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2 三、《佛遺教經》的管理法

1.以戒為師,如闇遇明

佛陀即將入涅槃時,眾弟子憂愁滿面,想到從此以後再也見不到佛陀了,不禁悲從中來。但佛陀教誡弟子,你們應當「以戒為師」。

佛教講「依法不依人」,以制度、立法、規章為依循的準則,甚至比人師更標準;就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也都是「法治重於人治」。

佛教鼓勵皈依三寶的信徒,應當受持五戒,修諸善法;但也不是只有佛教徒才要持戒,其實人人都應受持。你看被關在牢獄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守持五戒;如果人人都能持戒,那麼生活在世間就能身心自在。

所以說,「受戒」也是一種自心的管理學,持戒的人,必為守法之人。一個人違犯國法,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的,你違犯了戒律,也會受到因果律的報應。

2.節身時食,清淨自活

俗話說「吃飯七分飽」,意思是不貪求、不過飽。唐朝孫思邈說:「蓋飽則傷肺,饑則傷氣,鹹則傷筋,酸則傷骨。」吃太多、太少、太鹹、太甜都容易生病,因此酸甜苦辣、飲食的調配,要能五味均衡、適時適量,才是健康之道。

另外,過八正道的生活,如「正命」,就是佛陀指導佛弟子們,應行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遠離一切歪邪的經濟生活;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不正當的生活而來,如開設賭場、酒家、屠宰場等等。

所以「八正道」的管理,說明當我們按照八條正當的人生道路行走,那麼人生一定充滿光明,家庭必定和睦,社會也會和諧。

3.結好貴人,皆不應作

世間上,有一種人看到有權有勢的人,就會曲意奉承、逢迎拍馬,說一些違心之論,做一些不當的行為,以求好處。這種攀附權貴、阿諛諂媚的行為,自貶身價,會讓人看輕。

另外有一種人,做人圓滑,做事投機,善於見風轉舵;如此左右逢源的人,稱為「牆上草」。做事沒有原則,做人沒有是非,給人沒有安全感,不容易讓人信任、重用。

所以「做人」的管理裡,佛陀教導我們為人處事要能正派,不能因小利而趨炎附勢,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自輕而後人輕之」。

4.知量知足,不應積聚

佛世時,波斯匿王因為過度肥胖,造成身體很大的負擔,於是佛陀就教導他,每餐飲食前誦念:「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意思是說,我們應當自我提醒,飲食要知節量,不可過度飲食,造成身體的負擔,才能保持輕安,健康長壽。

飲食管理好,人就不容易出毛病。所謂「病從口入」,人類維持生命,靠飲食來滋養色身;但飲食不當,易出毛病,時間久了,就會引發為慢性疾病,嚴重者會喪失性命。在佛門,過堂吃飯時,要「食存五觀」,也就是提醒吃飯的人,不應貪著口味美好,不應揀擇食物好壞、粗細。

5.能持淨戒,則善法生

佛世時有一個沙彌,常常讚歎他人,從不說謊、不罵人,而且說好話、讚歎三寶,日子久了,口中完全沒有穢濁之氣,自然飄散出一股異香,所以大家稱他為「香口沙彌」。

身、口、意三業之中,口業就占有四種。那麼口業如何管理呢?佛陀教我們為人處事,守口德,不罵人、不惡口,常說實話,不兩舌、不綺語;平時謹言慎行,不說則已,要說就說雅言,說好話,說給人啟發、給人明了的話。所謂:「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說妄語是真常。」

6.制心一處,無處不辦

過去有兩個書生相約上京趕考。甲生是一般民間信仰,頸項戴了許多神明的護身符;乙生是佛教徒,只掛一條觀音項鍊。途中遇到土匪攔劫,甲生不幸膀子被土匪砍斷;乙生因為刀砍下來時,正好砍到觀音項鍊上,免於一死。

