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文學是人類表達感情與智識的方式之一。好的文學作品,不但在當時當地造成廣大的回響,甚至能超越時空的藩籬,引領人心邁入真善美的境界。佛教裡有許多作品正是這一類型的代表,尤其教主佛陀本身就是一個才思敏捷、智慧超群的文學家。佛陀在悟道之後,為了讓大眾了達宇宙實相,將深奧的真理用十二種體裁深入淺出地宣說出來,即所謂的長行(即散文)、重頌、記別(即佛陀為弟子所作生涯規劃)、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等「十二部經」,這是文學的最佳範本。像《大寶積經》的每一品有如單元劇,《普曜經》是長篇故事,《須賴經》是小說作品,《思益梵天經》是半小說半戲劇的體裁,《維摩詰經》是世界上最美的新詩,《妙法蓮華經》的七個譬喻是最美的寓言文學,《華嚴經》是最雄偉的長篇劇作,《百喻經》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各地廣受歡迎;《本生經》不但是家喻戶曉的傳記文學,其中許多故事被《伊索寓言》、《天方夜譚》等世界名著所廣泛引用。此外,佛陀的弟子也大多擅於詩偈,像〈長老偈〉及〈長老尼偈〉,不惟清新雋永,而且高揭宗教理想,闡明倫理教說,在文學上擁有很高的評價。
及至大乘佛教興起,文風趨於雄偉壯麗,西元二世紀時,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讚》、《舍利弗之所說》、《孫陀利難陀詩》等,皆為印度古典文學的先驅。其後馬鳴派詩人摩咥哩制吒所作的〈四百讚〉及〈一百五十讚佛頌〉,也受到全印度詩人的一致推崇。
西元四世紀,除了聖勇的《本生鬘論》及克薛門特羅的《譬喻集》等,均為佛教經典之作以外,尤以印度著名詩人加里陀沙的劇本《莎昆妲蘿*1》名聞於世,此劇是以佛經故事為藍本所寫成,於一七八九年譯成各國文字之後,風靡全歐,當代文豪歌德讀後感動不已,不但寫下四行讚美的詩句,而且還將該劇的開場白引用在他的巨作詩劇《浮士德》中。
西元七世紀時的佛教劇作《龍王之喜》及佛教讚歌〈八大靈塔梵讚〉等,為當時統一全印的戒日王所撰寫,在印度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戲曲作品中,如《舞者之供養》及《真陀利》等,也都是取材自佛教經典的故事。佛教文學在世界文學上的地位於此可見一斑。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更以雷霆萬鈞之勢,在文化方面產生排山倒海的影響力,其中以文學方面的貢獻最為卓著。茲分為下列五點簡述之:
一、促進辭彙學的發展:根據統計,由於佛教的傳入,至少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新辭彙,等於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新的觀念,其中或自佛教名相演變,或自佛典中擷取,或自佛教故事衍生,或自禪門語錄中摘出……由於佛教的辭彙在質量上廣博龐大,賅盡萬象,在義蘊上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以一方面促進了文章意念的表達,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透過語言文字的力量,闡明因果業報的道理,對於社會人心的淨化也有很大的助益。
二、促進義疏學*2的形成:由於三藏十二部經的組織分明,因此傳來中國之後,祖師大德們也以條理嚴整的方式來撰寫註疏、科判,不但開啟隋唐時代義疏學的先河,對於一般文章的寫作也發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三、促進音韻學的推動:中國字是方塊文字,無法從外型上看出字的發音,佛教傳入之後,為了便於翻譯佛典,魏晉時代就有僧人在音韻上從事研究,導致後來四聲*3、字母*4、反切*5、等韻圖表*6的發明,一則促進了音韻學的發展,二則推動了格律詩的形成,讓中國的詩詞更增添音韻之美。
四、促進中文文法的形成:中國古時並沒有所謂的文法理論,直至魏晉南北朝時,由於佛經的翻譯,梵文的文法隨之傳入,如八轉聲*7,及窺基大師等根據梵語文典所撰寫的「六合釋*8」等文法書,都是中文文法的先驅。
