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經濟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問。人類的生活運作,總括說來,就是一部經濟史。舉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慈悲道德也難以獲得重視。因此,春秋時代管仲曾說:「倉廩實,知榮辱。」孔子也說:「富而好禮。」佛教則以實際行動來推行各項社會福利事業,例如北魏的僧祇粟與僧祇戶*1,幫助政府解決了人民的饑饉;南北朝的寺庫、唐代三階教的無盡藏院*2,以及歷代所從事的油坊、當鋪、旅店、碾磑*3業等,都是繁榮經濟、便民利國的福利事業。
經濟是民生命脈之所繫,過去原始佛教的行者雖然不重視經濟而輕財富,重清修,追求樸素淡泊的生活,倡導清貧思想,認為簡樸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然而從大乘佛教的經典來看,例如《阿彌陀經》的極樂世界,黃金鋪地,宮殿樓閣皆為七寶所成,極盡莊嚴堂皇,菩薩莫不寶冠頂戴,瓔珞披身,富貴無比。因此,修學佛法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佛教鼓勵在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營生聚財,但要積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業*4與正命*5,如《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認可的經濟營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財富,例如:竊取他物、違法貪汙、抵賴債物、吞沒寄存、欺罔共財、因便侵占、藉勢茍得、經營非法、詐騙投機、賭博淫業、放高利貸等,則為佛教所不許。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6布施精舍、毗舍佉*7四事供養*8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不能過分倡導貧苦思想,因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財富有清淨的,有染汙的;有外在的,有內心的;有一時的,有永久的;有現世的,有來生的;有個人的,有共有的。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缽*9」、「衣單二斤半*10」、「頭陀十八物*11」,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自古寺院建築,朱簷碧瓦,雕梁畫棟,富麗莊嚴;亭台樓閣、廊院相接,重重疊疊,幽遠深邃,因此有謂「佛門淨土」,佛門其實就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一個安樂富有的世界。
佛教不但重視一時的財富,更重視永久的財富;不但重視現世的財富,更重視來生的財富。佛教認為錢財是五家所共有*12,錢用了才是自己的,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此有了財富,還要懂得規劃。《阿含經》四句偈說:「一施悲和敬,二儲不時需,三分營生業,四分生活用。」布施如播種,要有拔濟奉獻的精神。布施財富則要不自苦、不自惱、不勉強、不比較、不計較,要能做到隨喜、隨緣、隨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義。
此外,佛教對於經濟的觀點,首先以「因緣果報」說明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因此,寺院經濟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並且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都是佛教經濟觀的特色。
至於佛教的經濟來源,在過去印度佛陀時代提倡供養制度,傳到中國,歷代禪門提倡農林生產,到了近代太虛大師又再提倡工禪合一,現在則有基金制度;未來,以原始佛教的供養制度,結合農禪、工禪生產而發展出適合現代的經濟制度,例如:果菜園林、房租田佃、生產事業、佛書出版、書畫流通、佛像法物、法會油香、經懺佛事、餐飲素食、推廣社教、弘法贊助、參觀門票、慈善服務、安單靜養、互助標會、護法委員等,則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金錢是學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佛學院、禪堂、念佛堂、學校、醫院、電台、雜誌社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所以,金錢並不完全是毒蛇,佛經所謂淨財、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裝窮學道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因此,學道並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若是心裡的貪欲不除,外表裝出苦行的樣子,也不足取法。把金錢用在造福大眾的事業上,用在修學的慧命上,則錢財不是毒蛇,而是淨財。是以佛教應該重新估定經濟的價值,只要是合於正業、正命的淨財,應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對經濟利益、對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諸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因為有錢並不可恥,貧窮才會招來罪惡。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之財,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歡喜、人緣、自在、慚愧、發心、道德、人格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視私有財富,尤重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註釋】
*1北魏時,獻文帝曾經攻打劉宋,將所得青齊地方的居民遷徙到平城,而把地位較高的民戶設為「平齊戶」,其餘民戶皆作為奴婢,分賜給百官。當時,獻文帝依照沙門統曇曜的奏議,規定平齊戶及人民每年必須捐給州郡的僧曹(管轄寺院之總機關)六十斛粟(唐制為三千六百升),以備饑饉時供給寺院僧徒或貸予貧民之用,此種穀物稱為「僧祇粟」,這些民戶就是「僧祇戶」。
*2又稱長生庫,指貯存長生錢之庫藏,為寺院所經營之貸款機關,其收入為唐宋時代寺院經濟主要來源之一。唐代稱無盡藏院,宋代稱長生庫,又稱解庫、解典庫。
*3指使用水力之石臼。唐代貴族及寺院於其莊園或寺領地設置,用以脫穀、製粉,成為重要之財源。
*4八正道之一。指正當的身業,即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盜、邪淫等一切邪妄。
*5八正道之一。指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
*6中印度舍衛城之長者,波斯匿王之大臣。其性仁慈,夙憐孤獨,好行布施,人稱之為給孤獨。皈依佛陀後,建造祇園精舍供養佛陀。
*7意譯為鹿母。乃鴦伽國長者之女,遇佛之遊化而證預流果。鹿子母曾向佛陀發八大願,即:供食外來之比丘、遠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藥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護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結婚時,又捐捨價值九億錢之嫁衣,請求建造精舍,獲得佛陀允許,由目犍連監督工事,歷時九月而成,上下二層,各有五百室,稱為東園鹿子母講堂,或稱鹿母講堂。
*8謂供給資養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四事,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
*9三衣即九條衣、七條衣、五條衣等三種袈裟。又稱「福田衣」、「百衲衣」。代表出家僧侶的功德、精神,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徵。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應量器,出家人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故代表「福田」。
*10指學道者生活樸素淡泊,所擁有的衣物合計不過二斤半重。
*11指遊方僧侶隨身攜帶的十八件物品,分別是: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奩、濾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
*12謂世間財物為王、賊、火、水、惡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獨用,故無須強求。
【習題】
1.試舉佛教對繁榮經濟的貢獻。
2.略述經濟之於推展弘法事業的重要。
3.佛教的經濟來源為何?
4.佛教對於擁有財富的看法為何?
5.如何是佛教徒正當的經濟生活?
6.佛教徒應如何開發淨財?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