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36 第四課 宗派

一、何謂大乘佛教?何謂小乘佛教?

「乘」,即車乘,是運載之意。指佛法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意思,所以將佛法譬喻為乘。小乘即狹小之車,指能運載二乘根機以達小果的教法,其教義主要以自求解脫為目標,故為自調自度(即滅除煩惱,證果開悟)的聲聞、緣覺之道,又作「聲聞乘」。相對而言,自利利他二者兼顧的菩薩道則稱為「大乘」。

大乘諸經論中比較大、小二乘之別者頗多,如《大智度論》卷四、卷十八等所載,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利益一切;聲聞法中無大慈悲心,大乘法中則在在強調大慈悲心;聲聞法中皆為自利,大乘法中廣為眾生;聲聞法中無欲廣知諸法之心,僅有速求遠離老病死之心,大乘法中欲了知一切法。

佛陀為愍念眾生,依眾生根器的種類差異而宣說權實,目的仍希望歸於大乘佛道。

印度佛教的發展可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後期大乘等階段*1。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後,卻在東亞及南亞發揚光大。經由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路線者,以巴利文典籍為主,稱為「南傳佛教」;經由中國傳入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者,以梵文典籍為主,稱為「北傳佛教」;傳入西藏者,則稱「西藏佛教」。今日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漸趨融和。

二、中國佛教有哪些宗派?

中國佛教共分為十宗。由於佛教傳入東土,與中國文化融和,祖師大德們在義理的發揮,或修持的方法上,各有所專,自成一家,形成宗派,但並非思想上的分歧。例如:禪、淨、密各宗,皆具修持特色;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儀、心法,屬於行為與起心動念的制約、引導,貫通於其他各宗各派。華嚴、天台、唯識、三論、俱舍、成實等六個宗派,均屬義理的闡釋,各有重點,兼弘則可觸類旁通。

以上合計十宗,其中俱舍、成實宗為小乘,其餘八宗皆為大乘。大乘八宗的特色我們可以用四句話涵蓋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2。」

大小乘十宗,在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中,或扮演階段性的過渡橋梁角色,或在思想領域綻放奇葩,或在生活修行上成為具體實踐的日課,各有特色,相輔相成地豐富了中國的文化,也共同彰顯了佛法的奧義。

三、什麼是禪宗、淨土宗、密宗與律宗?

禪宗因菩提達摩東來,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3」的禪法精要,以「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缽相傳,心法相付,傳法於二祖慧可。經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頓悟禪*4大弘於南方,形成「一花開五葉」、「五家七宗」的輝煌時期*5。

淨土宗因廬山慧遠大師結社念佛,後經曇鸞、善導、少康等祖師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張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後以三經一論發展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念佛法門,廣受古今佛教大眾歡迎,至今仍盛行於北傳佛教各個國家,各個階層。

密宗因善無畏、金剛智來到中國,在八世紀初才成立宗派*6,注重身、口、意三密相應*7,對於儀規、觀想、結印、持咒,特別重視。提倡修四加行*8來加速成就,或求得當生成佛,因而也盛行於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師發揚《四分律》,以大乘教義解釋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9」,依據戒律精神,闡述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體至為重要,提倡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以戒為師,在受持各種戒法與日常修持上,統攝其他各宗各派。

四、什麼是華嚴宗、天台宗、唯識宗與三論宗?

華嚴宗由盛唐賢首法藏國師大成其體系,闡揚法界緣起*10,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六相*11、十玄思想*12,說明佛陀在海印三昧*13中所呈現的一真法界*14相狀,稱為性起法門*15。

天台宗以一心三觀*16、圓融三諦*17、一念三千*18的思想為中心,由智顗大師大成天台判教體系*19,成為我國佛教思想發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貢獻。同時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開展出性具思想*20,正好與華嚴宗的性起思想相對。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21,因玄奘大師翻譯印度瑜伽系統的經論*22,門人窺基大力闡揚萬法唯識的思想,大成唯識宗。唯識學可說是佛教的心理學,對於心識有深入的分析,阿賴耶識*23種子如瀑流,由此說明生命的流轉、輪迴業報的力量以及解脫的根本,主張一切萬法皆由阿賴耶識緣起。尤其轉識成智*24的思想更是一大特色,通常以有宗著稱。