這時甲生很生氣的責問:「為什麼供奉這麼多神明,卻沒有一個出來保護我?」這時候城隍爺開口了:「你有災難,我們都想救你,只是在眾多神明前,大家也不好意思爭前,最後就公推玉皇大帝救你,但玉皇大帝客氣推媽祖;媽祖也客氣請耶穌;耶穌又推穆罕默德……就在大家推來推去的時候,刀子就砍下來了。」

信仰就是要「一心皈命」;如能一心皈命、一心念佛、一心學佛,還怕沒有感應嗎?就像做事也一樣,只要能專誠一意,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做媽媽的,一心把媽媽的角色做好;做學生,一心把書讀好;只要有「一心」的力量,世間無事不辦,這就是「一心」的管理。

7.每日餐飲,如蜂採華

人不吃飯不能生存,一定要靠飲食來滋養色身,生命才能維護。但是佛陀說,我們在飲食的時候,要「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意思是說,蜜蜂只採蜜,對於花的顏色、結構,一點都不損壞;而我們吃東西也只是為了維持色身,以便用功辦道,不能在口感上過多重視。如佛門的「過堂」用齋,只是經過而已,不貪求,不留戀,不執著,這就是飲食的修行。

其實,這就談到「自制」的管理,從六度來講,佛教為什麼要叫人布施?就是要我們對金錢物資不要過分貪著,要能有自制力;為什麼要持戒?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能防非止惡,當惡念生起,能有自制的力量降伏。

為什麼要忍辱?就是要我們在人事上,能控制自己的瞋恚,養成柔和的性格;為什麼要精進?就是要我們立定目標後,不要懶惰懈怠,要能努力奮鬥;為什麼修禪定?當我們遇事時,能夠臨危不亂,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什麼要修般若?當你有智慧,就能改變自己愚痴的認知,就不會不明理而執著、愚痴,胡作非為。

「自制」不是要求別人如何改變,而是要求自己性格上的節制;如禪門裡常提到「照顧腳下」、「觀照自心」、「看清念頭」,這都是自制的管理。

8.慚恥之服,最為莊嚴

佛陀說,我們學道的人,要知道慚愧。慚者,就是對不起自己;愧者,就是對不起他人。

我們生活在世間上,試想,生為佛弟子的我們,是否有遵守佛陀所說嗎?有遵從佛陀的指導修行嗎?我們有普利人天嗎?我們有弘法利生嗎?我們應該時時抱持著「慚愧」的心管理自己,常感到對不起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信徒的供養,如此就會促使自己要精進、奮發向上。所以,慚愧如服裝、如頭上的衣冠一樣,你衣冠正、服裝整齊,就會很莊嚴。

9.早求自度,勿貪睡眠

每一個人都需要睡眠,因為睡眠是恢復體力的方法。一個人的一生,如果可以活到九十歲,每日睡眠八小時,那麼就有三十年的時間,是在睡眠中過去的。

可是對於睡眠,有人當睡不睡,有人不該睡也睡,有人別人起床他才要睡,有人一天睡二、三個鐘頭,而老人想睡卻睡不著……睡眠不足容易懈怠昏沉,但也不能過分貪睡,貪睡會妨害道業,讓人生空過,誤了學習的因緣。所以,最好的「睡眠」管理法,就是適當的睡眠,如此可以讓人精神煥發。

10.勿出惡言,失功德利

殺生不只用刀杖加害,在日常生活中,惡言厲色也能傷人於無形。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言興邦,一言喪國」。口,能像刀劍傷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因此,「莫說他人長與短,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那麼說話如何管理呢?佛陀教導我們,要說正直的語言、和合的語言,說話要親切、語言要柔和,要愛語讚美、說話要謙卑等等。因為說好話,能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對於遇到挫折、心情沮喪的人,給他一些鼓勵,就會增加他的信心,這就是以語言給人的助力。

