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佛教從佛陀三轉法輪*1,度五比丘*2,創立僧團,宣說三法印、四聖諦的真理,直到佛陀入滅後,印度各教派林立,而有十八部派*3的興起。部派佛教的後期,由於龍樹菩薩*4思想的啟發,始為初期大乘思想的萌芽。直至佛教傳入中土,中國佛教在隋唐時代進入了宗派的成熟時期,教理學說相互融會的恢宏局面。為了判別佛陀一代教法的內容,各宗的祖師有「判教」之舉,如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天台五時*5」、華嚴宗法藏大師的「五教十宗*6」、法相宗窺基大師的「三時教*7」等,綜觀佛教的歷史,從印度的十八部派興起到中國隋十三宗派*8的開展,都顯示佛教具有包容與融和的特質。
佛教的教義,雖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種修學的層次,但猶如大海,為諸川所匯歸,也如法華的「火宅三車*9」之喻,三車皆是會歸一乘。佛教的三乘教及五乘教*10皆是融會貫通,即令修學的是出世的三乘聖法,雖不求人天福報,也須具足人天的功德,就像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也得從小學讀起。佛教主張的「五乘宗教觀」,是將各個宗教融會於五乘中,給予一個合理的定位,如儒家講三綱五常*11,提倡人際的禮節和人倫的和諧,這近於佛教的「人乘」思想,以持守五戒,圓滿人品道德;又道教的清靜無為、耶穌教及天主教強調寬恕博愛與堅守十誡*12、回教崇敬唯一的真神阿拉,亦通於天乘,修十善業,以追求天堂的快樂為目的。
人天乘以外,還有菩薩乘,統攝人、天及聲聞、緣覺等乘,與前者最大的分別,菩薩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迴入於大乘」,發起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悲願。修學菩薩的入門處,依龍樹菩薩所說:「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智慧、精進門入佛道。」菩薩有許多方便的入門處,但菩薩難行能行。何謂菩薩的「難行」之處呢?據《華嚴經疏》卷六說,修菩薩行有四難:1.背己利世難,菩薩為利益眾生,沒有一念為己之心;2.行相唯苦難,為利益眾生,不樂求世間的種種欲樂;3.處經諸有難,為利益眾生故,於諸苦無不經歷;4.時劫無量難,樂求無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故所經的時劫不可限量。
菩薩與二乘行者的功德優劣,就在於菩薩不以二乘的有餘涅槃*13為滿足,能「慚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發起「回小向大」的勇猛願行,不畏眾生難度,不懼佛道長遠,心如金剛,住於菩薩本願。
菩薩對於人、天及聲聞、緣覺的修學,並不偏廢,所謂「外現聲聞身,內祕菩薩行」,如《大寶積經》卷十三「密跡金剛力士會」舉出,菩薩為化導眾生,必先入於禪思、智慧、總持、辯才等四事的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七〈瑜伽處分品〉舉出,修菩薩行,應修習下列四法,即:1.善修六度;2.方便善巧;3.饒益於他;4.回向菩提。菩薩乘具足「五乘」的殊勝功德,能夠滿足人間的種種欲樂,享有天界久遠的福報及二乘行人依住禪悅的生活。
在《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中,也以水喻及火喻來說明菩薩的殊勝。菩薩如水,能流潤赴下、植善法種、信樂歡喜、壞煩惱根、自體無雜清淨、息煩惱熱、止欲渴愛、深廣無涯、高下充滿、息諸塵坌。菩薩如火,能燒煩惱薪、成熟佛法、乾煩惱淤泥、如大火聚、作光明照、能使天魔外道驚怖、能作安慰、利與眾共、人所供養、人不輕慢。
上述菩薩的入門與殊勝之處,使得菩薩行特別受到重視。
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九說:「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二乘行者,厭喧求靜,一心自了,但菩薩久習悲心,能發願受生惡趣,為除一切有情苦故。
在經典中,從菩薩的名稱,即可了知菩薩利益眾生的種種方便。例如:以光明攝眾的日、月光菩薩*14,以姿態攝眾的歌舞菩薩*15,以梵音說法的妙音菩薩*16,以醫術救人的藥王菩薩*17,以恭敬供眾的常不輕菩薩*18,以哭聲度眾的常啼菩薩*19,以戒香度眾的香積菩薩*20,以光引導眾生的引路菩薩*21,以力氣助人修行的香象菩薩*22,以靜默開示的不說菩薩*23,及除一切憂冥*24、一切疑怪*25、一切熱惱*26等菩薩。此外,當生能發大心,廣行三學、六度者,亦被時人稱為肉身菩薩*27,如:印度的馬鳴*28、世親*29、無著*30、敦煌*31等菩薩,及中國的六祖惠能*32、憨山德清*33、石頭希遷*34與民國的慈航*35、清嚴*36等,皆因發起利樂有情的悲願,當生成就菩薩行。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為菩薩乘;即能涵容其他宗教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並圓滿菩薩道的教義,從持守五戒,而有現世的欲樂;具足十善業報,能得到天堂的福德,繼而能悟解四諦法、十二支緣起,入聖賢位,且以此善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效法菩薩的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大悲為根,菩提為果,如實了知人間雖好,但卻逃不了生命的「四不可得*37」,天堂擁有無盡歡樂,卻免不了「五衰相現*38」,輪迴六道,流轉生死。唯有菩薩乘才能普度一切眾生,抵達涅槃的彼岸。
