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哲學是人類思惟的呈現,「哲學」在西方稱為「愛智」之學,意謂對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體證真理的方法,尤其佛教的教理內容深廣微妙,無所不攝。在宗教的世界裡,佛教的離苦得樂之道是最真實究竟的;在學術的領域裡,佛學是宇宙人生最圓滿透徹的思想哲理*1。佛教與哲學都是對於自然、宇宙、人生種種問題的思惟探求,唯哲學缺乏宗教的實踐。因此,佛教與哲學雖存在著相容性,但對人生的探討,佛教則比哲學來得更究竟,更圓滿受用。

哲學略分西方哲學*2、中國哲學*3、印度哲學*4三大體系。佛教源自善於冥想的印度古國,東傳至思想龐雜的中國大熔爐裡,經由兩大文化的衝擊與淬鍊,使得以「緣起性空*5」為根本思想的佛教哲理,更加精湛地開展其哲學義理,並為宗教與哲學的整合做了最佳的詮釋。

哲學所要探討的根本問題,即是宇宙人生的本原。在西方傳統哲學裡,認為「存在」的本原,往上可追溯到唯一的真實存在,即是上帝,此上帝創造並主宰整個世界。然而佛教並不承認有一個主宰者存在,萬物也不是真實的存在,萬物非由上帝所主宰,而是「法爾如是」的因緣所生法,是無常無我,是因緣和合的暫時性存在,非絕對獨一的存在論。

既然「諸法因緣所生」,並無獨自存在的實體,那麼誰是認知這個世界的主體呢?佛教早期的瑜伽行派及後期的唯識宗都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是由人的「心識*6」所變現出來的,這是佛教對本質與現象的認識論。西方哲學則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質和現象是對立的,本質是事物自身的根本性質;現象則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這種內外(精神與物質)二分法,易於「唯心主義」或「唯物主義」中執取一端。若以佛教的「唯識」做為認識論的對比,在「唯心」、「唯物」的辯證上,即可免除對立與矛盾。因為外境現象雖皆由心識所變現,但此心識亦是依因待緣,隨境變現,所以在唯識勝義上來說,亦無「唯心」之論。

世間萬物都是因緣所生,所以是無自性空;雖是無自性空,但又不壞假名而有,因此中觀學派以「空」為究竟真理,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法,是一種假名有。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種無自性空,又是假名有的世間性相,就是第一義的中道義。這種「即空即假即中」的立論,與龍樹的「八不*7」都是佛教有名的辯證法,也是佛教特有的哲學思考。

佛教從緣起法至中觀唯識等一脈思想下來,開展出中國的八大宗派,各宗派雖各有其立論,但基本上皆離不開「緣起性空」的哲理。此由緣起為開始,涅槃為終極,所開展出的佛教哲學義理,已將真理的具體內涵展露無遺。

然而,哲學的目的不僅限於理論的辯說,而且要能力行實踐。佛教以宗教的立場而言,具有賦予生命終極關懷的意義,以人生的離苦為目標。因此,佛教哲學的人生目的即是涅槃。而西方哲學對宇宙人生的探討,偏重於真理知識的追求,未能提供實質的修行法門,所以在目標上與佛教不同。且西方多從外在的現象來探究物界的本質,而佛教則從內在的心識來看待外在事物,所以在方法上亦有不同。因此,孫中山先生曾說「佛學為哲學之母」,實是指佛教的教義不僅具有實踐法門的宗教內涵,更有合理性、客觀性、必然性的思想理論作為實踐的依據。

總之,在佛教浩瀚的經典之中,不但充滿了高深微妙的哲理,尤其佛教並不推崇純粹性的哲學理論之探討,佛教的本質是尋求生命自我的解脫,是由人自我覺悟以達涅槃。因此,佛教哲學的價值,不在於真理的論辯或理論的建立,而是著重於實用意義上的實踐;佛教的哲理對宇宙人生的現象做詳細說明,目的不是為思想哲理的探討,而是尋求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達到解脫。所以對自身生命的昇華、老病苦惱的解脫,乃至對當今社會的貢獻,均提供了全面而積極的關懷,這是佛學於諸哲學中精妙卓越之處。

【註釋】

*1佛法大海,「唯信能入」,這是宗教的信念;「唯智能度」,則是哲學的體現,這是佛教哲學甚深之義。

*2西方哲學從古希臘神話脫胎而出,並經歷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三個時期。近代哲學在系統上比以前來得精細,但在根本精神上仍然未變。希臘哲學所產生的法治思想,以倫常關係為基礎,開展了守法精神的培養,這守法的精神在羅馬統治地中海沿岸時,發展到高峰。羅馬的式微是繼著希伯來的耶穌宗教信仰而來;後者強調了人性的另一層次,即宗教的博愛精神。

*3中國哲學起源於對自然界的觀察,殷商早期的哲學思想與占卜巫術結合,八卦即是人們長期觀察自然現象所形成的一種觀念。至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爭鳴,是哲學思想繁盛時期。漢初以黃老治世,武帝黜百家,尊儒術,直至佛教傳入中國,儒、釋、道三家儼然成為中國哲學思潮的主流。

*4印度哲學最早見於「吠陀」,是宗教神話的頌歌及禱文,至奧義書時期宗教神話的內容,以思惟論證的方式來探討人的本質、宇宙的根源、人與精神世界的關係。婆羅門教以吠陀為根本經典,反婆羅門教則發展了順世論、佛教、耆那教等不同的哲學觀。

*5「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的哲學形式是以「緣起性空」為基準。所謂「緣起」,即待緣而起,諸法的生起必有其因緣,且必在其因緣成熟之時,方得現起。佛教哲學即是在此緣起法則下所發展出的一門宗教哲學。

*6指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含藏宇宙萬有的種子,世間種種的現象,皆是由此似瀑流的種子所變現,故《成唯識論》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另外,唯識義理對於世間存在的現象界,亦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來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是由心識所變現,此即佛教哲學的認識論。

*7所謂「八不」,即《中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龍樹以此「八不」來破外道及小乘部派的法執,並說明萬法皆為緣起無自性空,本無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故不可執有生滅、常斷、一異、來去。

【習題】

1.佛教與哲學有何相容性與差異性?

2.佛教與哲學對世界本原論各有何看法?

3.佛教與哲學對本質與現象的關係各有何看法?

4.何以說佛學是哲學之母?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