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戒,梵語「尸羅」,《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尸羅,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無受戒行善,皆名尸羅。」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處。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實踐,佛陀於遺教中告誡弟子們當以戒為師*1,經典中也常以各種譬喻來說明「戒」的重要性*2。
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做人,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悟證最高的真理。戒律因應各種根機對象,可分為出家修道者的式叉摩那戒(六法戒)、沙彌(尼)十戒、比丘(尼)具足戒*3;以及在家五戒、八關齋戒*4;菩薩戒*5則適用於任何發心受持的眾生。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質不同可分為八類:
一、波羅夷:屬根本極惡戒,犯則喪失比丘(尼)的資格,無法再生活於僧團之中。此罪如同斷首之刑,不可復生。例如:殺人、搶劫等。
二、僧殘:是次於波羅夷的重罪,犯此罪者,如同殘廢一樣,但得於清淨大眾中,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則此罪可除。例如:毀謗、造謠等。
三、不定:有犯罪嫌疑,但尚在懷疑判斷之中(嫌疑犯)。例如:比丘夜宿寡女家。
四、捨墮:因貪財或貪物所犯之罪,犯則罰以沒收物品,並於大眾中懺悔。例如:不法向人需索衣物。
五、單墮:捨墮和單墮都屬「波逸提」(懺悔罪),意譯:墮、令墮、能燒熱、應對治、應懺悔。乃輕罪之一種,謂所犯若經懺悔則能得滅罪,若不懺悔,則墮於惡趣之諸過。須捨財物而懺悔之墮罪,稱為「捨墮」;單對他人懺悔(於大眾前)即可得清淨之墮罪,稱為「單墮」。例如:惡口辱罵、令人鬥亂、打人傷害等。
六、波羅提提舍尼:簡稱提舍尼(悔過罪),意為向彼悔、對他說、可呵法。犯此過者,必須向其他之清淨比丘發露懺悔,是輕罪的一種。例如:飲食不當(強人所難、不如法食品等)。
七、眾學:有關生活禮儀等細則,條目眾多,應常學習,故稱眾學。屬「突吉羅」(粗魯)的輕罪。例如:食衣住行之威儀端正、身語意三業之清淨和雅等。
八、滅諍:止滅諍論所設的方法及規定*6,當大家意見不合,起爭執時,要面對面坦誠布公,互相表白說明,解除彼此間的誤解。一旦化除爭執,事後則不可再有議論,不可背後再搬弄是非。
由上述可知,佛教講究自制修身,尊重他人,行止合乎善惡因果則是持戒,破戒猶可藉發露懺悔*7、積善結緣來化解,將功贖罪;破見(沒有因果觀念)則無可救藥,萬劫不復。
一般人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其實,凡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8。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倫理的基本德目,受戒在於不侵犯而尊重有情眾生。所以受持五戒,就是守法的表現。
由五戒再擴而充之,有十善戒*9,可概分為身、口、意三業。意業為身、口二業的根本,因此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應從心(意)出發,以止惡行善的戒行來達到自心的清淨,同時也帶給他人和平、尊重。菩薩戒則是聚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法門的一切佛法;不僅要消極的不作惡,更要積極的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佛法,以救助無量的眾生。
世間的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佛教的戒律則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受持者皆為自願求授*10。持戒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而自願受持的「自通之法」。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反而比不知懺悔者輕。不受戒並不表示做錯事就沒有罪過,犯了過失,一樣逃不過因果的報應;好比一個人不懂得國家的法律,觸犯了國法,仍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律藏中有些戒條是佛陀因應印度的社會風俗習慣而定,並不適合應用在中國。佛法的戒律具有寬容、自由的精神,在守持戒律時,應當把握戒的基本精神,以饒益有情為本,不拘泥於形式化的戒條,因應時代,與時俱進,發揮安頓身心、淨化社會的功能。
現代社會需要積極為善的佛教,我們應該規範出人間化的戒法,視八正道、四攝法、六度萬行、饒益有情為真正的戒律。人間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止惡息罪;一方面更應該積極廣修善行,廣作善事。唯有依循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的戒行,才能讓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註釋】
*1《遺教經》:「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四十二章經》:「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意念吾戒,必證道果,在吾左右,意在於邪,終不得道。」
