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教主、教義、教徒,是構成一個宗教的三大要素。我們要想了解一個宗教的內容,以及一個宗教是否為我們人生所需要,我們一定先要了解一個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們崇拜信奉?我們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痛苦?這是我們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課題。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餘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誕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方),取名悉達多,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太子誕生後七天,聖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養育成人。

太子天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1、四吠陀*2。成年後,娶耶輸陀羅為妃,不久生下羅睺羅,後來成為佛教第一位沙彌。悉達多太子雖然出身貴族,但因觀察到社會貧富懸殊,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又有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尤其有感於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無常,於是生起出家求解脫的志願與悲心。期間雖經淨飯王百般勸阻,終究無法滿足其「人生沒有衰老的現象、沒有疾病的痛苦、沒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東西不損不減」等四個希望,於是在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宮門,開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麥,但苦行終究未能令他開悟。後來體會到真正的修行,是離開苦樂二邊的中道修行,於是捨棄無謂的苦行,走過尼連禪河,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後,來到伽耶山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立誓「不成正覺,不離此座」。於此通過重重考驗,一一降伏蘊魔*3、煩惱魔*4、死魔*5、天魔*6等內外魔障後,徹見自己本來面目,止息一切妄想無明,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觀緣起法而成正覺。

成道後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三轉四諦法輪*7,度憍陳如等五比丘,從此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僧團因而建立。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在弘化的生涯裡,宣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

佛陀對弟子的教化,善於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對執空者說有,對執有者說空。佛陀對於能夠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給予調教;對於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攝受;對於懈怠不知精進的弟子,激勵他上進;對於過分剛猛的弟子,則教以緩和。佛陀對弟子的愛護是無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對象,則不分貴賤貧富、種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優樓頻羅迦葉三兄弟,以及外道領袖舍利弗、目犍連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各國國王,及王妃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階層的蓮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難陀、阿難陀諸王子出家,也不捨棄理髮匠優波離及擔糞的尼提。總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

佛陀一生弘化、度眾無數,但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種的災難。根據《佛說興起行經》記載,佛陀歷經孫陀利謗佛、戰遮女繫盆誣陷、奢彌跋謗佛,以及被木槍刺腳、被擲石出血、食馬麥、受苦行、患頭痛、患背痛、患骨節疼痛等十次災難。其實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無有生滅,佛陀為了度眾,才應現這些災難,主要是為讓眾生明瞭業報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戀有為色身,而能斷惡行善,獲證永恆法身。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歲仍然孜孜不倦,帶著弟子四處行化傳教;臨入涅槃之際,仍然不捨任何眾生,接受一位一百餘歲的外道須跋陀羅,成為最後的弟子。佛陀進入涅槃,雖然令弟子們悲痛不已,但是誠如佛陀的教言所說:「要佛陀永久住於世間,這是違背法性的自然規則。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現者,不能違背法性。」佛陀開示弟子說:「如果你們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萬年,於汝何用?如果你們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因為天地萬物有生就會有死,合會必然有別離,這是無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後針對阿難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告訴弟子: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佛陀並再次叮嚀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槃處。最要緊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進入涅槃,遺體荼毗後,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顆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與佛陀因緣深厚的八國各取一份,建塔供養。

佛陀出生在社會階級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於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戰,不只是尊重人權,且尊重生命,更進一步肯定每位眾生都同等尊貴,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傳教生涯裡,應該得度的已經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為他們種下未來得度的因緣。佛陀雖然應身已經離開了人間,但是他的慈悲、智慧,他遺留的偉大教理,卻能永傳人間。佛陀是我們人格最高的模範,是我們三界*8的導師、人天的師範,更是眾生的救主!

【註釋】

*1指五種學藝,為古印度之學術分類法。聲明,指語言、文典學;工巧明,指工藝、技術、算術學;醫方明,指醫學、藥學及咒法學;因明,指論理學;內明,指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

為古印度傳統之思想,亦為婆羅門教的根本聖典,意譯作智論、明論。吠陀與古印度祭祀儀禮有密切關係,以職掌之不同,分吠陀為四種,即:召請諸神降臨祭場並讚唱諸神之威德者,屬作燒施祭官之「梨俱吠陀」,又作黎俱吠陀;祭祀時配合一定旋律而歌唱者,屬詠唱祭官之「沙摩吠陀」,又作娑摩吠陀;唱誦祭詞,擔當祭儀、齋供等祭式實務者,屬供犧祭官之「夜柔吠陀」,又作夜殊吠陀;於祭儀之始,具足息災、增益本領,並總兼全盤祭式者,屬總監祭式祭官之「阿闥婆吠陀」,又作阿達婆吠陀。

即色、受、想、行、識五蘊積聚而成的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慧命。

又作欲魔,為身中之百八煩惱,能惱亂眾生心神,奪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

能使眾生四大分散、夭喪殞沒,使修行者無法延續慧命。

即欲界第六魔王,能害人善事,作種種擾亂事,令修行者無法成就出世善根。蘊魔、煩惱魔、死魔三者為內魔,天魔為外魔。

三轉四諦法輪:

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8指眾生所居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

色界,即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的世界。

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的世界。此界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禪定,故稱無色界。

【習題】

1.佛陀出家的動機為何?

2.佛陀示現身受災難的目的為何?

3.佛陀對於修持苦、樂之行的看法為何?

4.佛陀涅槃前回答阿難哪四個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