11.當自攝心,放縱妨道

日本人歡喜吃生魚片,當本土的生魚不夠吃時,就會從蘇聯進口。但是運送路程遙遠,常常到了日本,魚已經死去一半以上。後來有人想了一個辦法,在魚箱裡放進幾隻螃蟹;螃蟹是魚的天敵,會咬魚,只要螃蟹稍微動一下,這些魚就緊張的動起來。這些魚不時承受螃蟹的攻擊壓力,反而增強生命的動力,最後運送到日本,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

「壓力」是一個激發潛力的管理法,就像綠豆直接擺到水盆子裡,上面沒有壓力,長出來的豆芽,都是瘦瘦的;如果上面給予一些壓力,長出來的豆芽,就會肥胖,而且甜美。

12.能行忍者,名有力人

在佛法裡,忍,是很高的菩薩道。「忍」,是一種認知、承擔、處理、認同、負責,能夠認同世間才能忍。《景行錄》裡說到:「片刻不能忍,煩惱日月增。」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你能擔當;不能忍譏忍謗,煩惱不斷,則難成就大器。

所以當你生氣時,要學習先忍之於口,不要輕易罵人;再忍之於面,不要展現憤怒的樣子;再忍之於心,心不氣了,最後就沒有事了。所謂「能忍自安」,忍一句,自然禍根從此無生處,這就是「忍耐」的管理。

13.瞋恚之害,破諸善法

佛經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瞋心一起,可以障蔽一個人的理智,就像烏雲掩蓋明月;又像野火,可以燒盡林木。瞋恚能壞人善事,破壞人我之間的關係,會引發禍患,因此修行之人先須戒瞋。

老和尚「賣偈語」的故事,「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主要的是告訴我們,凡事要三思,不能太過衝動,否則一時之怒氣,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傷人傷己。

一個人如果有衝動的性格,自己要懂得管理衝動的心,當遇到不公平的事,不可太過率直,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要冷靜,要沉得住氣,才能理性的思考,把問題解決。

14.壞好名聞,人不喜見

五代時,和凝與馮道同朝為官。有一天,和凝的隨從幫他買了一雙新鞋,一千八百塊。馮道看了很喜歡,也買了一雙同款的鞋。和凝看見了就問:「你這鞋子買多少錢?」馮道說:「九百元。」和凝一聽大怒,指著隨從大罵:「別人只買九百,為什麼你替我買的是一千八百元?」這時馮道不慌不忙的舉起另一隻腳說:「這腳也是九百元。」不能忍耐,好生氣的結果,就很容易造成錯誤,為人所不能恭敬。如《百喻經》「雁子啣龜」的故事,說明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人生在世,做人處事最好的管理:只從柔處不從剛。如憨山大師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不要以為鋼刀快斬,其實是很容易斷的。做人也是一樣,要以和為貴。

15.心生憍慢,當疾滅之

有一位自恃很高、態度傲慢的學者向南隱禪師請法。禪師一言不發,拿起茶壺對著茶杯不斷加水。學者看到了提醒:「禪師,茶杯滿了。」禪師說:「你的心就像這只茶杯,已經滿了,再好的法水也流不進你的心中。」學者言下大悟,一改憍慢,謙虛向南隱禪師請法。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人不能自滿,自滿就是自我設限。

這就是南隱禪師降伏驕傲學者的管理法,他也不和學者直接辯論,以身旁的事物來舉例,點破學者的毛病。

16.諂曲之心,與道相違

《佛說孛經》說,友有四品:有友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其中「如花」的朋友,當我們美麗如花時,他會很歡喜配戴;等到枯萎了,就任意丟棄。「如秤」的朋友,當我們地位高了,他就低下來;地位低了,他就往上翹。像這種如秤、如花的朋友,時而卑躬屈膝、阿諛奉承,時而趾高氣昂、見利忘義,讓人看不起。

如山的朋友,就好比山中藏有各種的寶藏,可以挖掘,供我們使用;如地的朋友,好比大地,不嫌棄任何事物的存在,普載著萬物,也不起厭惡之心。如山、如地的朋友,不會因你低下而瞧不起你,這才是真正的益友。

