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一類【經義】 /
- 019-023佛教管理學(共5冊) /
- 023佛教管理學5 兩岸系列(2) /
- 第四篇 深思民主與自由 /
- p176 回顧古代有自由民主嗎?
p176 回顧古代有自由民主嗎?
古代也好,現代也罷,都應該以民為本,凡事考量全體大眾的利益,以法治、平等、理性的政策,帶領人民走向自由、民主、和平的國家社會。
台灣光復後,重要的公職人員都由選舉產生,大家認為這是台灣的自由民主,驕傲的認為台灣很進步、很偉大;其實,各位如果翻開中國的歷史,上古的三皇五帝時代,早已實行民主制度。如唐堯交給虞舜,虞舜交給夏禹,歷史上稱為「公天下」,這種公天下的制度,已超越現代的民主。因為他們對於賢能的人才能夠禮讓,連競選也不用,領導人就產生了。哪裡像現在的自由民主,為了一官之職,爭得你死我活。我們看看老祖先們的公天下、自由民主的精神,才是真正可以傲首世界,增加中華民族的光彩榮耀。
例如:孔老夫子為了宣揚仁政,宣揚天下為公,率領學生遊歷各國;百年後的孟子對孔老夫子也不遑多讓,見到梁惠王的時候,毫不客氣的表示,一個國家重仁義,比利益更重要,做為一國之君把利擺在前面,義擺在後面,這一個國家臣民就容易上下交鋒爭利,那不是很危險嗎?孟子毫不畏懼的義正辭嚴,教訓這許多帝王為君之道。古聖先賢們都有這樣的道德勇氣,所以中華民族的士大夫、讀書人受人尊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假如各位熟讀歷史,在《二十四史》、《戰國策》、《國史大綱》裡,賢能的君主以仁義治天下的也多不勝舉。例如,春秋五霸各霸主稱公稱王,但不敢稱帝;因為各國民意還沒有集中,不敢擅自專權專制,所以大家只有尊周室為共主,以團結安天下。這也是古代的另一種民主。
然而,到了戰國時代,因為各自不團結,無論是連橫,無論是合縱,其後就是以強秦來統一各國。現在,台灣的社會太過分裂,這樣紛爭,有誰敢來做領袖共主呢?
又好比現在蘇州閶胥路有一座「泰讓橋」,讚頌泰伯「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這是說,周太王有心傳位給三子,大太子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意,也覺得弟弟能力強,為了不讓父親難為而選擇離開,到南方的蘇州隱居。後人敬慕他不爭權位的美德,建橋取名「泰讓橋」,以作太子泰伯讓位的紀念。古人在名利權位之前有這種禮讓,互相尊重,現代人的自由民主反而爭權奪利,互相鬥爭,跟古人這種超越權力而講道義的人格,實在差距太多。
我們知道上海又稱為申,是楚國春申君的封地,他與當時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並稱「戰國四君子」。孟嘗君任齊國宰相,食客三千助齊國推行仁政;平原君任趙國宰相,禮賢下士,輔助惠文王、孝成王二朝;信陵君雖是魏國將領,盜取君符救趙國,但也是一種仁慈之心。他們都不想爭奪王位,而是輔助君王來匡治天下。
戰國時代,秦國派使者問候趙威后,趙威后問使者說:「今年收成還好嗎?百姓安樂嗎?你們的大王無恙吧?」使者不高興的說:「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問好,您不先問我們大王的情況,卻打聽收成和百姓的情形。這有點先卑後尊、本末倒置吧?」
趙威后回答說:「你錯了!如果收成不好,百姓靠什麼生活?如果沒有老百姓,又怎麼會有國君呢?所以應該要先關心百姓啊!」所謂「民為邦本」,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固本才能興國,我們認為,這是民主國家應該要有的基本觀念。
自古以來,賢明的帝王身邊都有不怕死的諫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提到,鄒忌以自身為例,妻妾愛他、怕他,客人求他,所以口是心非的說他比城北的徐公還要俊美,藉此提醒齊威王,要能夠接受別人對他的指責、批評,國家才會強盛。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建議,接受群臣諫言,從此政治清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最後連韓、趙、燕、魏都到齊國國都來朝拜。過去的帝王,如果與民平等同在,一樣的能夠富強安樂。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天子漢高祖劉邦,在用人策略上,不分貴賤,一概平等視之,包含貴族、車夫、狗屠等各階層人士,唯才適用,論功行賞。他並且不計前嫌,重用項羽的手下如韓信、陳平,皆給予尊重及信任,故能取代項羽而獲得天下,建立漢朝。這是劉邦知人善任、平等、民主的胸懷所致。
到了三國時代,劉備聽聞諸葛亮智慧過人,不辭辛苦三顧茅廬,而有諸葛亮獻三分天下之計的〈隆中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因此,一國之君是否有民主素養,就看他是否有識人的智慧和用人的雅量,有沒有對他人尊重的美德。
當然,歷史上也有不少賢能之士,淡泊名利,如晉朝的李密、劉宋的陶淵明、唐朝的王參元……不肯出仕為官,因為他們明白官場並不是一個淨土,所以避而遠之。不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國家需要人才時,應該要出任為國奉獻,要能以國為重,不能以己為先。大家可以把國家看得比自己重要,才能為政治服務。
