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稱為「寺院」;禪宗則稱為「叢林*1」。「寺」原為我國古代官方接待四方賓客的官署,如鴻臚寺、太常寺等。東漢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來到中原,初時便是招待他們住在鴻臚寺,後來漢明帝敕旨興建白馬寺*2,明令該寺為迦葉摩騰與竺法蘭的安居處所,後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稱為「寺」。
所謂「院」者,原亦指官舍,後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譯經院,於是成為佛教建築物稱「院」的濫觴。「院」一般均較側重文教事業,如講經院、譯經院等。
在印度佛陀時代,最初稱寺院為「精舍*3」,例如設於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4與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於當時精舍大都建築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故又稱「蘭若*5」,意即寂靜之處;又稱「伽藍」,意指僧眾所居的園林。直到後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為「七堂伽藍*6」。
寺院具有弘傳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時,講經說法的地方稱為「講堂*7」;講堂本為寺院的建築物之一,猶如今之教室,佛世時祇園精舍便有七十二間講堂,可見廣建講堂本為佛陀所倡導,後世則直接指稱寺院為講堂,講堂於是成為寺院的別稱之一。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稱「道場」,隋朝時煬帝曾經下詔,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稱「道場」,並將宮中行佛事的場所稱為「內道場」,或稱「內寺」。
寺院又稱「招提」,源於北魏太武帝於始光元年(四二四)造立伽藍,稱為「招提」。意為四方僧房,也就是指自四方來集的各方僧眾均可止宿的客舍;後來稱僧團所共有之物,可供大眾共同使用者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又有將佛教建築概稱為「浮圖」者,後來漸轉為專指高塔而言。也有稱為「剎」者,因一般均有於佛堂前立「剎」的風俗,故稱寺院為寺剎、佛剎、梵剎、金剎或名剎。韓國至今仍沿習「剎*8」的稱呼,例如通度剎、海印剎、松廣剎等,在台灣佛光山也有一處分院名為澎湖海天佛剎。今之僧人對語時,尊稱對方之寺為「寶剎」;南宋高宗時曾將十五所禪院制為「五山十剎*9」。
在日本,則稱寺院為「坊」,並依寺院的主從關係,稱傳承祖師法的根本寺院為本寺、本山*10,其屬下的寺院,則稱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內,附屬於該寺院的小寺,稱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內、塔頭;分布於遠處而不另設住職的寺院,則稱通坊、通寺、支坊、兼帶所、掛所等;本山的支坊,則稱為別院、御坊。
此外,依《祇園圖經》之說,寺又名淨住舍、法同舍、出世間舍、清淨無極園、金剛淨剎、寂滅道場、遠離惡處、親近善處等;現代則又稱會館、學舍、蓮社*11、念佛會、居士林、禪淨中心、布教所等。甚至古時又將女眾駐錫的道場稱為「庵*12」或「愛道堂*13」,男眾住持者為「寺」,或稱「首堂」;乃至依宗派而分講寺*14、律寺*15、淨寺*16、禪寺等,其中禪寺又稱「叢林」,意指僧眾和合居住一處,猶如樹木聚集而不亂生長,表其有規矩法度,所以稱為「叢林」。
叢林如大冶洪爐,是陶冶僧格,修學辦道的修鍊所,因此古時有「選佛場」之稱。寺院也等於是學校,重視社會大眾的文化教育,所以寺院是社區的精神文化重鎮,是民族生活、習慣、風俗的凝聚處,也是現代信眾信仰的中心。
今日隨著佛教弘傳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間隨之擴大,寺院的功能應作具體的發揮,因為人們到寺院中來,除了滿足宗教生活的需要之外,在更高層次文化裡,寺院又具有多種教育的效能。現代的寺院設立圖書館供人閱讀佛教典籍;提供視聽中心、簡報室介紹佛教文化史蹟;有會議室可以研討、座談、開會;有講堂可以布教弘法、舉辦活動來引導人心向善,達到淨化社會的功效。如此,能使寺院發揮多項教育、文化等功能,為大眾服務,廣植福德來成就菩薩道。
【註釋】
*1通常指禪宗寺院,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禪宗自達摩東來後三百年中,禪僧多依住律院或巖穴、樹下,尚未營立禪院,直至唐代馬祖道一乃創叢林,以安禪侶;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叢林是指眾多僧人聚集在一起,並能規律而且和合一致的修學辦道,就如樹林一般整齊有序,故以「林」做比喻。叢林又稱「聖智之林」,亦即將許多有智慧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在叢林中,寺產一切歸公,且依一定規矩容納十方來往的僧眾,住持人選若經由十方名德共同推舉出任者,稱為「十方叢林」;若住持採師資相承的世襲制者,稱「子孫叢林」。
