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第二次經典結集後,佛教分化為上座和大眾兩大部派,史稱「根本分裂」。直至佛滅四百年為止(西元前後),兩大部派又次第的分化,稱為「枝末分裂」。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這是意味佛教的發展處於部派林立的狀況。

此四百年間的佛教,在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等仁王護持下,獲得長足的發展,不僅開始向國外傳播,也使得三藏聖教更加豐富而完備。

佛教從原始的和合一味,演變到部派林立,主要是由於佛教所處時空改變所致。佛教由恆河中、下游逐漸向外弘化,因各地的風俗、語言、師承等文化背景不同,在戒律和教義的因應調適上,自然產生差異。而原有多聞、持律、頭陀等根性差別者*1,在距佛日遙後,經輾轉傳授、修習,彼此間的差異就更顯著了,於是僧團開始分化。

第二次結集導因於東西方比丘在地域上的差距,而對「十事」的戒律看法不同所引起。

東方毗舍離原是一個思想自由開放的地區,而西方則屬婆羅門化區,思想自然趨於保守嚴謹。因此,第二次結集後,終究因地域文化的差異,導致佛教僧團分裂為:傾向嚴謹保守的西方上座部,與傾向開放進取的東方大眾部二大派別。

上述「根本分裂」的原因乃南傳佛教所載,北傳則主張發生於阿育王時代的「大天五事」之爭才是主因。

大天比丘對於阿羅漢身心境界與修持證果提出五項新說: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2。這是教義看法上的不同,結果支持大天的人數較多,組成大眾部;反對的長老上座,組成上座部,並遠移至西北印度的迦濕彌羅。

根本分裂後,隨著對戒律、教義見解的差異,兩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約一直持續到西元一世紀前後,佛教發展的主流轉入大乘為止,此即所謂的「枝末分裂」。部派的總數、分化的過程、原因、年代和名稱,南北傳文獻所記載各有不同*3。或以創始者立名,或以其所處地點立名,或以主要教義立名。其中以大眾部、上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4、經量部*5最為興盛。部派雖多,其分化系統可簡化為:一味、二部、三系、四派。一般而言,以四派為主軸,而次第分化為二十部。

如附圖所示:





部派發展路線及其興衰史,與印度諸王的佛教政策有密切關係。在阿育王召開第三次結集和派遣傳道師弘化印度境內外後,上座部(分別說部)聲望如日中天,甚至遠播錫蘭、緬甸等國*6。到了迦膩色迦王時代,因「說一切有部」結集出《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因而在迦濕彌羅一帶形成了領導地位。反之,弗沙蜜多羅王在中印度的毀佛法難,也使佛法中心轉移至南方與北方*7。

此外,三藏聖典方面,則有特殊的發展。各部派因豎立自家宗風,因此,不論律藏或經藏方面均各有傳承。此二藏雖因自宗立場的不同而有增刪的情況,然大體上與原始佛教時期的組織、體裁、內容相同。另外,具有獨立體裁的論藏,則是在這一時期才完備*8。故部派的特色,就三藏聖典來說,即在於「論藏」(音譯為阿毗達磨)的發達。尤其各部派為彰顯自宗的思想教義,遂直接促成阿毗達磨的研究學風,因此部派佛教又稱「阿毗達磨佛教」。

現存各部派的阿毗達磨以上座部系為主,南方巴利赤銅鍱部及北方說一切有部早期各有七部根本論*9,爾後更有《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阿毗達磨俱舍論》等大作陸續問世。而大眾部的根本論書稱為「蜫勒*10」,因未傳譯,至今僅得《分別功德論》*11。

部派佛教思想發展繁雜,但基本上仍以大眾部和上座部為中心。大體而言,上座部重視原始經義的分別疏釋,在現實生活上趨於學術理論化,尤其主流派說一切有部的學究氣味太濃,致與人間脫節,後被大乘佛教貶為小乘者,原因即是在此。因此,在印度的上座部逐漸沒落,錫蘭所傳的分別說部(赤銅鍱部)便成為上座部佛教的代表。相對的,大眾部著重佛陀的根本精神,對於經法重於貫通古意,並且融入新知,而在現實生活上的修持則是要求人間化,因此,大眾部終於發展成為大乘佛教。