民主,不是一味的好強爭取,所言必須要有建設性和未來性。西漢時代,弱女緹縈上書漢文帝直陳肉刑之過,不僅讓遭誣陷的父親免罪獲釋,也讓皇帝從此廢除了不人道的刺面、削鼻、斷肢等肉刑。這位開創中國三大盛世之一的漢文帝,為了廣開言路,讓官員勇於諫言,針砭時政,下令廢止「毀謗、妖言罪」。此外,他也曾經不立太子,希望將皇位禪讓給賢德之人,可說是一位深具民主思想的賢德明君。
又好比唐朝駱賓王為討伐武則天,撰寫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其文典雅順暢,武則天讀了以後,不但不計較內容對他的謾罵,反而跟丞相說,像這種人才,我們不用他,實在是你的罪過啊!武則天能在大唐貞觀之治之後,撐起朝中一片天地,其胸量、見識也不禁讓人讚歎。
而為了解民意,廣納人才,在皇宮前公開設立「延恩」、「招諫」、「伸冤」、「通玄」四個箱子,凡有想法、舉薦人才、諫言、冤屈者,無論何人,都可投書表示意見,這應該是最早的民意論壇吧!許多真才實學的賢者,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張柬之、桓彥範、敬暉、李多祚、裴懷古、魏知古等人,都是在武則天執政前後遴選出來的。
其實,不論古代也好,現代也罷,都應該以民主為本,以人才為重,凡事考量全體大眾的利益,以法治、平等、理性的政策,帶領人民走向自由、民主、和平的國家社會。在專制的歷代王朝中,我們看到朝廷中間懸掛著牌匾「正大光明」,他們的時代雖落伍,但「正大光明」卻是我們現代人也都不容易做到的哦。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刊於《人間福報》
- 019佛教管理學1 經典系列
- 《阿彌陀經》的管理學
- p031 前言
- p031 一、從「自然生態的保護」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p035 二、從「居住建築的規劃」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p037 三、從「經濟生活的富足」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p038 四、從「人事制度的完善」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p040 五、從「三根普被的教育」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p042 六、從「和諧共生的倡導」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 《普門品》的管理法
- p049 前言
- p049 一、從「大慈大悲」看觀世音的管理
- p051 二、從「救苦救難」看觀世音的管理
- p055 三、從「一心稱名」看觀世音的管理
- p057 四、從「布施無畏」看觀世音的管理
- p059 五、從「滿足所願」看觀世音的管理
- p060 六、從「隨機應現」看觀世音的管理
- 「佛遺教三經」的管理法
- p067 前言
- p068 一、《八大人覺經》的管理法
- p073 二、《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管理法
- p082 三、《佛遺教經》的管理法
- 《地藏經》中的地獄管理法
- p103 前言
- p104 一、地獄在哪裡?
- p108 二、地獄是什麼景況?
- p111 三、是誰建造、設計了地獄?
- p114 四、地藏菩薩的管理法
- 天堂的管理法
- p133 前言
- p136 一、欲界
- p147 二、色界
- p159 三、無色界
- 《玉耶女經》的婦女管理學
- p165 前言
- p165 一、玉耶女禮佛因緣
- p167 二、玉耶女「照心的鏡子」
- p169 三、佛陀開示婦女之道
- p170 四、與鄰里和睦相處
- p171 五、教導兒童知禮守法
- p172 六、學佛自我管理法
- 《善生經》的青少年自我管理學
- p175 前言
- p175 一、孝養父母之道
- p179 二、尊敬師長之道
- p180 三、夫妻相處之道
- p181 四、親友往來之道
- p182 五、建立信仰之道
- p186 六、關照下屬之道
- 《維摩詰經》的社會管理學
- p191 前言
- p191 一、「無量方便」的社會管理
- p194 二、「大小互融」的社會管理
- p201 三、「男女平等」的社會管理
- p203 四、「不二法門」的社會管理
- p206 五、「心淨土淨」的社會管理
- 《三世因果經》的管理學
- p211 前言
- p212 一、了知因緣思想的管理
- p215 二、自作自受的行為管理
- p218 三、福禍窮通的命運管理
- p223 四、五戒生活的社會管理
- 《佛說孛經》的政治管理學
- p229 前言
- p230 一、以性格仁慈來管理國家
- p236 二、以重視輿情來管理國家
- p243 三、以民生康樂來管理國家
-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
- p253 前言
- p253 一、不忘初心
- p255 二、吃苦耐勞