三論宗又稱中觀宗,因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印度般若中觀系統的經論*25,闡揚緣起性空思想,以破邪顯正、八不中道的無得正觀、中道實相來彰顯佛法真理*26。本宗由吉藏大師大成思想體系,相對於唯識有宗,通常以空宗著稱。

五、什麼是俱舍宗與成實宗?

俱舍宗是根據世親菩薩著作的《俱舍論》而成立,專弘我空法有思想*27,因六朝陳代的真諦三藏將《俱舍論》譯成中文而盛行。後期因唐代玄奘大師重譯此論,又有門人作疏,稱為「新俱舍」時期,以小乘有宗之名著稱。

成實宗根據訶黎跋摩著作的《成實論》立宗,弘揚我法二空思想,不僅網羅部派佛教菁華,也含有大乘見解,因此本宗定位於由小乘空走向大乘空的過渡著作,以小乘空宗之名著稱。

六、修行禪、淨、密,孰輕孰重?

所謂「密富禪貧方便淨」,學密者注重壇場的布置、法器的材質,各式各樣,種類繁多,並且講究以金、銀、銅、寶石來鑄造、鑲嵌法器,每次修法都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做準備,對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學密者無論在經濟上或時間上,都要十分充裕。

禪者的修行生活則是重簡單、隨緣,無論山林水邊、鬧市都會,只要雙腿一盤,即可參禪。今日更講究工禪、商禪、生活禪,能夠把握每一個當下,參究人我相處之道,善觀起心動念,便是當下解脫的禪機禪境。

淨土宗的念佛方法,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年齡,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尤其對於繁忙的現代人,更是契機。許多人傳出預知時至,或瑞相顯現的事蹟,因而鼓舞各行各業的人,精進念佛或行佛,對於現實的人間,積極參與,努力奉獻,更加難能可貴。

有人只修禪,沒有修淨土念佛;有人念佛,不肯參禪;現在也有人禪淨雙修,如永明延壽禪師所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中國佛教一向在禪淨之外,還持咒修密,所以現在禪淨密三修也很應機。

禪、淨、密三種修行法,各具特色,端看各人的選擇。

七、三教一家,五教同源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有儒、釋、道三教,儒家講修齊治平,佛教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道家講返璞歸真,這些都是在善的基礎上發展出來,導人向善的宗教,故云「一家」。五教則泛指世界各大宗教,也都以善為出發點。

舉例而言,儒家思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張生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淨無為,任性逍遙,等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間,均扮演著導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為身教,或為家教,或為含容各門學科的心靈教育。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所謂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業,屬於菩薩乘的思想,主張「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聲聞、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進而實踐菩薩道的慧業。以上係將各大宗教匯歸為五乘佛教,皆可引導眾生到達理想世界,其根本究竟乃覺行圓滿的大乘佛道,故曰五教同源。

八、人間佛教的定義是什麼?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他出生、修行、成道、度化眾生均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

人間的佛陀,他所展現的人間佛教,具有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以及普濟性等六種特性*28。

人間佛教重視現實人生合理的生活。無論是南傳、北傳,顯教、密教,都須具有人間性。人間佛教是地球人類走向未來的一道光明。

什麼是人間佛教?佛陀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五乘共法、各宗各派、三十七道品*29、因緣果報、禪淨中道等,一切的佛法都是人間佛教。在度化眾生的方法上,則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日常人際關係順暢的不二法門,也是菩薩利生的實踐。「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這首佛光四句偈可作為人間佛教精神內涵的說明。

