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唐‧法藏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蹄;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其猶波無異濕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於水。是以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秉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可即,返本非遙。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

【題解】

《大乘起信論》是印度馬鳴菩薩所造,南朝梁代真諦譯。內容闡明一心、二門、三大的理論,及四信、五行的實踐法門,文字簡潔,為修習大乘佛法的入門書。

《起信論》的註疏繁富無比,較著名的有隋代慧遠的《起信論義疏》、新羅元曉的《起信論疏》、唐代法藏的《起信論義記》。其中又以法藏的《義記》為最重要。法藏大師為唐代華嚴宗第三祖,字賢首,曾參與義淨大師的譯場。師一生致力於華嚴教學的組織大成,又註釋《楞伽》、《起信》等經論。本文即選自法藏大師所述的《大乘起信論義記》序。此序闡述《起信論》的大意為四:明一心法、顯真如門、敘生滅門、明二門不二;並說明造論的因由,從而彰顯此論「義豐文約,解行兼具」,巧被根緣,使「中下之流因茲悟入」。

【習題】

1.《大乘起信論》的主要內容為何?

2.試為本序文作一表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