朋友之交,重要的是誠信、正直、互助、體諒,這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擇友」的管理法。

17.入道之人,質直為本

《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直心就是沒有諂曲獻媚、沒有逢迎虛假之心。直心的人學道,才容易入道。唐太宗能有貞觀之治,是因為有性情剛正不阿的諫議大夫魏徵,直指唐太宗的過錯與過失;尤其在他上書《十漸不克終疏》中,太宗看了不但沒有治他的罪,還以賢士善待。

一個人做人處事,不奸詐而能正直,必能獲得別人的信任,並且歡喜親近,這也是唐太宗的管理方法;作為一個皇帝,他能夠有開闊的心胸接納大臣的諫言,才有當時的大唐盛世。

18.少欲之人,無所憂畏

跋提王子隨佛陀出家後,經常情不自禁的大喊:「快樂呀!快樂呀!」有一天佛陀經過,聽到跋提比丘又再喊快樂,就問他原因。跋提比丘說:「過去,我雖貴為王子,侍衛日夜保護,卻還是二六時中,擔心敵人對我不利;現在我棄俗出家,雖沿門托缽,簞食瓢飲,卻感到身心自由自在,充滿法喜。」

賢能的人總能把心管理好,對欲望要求不多,不與人爭名位,也不為權勢所誘惑,自然就不會受到外在力量的脅迫。

19.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的人,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他在塚間修行,樹下一宿,並不以為苦;像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弘一大師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因為他們都具有少欲知足的修養,就能超然物外。

在叢林的齋堂裡面,也是提醒大眾「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叫我們要知足、要感恩。我能有一間臥室,我能有一個辦公桌,我能有一張椅子,我能有公園散步,我能坐公共汽車,就很滿足了,不要想去坐賓士;心生妄求,當然就不能快樂了。若能知足,則心自安,這也是佛門裡的管理法,教人少欲無為。

20.遠離憒鬧,無為安樂

有一個信徒問禪師:「師父啊!您告訴我一句最簡單、有用的佛法好嗎?」禪師不開口。弟子問:「您怎麼不回答我呢?」禪師就說:「你自己已經回答自己了,我還講些什麼呢?簡單就是了。」

禪師一句「簡單」,就是最好的「自心」管理法,這是多麼清楚明了的一句話。

21.空閒獨處,思滅苦本

一個人每天工作之餘,都應該要有自己獨處的生活空間,讓自己的精神得到片刻的寧靜,與自己的心對話,檢討一日得失,或是對工作做一整體的計劃,或是讓自己有禮拜、誦經、打坐等信仰生活,或是閱讀、休閒等娛樂生活,讓心靈得養息。

不過獨處時,也要有「慎獨」之心來管理自己;獨處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念頭,不妄取、不苟為。若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都能身心端正,處眾時更不用說了。

22.常勤精進,事無難者

〈無相頌〉說:「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從表相上來看木頭、石頭,怎麼會有火?但是鑽木可以生火,鑿石可以取火;因為木頭、石頭裡面有火的性能。就等於人人皆有佛性,只是被塵勞蓋住,但不代表沒有;如果懂得修行,雖身處五欲六塵,一樣可以建設淨土,如同汙泥也可以生長出清淨的蓮花一樣。

「龜兔賽跑」的寓言中,動作慢的烏龜,懂得自我的管理,不因天生不足,而自暴自棄,最終也能贏得勝利。因此,精進行道,鐵杵都能磨成繡花針;懈怠懶惰,舉手折枝也嫌難。所以說:自古艱難唯一「懶」。

