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稱為「寺院」;禪宗則稱為「叢林*1」。「寺」原為我國古代官方接待四方賓客的官署,如鴻臚寺、太常寺等。東漢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來到中原,初時便是招待他們住在鴻臚寺,後來漢明帝敕旨興建白馬寺*2,明令該寺為迦葉摩騰與竺法蘭的安居處所,後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稱為「寺」。

所謂「院」者,原亦指官舍,後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譯經院,於是成為佛教建築物稱「院」的濫觴。「院」一般均較側重文教事業,如講經院、譯經院等。

在印度佛陀時代,最初稱寺院為「精舍*3」,例如設於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4與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於當時精舍大都建築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故又稱「蘭若*5」,意即寂靜之處;又稱「伽藍」,意指僧眾所居的園林。直到後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為「七堂伽藍*6」。

寺院具有弘傳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時,講經說法的地方稱為「講堂*7」;講堂本為寺院的建築物之一,猶如今之教室,佛世時祇園精舍便有七十二間講堂,可見廣建講堂本為佛陀所倡導,後世則直接指稱寺院為講堂,講堂於是成為寺院的別稱之一。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稱「道場」,隋朝時煬帝曾經下詔,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稱「道場」,並將宮中行佛事的場所稱為「內道場」,或稱「內寺」。

寺院又稱「招提」,源於北魏太武帝於始光元年(四二四)造立伽藍,稱為「招提」。意為四方僧房,也就是指自四方來集的各方僧眾均可止宿的客舍;後來稱僧團所共有之物,可供大眾共同使用者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又有將佛教建築概稱為「浮圖」者,後來漸轉為專指高塔而言。也有稱為「剎」者,因一般均有於佛堂前立「剎」的風俗,故稱寺院為寺剎、佛剎、梵剎、金剎或名剎。韓國至今仍沿習「剎*8」的稱呼,例如通度剎、海印剎、松廣剎等,在台灣佛光山也有一處分院名為澎湖海天佛剎。今之僧人對語時,尊稱對方之寺為「寶剎」;南宋高宗時曾將十五所禪院制為「五山十剎*9」。

在日本,則稱寺院為「坊」,並依寺院的主從關係,稱傳承祖師法的根本寺院為本寺、本山*10,其屬下的寺院,則稱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內,附屬於該寺院的小寺,稱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內、塔頭;分布於遠處而不另設住職的寺院,則稱通坊、通寺、支坊、兼帶所、掛所等;本山的支坊,則稱為別院、御坊。

此外,依《祇園圖經》之說,寺又名淨住舍、法同舍、出世間舍、清淨無極園、金剛淨剎、寂滅道場、遠離惡處、親近善處等;現代則又稱會館、學舍、蓮社*11、念佛會、居士林、禪淨中心、布教所等。甚至古時又將女眾駐錫的道場稱為「庵*12」或「愛道堂*13」,男眾住持者為「寺」,或稱「首堂」;乃至依宗派而分講寺*14、律寺*15、淨寺*16、禪寺等,其中禪寺又稱「叢林」,意指僧眾和合居住一處,猶如樹木聚集而不亂生長,表其有規矩法度,所以稱為「叢林」。

叢林如大冶洪爐,是陶冶僧格,修學辦道的修鍊所,因此古時有「選佛場」之稱。寺院也等於是學校,重視社會大眾的文化教育,所以寺院是社區的精神文化重鎮,是民族生活、習慣、風俗的凝聚處,也是現代信眾信仰的中心。

今日隨著佛教弘傳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間隨之擴大,寺院的功能應作具體的發揮,因為人們到寺院中來,除了滿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在更高層次文化裡,寺院又具有多種教育的效能。現代的寺院設立圖書館供人閱讀佛教典籍;提供視聽中心、簡報室介紹佛教文化史蹟;有會議室可以研討、座談、開會;有講堂可以布教弘法、舉辦活動來引導人心向善,達到淨化社會的功效。如此,能使寺院發揮多項教育、文化等功能,為大眾服務,廣植福德來成就菩薩道。

【註釋】

*1通常指禪宗寺院,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禪宗自達摩東來後三百年中,禪僧多依住律院或巖穴、樹下,尚未營立禪院,直至唐代馬祖道一乃創叢林,以安禪侶;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叢林是指眾多僧人聚集在一起,並能規律而且和合一致的修學辦道,就如樹林一般整齊有序,故以「林」做比喻。叢林又稱「聖智之林」,亦即將許多有智慧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在叢林中,寺產一切歸公,且依一定規矩容納十方來往的僧眾,住持人選若經由十方名德共同推舉出任者,稱為「十方叢林」;若住持採師資相承的世襲制者,稱「子孫叢林」。

「十方叢林」,表示廣納多容,能生長法身慧命的意思;若依住持繼承制度的不同,又可分為選賢叢林與傳法叢林。如鎮江金山寺的住持,即依法系相傳,稱為「傳法叢林」;寧波天童寺自清末寄禪(敬安)法師重興後,改為十方選賢制度,稱為「選賢叢林」。民國以來,較有名的大叢林有金山江天寺、揚州高旻寺、寶華山隆昌寺、焦山定慧寺、棲霞山棲霞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等。至於台灣的寺廟,多為子孫寺院型態,少有以叢林形式接眾行化者。

