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在人類的生活領域裡,音樂的用途非常廣泛,哀樂令人傷心,和樂令人和諧,軍樂令人振奮,聖樂令人心淨。音樂沒有人我的隔閡,可以通於古今中外,是有情世界共同的語言,無論是風聲雨聲、流水激石,或是蟲鳴魚躍,獸吼禽鳴,乃至人類男女老幼的喜怒哀怨之聲,一切音聲分別產生不同層次的共鳴,形成一種自然的樂章。所以,凡是真善美的音聲,都是宇宙萬有的力量,也就是美妙的音樂。

音樂在佛教裡,是十供養之一。雅正和諧的音聲,對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波斯匿王率領大軍征討鴦伽摩羅,路經祇洹精舍,聽到唄比丘唱誦梵唄,軍隊馬匹都被其音聲攝受,連波斯匿王也感動得殺心盡除,使得即將爆發的一場戰爭因此而消弭於無形。《大智度論》說:「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欲使國土中眾生聞好音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易可受化。」*1在極樂淨土裡,音樂就是主要的教化工具,《阿彌陀經》云:「彼佛國土,常作天樂。」「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佛教音樂*2,可遠溯於印度文化中的「吠陀」。古吠陀時代盛行歌詠偈頌,佛陀延用其法,採伽陀,即偈頌,作為弘揚佛法的方便,並且允許比丘專作「聲唄」。在《十誦律》中,佛陀讚許跋提比丘:「聽汝作聲唄,唄有五種利益:一、身體不疲;二、不忘所憶;三、心不疲勞;四、聲音不壞;五、言語易解。」梵唄*3,就是以清淨曲調讚頌十方諸佛菩薩的真理法言。《南海寄歸內法傳》裡記載,唱誦梵唄具有「能知佛德深遠,能體悟佛法,能令舌根清淨,能得胸臟開通,能處眾不惶不懼,能長命無病」等六種功德。

梵唄音樂可攝受人心,當梵音一起,可以令人妄念頓消。佛世時,天人作樂讚歎,成為法會中的盛事。馬鳴菩薩作戲曲〈賴吒和羅〉,就度化了五百位王子出家;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用銅鑼、皮鼓、橫笛、螺貝、弓形豎琴等作為樂器,推廣佛教音樂,以陶冶人民的性靈。二世紀中葉之後,迦膩色迦王倡導梵唄,盛極一時,甚至傳到于闐、疏勒等地。六、七世紀時,戒日王亦以梵唄音樂作治世教化的方法,甚至傳播越過蔥嶺、天山南麓,以龜茲為發揚中心;另經天山北麓,以高昌為盛行之地。藏傳佛教根據《大日經》中說:「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一一舞戲,無非密印。」有專職表演樂舞的僧眾,被稱為「樂神」。

佛教初傳中國,最早有比丘改編民曲或宮樂,逐漸成為中國佛教音樂的特色。《高僧傳》載:「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唄。」三國時,曹植在漁山聽海潮音,譜為佛教音樂,稱為「漁山梵唄」;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曾請高僧造「經唄新聲」;梁武帝更推動佛教音樂,以製正樂,演說佛法,集合兒童青年歌唱佛曲;甚至於「無遮大會」、「盂蘭盆會」等儀禮中加入讚唄、朝暮課誦、唱誦法言,從此梵唄與中國傳統的音樂互相融和,寺院因而成為傳統音樂的保存與發揚中心,宋代大儒程明道曾觀雲門上堂,兩序肅儀,鐘鼓清音,不覺歎道:「三代禮樂,盡在斯矣!」

從南北朝到初唐,僧眾在佛教音樂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如道照、曇宗、智周、法稱等人,個個都是「尤善唱導*4,出語成章」,「唱說之功獨步當世」。而敦煌石窟中所發現的大量「唐曲」,以演化佛教經義為內容,是一革新的唱說,再加上歌曲的新文學體制,稱為「俗講」,首開中國佛教音樂民歌化的風氣。

