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 p080 第七課 稱謂
p080 第七課 稱謂
一、佛教常用的稱謂有哪些?
佛教的稱謂是一種禮儀,常代表著當事者的身分或職務,也是一種修持程度的表徵。稱謂的先後大小具有維繫佛門綱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稱謂,是學佛行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課。
就出家眾而言,信徒普遍通稱所有出家眾為「師父」或「法師」,「師父」在叢林中是職務的通稱,如受戒師父、依止師父、剃度師父、知客師父、糾察師父、當家師父等。「法師」則代表「以法為師、以法師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稱「律師」,專門修習禪坐者稱「禪師」,研究論藏或造論闡揚佛法者稱「論師」。
此外,「大師」係指專家、傑出者之謂,大陸比丘尼也有稱大師者。大師有「菩薩」之意,菩薩又稱「大士」,如觀音大士、普賢大士等。開山建寺,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稱「開山大師」。無論僧信,對於師長或德學俱優者均可尊稱「上人」,或稱大德、仁者、長者。中國歷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學兼備,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為「國師」。唯「長老」則僅限於戒德俱尊的出家眾始得稱之。
「和尚」,乃親教師之義,要在僧團中確實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個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稱住持、方丈。傳授三壇大戒時,須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師及七尊證*1、開堂和尚*2、引禮法師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門全心奉獻而未婚的在家女眾稱為「師姑」;未行剃染而服種種淨業作務的在家男眾,稱為「淨人」、「道人」或「教士」。出家眾彼此可互稱師兄、道兄、戒兄、學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稱居士、師兄、師姐。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師父為「家師」,尊稱他人之師為「令師」,自己謙稱學僧、學人、末學或弟子等。
此外,還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侶、僧俗、僧信、同參、善知識、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講師、檀教師、弘講師、弘教師、藏主*3、莊主*4、庫頭*5、飯頭*6、水頭*7、菜頭*8、園頭*9、淨頭*10等佛門的常用稱謂。
二、何謂「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的略稱,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11,證得盡智*12,而堪受世間供養的聖者。
阿羅漢有殺賊、不生、應供三義。一是殺賊,能斷除三界見、思之惑,殺煩惱之賊。二是不生,即無生,不復受生於三界中。三是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
據《法住記》所載,有十六尊羅漢承佛敕命,永住世間守護正法。自此部經典漢譯以來,十六羅漢、十八羅漢*13成為禪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異姿態,後世乃以羅漢譬喻不拘小節,尚餘習氣的悟道聖者。
三、什麼人可稱為「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大道心眾生。即指以智慧上求無上菩提,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修六度萬行,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稱為菩薩。亦即發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稱為菩薩。
諸經典常舉的菩薩名,有彌勒、文殊、普賢、地藏、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敦煌菩薩*14,道安為印手菩薩*15;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賜封菩薩號者。
四、何謂「三藏法師」?
三藏法師,指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在佛教史上,通曉三藏,並從事翻譯經、律、論的高僧眾多,其中以玄奘大師最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稱之。其他如鳩摩羅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義淨三藏、真諦三藏、日照三藏、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等,也都贏得「三藏」的稱號。
五、何謂「國師」?
國師,為帝王對學德兼備而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所御敕的封號,含有一國民眾之師、帝王之師等意。此號夙行於印度、西域。如訶梨跋摩於印度摩揭陀國折服外道論師,而受王封為國師。佛教東傳以後,西域亦有國師封號,如鳩摩羅什之父鳩摩炎捨相位出家,東渡蔥嶺,龜茲王聞名敬慕,請為國師。
我國封高僧為國師,係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宮宣講《涅槃經》,尊為國師,是為嚆矢。其後,唐代有法藏為康藏國師,澄觀為清涼國師,慧忠為南陽國師,知玄為悟達國師等。元、明、清各代對佛教領袖人物亦有此封號,如玉琳國師。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為國師,掌管內蒙古喇嘛教事務。
六、出家人都可稱為「和尚」嗎?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語音譯為「鄔波馱耶」,意譯為親教師、大眾之師。原為受戒者的師表,如戒壇中,正授戒律者,稱「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儀式者,稱「羯磨和尚」;教授威儀作法,為眾人引導開解者,稱「教授和尚」。後世沿用為敬稱語,如方丈和尚、開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謂「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務,監督大眾,並為大眾說法的主僧。
古時,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為制,故稱方丈室;後來轉指住持的居室,今為禪林住持或對師父的尊稱。
住持,原為久住護持佛法的意思,後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傳入我國之初,習禪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處,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禪風漸興,徒眾日增,百丈懷海禪師始設住持之制,嚴傳師法,奉其師為住持,尊稱長老,後亦稱方丈。宋代以後的禪林則廣用住持的職名。
八、何謂「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軌範師(阿闍黎)的上師,須具備下列條件:⒈須有正統傳承的根本金剛上師的密法灌頂。⒉從金剛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師,其間所有密法的傳承灌頂皆須圓滿無缺,不可間斷。⒊須受本尊大灌頂(阿闍黎灌頂),精通顯密佛法及菩提心學,並具備火供*16、壇城*17等修法材料,熟習諸經軌所說的修法。⒋自己有能力傳授密法時,須經根本金剛上師許可,方能擔任上師阿闍黎,為人傳法灌頂。圓具上述條件後,依照西藏的習慣,即可稱為「仁波切」,意指轉世佛爺。
活佛,指西藏高僧證道圓寂後,為接替前生遺職的轉生。為維護教團的發展,高僧在往生之際,便預告下一代轉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點尋出一年之內所生出的神童,經正式試驗之後,證實無誤,即推舉為繼承者。
西藏的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為歷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語「格威喜聯」的簡稱。意譯作善知識。相當於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學制,僧眾循序修學五部要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俱舍》,並於學程期間,每年冬季兼學一月《因明論》),學至《俱舍論》時,由各中部學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學力,而授予「格西」之銜。
九、何謂「上人」?
