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 p098 第十課 五蘊
p098 第十課 五蘊
「四大本空*1,五蘊非有*2」,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諸法萬象的說明。
所謂「四大」,是指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宇宙世間的山河大地、房屋器皿、花草樹木等森羅萬象,無一不是仰賴這四種元素組合而成,乃至我人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而成。人體的毛、髮、爪、齒、皮、骨、筋、肉是堅硬性的地大;涕、唾、膿、血、痰、淚、津,便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調,就會呈現病相,甚至四大分散,人就會死亡。
四大假合的色身,是一種物質現象,而人之所以稱為「有情眾生」,除了物理機能外,還有憂、悲、苦、惱、喜、怒、哀、樂等精神狀態。人是由物質和精神聚集的和合體。所謂物質,就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佛法名之曰「色*3」;所謂精神,就是佛法所說的受*4、想*5、行*6、識*7。色、受、想、行、識五者,是構成我人身心的五個條件,稱為「五蘊」;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
五蘊又稱五陰。《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摩訶止觀》卷五說:「陰者,陰蓋善法。」意指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積聚」而成;此五法能蓋覆、遮蔽眾生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業」,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五蘊也可解釋為五蘊魔、五陰魔*8。
五蘊是佛法對於有情生命個體的分析,五蘊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維摩經》說:「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生,究竟皆無實體。佛陀為了明示五蘊虛幻不實,曾舉五喻*9說明,所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以此曉諭眾生:五陰之我,不過是五法積聚,暫時的和合,唯有假名,沒有實體。「五蘊非有」,實乃佛教「無我觀*10」最具體的詮釋。
然而,凡夫眾生無明,往往執著五蘊假合之相為「我」,有「我」就會與「人」爭執,我是他非,由此而造業,引生煩惱痛苦。因此《大智度論》說: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原人論》也說:「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佛陀為了破除凡夫「執我為有」的愚迷,故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的真理,希望眾生都能「照見五蘊皆空」,獲得般若空慧。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根源於空,經過了空的體證,般若才能顯現,從而證得正覺。所以,由「無我」而進入「空」,是修行到達解脫所必經的路徑。
哲學家老聃曾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我人的身體實乃眾苦積聚而成,心理上有貪、瞋、痴煩惱的痛苦,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家庭裡有愁衣愁食及恩愛別離的痛苦,社會上有是非鬥爭,怨憎相會的痛苦,世間上有風、水、火、震、兵災等痛苦。苦,緊緊的跟隨我們,糾纏我們,學佛應該要先認識「苦」;知「苦」,才知道求「解脫」。要知苦,先要能正確認識五蘊緣生之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有苦,為解脫苦故,須知無我。能夠觀此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才能無我;無我即能遠離顛倒執著,無我才能解脫。所以《八大人覺經》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正是佛陀宣說「五蘊非有」的本懷。
【註釋】
*1指我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並無實體。《圓覺經》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說明我人的色身是虛幻不實的存在。
*2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等構成我人身心的五種元素。因為「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就生理方面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心理方面來說,受想行識等四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當體皆空,所以說「五蘊非有」。
*3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占有空間,會互相障礙,且會轉變敗壞者,都稱為色。我人根身以及山河大地等林林總總的物質現象,都屬於色的範圍。色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積聚而成,廣義的色,為物質存在的總稱;狹義的色,則專指眼根所取的境。
*4領納的意思。是根身領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種作用。例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所生的感覺,稱為身受;意識對境所生的情緒,稱為心受。身受又分:接觸順境而起的叫樂受,接觸逆境而起的叫苦受,接觸非順非逆境而起的叫不苦不樂受。樂受易起貪心,苦受易起瞋心,不苦不樂受則起痴心。
心受又分:領納順境所起的感受叫喜受,領納逆境所起的感受叫憂受。身、心二受也有連帶關係,譬如身受熱襲,則感心煩;涼風吹拂,則感愉悅。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凡是身心對境所領納的一切,都可稱為受蘊。
*5取像的意思。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想。《阿毗曇心論經》說:於緣能取相貌;《五蘊論》說:「於境界,取種種相。」《廣五蘊論》說:「能增勝,取諸境相。」意思就是說,認識外境時,攝取境相,再加以分別想像,就叫做想。
*6遷流造作的意思。是對於心中的概念產生思慮決斷,乃至造作動身發意的行為。《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說:「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陰。」又說:「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行為,都是屬於行。
*7了別的意思。是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如眼能了別青黃白黑,耳能了別好惡音聲,鼻能了別香臭之味,舌能了別酸甜苦辣,身能了別冷暖軟硬。《俱舍論》卷一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境只取總相來分別,所以類聚此六識而立名為識蘊。
*8四魔之一,又稱五眾魔、身魔。由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構成奪命的因緣,故喻為魔。亦即五蘊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故稱為五陰魔。
*9據《大莊嚴經》卷十二記載,佛陀曾以五蘊為喻,對頻婆娑羅王宣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稱為「五蘊喻」,即:色如聚沫喻:眾生色身如聚沫,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受如水泡喻:眾生所受苦樂如水泡,水因風動或物擊,忽爾成泡,須臾即沒,起滅無常。想如陽燄喻:眾生妄想如陽燄。陽燄指日光,曠野遠望,日光發燄,如水溶漾,而實非水,以渴者想為水故,因念成想,皆為虛妄。行如芭蕉喻:眾生造作諸行,如芭蕉之危脆而不堅實。識如幻事喻: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皆由幻覺所成,本無實體。
*10乃觀想一切有為法皆為四大五蘊假合之存在,無有如是之我。「無我」,主要是用來對治我執,原始佛教所說的無我,是指「人無我」,也就是「人空」。
【習題】
1.何謂「五蘊」?「四大」與「五蘊」的關係為何?
2.「五蘊非有」的道理何在?
3.試述「五蘊非有」對人生的助益。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