【註釋】

*1如多聞的阿難、重律的優婆離、修頭陀行的大迦葉。大迦葉重頭陀苦行,不喜說法、論議,與目犍連、舍利弗、阿難的風格不一。

大天生於佛陀入滅後百餘年,住於雞園寺,自撰一偈,以宣揚其所提倡的五項教義:「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此即大天五事。a.餘所誘:阿羅漢雖已無淫欲煩惱,然有漏失不淨者,乃因惡魔憎忌佛法,遂對修善者誘惑破壞所致。b.無知:阿羅漢雖依無漏道而修,斷盡三界的見思煩惱,然因無知有染汙及不染汙二種,阿羅漢僅斷染汙無知,尚未斷盡不染汙的無知,則尚有疑惑存在。c.猶豫:即疑,有「隨眠之疑」與「處非處之疑」二種,阿羅漢尚未斷盡後者,雖為獨覺聖者,每每仍有其惑。d.他令入:阿羅漢須依他人的記別,方知自己為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神通第一之人,亦須依佛陀的授記始知已解脫。e.道因聲故起:阿羅漢雖已有解脫之樂,然至誠唱念「苦哉」,聖道始可現起,此係因四聖諦的觀苦、空、無常、無我等,即是聖道。

*3記載有關部派分化的重要史籍有:南傳的《大史》及北傳漢譯的《十八部論》、《部執異論》、《異部宗輪論》、《異部宗精釋》等。

*4於佛滅後三百年,與法上部、賢冑部、密林山部等,同時出自上座犢子部分出的學派。據《異部宗輪論述記》所載,因其刊定是非,故謂之「量」,量無邪謬,故謂之「正」,蓋從其所立法義而得部名。

*5又作說轉部、說經部,係從說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一切有部重視論書,而經量部卻重視經書,並將經典視為正量,故稱經量部。此派開祖是鳩摩羅馱等譬喻師,至四世紀的室利羅多為此派中興之祖。

*6阿育王於第三次結集後,即派遣傳教師至各處弘法,其中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依止目犍連子帝須為師,被派赴錫蘭島,上座部(分別說部)佛教便在錫蘭大盛。須那迦、鬱多羅被派至緬甸,上座部佛教也因之流傳此地。

*7中印度熏迦王朝的弗沙蜜多羅王,藉政治勢力進行大規模戮僧毀寺的排佛運動,史稱「中印法難」。由於逃亡的僧眾多往南印度或西北印度,反促成以南方案達羅為中心的大眾部佛教,及以北方迦濕彌羅和犍陀羅為中心的有部佛教的發展。

*8佛世時,弟子已開始整理佛陀的教說,這即是為何經藏中含有不少關於阿毗達磨傾向的經典,到了部派初期,傾向專門化,因而論述的方法與原始經典已有不同,終於脫離經典的格局,獨立成為阿毗達磨的文學形式。隨著部派分立的二、三百年間,遂完成阿毗達磨論藏。日本木村泰賢將論藏的發展過程略分為四個階段:a.契經型態時期:經論未分,阿毗達磨攝於《長阿含》、《中阿含》等經典中;b.經典解釋時期:擔負經中的定義、分類的工作;c.論典獨立時期:隨著部派的發展而產生獨立論書;d.綱要論書時期:為便於學習,出現綱要論書。

*9有部七論為:《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品類足論》和《發智論》。巴利七論為:《法集論》、《分別論》、《人施設論》、《論事》、《界論》、《雙論》和《發趣論》。

*10意譯作篋藏,乃大迦旃延所造論書的名稱。《大智度論》卷十八載:「蜫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蜫勒門,論議則無窮。其中有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諸門。」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將「蜫勒」判為大眾部的根本論。

*11大眾部並非沒有論書,如法顯大師留印期間,在巴連弗邑的大乘寺尋得《摩訶僧祇阿毗曇》,玄奘大師亦曾在南印馱那及桀迦國學習大眾部的根本阿毗曇數月之久,而在攜回中國的梵本中,也有大眾部的論書,只是並未譯出。

【習題】

1.何謂部派佛教? 各部派主要爭論的問題有哪些?

2.何謂「根本分裂」、「枝末分裂」?

3.佛教分化的主要原因為何?

4.南、北傳佛教對「根本分裂」的原因有何不同的看法?

5.試述大眾部與上座部思想上主要的差異點。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