23.當攝念心,賊則不入

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樹下打坐參禪,精進不懈,但十二年來,一直未能開悟證道。佛陀見他精進向道的心,有心想要幫助他,就來到他的身邊和他一同打坐。到了半夜,見到一隻飢餓的水狗,想要吃烏龜;未料,烏龜把頭尾及四肢都縮進龜殼裡,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這時佛陀就說了:「烏龜因為懂得藉龜殼來保命,所以水狗無法傷害牠。但是世間上的人,他們不知道『無常』就像這隻水狗一樣,隨時在側,一味的放縱六根追逐五欲六塵,不懂得管理自心,攝心守意,最終還是在六道裡輪迴不已。」這位弟子明白了佛陀的意思,攝受身心,專心修持,終於證悟。

24.修習禪定,心則不散

懷讓禪師問馬祖道一:「如牛拉車,車子不走,是打牛呢?還是打車呢?」車子是指身體,牛指的是我們的心。六祖惠能大師教誡弟子,真正的禪定是「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也就是心離於相,不被境轉。

如何管理心猿意馬的心呢?學習收心!如官兵降伏匪徒,警察抓拿盜賊。你的官兵和警察在哪裡呢?正念、正見就是你的官兵、警察,要好好的利用它們才能收心。

25.聞思修慧,度生死海

有一天,訓象師呵提曇來到佛陀座下,祈求佛陀為他解除心理上的苦惱。佛陀就問他:「你是如何馴象的呢?」呵提曇說:「我有三種方法:一是用鋼鉤鉤住象的嘴巴,讓牠無法逃脫,可以制服牠的桀敖不馴;二是減少牠的食物,讓牠飢餓,沒有力氣抵抗,可以調御牠的凶猛;三是用棍子打牠,使牠痛苦、害怕,低頭屈服。」

佛陀告訴呵提曇:「我也有三種方法可以馴服一切人,使人獲得清淨喜樂。一是以誠心控制口不亂說;二以慈悲制伏人的倔強、剛愎;三以智慧消滅心理上的固執、不明理等愚痴煩惱。我以這三種方法度一切眾生,出離三惡道,不再入生死海。」

佛陀是一個大教育家,善於觀機逗教,就近取譬,這就是他的管理法之一。

26.滅諸戲論,其心則淨

所謂戲論,就是說閒雜話、玩弄文字遊戲等,這些最終也沒有什麼結論,或是對人間留下什麼貢獻。所以與佛法不相應,與解脫道、菩薩道不相關的種種議論,都叫做戲論。

每當佛陀遇到外道提出「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都是默而不答,如著名的「十四問難」就是;因為玄學上的思辨問題,只是文字戲論,無助於煩惱的解脫。佛教是一個重視躬身實踐的宗教,教導人如何實踐,這就是佛陀的管理。

27.捨諸放逸,如離怨賊

一般寺院的晚課,通常會誦念〈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主要的是警誡修行人要精進,因為生命的流逝,就像少了水的魚,時間一分一秒,稍縱即逝;人生壽命最多不過百年,應該及早精進,切莫到老來方學道。

放逸是一般人最容易產生的習氣,所以佛陀告誡弟子:「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在家人不辛勤工作,就會沒有飯吃;出家人不精進修行,則會喪失法寶。所以「趙州八十猶行腳」,六十幾歲高齡的法顯,為法忘軀,到西域求法,這種發心都值得學習。佛門的管理,時時刻刻都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學人,應該精進學道。

28.良醫善導,導人善道

佛是人,不是神;一般的神明,祂是以賞善罰惡的權力為中心,但是佛陀,是一個大覺智者,他是以真理為遵循中心,指導人生正確的方向。

例如:我們心中的貪、瞋、痴,佛陀開出「戒、定、慧」的管理藥方,教導我們如何去對治;但是服用與否,就看病人是否願意配合大醫王了。其實,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一帖醫治眾生三毒的藥方,你若不服用,不是醫生的過錯。又如,當我們迷路時,佛陀又像一位嚮導,帶領我們走向光明的道路,這是佛陀「以身作則」的管理,但是你若不願意跟隨,過失則不在引導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