- p257 三、腳踏實地
- p259 四、自我要求
- p261 五、疑而好問
- p263 六、與人為善
- p266 七、平等尊重
- p267 八、契理契機
- p269 九、樂說無礙
- p271 十、解行並重
- 《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
- p275 前言
- p275 一、不殺生
- p279 二、不偷盜
- p282 三、不邪行
- p285 四、不妄語
- p288 五、不兩舌
- p290 六、不惡口
- p293 七、不綺語
- p295 八、不貪欲
- p298 九、不瞋恚
- p300 十、不邪見
- 021佛教管理學3 弘法系列
- p004 人事篇 人事管理法
- p056 社會篇 我為社會排難解紛
- p078 警察篇 做人要能通過警察關卡
- p104 軍中篇 我把佛法帶入軍中
- p130 教育篇 佛教要進入校園
- p158 監獄篇 苦難的人更需要佛法
- p186 佛光山的管理法
- p240 佛光山的三寶山
- p276 宗教立法之我見
- 022佛教管理學4 兩岸系列(1)
- p006 編者的話
- p008 【推薦序】「慈悲思路」開創台灣出路──超越黨派、族群、地區的當代諍言
- p016 【代序】我可以稱台灣中國人──《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 第一篇 選出優秀領導人
- p030 選舉大樓的成功與倒閉
- p034 讓台灣兩黨有十萬個總統候選人
- p038 兩位女性競選總統是台灣的榮耀
- p042 看兩黨,誰能團結誰就能勝利
- p046 從《禮記•禮運大同篇》看選舉
- p052 選舉要靠「罵人」來當選嗎?
- p056 兩個偉大的女性起跑
- p062 一個參選人猶豫的告白
- p 066 選舉人的前途舞台在哪裡?
- p070 國民黨大老們都沒有黨性了嗎?
- p076 兩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在哪裡呢?
- p 082 民意代表們當選後有什麼好處?
- p090 有好的選民,才有好的候選人
- p096 每逢選舉,可憐我要說謊
- p102 我重要呢?黨重要呢?
- p108 看報八十年,看選舉最傷心
- p114 每一張選票從哪裡來?
- p122 說謊造謠者能做民意代表嗎?
- p128 選舉的語言要自重,不是詆毀
- p134 天堂地獄裡有沒有選舉?
- p 140 關於選舉造勢與街頭運動
- p146 候選人落選時怎樣收場?
- 第二篇 尋找台灣領導力
- p154 選舉期間,讓我們懷念幾位前賢
- p160 希望台灣出一個齊桓公
- p164 敬告國民兩黨元老們
- p168 讓孫中山先生在台灣復活吧!
- p174 國民黨的功過偉大而又可悲
- p180 台灣每年每月都在忙選舉
- p186 國民黨有關人士應向孫中山謝罪
- p190 「回頭轉身」救台灣
- p198 和對手共同為國家建設
- p202 每一個人做自己的神明
- p210 佛陀原來也是一位政治家
- p226 兩位黨主席想些什麼?
- p232 我猶豫,這一票投給誰?
- p238 選票的內情都不簡單!
- p244 觀音、媽祖都可以選總統
- 250 附錄: 何處惹塵埃
- 023佛教管理學5 兩岸系列(2)
- 第三篇 悲憫土地與人民
- p008 人是一個,宇宙在人的心中
- p014 我們在海洋中心如何生存?
- p018 我們大家都是中華民國派
- p022 何謂本土化的真正意義
- p032 台灣移民現在是第幾代?
- p040 苦難的人生,苦難的中國人
- p048 民進黨與中華民國總統
- p054 台灣人對日抗暴事件回憶
- p060 台灣濁水溪的淚水長流
- p068 我們要向原住民學習
- p074 大家應了解台灣人的悲情
- p080 台灣能去中國化嗎?
- p086 什麼資格才能成為「台灣人」?
- p092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我們對台灣選舉亂象的感慨
- p098 關於台灣獨立我見我思
- p104 李登輝先生是哪一種人?
- p110 請問台灣人,台灣還像台灣嗎?
- 第四篇 深思民主與自由
- p118 政府是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政府
- p124 回憶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選舉
- p130 當代青年的目標在哪裡?
- p138 回應民主會亡國的思惟
- p144 自由,不能侵犯別人的自由!
- p148 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
- p154 惡性的執著需要客觀會議解決
- p160 假如沒有了「中華民國」
- p166 我們對兩岸往來的建議
- p176 回顧古代有自由民主嗎?
- p182 眉毛無用,有它才像人
- p188 台灣人會知道自己的祖先嗎?
- p194 台灣人的身心住在哪裡?
- p202 台灣的是非善惡在哪裡?
- p210 建設兩岸談判的基礎
- p222 建設台灣好人政治的示範
- p230 附錄: 讀者看選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