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佛門教育十分重視思想教育與生活教育,因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規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業。因此,舉凡行、立、坐、臥,一切舉止動作都要威儀具足,所謂「身具德,人必敬」。以下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臥四種威儀*1,以及有關參訪、入殿、禮拜、出堂等應注意的行儀,略述於後:

一、四種威儀

(一)行:

1.走路時,應目視前方七尺,不可左顧右盼,不可低頭仰視。

2.穿著海青行進時,應該雙手操胸。

3.穿著長衫行進時,應該雙手下垂,自然擺動。

4.行進間,雙手不可置放腰後;不可跑步,若要趕路,可放大步伐,但不可奔跑。

5.行進間,見大德迎面而來,應立定合掌,待大德走過,方可放掌、前進。

6.與大德師長同行,應走在左後方,距離一個肩膀的寬度,不可平行,不可離太遠。

7.走出房門,衣服、鞋襪必須穿戴整齊,不可赤腳或穿著拖鞋。

8.如係宗教徒,有法衣在身,不可大包小包背滿全身,僧袋應當背於右肩。

9.如非諸山方丈,不可掛念珠行走。

10.行進間持經本,應雙手捧持。

(二)立:

1.站立時,應前八後二,抬頭挺胸,姿勢端正,不可倚牆靠壁,雙手叉腰。

2.與大德同在時,不可站在大德的上首、高處、對面,或與大德並排而站。

(三)坐:

1.坐下時,要平肩、收齶、雙眼平視、手放雙膝。

2.與大德同坐,應坐半座,不可坐滿,不可翹腿,並依大德指示的位置坐下,若招呼你與其平坐,應該禮貌遵行,不可違意。

(四)臥:睡眠時,要右脅而臥*2(吉祥臥),不可四仰八叉。

二、參訪禮儀

1.寺院參訪,應事先通知,並準時到達。到達時,先到客堂報到*3,然後向主事者行禮,由知客法師引導至佛殿禮佛。

2.參訪日期、時間一經確定,則勿隨意更改,以免造成安排的不便。

3.離開寺院時,應到大殿向佛菩薩告假。

三、佛殿禮儀

1.入殿時,若從右門入,應右腳先進;若從左門入,則左腳先進。

2.入殿後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

3.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講話,不可相互送禮,有事須退出殿外講說。

4.不可隨心所欲進出佛殿,更不可衣冠不整。進入佛殿時,應操手行走。

四、禮拜*4行儀

1.禮佛時,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側目。

2.在佛殿禮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則應在東西兩單禮拜。

3.禮拜大德師長,應至佛殿,如於路上、客堂、飯廳,或大德參禪、打坐、剃頭、臥病時,不可禮拜。

4.禮拜大德不可於高處拜,或於大德背後拜。

五、出堂禮儀

1.出堂是大事,分個人及團體兩種。個人出堂必須請假。如係早上出,晚上歸,可向直屬主管請假,如係長假,必須向糾察、客堂及相關職務人等請假,而且必須搭衣。

2.請假在外,不可於俗家或信徒家中夜宿,除非當地沒有寺院道場。

一個修道者的風姿,在行立坐臥、言談舉止中皆可表露無遺。佛門中其實不只四種威儀,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威儀不僅能調攝修道者的身心,尤其可以行無言的教化,例如昔日舍利弗為馬勝比丘進止有方,端正的威儀攝受而歸投佛陀座下,威儀的重要,由此可知。所以學佛修行必須重視威儀的訓練。

【註釋】

*1「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亦即走路時,要如風一樣直行,而且迅速無聲;坐下時,要如鐘一樣平穩、莊嚴;站立時,要如松樹一般筆直;睡覺時,睡姿要右脅而臥,像把弓一樣。

*2右脅而臥乃佛陀入滅時的臥法,故被視為最上的臥法。佛教主張吉祥臥的優點很多,例如:不易做夢、容易消除疲勞、保持心意清明等。另據《摩訶僧祇律》指出,仰臥為阿修羅的臥法,伏臥為餓鬼的臥法,左脅臥為貪欲人的臥法,三者應制止。

*3到寺院參訪,一定要經客堂安排,不可自認與住持或當家熟識,就直接到方丈室或殿堂等處隨意走動。再者,參訪寺院已成為現代人的休閒生活方式之一,參訪寺院應注意的事項很多,例如:

a.注意寺院開放時間。

b.注意標語及告示,並確實遵守。例如:告示「遊客止步」的地方,不可故意進入,滋擾清淨;如有限時開放之處,則於時間內參觀。

c.穿著應以不失莊重為宜,不可過分暴露。

d.不帶葷食入寺院,不邊走邊吃,不在寺院內抽菸、喝酒、嚼檳榔。

e.不任意播放世俗歌曲。

f.如欲休息,應至規定處所,勿在殿堂、佛像前或大庭廣眾下躺臥。

g.如在寺院掛單,言語談論應以低聲為宜,舉止行動以輕、靜最上,並應遵守寺院作息規矩。

*4主要是對佛、菩薩、佛塔、長老、大德、法師等表達敬意的行為。父母千萬不可以強迫小孩禮拜,以免小孩反感,導致一生與佛無緣。在沒有信仰的親友面前,也儘量不禮拜師父,以免親友產生畏懼而不敢學佛。

【習題】

1.何謂「四威儀」?生活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威儀的重要為何?

3.參訪寺院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4.進入佛殿時,應注意哪些行儀?

5.禮拜時,應注意哪些禮儀?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