「十方叢林」,表示廣納多容,能生長法身慧命的意思;若依住持繼承制度的不同,又可分為選賢叢林與傳法叢林。如鎮江金山寺的住持,即依法系相傳,稱為「傳法叢林」;寧波天童寺自清末寄禪(敬安)法師重興後,改為十方選賢制度,稱為「選賢叢林」。民國以來,較有名的大叢林有金山江天寺、揚州高旻寺、寶華山隆昌寺、焦山定慧寺、棲霞山棲霞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等。至於台灣的寺廟,多為子孫寺院型態,少有以叢林形式接眾行化者。
*2位於河南洛陽縣東。東漢明帝時興建,為我國最古的僧寺。
*3又做精廬。意為精鍊修行者,或智德精鍊者所居住的房舍。
*4佛陀最初離開王宮入山修行時,經過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與頻婆娑羅王有了約定,成道以後當先來度化。佛陀成道後,果然依約,為頻婆娑羅王說法。聆聽法音後的頻婆娑羅王歡喜踴躍,為報佛恩,於是在請求佛陀同意後,於迦蘭陀竹林為佛陀建築精舍,共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定名為「竹林精舍」,頻婆娑羅王親自迎接佛陀及諸弟子住於精舍,從此佛陀經常在此弘法教化,這是佛教寺院在印度的濫觴。不久後,舍衛城的須達長者(給孤獨長者)又為佛陀建造「祇園精舍」,從此祇園精舍與竹林精舍便成為佛陀經常宣揚教化的兩處道場。
*5又作阿練若、阿蘭那、練若。譯為山林、荒野。意指遠離村落而適合出家人修行與居住的僻靜場所。又譯為遠離處、寂靜處、最閒處、無諍處。是距離聚落一俱盧舍而適於修行的空閒處。其住處或居住者,即稱阿蘭若迦。
*6七堂伽藍的「七堂」,其名稱或配置,因時代或宗派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通常皆為南面建築,就以研究學問為主的寺院而言,須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安置本尊佛,與塔共為伽藍的中心建築)、講堂(講經的堂屋)、鐘樓(俗稱鐘撞堂,為懸掛洪鐘的所在)、藏經樓(一作經堂,為藏納一切經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眾起居的所在),以及食堂(又稱齋堂)等。
禪宗伽藍,則須具有佛殿、法堂(又稱說法堂,相當於講堂,位於佛殿後方)、僧堂(或作禪堂、雲堂、選佛場)、庫房(又作庫院,為調配食物之所)、山門、西淨(又作東司淨房,指廁所)和浴室(又作溫室,為溫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淨、浴室為禁語之所,故總稱三默堂。
*7關於講堂的創設,據《釋氏要覽》卷下記載,佛世時,一日,比丘群聚於一堂內,適有二比丘個別對眾說法,由於在同一處所,故彼此互相妨礙,佛陀遂規定造立二堂,以利說法,故知於印度佛陀住世時已有講堂的設立。此亦說明寺院應重視公共設備,應多建講堂、教室、談話室、會議室等,以利各種需要。
*8指剎竿、幡柱,即於塔的中心柱上加冠傘蓋,或於佛殿的前庭樹立幢幡,以作為寺塔的標幟,故寺院又稱為剎。例如古老的寺院稱古剎;禪宗的寺院稱禪剎;廣為世人所知的寺院、大叢林,稱為名剎、巨剎等。
*9自唐中葉至五代,禪宗大盛。至宋代,教寺多改為禪寺。南宋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詔令郡縣設置報恩光孝禪寺,以追念徽宗,未久,再就禪院制五山十剎。即:餘杭徑山寺、杭州靈隱寺、淨慈寺、寧波天童寺、育王寺等為禪院五山;杭州中天竺寺、湖州道場寺、溫州江心寺、金華雙林寺、寧波雪竇寺、台州國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靈谷寺、蘇州萬壽寺、虎丘寺等為禪院十剎。
*10指各宗派傳燈付法的根本道場,也就是根本山寺的意思。又有總本山、大本山、中本山、別格本山、准別格本山等區別,隸屬其下的寺院,則稱末山、末寺。末寺亦有孫末、彥末、直末的區別。屬於本山的一部分。但另行構築的寺宇,則稱別院。本山之稱,始於日本平安時代(七九四~一一九二),當時天台宗以比叡山延曆寺為傳法中心,真言宗以高野山金剛峰寺為中心,各領有眾多寺院,故有本末之稱。後世其他宗派亦相繼沿用此稱。
*11為念佛修行的結社,源於東晉慧遠於廬山所創的結社念佛。
*12又稱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禪庵,是指出家者及隱遁者遠離村落所居住的簡陋草庵。後世特稱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為庵、庵寺。然而庵寺一詞,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並不限於比丘尼所住之寺。
*13佛教第一位比丘尼為大愛道,故女眾的道場又稱「愛道堂」。
*14又作講院,專研天台、華嚴二宗為主的寺院。講院者,即以講明諸經的旨意為務。
*15又作律院,專指依準戒律,持律嚴謹者止住的寺院。
*16又作淨剎,專弘淨土念佛法門的寺院。
【習題】
1.僧侶修行之所,何以稱為寺院?
2.試略述佛教第一座寺院的建寺緣起。
3.寺院的別稱有哪些?
4.何謂叢林?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