五、促進文體形式的改良:從東漢末年到隋唐六百年間,是佛教譯經的最盛時期,參與者都是當時的名僧俊彥,譯經注重符合原義,傳神達旨,不唯散韻並用,且文質兼備,一掃過去六朝以來過於講究駢偶對仗、詞藻華麗的風氣,尤其佛經豐富的體裁及觀念,使得一向不擅想像的中國人擴大了眼界,再加上唐朝、五代的佛教寺院盛行以俗講*9方式,用變文*10與變相圖配合來接引大眾,對於佛教文學的通俗化更產生了重大影響。變相圖類似小朋友的「看圖說故事」,可以說是圖畫文學的肇始;而變文不但形成後來的寶卷*11、鼓詞*12、彈詞*13,對於宋元小說、戲曲、雜劇,乃至後來的崑曲、黃梅戲、歌仔戲等等,也都有助導之功。
近代,取材自佛經的戲曲,如梅蘭芳的《天女散花》,及尚小雲的《摩登伽女》等,均因富含教育意義,內容變化有趣,所以受到廣大的歡迎。
其次,在詩文方面,佛教也帶來了嶄新的氣象,像東晉僧支遁,才藻精絕,詩文妙美,當時擅寫玄言詩的文學家如孫綽、許洵、殷浩、王羲之等人與其交遊甚密,亦多受影響;晉代的謝靈運曾參與譯經,所作的詩將山水與佛法義理結合,被尊為山水詩的始祖;唐代以降,禪風大行,許多碩學之士多捨儒歸佛,著名的詩人如王維、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因常與禪師往來論道,在潛移默化之下,吟作之詩富含禪趣。
佛教僧侶中以文筆知名者,也不乏其人,如隋代的法周、唐代的慧淨、皎然,五代的齊己、貫休、希覺,北宋的希悅,元代的曇噩、大圭,明代的德言,清代的智朴、聖通、照常、讀徹等。隋唐以降,禪僧們也經常將悟境假託偈頌表達,著名者如寒山的詩集,清新雅緻,在中外各國廣受歡迎;雪竇重顯的詩偈則被譽為有翰林學士之風。
此外,歷代以來,禪僧對答法語所輯成的禪門語錄、公案,由於文字淺白,詞句活潑,成為近代白話文學的先驅。及至今日,佛教在文學與戲劇上仍不斷地突破創新,如出版白話經典,以散文方式將艱澀的古文翻成白話;發行佛教故事叢書,以彩色插圖來接引兒童;製作佛教電視劇、電影片、卡通、舞劇,將佛教故事搬上銀幕;成立國際佛教翻譯中心,將現代佛教著作譯成各國文字等。凡此,對於佛法的普及與人心的淨化皆有助導之功。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宇宙真理就像一部浩瀚磅礡的巨著,所謂「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參此語如參禪,我從諸老得印可,妙處可悟不可得」,如何讓大眾洞徹無所不在的真理,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正是佛教透過文學的彩筆所要表達的意義所在。
【註釋】
*1莎昆妲蘿(Śakuntalā)係加里陀沙所寫的劇本,乃採用大事緊那羅女本生、南傳巴利本生第七則、《六度集經》第八十三須羅太子本生、《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十三至十四的故事寫成。
*2義疏學對文章寫作的影響力,從唐宋八大家等古文學家所寫的文章,其段落劃分、章節的承轉,都可以看出義疏科判的影響。
*3漢字字音的四種聲調,即平、上、去、入。據考是受轉讀佛經聲調的影響而成立。陳寅恪先生在〈四聲三問〉一文(《清華學報》九卷二期)中說:「所以編定為四聲,而不為其他數之聲者,以除去本易分別,自為一類之入聲,復分別其餘之平聲為平、上、去三聲。綜合通計之,適為四聲也。但其所以分別其餘之聲為三者,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時轉讀佛經之三聲,而中國當時轉讀佛經之三聲又出於印度古時聲明論之三聲也。據天竺圍陀之聲明論,其所謂聲(Savara)者,適與中國四聲之所謂聲者相類似,即指聲之高低音,英語所謂 Pitchaccent 者是也。圍陀聲明論依其聲之高低,分別為三:一曰 Udatta,二曰 Svarita,三曰 Anudatta。佛教輸入中國,其教徒轉讀經典時,此三聲之分別當亦隨之輸入……中國語之入聲皆附 k, p, t 等輔音之綴尾,可視為一特殊種類,而最易與其他三聲分別。平、上、去則其聲響高低距離之間雖然有分別,但應分別為若干數之聲,殊不易定。故中國本土依據及摹擬當日轉談佛經之聲,分別定為平、上、去之三聲。合入聲共計之,適成四聲。」