近代太虛、弘一兩位大師合作〈三寶歌*5〉;黃自先生亦譜有〈目蓮僧〉、〈佛曲〉等多首,後有李炳南、心悟、星雲及楊詠譜、吳居徹、李中和、蕭滬音,有的作詞,有的譜曲;甚至有慈惠、慈容等佛光山諸位法師,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國家音樂廳、紅磡香港體育館以及日本、歐洲、美、加等地,以「梵音海潮音」作為傳教的工具。佛教文化服務處則錄製唱片發行;佛光山錄製卡帶、CD‭ ‬跟進;花蓮和南寺運用多媒體,有的透過電腦動畫,有的透過電腦網路弘法,可以說現在已達到「樂聲所至,不言而化」了*6。

【註釋】

*1入於耳根者,稱為音聲。佛陀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飯、衣服、臥具等濟度眾生,總稱為佛事。佛經中對說法音聲有重要表述,《華嚴經》云:「以音聲作佛事。」《法華經玄義》卷八上:「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但有聲音詮辯,聽者得道,故以聲為經。」《維摩經略疏》卷十:「此間耳根利故,用聲塵起之。未必但有聲塵,便無五塵,如此間以聲為佛事,亦放光明,亦香雲、香蓋、衣服等,以為佛事。但從勝者為正,其餘是傍,故的判聲為佛事。」又據《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序》載,以彌陀法王四十八願之名號為佛事。蓋由讀誦、唱名等,而得往生的利益,又聞法音,自然不生起塵勞、垢習,凡此皆為音聲佛事的例證。至後世,乃至以歌舞音曲等之供養,亦為音聲佛事的一種。

*2佛教音樂,約起源於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左右,記述梨俱吠陀歌詠方法的娑摩吠陀為其肇始,依此而奠定梵唄的基礎。佛教伽陀(意譯孤起頌),即承此方,佛陀亦依此傳予跋提比丘、優婆利尊者、目連、阿難、難陀、婆耆舍等。唄比丘,形貌雖醜,然音聲極佳,波斯匿王曾率軍遠征鴦伽摩羅,路經祇洹精舍,逢唄比丘歌詠梵唄,軍馬皆被攝而止,消弭了一場戰禍。至阿育王時代,佛教音樂的種類甚豐。其後,印度佛教音樂經過西域諸國,大舉流傳於中國唐室宮廷,促成唐朝舞樂的高度發展。佛教音樂所用的樂器有: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二世紀以後亦使用在下部雕有舟形共鳴胴的五弦琵琶。

傳云,佛陀於靈鷲山說法時,因憐憫盲目弟子巖窟尊者,用弦樂器伴奏,唱頌《地神陀羅尼經》。此盲僧琵琶,至阿育王之子鳩那羅失明之際,始被推廣使用,後亦隨佛教傳至中、日等地。大乘佛教興起後,每於盛大供養會上採用歌舞莊嚴。大規模的佛教歌劇,始於七世紀戒日王所作的《龍王之喜》。七世紀末,佛教音樂轉移至緬甸、泰國、柬埔寨、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在緬甸,使用七音階之法,與印度同,佛教聲明於此盛行,樂器方面則使用印度二世紀頃舟形胴付弓形的莊恩(古代為七弦,後來改為十三弦),此外則是該國的傳統樂器鱷琴與傳自泰國的打擊樂器基旺。在泰國,係以東南半島南部吉蔑族的獨特民族音樂為基調,再使用中國傳入的樂器。在柬埔寨林邑國地方,盛行印度佛教舞樂,例如西元七三六年於日本傳播印度舞樂的林邑國僧佛哲,為極負盛名的舞樂研究者,此外,從十二世紀安哥寺雕刻觀之,古印度樂器較少,反而主要使用南洋系統的樂器,由是可知,泰國、柬埔寨的佛教音樂乃異於印度的獨自型態。

於印尼,因以南傳佛教為中心,故甚少舉行大規模的佛教歌舞,而爪哇島東面的峇里島則遺存印度教舞蹈遺蹟,其舞姿具有強烈的印度色彩。在西藏方面,喇嘛左手持鈴、右手執錫杖以作為禮拜音樂的主體,其他作為儀式音樂者,有單旋律的齊唱與樂器的伴奏。較為常用的樂器有長型喇叭、屬於敲打樂器的鈴、鈸等,另外有遺自棒教以人頭骨作成二面鼓及以人的大腿骨所作成的縱笛。