【註釋】
*1指佛陀三轉四諦法輪。
*2佛陀初轉法輪所度化的五位比丘。五人之中,憍陳如與阿說示為佛陀母系的親屬,餘三人為佛陀父系的親屬。今印度加爾各答博物館仍收藏刻有佛陀初轉法輪教化五比丘的石板。
*3佛滅後百年,古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條戒律的新主張(十事),教團因而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為根本分裂;此後,兩部復分裂成二十部(北傳分派說)或十八派(南傳分派說,即除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二部),稱為枝末分裂。
*4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又稱龍猛、龍勝。廣造大乘經典的註釋書,樹立大乘教學的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布全印度。晚年住於南印度的黑峰山,弟子有提婆等。
*5天台智者大師將如來的一代聖教分判為五時,稱為天台五時。據《天台四教儀》載,如來於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次於鹿苑,為接引二乘而說四《阿含》等經;次說方等大經,如《楞伽經》等,令諸二乘回小向大;次說《般若經》,遣除二乘執情;後說《法華》、《涅槃》二經,以開示眾生,咸得作佛,故稱為五時。
*6為唐代法藏(六四三~七一二年)所著。將佛陀創教以來的不同流派與教義分為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十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俱德宗)。
*7將佛陀教法分為三時期。係窺基根據《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的三時說而立。又作有、空、中三時。
*8中國佛教宗派的產生,約於隋唐時代,有十三宗之說,即:毗曇、成實、律、三論、涅槃、地論、攝論、淨土、禪、天台、華嚴、法相、密宗等。
*9三車指羊、鹿、牛車。《法華經‧譬喻品》有火宅三車的譬喻。
*10乘,指道、船、車,即運載之義。為教化眾生而運載至理想世界之五種法門,稱為五乘。通常指:a.人乘,人以三皈五戒為乘,運出三途四趣而生於人道;b.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四洲而達天界;c.聲聞乘,即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d.緣覺乘,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e.菩薩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的彼岸。
*11所謂「綱常」,是指封建時代做為國家最高的道德原則,即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12十誡是:a.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b.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c.守安息聖日;d.孝敬父母;e.毋殺人;f.毋行邪淫;g.毋偷盜;h.毋妄證;i.毋占他人妻;j.毋貪他人財物。
*13原始佛教認為,雖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涅槃,然因前世惑業所造成的果報身尚存,亦即生死之因已斷,尚有生死之果待盡者,稱為有餘涅槃。
*14日光菩薩,又作日曜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藥師如來的脅侍。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此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共為無量無數菩薩眾的上首,次第補佛處。
*15以智慧為內供養,慈悲為外供養;以慈悲為舞,智慧為樂;即以一切眾生的貪欲為樂,故為諸種方便譬喻的法門。
*16又稱妙德、妙吉祥。以其大慈悲力之故,開演妙法音,令一切得聞。
*17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的菩薩。