*4即漢字字音開端的輔音。上古的中國人對於字音的分析不甚注重,到六朝時,由於梵文音理已為一些士人所熟知,因此產生了雙聲、疊韻的名目,由於作詩押韻的關係,「韻」的研究較早發達,有成部的韻書來表明。但「聲」的部分,是到唐末才有「字母」的出現,而這些字母都是佛教的法師所創制的。陳澧《東塾讀書記》說:「自漢末以來,用雙聲疊韻切語,韻有東、冬、鐘、江之目,而聲無之,唐末沙門始標舉三十六字,謂之字母。」鄭樵《通志藝文略》和王應麟《玉海》,都著錄過《守溫三十六字母圖》。明朝和尚真空的《篇韻貫球集》卻說唐朝和尚舍利造三十字母,後來守溫又增加六個。宋朝祝泌《觀物解篇》所附「皇極經世解起數訣」曾提到胡僧了義的三十六字母。上官萬里注〈皇極經世聲音圖〉也說:「自胡僧了義以三十六為翻切字母,奪造化之巧。」雖然有這麼多歧異的說法,但字母是佛教法師所造是毫無疑義的。
*5即拿兩個漢字注一個漢字的音,上一個字和所注的字聲母相同,稱為雙聲;下一個字和所注的字韻母相同,稱為疊韻。上一個字要聲母,不要韻母;下一個字要韻母,不要聲母,把上一個字的聲母和下一個字的韻母拼在一起,就是所注之音。據考,在漢哀帝以後正是佛教傳入的時候,學梵文者在學習拼音時悟出了反切的道理。
*6所謂等韻,依趙蔭棠在《等韻源流》中的解釋:「何謂等韻?簡言之,就是音表,音表中有格子,每橫格算一等,每等中所填的韻字,就是每音的代表。我們若把這種音表練習熟了,不惟知道韻書的韻字屬於何紐,而且知道他們洪、細,這本是許許多多的反切的以簡馭繁的方法,所以吾友魏建功先生說他是練音表。」至於等韻的產生,在張世祿的《音韻學》裡有如下說明:「吾國自古來講音讀的方法,由雙聲、疊韻而為字母和韻母,由字母和韻母構成了等韻表,無非是要說明反切之理。」勞乃宣《等韻一得外篇》云:「反切始於魏世,在雙聲、疊韻之前。雙聲、疊韻始於六朝,在等韻之前。由反切而為雙聲、疊韻,由雙聲、疊韻而為等韻,漸推漸密,皆以明反切之理,故等韻之學,為反切設也。」案雙聲、疊韻之名雖起於六朝,而雙聲、疊韻及反切之理,自古已具。到了漢末以後,印度梵文拼音學理輸入中國,於是發生反切,發生韻書及字母。應用等、呼和字母和說明反切,就產生了等韻之學。陳澧等謂:「自魏、晉、南北朝、隋、唐,但有反切,無所謂等韻。唐時僧徒依仿梵書,取中國三十六字,謂之字母。宋人用之以分中國反切、韻書為四等,然後有等韻之名。溯等韻之源,以為出於梵書可也。至謂反切為等韻,則不可也。反切在前,等韻在後也。」其實等韻學不過是進一步應用字來講明韻書上之反切罷了,是由切語之學所變而成的。所以我們要推跡等韻學的來源,自然要講到反切和字母。
*7指梵語中名詞、代名詞與形容詞語尾的八種變化,即a.體格,今稱主格。「……是」之意。b.業格,今稱受格。「……把」之意。c.具格,或稱作格。「依……」之意。d.為格,或稱與格。「為……」之意。e.從格,或稱奪格。「從……」之意。f.屬格,今稱所有格「……的」之意。g.於格,或稱依格。「於……」之意。h.呼格,又作呼召聲。「……啊」之意。
*8係就梵語複合詞的六種合釋加以明示解說。六合釋,即:依主釋、相違釋、持業釋、帶數釋、鄰近釋、有財釋。
*9佛教東傳中土,繼經典大量傳譯之後,佛教徒更致力於佛法的普及,於開講佛經時,盡量改編為通俗的故事體裁,並配以通俗音樂吟唱,此種講經法會稱為俗講。盛行於唐朝、五代。
*10變即改變、改寫的意思。取材於佛教經典中富於神變的記事,並加鋪述改寫,使其通俗生動而適合教化民眾的文章,稱為變文。
*11係一種由唐代變文直接衍生的講唱文學。約產生於宋元之際,而流行於明清。寶卷的結構內容與變文大同小異,大多採用通俗易曉的語言,配合音樂,加以講唱。敘述佛教故事的寶卷,甚受民間的歡迎。
*12明清時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種曲藝。以鼓為主伴唱的演唱形式,有說有唱,一說鼓詞為大鼓的舊稱。現在也有人把各種大鼓的唱詞稱為鼓詞。
*13係將故事編為韻語,有道白、曲詞,用絃索樂器伴唱的講唱文學,流行於南方的為彈詞,流行於北方的為鼓詞,源於宋、元,盛於明、清。
【習題】
1.佛教有哪些經典富有文學價值?
2.印度佛教歌讚、劇作,如何影響中國的文學?
3.試列舉源於佛教的辭彙。有哪些文人受到佛教的影響?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