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4 第三課 律藏

佛陀入滅後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葉窟舉行佛陀遺教第一次結集,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經,結集成經藏;由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律,結集出律藏。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煩惱,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針對弟子所犯的過失而定的規範,是隨犯隨制,屬隨緣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詮說,而律藏則為「戒」的根據典籍。

律藏的內容通常分為波羅提木叉*1與犍度*2二部,包括僧團應守的禁止條文及生活禮儀規範等。在三藏聖典中,「經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種人說;「律藏」則「唯佛所制」。根據《四分律》記載,佛陀制定戒法,始於成道後十二年,因須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專為攝僧而令正法久住*3,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見聞佛法,即是由於佛陀「制戒攝僧」之故。中國佛教依照傳承,凡經披剃出家者,必須登壇受戒,始為正式的出家人。中國依律傳戒開始於曹魏嘉平二年(二五〇),由曇摩迦羅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第一本戒本《僧祇戒心》,並請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則是中國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關係著佛法命脈的維繫,也就是說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極具重要性。

有關律藏結集的因緣,根據《長阿含》卷四《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均極悲傷,有一名曰跋難陀的比丘卻興奮地說:「那長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時,經常拿戒律來約束我們,如今他去了,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為所欲為了。」大迦葉聽後深為痛心,因此發起結集律藏,由優婆離分八十次誦出根本律法,此後由迦葉、阿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婆毱多等五師相承。後經優婆毱多門下五位弟子再從八十誦律中各執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謂的五部律,分別是:《四分律*4》、《十誦律*5》、《僧祇律*6》、《五分律*7》、《解脫律*8》。在這五部律中,我國僅傳譯前四部,外加五部論,共四律、五論,為中國律宗重要的典籍。

律藏初傳中國,被各家判定為小乘法門,道宣律師根據佛陀「以戒為師」的遺教,致力將戒律融小歸大。他體察眾生根機,認為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適合中國,遂以大乘教義來解釋小乘律典,明其戒體,立其戒相,一統律藏,使律宗成為大乘八宗之一。

在漢譯律典中,歷來持誦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四分律》,不僅是律宗所依據的根本典籍,也是中國所譯各種律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佛教戒律。甚至在中國所謂「律宗」,指的就是四分律宗。

《四分律》的傳譯,自東晉至唐朝道宣*9律師時,經百多年的弘宣,已經自成一宗,且因世代律師的造疏發揚,而有法礪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懷素的東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南山宗影響最大。

原始佛教的律藏,分廣律*10、戒經、律論*11三類。廣律有六種:《銅鍱律*12》、《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13》。戒經即《波羅提木叉經》,乃彙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禁戒條目,是僧團中半月半月所誦,漢譯又稱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因此有所謂「一切眾律中,戒經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為首」。關於律的論書,則有《毗尼母論*14》、《摩得勒伽論*15》、《善見論*16》、《薩婆多論*17》、《明了論*18》等五部論。

大乘佛教的第一部律藏典籍是《梵網經*19》,大乘律一般多散說於經論之中,少有另外編輯成律儀的專書。《梵網經》主要在說明菩薩修道的階位及應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相。內容和小乘律不同,沒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主張眾生依循共通的戒律,並以佛性的自覺為其特色。

《四分律》說:「毗尼藏者,是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律藏是佛教的實踐法門,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惡修善,戒律就是止惡修善的具體規範。三藏典籍中,律藏是保留原始佛教根本精神的聖典之一。

【註釋】

*1 指戒經,即記載戒條的戒本,亦即教團的罰則,乃比丘、比丘尼應守的禁止條文,以及禁止的因緣,並詳解犯者所犯罪之輕重。又意譯為從解脫、隨順解脫、別別解脫、最勝或無等學,因為持戒可防身口意之過惡,漸次解脫諸煩惱之束縛,故名。包括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其依罪之輕重,分為: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單墮、波羅提提舍尼、眾學、滅諍、偷蘭遮、突吉羅等。

*2 意譯為「品」或「聚」,即分類編集而將同類之法聚集一處的意思。此係指將僧團內有關受戒、布薩、安居等之儀式、作法及僧眾之生活禮儀、起居動作等規定條文,分類整理,並具體詳解。分別有巴利語律典所記載的廿二犍度與漢譯《四分律》的二十犍度兩種。