在中國自東漢即開始有漢譯經典,然卻無佛教梵唄歌誦唱法,至三國時代,康居之僧來蜀,而有伊朗式歌唱法,直至魏武帝第四子曹植(陳思王),素有音樂天才的美稱,相傳遊漁山(山東東阿縣)時,聞空中梵天之讚,深有體會,摹其音節,寫為梵唄,遂刪治《太子瑞應本起經》,作〈太子頌〉,又著〈菩薩睒子頌〉,此乃合漢曲製梵唄之始,中國聲明亦於是時奠基。至唐代八世紀頃,中印度佛教學者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至中國朝覲,印度式梵唄始漸流行。

*3乃以曲調誦經、讚詠、歌頌佛德。又作聲唄、讚唄、經唄、梵曲、梵放、聲明。略稱梵。唄,全稱唄匿,又作婆師、婆陟,即讚歎、止斷之意。因依梵土(印度)曲譜詠唱,故稱為梵唄。記錄梵唄的書冊,稱為唄策。又清晨唱偈、誦經的聲音,稱為曉梵。密教的梵唄,則特稱密唄。佛陀雖禁止以婆羅門法的聲調讀誦經文,然因聲唄有醫治身心疲勞及強化記憶的作用,故允許唱誦。佛教東傳,譯經者眾,誦唄者寡,因梵音多複音,漢語單奇,若用梵音詠漢語則聲繁偈迫,以漢曲詠梵文則韻短詞長。故以漢曲歌詠梵文,或梵腔詠漢語均屬不易。

中國讚唄源於曹植感漁山梵聲而制梵唄。吳國支謙亦依《無量壽經》及《中本起經》製〈讚菩薩連句〉、〈梵唄三契〉,今皆亡軼。後有吳的康僧會依《般泥洹經》卷上,造「敬謁法王來,乃至名顯若雪山」一闋,世稱「泥洹唄」。其後,以印度聲律讀誦漢譯經文,始廣為流行。《梁高僧傳》卷十三列有經師一編,專述轉讀及梵唄,並列有帛法橋以下十一名最擅於讚唄者。東晉以後,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推行梵唄最熱心,相關著述甚多。至唐代,梵唄漸盛於民間,遂立梵唄為譯經道場九種職位之一。梵唄流傳以後,音調因地域而有參差,主要為南北之分。梵音所以有南北二體,係由於授受淵源不同,亦各有特長。唐代以前流行的梵唄有:a.如來唄,又作如來梵、行香梵(行香讚佛時所唱),出自《勝鬘經》的二偈:「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b.云何唄,又稱云何梵,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之二偈:「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c.處世唄,又稱處世梵,出自《超日明經》卷上之偈:「處世間如虛空,若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於彼,稽首禮無上聖。」d.《佛本行集經》讚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又梵唄分初唄、中唄、後唄三節。如來唄前一偈「如來妙色身」偈文,唱於一般法事之初,稱為初唄。若講經法會,則以云何唄第二偈「云何於此經」偈文為初唄,又稱「開經梵」。如來唄後偈「如來色無盡」偈文及「天上天下無如佛」讚佛偈,係法事中間所唱,稱為中唄。處世唄用於法事後,稱為後唄。此等梵唄之偈文,稱為梵音偈。云何唄及處世唄至元時猶見流行,但近世講經已改唱〈鐘聲偈〉、〈回向偈〉代替云何唄、處世唄。佛寺讚唄一科稱為唱念,名山大剎於結夏安居時,以習唱讚頌為日課,稱為學唱念。唱念內容除「水陸道場儀軌」、「瑜伽燄口」等佛事外,古德讚頌多於課誦、祝延等舉唱,有六句讚及八句讚等。a.六句讚,「香讚」,有數種,主要代表作品為〈爐香讚〉;北方另有一種讚譜稱為〈迓古令〉,讚詞共十條,又稱〈十供養讚〉。此等皆於法事開始時唱,以啟請諸佛。b.八句讚,多於誦經之後,法事中間唱之,又稱大讚。如〈三寶讚〉、〈彌陀讚〉、〈藥師讚〉。唱念之記譜法,只用點板,以鐺鉿等敲唱。其音量大小、音階高低及旋律過門等,均依口授。梵唄傳入日本,始於奈良時代,為四法要之一,平安朝時,真言宗系的聲明,與天台宗系的聲明,二系統並行。前者有進流,後者則有大源流。