*2戒的譬喻: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槃的彼岸。
*3出家戒包括:a.沙彌(尼)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寶。b.式叉摩那戒是沙彌尼在受比丘尼戒前,必須先修學的六法戒,二年之內戒行清淨,方能受持比丘尼戒,這一段期間稱為「式叉摩那」。六法戒為不殺畜牲、不偷三錢、不摩觸、不小妄語、不飲酒和不非時食。c.比丘(尼)戒又稱具足戒,因與沙彌(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稱具足戒。佛陀希望僧眾藉由戒律的規範,以養成足堪住持佛法,成為人天師範的僧格,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長存。《四分律》載,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
*4親近承事三寶的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於皈依三寶後,首應受持五戒,再進一步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指在一晝夜間守持出家的八條淨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淫、不飲酒、不著香花鬘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大床,及不非時食一齋。
*5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只有受法而無捨法。菩薩戒的每一戒均為無盡戒,故受持菩薩戒的功德,難以比喻。菩薩戒包含了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攝護之,使斷絕一切諸惡),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總攝一切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及「饒益有情戒」(廣度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
*6裁斷僧團之諍論有七種法,又作七滅諍法、七止諍法。即:
a.現前毗尼,又作面前止諍律。使起諍之雙方對決於現前,或於現前引證三藏之教法而決之,或於現前引證戒律之制條而決之。
b.憶念毗尼,又作憶止諍律。即諍議罪過之有無時,質問犯人記憶之有無,若無記憶則免之;但僅限平生為善,以善知識為友者。
c.不痴毗尼,又作不痴止諍律。犯戒者若精神異常,待其治癒,羯磨而令悔其罪。
d.自言毗尼,又作自發露止諍律。比丘犯罪時,令其自白,始治其罪。
e.覓罪相毗尼,犯人不吐實,陳述矛盾時,舉示其罪狀,盡形壽令持八法,不得度人或受人依止等。
f.多人覓罪相毗尼,互相諍議而不易裁決時,集有德之僧,依多數而決是非。
g.如草覆地毗尼,鬥訟者互悟其非,如草之伏地,共至心發露,相道歉而懺悔。
*7佛教的懺悔方式有:眾法懺,謂於四人以上之僧中所行之懺悔法。對首懺,謂面對師家一人而行懺悔。心念懺,謂對諸佛菩薩,以心念懺悔。懺悔時,於佛前恭敬合掌禮拜,口中誦念懺悔文以行懺悔;亦可至寺院參加法會懺儀,如近世通行之懺法有梁皇寶懺、水懺、大悲懺、藥師懺、地藏懺等。茲略述之:a.梁皇寶懺,於滅罪、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僧虔修此懺。b.水懺,又稱慈悲三昧水懺,眾生依此懺法至誠懺罪,以消釋宿世冤業。c.大悲懺,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係根據大悲咒而作之懺法。d.藥師懺,又稱藥師三昧行法,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拜此懺。e.地藏懺,又稱慈悲地藏懺法,凡報親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拜此懺。
*8五戒為:
a.不殺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進而尊重他人生命的自由。
b.不偷盜:不侵犯他人的財富,進而尊重他人財產的自由。
c.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名節,進而尊重他人身體的自由。
d.不妄語:不侵犯他人的名譽,進而尊重他人名譽的自由。
e.不飲酒:不侵犯自己的理智,從而不侵犯別人,並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
*9十善戒如下:
a.身三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b.口四業: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
c.意三業: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不愚痴)。
*10無論出家、在家,奉持佛陀教法者,必須誓願遵守戒律,且應依循一定的儀式受持,稱為「證盟授戒」。一般而言,授戒次第可分為十二門,即:開導、三皈、請師、懺悔、發心、問遮、授戒、證明、現相、說相、廣願、勸持。
【習題】
1.試述戒的意義及內容。
2.具足戒的八種類別,意義何在?
3.戒律與法律有何異同?
4.試述持戒的功德。
5.犯了戒怎麼辦?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