【註釋】

*1初期大乘,約一世紀至五世紀,集中闡發「假有性空」的理論,逐步形成由龍樹、提婆創始的中觀學派;中期大乘,約五世紀至六世紀,以如來藏緣起與阿賴耶識緣起為特點,集中闡發「萬法唯識」的各類佛經,從中形成由無著、世親為始祖的瑜伽學派;後期大乘,七世紀以後,佛教義學逐漸衰微,密教起而代之。

*2詳見《星雲大師講演集(二)‧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3是以般若直觀反觀自己的自性,認識自己的本心,放下我執我見,拋棄一切迷妄、分別,開發自心潛能,如實悟見本然自性,體現出生死不二、物我一如的本然禪心。

*4快速直入究極的覺悟,稱為「頓悟」;相對而言,依循序漸進的覺悟,稱為「漸悟」。五世紀頃,中國佛教以《涅槃經》為主,產生頓悟成佛、漸悟成佛說的論爭。其後,道生的「頓悟成佛說」由於四十卷《涅槃經》的譯出而獲得確認。禪宗六祖以頓悟禪的主張弘傳於南方,有別於北方神秀系的漸悟禪,世稱南頓北漸。

*5一花開五葉是指禪宗自六祖惠能以後,衍成曹洞、臨濟、雲門、溈仰、法眼五派,故稱為一花五葉。《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摩曾預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以上五家,加上出自臨濟的楊岐派、黃龍派,合稱七宗。我國南宗禪各派總稱為五家七宗,又作五派七流。

*6中國佛教在三國時代,已有咒經傳譯,東晉四、五世紀間所譯出的《孔雀王神咒》、《佛說灌頂經》,則為密教經咒傳入中國之始,但當時仍限於消災祈福,或以咒術靈驗事蹟為人所注目。唐開元年間(八世紀初)梵僧善無畏、金剛智先後來到中國長安,譯出《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灌頂道場,密宗才逐漸有系統組織的弘傳。

*7密教主張佛的身、口、意三業屬真如的作用,甚深微細,為凡慮所不及,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故稱三密,與眾生的三業相應,能成就不思議的業用。眾生的身、口、意三業非但契合佛的三業,且含攝於其中;又眾生心中隱祕的本性同於佛的三密,即眾生三業的實相皆是六大法性的作用,與佛的三業相同,故亦稱三密。眾生的三密中,行者手作本尊之印契,乃至行、住、坐、臥等一切事業,皆稱身密;行者口誦真言,乃至一切言語等口業,皆稱語密;行者心觀本尊,乃至隨事起念一切事業,皆稱意密。眾生的三業相應於佛的三密,稱為三密用大。

*8是修學密法的第一步,其內容包括:四皈依法,即皈依佛、法、僧三寶及金剛上師,其修法是念誦四皈依咒,觀想上師及空中三寶諸尊融和為一,化為五色光明,灌滿行者全身;大禮拜法,以五體投地,作大禮拜;獻曼荼羅法,行者透過身結手印、口誦真言、心意觀想,以供奉上師和三寶等;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念誦法,包括誦念四皈依咒、結手印,同時觀想空中金剛薩埵化為光明,灌入行者全身,融和為一,其中以念誦百字明咒為主。以上四加行,每一加行都必須修滿十萬遍,乃至百萬遍,由此啟信,發菩提心後,才能進入正行,開始修行本尊法儀規,並以後行回向。

*9即《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律宗的五大部疏鈔。

*10謂萬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法起一切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

*11是指《華嚴經》、《十地經》所說萬有事物所具足的六種相,即:總相,即一緣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體具足眼、耳諸根而成為一體;別相,於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體雖為一,但是眼、耳諸根各不相同;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不互相違背,如眼、耳等各具有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但同心協力分別作用而互不妨礙;異相,指構成一法的多德互異,如構成人體的眼、耳諸根各個相異;成相,指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諸根互相相依成為一體;壞相,指諸根各自住於本法而不移動,則總相不成,如眼、耳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為用,則不成為一體。