*2位於河南洛陽縣東。東漢明帝時興建,為我國最古的僧寺。

*3又做精廬。意為精鍊修行者,或智德精鍊者所居住的房舍。

*4佛陀最初離開王宮入山修行時,經過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與頻婆娑羅王有了約定,成道以後當先來度化。佛陀成道後,果然依約,為頻婆娑羅王說法。聆聽法音後的頻婆娑羅王歡喜踴躍,為報佛恩,於是在請求佛陀同意後,於迦蘭陀竹林為佛陀建築精舍,共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定名為「竹林精舍」,頻婆娑羅王親自迎接佛陀及諸弟子住於精舍,從此佛陀經常在此弘法教化,這是佛教寺院在印度的濫觴。不久後,舍衛城的須達長者(給孤獨長者)又為佛陀建造「祇園精舍」,從此祇園精舍與竹林精舍便成為佛陀經常宣揚教化的兩處道場。

*5又作阿練若、阿蘭那、練若。譯為山林、荒野。意指遠離村落而適合出家人修行與居住的僻靜場所。又譯為遠離處、寂靜處、最閒處、無諍處。是距離聚落一俱盧舍而適於修行的空閒處。其住處或居住者,即稱阿蘭若迦。

*6七堂伽藍的「七堂」,其名稱或配置,因時代或宗派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通常皆為南面建築,就以研究學問為主的寺院而言,須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安置本尊佛,與塔共為伽藍的中心建築)、講堂(講經的堂屋)、鐘樓(俗稱鐘撞堂,為懸掛洪鐘的所在)、藏經樓(一作經堂,為藏納一切經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眾起居的所在),以及食堂(又稱齋堂)等。

禪宗伽藍,則須具有佛殿、法堂(又稱說法堂,相當於講堂,位於佛殿後方)、僧堂(或作禪堂、雲堂、選佛場)、庫房(又作庫院,為調配食物之所)、山門、西淨(又作東司淨房,指廁所)和浴室(又作溫室,為溫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淨、浴室為禁語之所,故總稱三默堂。

*7關於講堂的創設,據《釋氏要覽》卷下記載,佛世時,一日,比丘群聚於一堂內,適有二比丘個別對眾說法,由於在同一處所,故彼此互相妨礙,佛陀遂規定造立二堂,以利說法,故知於印度佛陀住世時已有講堂的設立。此亦說明寺院應重視公共設備,應多建講堂、教室、談話室、會議室等,以利各種需要。

*8指剎竿、幡柱,即於塔的中心柱上加冠傘蓋,或於佛殿的前庭樹立幢幡,以作為寺塔的標幟,故寺院又稱為剎。例如古老的寺院稱古剎;禪宗的寺院稱禪剎;廣為世人所知的寺院、大叢林,稱為名剎、巨剎等。

*9自唐中葉至五代,禪宗大盛。至宋代,教寺多改為禪寺。南宋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詔令郡縣設置報恩光孝禪寺,以追念徽宗,未久,再就禪院制五山十剎。即:餘杭徑山寺、杭州靈隱寺、淨慈寺、寧波天童寺、育王寺等為禪院五山;杭州中天竺寺、湖州道場寺、溫州江心寺、金華雙林寺、寧波雪竇寺、台州國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靈谷寺、蘇州萬壽寺、虎丘寺等為禪院十剎。

*10指各宗派傳燈付法的根本道場,也就是根本山寺的意思。又有總本山、大本山、中本山、別格本山、准別格本山等區別,隸屬其下的寺院,則稱末山、末寺。末寺亦有孫末、彥末、直末的區別。屬於本山的一部分。但另行構築的寺宇,則稱別院。本山之稱,始於日本平安時代(七九四~一一九二),當時天台宗以比叡山延曆寺為傳法中心,真言宗以高野山金剛峰寺為中心,各領有眾多寺院,故有本末之稱。後世其他宗派亦相繼沿用此稱。

*11為念佛修行的結社,源於東晉慧遠於廬山所創的結社念佛。

*12又稱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禪庵,是指出家者及隱遁者遠離村落所居住的簡陋草庵。後世特稱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為庵、庵寺。然而庵寺一詞,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並不限於比丘尼所住之寺。

*13佛教第一位比丘尼為大愛道,故女眾的道場又稱「愛道堂」。

*14又作講院,專研天台、華嚴二宗為主的寺院。講院者,即以講明諸經的旨意為務。

*15又作律院,專指依準戒律,持律嚴謹者止住的寺院。

*16又作淨剎,專弘淨土念佛法門的寺院。

【習題】

1.僧侶修行之所,何以稱為寺院?

2.試略述佛教第一座寺院的建寺緣起。

3.寺院的別稱有哪些?

4.何謂叢林?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