入」,那是因為他想到百姓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愛。

9.學道見諦,無明即滅

在佛經裡,佛陀一再說明智慧的重要,要我們能遠離愚痴。如《百喻經》舉殺子成擔、愚人吃鹽、三層樓喻……都是在說明愚痴的可怕。又如商人想要投機致富,買空賣空;農夫拆東籬,補西牆,這也是愚痴;富人買了許多房子住不了,還要花一筆錢請人打掃、維護,這都是愚痴。

「盲人摸象」的故事,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只有用「智慧」的管理,才能看清實相。處理一件事情,不光只是看正面,還要看背面;不只是看外表,還要看內容。要全面性去了解,才能看清楚問題的核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解決問題。

10.貪求名聲,枉功勞形

每一個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但有的人卻過分的希求令名,不惜自讚毀他,說人長短、過失,如此不但容易與人結惡緣,也有失厚道,反招惡名。

其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名聲不必求,你能管理好所言所行,對人能有信譽,做人有道德,平時敦親睦鄰、樂善好施、口說讚美人的好話,還怕沒有善名、德名、美名、好名、賢名嗎?

11.財色招苦,如刀有蜜

有一個齊國人迷戀金子成痴,有一次在市集看到人家在賣金子,他抓了就走;途中被差役捉住,就問他:「你怎麼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搶人家的金子呢?」這個齊國人說:「我拿金子的時候,眼睛沒有看到人,只看見了金子。」

所以當一個人寄託於財色裡,心就會被財利、名位、感情蒙蔽心性;就像搶黃金的人,眼裡只有金子,沒有看到賣金人。對於財富,貪戀不捨,就很容易忘記背後的禍害。

因此,佛陀教我們用「捨心」來管理貪心,是最好去除貪心的方法;當你能捨掉自己的貪著心,將歡喜、方便、希望布施予人,就能得到自在。所謂貪取心能減少一分,喜捨心便能增長一分,則福報就會不求自生。

12.處中得道,道可得矣

佛陀的弟子二十億耳,未出家前是一位琴師,很喜愛彈琴。後來出家學道,雖勇猛精進,卻不能見道,因而生起退心。佛陀知道了就問他:「琴弦太緊、太鬆,後果如何?」二十億耳說:「弦太鬆,則彈不出聲;弦太緊,則容易斷。」佛陀說,修行也如彈琴,不可太鬆,也不可太緊,所謂「中道」而已。

佛陀指導弟子「中道」修行管理法,不可太過偏頗、執著,才容易見道。就像眼睛以「睡眠」為飲食,適當的睡眠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但是過度的睡眠,則是浪費生命。

13.展轉獲勝,精進行道

《涅槃經》說:「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三世諸佛,皆於人道成佛;因為人間做人「苦樂參半」,所以最好修行。

佛經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像有的人遇到困難,總是會有貴人及時相助,那是因為他曾經結緣的原故,因此今日結緣,就是為來日患難與共的準備。而平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說好話,也可以與人培養未來的因緣;給人一點方便,也可以結下不可思議的善緣;給別人尊重,心存歡喜,更能種下日後美好的因緣……這些可以說都是「廣結善緣」的管理。

14.生即有滅,切莫放逸

佛陀問弟子:「人命在幾間?」弟子甲說:「數日間。」弟子乙說:「早晚間。」弟子丙說:「飯食間。」弟子丁說:「呼吸間。」佛陀讚美弟子丁:「你是真正知道生命可貴、無常迅速的人。」

生命是可貴的,但是生命只在呼吸間,我們怎麼能不好好的把握生命呢?

所以佛陀教導弟子,懂得利用時間修行辦道者,才是懂得生命意義的人。那麼處在繁忙社會的我們,也要學習「利用零碎時間」來管理我們的人生。如:學生可以在搭車的時候,背誦單字、打腹稿;家庭主婦可以利用做家事時,計劃如何開源節流,或是念誦佛號;政治人物可利用處理公務的空檔,檢討處事的得失。看似短短的幾分鐘,無形中積累起來,對於功課、事業、前途,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