*12十玄門即以十門開演法界緣起的相狀,說明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的原理,通達此義,乃可進入《華嚴》大經的玄海,故名玄門。十玄即:

a.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切現象同時相應,同時具足圓滿,依緣起理而成立,一與多互為一體,無先後之別。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

b.廣狹自在無礙門:空間廣狹之對立似為相互矛盾,然其對立之矛盾正可為相即相入(小中容大,狹中容廣)的媒介,故自在圓融而無礙。如「徑尺之鏡,見千里影」。

c.一多相容不同門:有關現象的作用,有「一中之多、多中之一」的相入說。即一具多,多相容一,一多相入無礙,然其體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燈,光光相涉」。

d.諸法相即自在門:有關現象的體性,一與一切互為空、有,兩者一體化,相融互攝而自在無礙。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e.隱密顯了俱成門:有關緣起的現象,隱密為裡,顯了為表;隱不離顯,顯不離隱,隱顯同時。若以「一」表,則「多」為裡;若以「多」為表,則「一」為裡,二者相互隱顯。如「片月澄空,晦明相並」。

f.微細相容安立門:即於每一現象中,以小入大,以一攝多,大小相互為不亂,不壞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

g.因陀羅網法界門:森羅萬象一一互相顯發,重重無盡,如因陀羅網(帝釋天宮殿中寶珠之網)。如「兩鏡互照,傳耀相瀉」。

h.託事顯法生解門:深妙之理可託卑近的事法加以彰顯,所託的事與所顯的理無別無二。如「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i.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一各有過、現、未三世,合為九世。此九世亦唯攝入一念,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而此十世雖有時間之間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後長短同時具足顯現,時與法不相離。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j.主伴圓明具德門:緣起之諸現象,隨舉其一則便為主,而其他一切現象即為伴,如此互為主伴,具足一切德。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

*13為《華嚴》大經所依的總定。佛說法前,必先入定思惟法義,審查根機。如說《法華》時,入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時,入等持王三昧;說《涅槃》時,入不動三昧。《華嚴經》七處八會中,每一會均有別定,即第一會入如來藏三昧,乃至第八會入師子奮迅三昧。海印三昧即此七處八會所依的總定。海印者,約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風止波靜,水澄清時,天邊萬象巨細無不印現海面,譬喻佛陀的心中,識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靜,森羅萬象一時印現,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無不現。《華嚴》大經即依此定中所印現的萬有而如實說,故稱此為海印定中同時炳現之說。

*14一即無二,真即不妄。交徹融攝,故稱法界。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故稱一真法界。

*15性起為緣起的對稱,即從性而起的意思,亦即從佛果的境界說事物的現起。緣起為依緣而起的意思,亦即從因位的境界論說事物的現起。據《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所說,性起屬果,乃盧舍那佛的法門;據〈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緣起屬因,乃普賢的法門。因此,一切法隨順其真實本性而顯現,並應眾生的根機、能力生起作用,即為性起。

*16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一心,即能觀之心;三觀,即空、假、中三諦。知一念之心乃不可得、不可說,而於一心中圓修空、假、中三諦者,即稱一心三觀。此為圓教的觀法,係不經次第而圓融者。《摩訶止觀》卷五上載,若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隨緣形成一切現象,皆不實在,故為假),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若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無獨立的實體,故為空),此法即是空,是為空觀;若非一非一切者(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性質,此為中道),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為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為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為總中觀,此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的一心三觀。如作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破著之故。如作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如作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的當處為絕對之故。以此觀於空、假、中三諦的任何一諦,而三諦無不圓具,故稱「一心三觀」。然此不思議法,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故為圓教利根菩薩所修習者。

*17又作一境三諦、不次第三諦、不思議三諦。天台宗所說「空、假、中」三諦的前二諦係針對現象面所設立者,中諦則為針對本體面各自獨立的真理所設立者;此三諦若彼此隔歷不融,前後互成次第,則稱隔歷三諦。圓融三諦則相對於隔歷三諦,即於一諦之中具足三諦,交互融會,而無所謂個別說法。

