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9 二、不偷盜

接著,佛陀說不偷盜,可以有十種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不偷盜,是不侵犯他人的財物。不予而取,別人的東西,沒經過對方的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而公然搶奪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這些都是國法難容,也是犯了佛教的根本大戒。

一般人可能認為自己不偷不搶,絕不會犯此戒。其實,我們一生中要完全沒有偷盜行為並不容易!

許多人有貪小便宜的習性,如公司的紙、筆、橡皮擦、剪刀等文具,心想那麼多也用不完,便順手帶回家使用;公私不分,順手牽羊的行為,也是偷盜。曾聽過一則事例,有個小孩在學校偷拿同學的鉛筆,被老師處罰並告訴家長。孩子回到家,父親生氣的罵他:「為什麼要偷別人的鉛筆?下次你需要什麼文具,跟爸爸說一聲,我從公司帶回來就好了!」

這種假公濟私的行為,不知不覺也灌輸給了孩子。有一句台灣話說:「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大人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反而做了不良的身教,又如何能養育出有品有德的後代呢?

再如,在路上撿到錢或物品,有人拾金不昧,會想辦法物歸原主。有的人看到四下沒人,可能就往自己的口袋一放,這也是一種竊盜。

元朝的許衡,和大夥兒出門,在大熱天走到梨樹下,瞧見樹上纍纍的梨子,大家紛紛摘來解渴。只有許衡一人端坐在樹下,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梨吃?」

他回答:「梨樹是有人種的,不是我的東西,怎能拿呢?」

「現在是亂世,梨樹早就沒有主人了!」

「梨樹無主,難道我的心也無主嗎?」

像這樣的慎獨、不欺暗室,即是對自我行為的管理。

其他,如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方設法的去騙取、以職位之便而貪汙或侵占公有財物,以及勒索、綁票等,都是犯了偷盜戒。不論是巧取或豪奪,都於德有虧,難免會心虛不安,不能坦蕩自在。

《大智度論》裡有一則故事:有位比丘經過蓮花池旁,株株蓮花玉立池中,微風一吹,飄來淡淡清香,他忍不住深深吸口氣,歡喜的嗅著。突然,護池神冒出來,斥責他犯了「偷盜罪」,比丘生起慚愧心。這時走來一位女士,見到蓮花美麗,禁不住彎下身摘了好幾株,然後欣然的離開。

護池神竟然默默的沒有阻止。比丘心有不甘,問他:「我只不過嗅了花香,你就罵我偷盜;那位女士真的偷走了花,你卻不管,任由他摘去!」

護池神說:「你是出家人,如一塊乾淨的白布,是不容許上面有任何小黑點的,所以我要告誡你。相反的,在家人積習已久,不易改變,則需要等待時機再給予勸導。」

不論出家、在家,每個人本來都具有清淨的心地,只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環境的影響,才逐漸沾染或多或少的汙點。如何去除汙點?如何返璞歸真?首先要能修心守戒。

古人說「善心莫善於寡欲」,能知足就能安貧樂道。如顏回的「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大迦葉在山林水邊、塚間,安然過著頭陀苦行的生活;唐朝法常禪師,他以荷葉為衣,松子為食,依然自得其樂;弘一大師一生勤儉,飲食簡單,用具破爛,也不以為苦……他們知足淡泊,以無為有,以空為樂,財物在他們心中,恐怕如浮雲、如敝屣吧!

不過,佛教並沒有排斥財富,只是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孔子有一次在陳國,因為糧食沒了,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那時子路忍不住抱怨:「像老師這樣的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呀?」

孔子回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有德之人,即使貧窮,也不會失志而忘了自己的本分。但是小人一窮,可能就會自暴自棄,甚至為非作歹。所以,平時要養成知足不貪,不求非分之財的觀念,再加上能勤勞、節儉,並存寬厚之心,常與人結緣、布施,相信生活定能富足不匱乏。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