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1 十、解行並重

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一開始由文殊菩薩啟蒙,踏上了參訪之途,最後回到普賢行願的菩提道場,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授記,證得普賢廣大行願。文殊菩薩,是智慧力的象徵;普賢菩薩,是行願力的代表。這同時說明了善財的學習,是由「智慧」入,由「行願」出。文殊的般若門,是自覺的管理,自我的內化;普賢的法界門,是行佛的管理,利他的意樂。沒有般若智慧為前導,就無法進入甚深法界;進不了甚深法界,也就顯現不出般若智的力度與大用。因此,智慧與行願兼備,學問與實踐並行,就是「解行並重」的管理模式。

在佛教裡,任何法門的修學,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解行並重」。解,是知解法義,提升自我;行,是行佛所行,生活實踐。二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一個信解多聞而不能落實的人,只能獨樂樂,不能利益世人,就好像死了的人穿上華麗的衣服,是沒有用處的。

有一則譬喻說到,有一個人平時鑽研航海技術相關書籍,已經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對人說起航海理論,條理分明,所以大家都認為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航海專家。有一天,他跟著一群商人出海尋寶,半途中船長不幸因急症去世,眾人一致推舉他出任船長的職務。從來沒有航海實務經驗的他,真以為自己通透航海技術,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了任務。始料未及的,才接下任務不久,就遇上了強大風浪,只見他嘴裡念念有詞,背誦著方法書,試圖扭轉情勢,最終卻還是敵不過風浪,全船人員翻覆海中。

這則譬喻要告訴我們的是,「紙上談兵」終究難以成就事情。學佛修行也如此,縱然理解法義有其必要,但還要進一步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才能充分發揮人生的價值。

處處皆是行佛的道場,事事都為行佛的因緣。如何做一個行佛之人呢?慈悲待人、嚴以律己,是行佛;改變氣質、給人歡喜,是行佛;奉獻服務、慚愧感恩,是行佛;讚歎、布施、謙卑、和睦、反求諸己等等,也都是在行佛。能讓我們的心與佛相應,必然所做的一切,都會是清淨的行為了。

結語

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行佛故事,無疑樹立了很好的學習典範,他將學習帶出教室,走入人間,從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不忘初心」,提醒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那一念發心,有了發心,加上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等美德來磨鍊我們的人格,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昇華精神生活,達成最終的理想。

換句話說,參學之道,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如海綿般、能吸收他人優點的人。藉由效法、學習善知識的德行,透過聞思修來提升學習品質,將自身投入智慧大海中,同時也回饋給眾生,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自利利他,才是學習管理的最終使命。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