*18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的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的總和。一念三千是於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的諸法性相。蓋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的有漏無漏,而謂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的迷悟諸法而無欠缺。《摩訶止觀》卷五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考諸吾人於日夜所起的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間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故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而且此眾生之一念心並非與一切諸法之間有所隔歷,而是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時,於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眾生、國土三世間,即此三千世間具足於一念之中。一念三千的教義是根據《六十華嚴‧夜摩天宮自在品》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來。初學者根機淺,不宜作高層次的觀法,須由自心觀起,以具體事物為所觀對象,故天台宗立一心三觀之法以為初學入門之機。

*19智顗所主張的天台宗教判稱為「五時八教」。即將佛教諸經典之內容加以分類、解釋。從佛陀說法之順序分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從教導眾生的形式方法分為頓、漸、祕密、不定等四種類(化儀四教);又依適應眾生根機而教導的教理內容,分為藏、通、別、圓等四種類(化法四教)。

*20性,指法界性、法性、真如,或稱本、理、體。性具,即吾人本自具有真如法性,又作本具、理具、體具。天台宗主張法界中的一一事法,本來圓具十界三千迷悟因果的諸法,此稱性具。即謂各個現象世界皆具有善與惡,彼此完全具足,且彼此互不混淆。此性具之義,為天台一宗的極說,乃天台教學的基礎及根本特色。

*21法相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有相宗、唯識宗等。廣義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識宗等以分別判決諸法性相為教義要旨的宗派。

*22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辯中邊論》等,又糅譯十大論師的《唯識三十頌》釋論,編成《成唯識論》等書,方乃展開法相宗的教說。

*23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之一,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故亦稱種子識。此外,阿賴耶識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第一識,因宇宙萬物生成的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

*24又稱轉識得智,謂瑜伽行派及唯識宗認為經過特定的修行至佛果時,即可轉有漏的八識為無漏的八識,從而可得四種智慧。即: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轉至無漏時,得成所作智(又稱作事智),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第六識(意識)轉至無漏時,得妙觀察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能依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第七識(末那識)轉至無漏時,得平等性智(又稱平等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第八識(阿賴耶識)轉至無漏時,得大圓鏡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能遍映萬象,纖毫不遺。

*25即《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

*26龍樹的《中論》,卷首有「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之偈,其中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稱為八不。用「不」來遮遣(否定)世俗的八種邪執,以彰顯無得中道的實義,故稱八不中道。八不即中道,即遮止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四雙八計所發起無所得中道之理。又作八不中觀、八不正觀、八不緣起、無得中道、無得正觀、不二正觀、八遮。意謂宇宙萬法,皆由因緣聚散而有生滅等現象發生,實則無生無滅。如謂有生或有滅,則偏頗一邊;離此二邊而說不生不滅,則為中道之理。此不生、不滅等八不,總破外道的邪執。

*27意指「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為說一切有部等的主張。眾生的肉體乃五蘊假合而成,故無常一性,亦無支配的能力,是為「我空」。然對於其他存在的一切法,認為並非空無,而實有其獨立的本質及實體,故說「法有」。反之,若將其他存在的一切法亦視為空,則稱為「我法二空」、「人法二空」。

*28詳見《星雲大師講演集(四)‧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29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a.四念處,又作四念住。(a)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b)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c)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d)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b.四正勤,又作四正斷。(a)已生惡令永斷;(b)未生惡令不生;(c)未生善令得生;(d)已生善令增長。

c.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a)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b)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c)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d)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d.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a)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b)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c)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d)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e)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e.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a)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b)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c)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d)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e)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f.七覺分,又作七覺支、七覺意。(a)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的真偽;(b)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c)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d)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e)捨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f)定覺分,能覺了所發的禪定;(g)念覺分,能思惟所修的道法。

g.八正道,又作八聖道。(a)正見,能見真理;(b)正思惟,心無邪念;(c)正語,言無虛妄;(d)正業,住於清淨善業;(e)正命,依法乞食活命;(f)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g)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h)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