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8 第十課 五蘊

「四大本空*1,五蘊非有*2」,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諸法萬象的說明。

所謂「四大」,是指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宇宙世間的山河大地、房屋器皿、花草樹木等森羅萬象,無一不是仰賴這四種元素組合而成,乃至我人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而成。人體的毛、髮、爪、齒、皮、骨、筋、肉是堅硬性的地大;涕、唾、膿、血、痰、淚、津,便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調,就會呈現病相,甚至四大分散,人就會死亡。

四大假合的色身,是一種物質現象,而人之所以稱為「有情眾生」,除了物理機能外,還有憂、悲、苦、惱、喜、怒、哀、樂等精神狀態。人是由物質和精神聚集的和合體。所謂物質,就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佛法名之曰「色*3」;所謂精神,就是佛法所說的受*4、想*5、行*6、識*7。色、受、想、行、識五者,是構成我人身心的五個條件,稱為「五蘊」;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

五蘊又稱五陰。《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摩訶止觀》卷五說:「陰者,陰蓋善法。」意指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積聚」而成;此五法能蓋覆、遮蔽眾生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業」,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五蘊也可解釋為五蘊魔、五陰魔*8。

五蘊是佛法對於有情生命個體的分析,五蘊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維摩經》說:「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生,究竟皆無實體。佛陀為了明示五蘊虛幻不實,曾舉五喻*9說明,所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以此曉諭眾生:五陰之我,不過是五法積聚,暫時的和合,唯有假名,沒有實體。「五蘊非有」,實乃佛教「無我觀*10」最具體的詮釋。

然而,凡夫眾生無明,往往執著五蘊假合之相為「我」,有「我」就會與「人」爭執,我是他非,由此而造業,引生煩惱痛苦。因此《大智度論》說: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原人論》也說:「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佛陀為了破除凡夫「執我為有」的愚迷,故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的真理,希望眾生都能「照見五蘊皆空」,獲得般若空慧。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根源於空,經過了空的體證,般若才能顯現,從而證得正覺。所以,由「無我」而進入「空」,是修行到達解脫所必經的路徑。

哲學家老聃曾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我人的身體實乃眾苦積聚而成,心理上有貪、瞋、痴煩惱的痛苦,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家庭裡有愁衣愁食及恩愛別離的痛苦,社會上有是非鬥爭,怨憎相會的痛苦,世間上有風、水、火、震、兵災等痛苦。苦,緊緊的跟隨我們,糾纏我們,學佛應該要先認識「苦」;知「苦」,才知道求「解脫」。要知苦,先要能正確認識五蘊緣生之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有苦,為解脫苦故,須知無我。能夠觀此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才能無我;無我即能遠離顛倒執著,無我才能解脫。所以《八大人覺經》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正是佛陀宣說「五蘊非有」的本懷。

【註釋】

*1指我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並無實體。《圓覺經》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說明我人的色身是虛幻不實的存在。

*2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等構成我人身心的五種元素。因為「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就生理方面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心理方面來說,受想行識等四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當體皆空,所以說「五蘊非有」。

*3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占有空間,會互相障礙,且會轉變敗壞者,都稱為色。我人根身以及山河大地等林林總總的物質現象,都屬於色的範圍。色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積聚而成,廣義的色,為物質存在的總稱;狹義的色,則專指眼根所取的境。

*4領納的意思。是根身領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種作用。例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所生的感覺,稱為身受;意識對境所生的情緒,稱為心受。身受又分:接觸順境而起的叫樂受,接觸逆境而起的叫苦受,接觸非順非逆境而起的叫不苦不樂受。樂受易起貪心,苦受易起瞋心,不苦不樂受則起痴心。

心受又分:領納順境所起的感受叫喜受,領納逆境所起的感受叫憂受。身、心二受也有連帶關係,譬如身受熱襲,則感心煩;涼風吹拂,則感愉悅。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凡是身心對境所領納的一切,都可稱為受蘊。

*5取像的意思。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想。《阿毗曇心論經》說:於緣能取相貌;《五蘊論》說:「於境界,取種種相。」《廣五蘊論》說:「能增勝,取諸境相。」意思就是說,認識外境時,攝取境相,再加以分別想像,就叫做想。

*6遷流造作的意思。是對於心中的概念產生思慮決斷,乃至造作動身發意的行為。《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說:「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陰。」又說:「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行為,都是屬於行。

*7了別的意思。是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如眼能了別青黃白黑,耳能了別好惡音聲,鼻能了別香臭之味,舌能了別酸甜苦辣,身能了別冷暖軟硬。《俱舍論》卷一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境只取總相來分別,所以類聚此六識而立名為識蘊。

*8四魔之一,又稱五眾魔、身魔。由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構成奪命的因緣,故喻為魔。亦即五蘊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故稱為五陰魔。

*9據《大莊嚴經》卷十二記載,佛陀曾以五蘊為喻,對頻婆娑羅王宣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稱為「五蘊喻」,即:色如聚沫喻:眾生色身如聚沫,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受如水泡喻:眾生所受苦樂如水泡,水因風動或物擊,忽爾成泡,須臾即沒,起滅無常。想如陽燄喻:眾生妄想如陽燄。陽燄指日光,曠野遠望,日光發燄,如水溶漾,而實非水,以渴者想為水故,因念成想,皆為虛妄。行如芭蕉喻:眾生造作諸行,如芭蕉之危脆而不堅實。識如幻事喻: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皆由幻覺所成,本無實體。

*10乃觀想一切有為法皆為四大五蘊假合之存在,無有如是之我。「無我」,主要是用來對治我執,原始佛教所說的無我,是指「人無我」,也就是「人空」。

【習題】

1.何謂「五蘊」?「四大」與「五蘊」的關係為何?

2.「五蘊非有」的道理何在?

3.試述「五蘊非有」對人生的助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