上人,係對師長或智德兼備者的尊稱。《釋氏要覽》卷上謂,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眾人之上者為上人。《大品般若經》卷十七〈堅固品〉則載,若菩薩摩訶薩能一心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心不散亂,稱為上人。《維摩經》中文殊菩薩稱維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語特用於淨土宗與日蓮宗。
十、何謂「同修」?
同修,指同修淨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門。有謂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淨業、同修禪法、同修止觀、僧信同修等。
【註釋】
*1出家眾受具足戒時,須有三師、七尊證等十位長老大德的教導及證盟。三師,指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師中的「和尚」,即得戒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皈投處,凡擔任戒和尚者,其戒臘須在十年以上,並嚴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羯磨師即是羯磨阿闍黎,乃讀羯磨文的阿闍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儀式。羯磨師為諸比丘受戒的正緣,若無羯磨師稟承聖法,則法界善法無從生起,擔任此職者,其戒臘須在五年以上。教授師又稱教授阿闍黎,即受具足戒時教授威儀作法,為眾人引導開解者,故又作威儀阿闍黎,其戒臘亦須在五年以上。七證是證明傳戒作法確實無誤的七位戒師。
*2在傳戒法會中,有關戒子的受戒儀規、生活禮儀規矩等,皆由開堂和尚教導。
*3是指禪林中藏殿的主管,主事者須通義學,掌管禪院大眾的閱藏看經。藏殿分為看經堂與經藏(指經堂),分別由看經首座與藏殿主掌理,此二者皆隸屬於藏主。
*4禪林中掌管有關禪剎領地事項的職稱。又稱都莊、庄主。職掌事務包括監視田界、修葺莊舍、安撫莊佃(又稱莊客、地客),莊內所有小事,當隨時處理之,事關重大者,則須申訴寺中主事裁定。古清規本無此職,乃後世所立。
*5司掌寺內庶務之職,即管理日常的穀、錢、帛、米麥等的出入。
*6禪宗叢林內掌理大眾粥齋的人。舉凡酌量僧眾的人數、檢看米穀的精粗、分別水漿的清濁、樽節菜蔬的多寡、顧慮柴薪的有無,乃至炊具的洗滌等,皆在職役範圍之內。
*7禪林中司掌汲水、燒熱水供大眾盥洗的職稱。
*8禪林中,典座之下設有管領菜蔬之僧,稱為菜頭。其職司為揀捨枯葉、蝕葉、菜蟲等。若以非法之食供養三寶,大眾不知而受,其害甚多,故菜頭須謹慎為之。
*9禪林中司掌栽培耕作菜園的職稱。
*10禪林中職司清掃廁所的職稱。
*11見者,推度之義。以邪推度而起的迷情稱為見惑,如我見、邊見等。思惑,乃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惑,如貪、瞋、痴等。
*12盡智,指依四諦之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斷盡一切煩惱時所生的自信智,屬無漏智。
*13十六羅漢:賓頭盧跋羅墮闍、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釐墮闍、蘇頻陀、諾矩羅、跋陀羅、迦理迦、伐闍羅弗多羅、戍博迦、半託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託迦。十八羅漢,即於十六羅漢加達磨多羅尊者與布袋和尚,或加繪降龍、伏虎二尊者。
*14竺法護,西晉譯經僧。祖先為月支人,世居敦煌。於武帝泰始元年(二六五)攜帶大批胡本經典至東土,居於長安、洛陽,專事譯經。武帝末年(二九〇),在長安青門外營建寺院,精勤行道,廣布德化二十餘年。時人稱之為月支菩薩、敦煌菩薩、敦煌開士。
*15漢晉間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大師,因出生時手臂多長一塊皮肉(皮手釧),時人稱「印手菩薩」。
*16即梵語「護摩」,意譯作火祭祀法、火供養法、火供養、火供、火法、火食。即於火中投入供物以作為供養的一種祭法。亦為密教一般修法中的重要行事,用以譬喻以智慧火焚燒迷心之意。原係印度古代供養火神阿耆尼,以為驅魔求福的作法;後為密教所採用,並逐漸成為密教的重要修法,然其意義有極大不同。據《大日經疏》卷十九、卷二十載,佛陀未成道前,不能了知火的自性,故依據吠陀典籍而說四十四種護摩法;至佛陀成道後,既已了知火的自性,則宣說十二種護摩法,此即真護摩,為如來一切智光的表徵。其行法方式,先擇地、造壇、設爐,口誦真言,投乳木、五穀等供物入於爐中,以淨行者的三密,並成就息災、增益、降伏等法。此一行法,皆於心外行事作法,故稱外護摩、事護摩。反之,不須採用實際作法,而以自身為壇場,於觀想中,以如來的智火燒除諸業煩惱,此種於心內作觀修法的護摩則稱內護摩。
*17壇,音譯作曼荼羅。密教於修法時築台安置佛、菩薩像,及三昧耶形、供物、供具等,稱為「壇」。修法時所用的壇,稱作修法壇。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