*3 律藏是佛陀所親制,依《摩訶僧祇律》卷一載,當初佛陀制定戒律的因緣、目的有十:攝僧、極攝僧、令僧安樂、折伏無羞人、有慚愧者得安穩住、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於現法中得漏盡、未生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

*4 曇無德部所傳,共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內容略分有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毗尼、調部、毗尼增一。《四分律》在中國的弘揚起於北魏孝文帝時的法聰律師,到了唐朝道宣律師大大的發揚《四分律》的精義,從此奠定中國律宗的基礎。

*5 薩婆多部所傳,姚秦弗若多羅、羅什共譯,是我國最早譯出的廣律,共六十一卷。初誦為波羅夷、僧殘法等;二誦為尼薩耆法、波逸提法;三誦為波羅提提舍尼法等;四誦為七法;五誦為八法;六誦為雜誦;七誦為尼律;八誦為增一法;九誦為優婆離問法;十誦為比丘誦等。

*6 又稱《大眾律》,為摩訶僧祇部所傳,共四十卷,東晉法顯與佛陀跋陀羅共譯。內容有比丘毗尼和比丘尼毗尼二部。

*7 即《彌沙塞部律》,為彌沙塞部所傳,共三十卷。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五分是:比丘律;尼律;受戒等九法;滅諍法與羯磨法;破僧法、臥具法、五百集法、七百集法等。

*8 為迦葉遺部所傳,是唯一未傳譯中國的一部律。

*9 唐朝浙江吳興人,十六歲出家,先後隨慧頵、智首學律,一生持戒嚴謹,嘗聽律二十遍,對《四分律》的弘揚、註釋不遺餘力,由是律宗成立。因其常住終南山,後世又稱四分律宗為南山宗。道宣律師精通三藏,專究毗尼,著作等身,其著述中的《行事鈔》、《戒本疏》、《羯磨疏》、《拾毗尼義鈔》及《比丘尼鈔》等,合稱「南山五大部」,是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

*10 佛陀成道後,弟子一有犯過,佛陀便一一廣說其應受的戒律,並記其事緣。此詳說戒律的律藏,即是廣律,又稱廣教。一般包括三個部分:a.為防範為非作惡的禁戒,即禁止某些言行的事項和違反後所採的罰則,並詳細說明各種禁戒形成緣由;b.有關修法、行儀、日常生活禮儀的具體規定,此為犍度的部分;c.附屬事項,僅具戒律條文者,稱為戒本,而與廣律相對。律藏五部中,迦葉維部僅傳戒本,廣律之傳譯則闕如。南傳佛教則傳巴利語之廣律。

*11 佛滅度後,後世的弟子依各人的見解來闡述佛陀所說過的法,名之為論。律論是有關「律」的論著。

*12 乃從印度傳入錫蘭,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方佛教國家流傳之律。內容分為經分別、犍度、附隨三大部。

*13 共五十卷,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廣律。

*14 譯者不詳,共八卷,是毗奈耶藏中本母(提綱挈領解釋佛說宗趣)的論釋。

*15 劉宋僧伽跋摩譯,共十卷,是《十誦律》中優婆離問及毗尼誦的異譯。

*16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共十八卷,是《四分律》的解釋。

*17 譯者不詳,共九卷,是《十誦律》的解釋。

*18 陳真諦譯,一卷,依十八部中正量部的律,以二十二偈及註釋而成的律論。

*19 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相傳為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然未能確定。本經取意於大梵天王之因陀羅網,重重交錯,無相障礙;諸佛之教門亦重重無盡,莊嚴法身無所障閡,一部所詮之法門重重無盡,譬如梵王之網,故稱《梵網經》。本經係盧舍那佛本說,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重說,著重於對父母、師僧、三寶的孝順,以慈悲孝順為持戒的根本,不但具有經的性質,也有律的性質,而且是以律為重點,因此可稱之為「經中之律」。

【習題】

1.何謂「律藏」?

2.律藏的重要性為何?

3.佛陀制定戒律的因緣為何?

4.結集律藏的因緣為何?

5.律宗的典籍有哪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