*4唱導,係有關經典的講演說話,就經文而講。又稱講經、講說、唱說、說法、講導、宣講、宣唱。唱導一詞,出自《法華經‧從地踊出品》卷五:「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據《梁高僧傳》卷十三載:「昔佛法初傳,於時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啟悟,乃別請宿德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或傍引譬喻。」其後,廬山慧遠每於齋集自陞高座,先明三世因果,復辯一齋大意,後代沿襲,遂成永則。佛世時,舍利弗曾為上座,唱導頗佳。《梁高僧傳》卷十三復列舉中國當世著名的唱導師,如道照、曇穎等十人。《續高僧傳》卷三十〈雜科聲德篇〉列舉慧明、立身等人;《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卷三十〈雜科聲德篇〉亦舉出唱導家法真、無跡等。《梁高僧傳》卷十三有唱導師所須具備的四種條件,即:聲,吐音嘹亮則可洗滌塵心;辯,論難時的應變能力;才,出口成章,臨時採博;博,博通經論書史乃至民間技藝。唐代時,為使佛法普及,「唱導」演化為「俗講」。為使民眾易於理解,於是選擇教材,融合轉讀、讚唄、講經說話。唐曲,是一種革新的唱說再加上歌曲的新文學體制,以演化佛教經義為內容,首開中國佛教音樂民歌化的風氣。《續高僧傳》收錄數篇唱導時所用的種本、詞章、懺悔文、唱導文等。從《廣弘明集》所收二十餘篇廣被依用的唱導文,大多為羅列華麗辭藻所成的表白體,如真觀的《夢賦》、王僧孺的〈禮佛唱導發願文〉十數首、〈懺悔禮佛文〉、〈初夜文〉等。此外,中國分類編排有關佛教故事的《經律異相》、《法苑珠林》、《諸經要集》以及感應傳、往生傳、靈驗傳之編纂、流布皆與唱導有密切關係,故唱導為佛教文學的基礎。日本的唱導,始於七世紀左右聖德太子時,於中世時,與平民的日常倫理生活相結合,更加平民化,唱導亦漸成為獨立而專業的工作,專事技巧。唱導亦為日本的藝能、文學形成與發展的要素,由宗教信仰產生內省功夫及敏銳邏輯、倫理能力,賦予日本文學於思索方面的新生命,提供藝能、文學創造的題材。

*5由太虛大師撰詞、弘一大師譜曲的〈三寶歌〉,首開佛曲新聲創作的風氣,被佛弟子奉為教歌,廣為傳唱。弘一大師生前作品,經後人選出十首具佛教意味和園林思想的歌曲,印行出版成《清涼歌集》。

*6現代佛教界掀起梵唄、聖歌熱潮,以音樂弘法。近代有許多法師致力於佛化歌曲作詞,音樂家楊詠譜、李中和、吳居徹等居士協助作曲,後由佛光出版社編選出版《佛教聖歌集》。「佛教歌詠隊」的成立及「弘法音樂會」的演出,逐漸普及,使傳統佛樂及音樂創作多元化,相關文教機構的成立,更提供佛教音樂交流的管道。星雲大師於一九五四年在宜蘭組織佛教合唱團,首創《佛教之聲》節目,領導佛教青年定期至民本電台播音,並於各種佛教活動中加入現代式的佛曲演唱,讓佛教音樂走入社會大眾的心裡,也接引許多佛教青年。

一九五七年,星雲大師帶領宜蘭青年歌詠隊,灌製佛教史上第一張佛教唱片,後來陸續灌有六張十英寸的唱片,收錄二十餘首佛曲,是空前的作品,亦是劃時代的創舉。佛光山首度於一九七九年,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梵唄音樂會」;一九九○年「佛教音樂梵唄弘法大會」再次造成轟動;一九九二年起,連續多年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表演《梵音樂舞》,將佛教的梵唄音樂帶入國家音樂殿堂,提升佛教音樂的水準。

【習題】

1.音樂有什麼功用?如何用音樂弘法?

2.試述佛教音樂的起源,及現代佛教音樂的發展。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