*18又作常被輕慢菩薩,略稱不輕菩薩。《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所說的菩薩,係過去威音王佛滅後,像法時出世的菩薩比丘,即佛陀的前身。此菩薩每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
*19又作普慈菩薩、常悲菩薩。此菩薩得稱為常啼者,有諸種說法:或謂菩薩因見惡世之人身受苦惱而悲哀哭泣;或以菩薩生於無佛之世,然為利益眾生,追求佛道,於空閒林中憂愁啼哭七日七夜,天龍鬼神遂號之為常啼;或以幼時喜啼而得名。此菩薩常以勇猛心,修般若波羅蜜之行。
*20《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中,提及上方世界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
*21引導臨終者去路的菩薩。其名號未見諸經典,係唐末宋初,與淨土教的流行共同興起的民間信仰。
*22香,遍滿無礙之義;象,行足大力之義。二字合成,即諸行果滿,令一切眾生得聞。
*23指維摩居士。依《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維摩對文殊師利之問,默然不語,而顯菩薩的真不二法門,故稱之為不說菩薩。
*24又作除一切憂惱菩薩、除憂暗菩薩。略稱除憂冥菩薩。此尊以除一切眾生的憂惱冥暗為本誓。
*25又作除疑蓋菩薩。大眾若有疑怪之事不能決了,此菩薩即往其所,為不請之友,常斷除一切眾生的疑網;因常能斷除一切眾生疑惑,故稱之。
*26又作折諸熱惱菩薩。略稱除熱惱菩薩。為密教現圖曼荼羅除蓋障院東的第八位。此尊以破除眾生的一切熱惱為本誓。
*27指生身菩薩。即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薩深位者。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清淨人潛心修習三摩地,得以父母所生的肉身,毋須天眼而自然觀見十方世界。
*28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大論師、詩人。
*29又作天親,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為眾講《毗婆沙》,並作《阿毗達磨俱舍論》。師初抨擊大乘佛教,謂大乘非佛所說。後以無著的方便開示,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其論著與註釋的典籍甚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礎。
*30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又稱無障礙。師初於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遂達大乘空觀。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門傳至四方,師致力於法相大乘的宣揚。
*31月支人。八歲出家,師事外國沙門竺高座,遂改姓竺,世稱竺法護。又稱敦煌三藏、月支菩薩。
*32唐代僧。我國禪宗第六祖。號六祖大師、大鑑禪師。師肉身不壞,迄今仍存,歸停曹溪。
*33明代僧。安徽全椒人。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倡導念佛與看話頭(禪宗的古則公案)雙修。熹宗天啟三年十月示寂,世壽七十八。世稱憨山大師。與袾宏、真可、智旭,並稱明代四大高僧。
*34唐代禪僧。又稱無際大師。曾禮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為師,得青原行思的印可。天寶初年(七四二~七五五),居衡山南寺,結菴坐禪於寺東石台上,大揚宗風,世稱石頭和尚。時江西以馬祖為主,湖南以石頭為主,四方學徒多輻輳於二師之門。
*35福建建寧人。年十七,禮拜自忠和尚為師。一九四八年至台灣中壢主持妙果法師所辦的台灣佛學院,僧俗兼收,開台灣佛教的新紀元。旋為安置大陸來台的僧青年,乃於汐止成立彌勒內院。一九五四年五月示寂,世壽六十,臘四十二。遺體跏趺盤坐於缸內,並安置在靜修院後山。三年後開缸,肉身不壞,教界傳為美談,並建慈航堂,以紀念其德業。
*36清嚴(一九二四~一九七○),歷任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等職。並曾任新店海藏寺主持。示寂後,以肉身不壞為教界所知。
*37謂世間有四種不可能達成之事,即:常少不可得、無病不可得、長壽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38天人於壽命將盡時,身體所現之五種衰亡相。即:頭上之花(或冠)萎靡;腋下出汗;衣裳汙穢;身失威光,或常瞬目,且身上產生臭氣;不樂於本座。
【習題】
1.何謂五乘?
2.試述五乘宗教的關係。
3.試以表解說明五乘關係。
4.菩薩的入門有哪些?
5.請略述菩薩的殊勝。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