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禪宗的「禪」,溯源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1」,發揚光大於中國唐朝的惠能大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禪」,由此逐漸形成為「五家七宗」的龐大宗派──禪宗。其後再陸續傳到日本、韓國、越南,乃至近代普遍傳至歐、美、澳、非等世界各地。
禪宗尊奉北魏時來華的菩提達摩為始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給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從「藉教悟宗」澄觀靜慮、止息雜念的「理入*2」,或從以德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的「行入*3」,以求得精神解脫。四祖道信「擇地開居,營宇立象」,接引道俗,舉揚禪風。其禪法以一行三昧*4、五門禪*5為特色。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6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為基礎發展而成,東山法門承繼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7」,重視達摩的領宗得意,形成中國禪學的主流,在當時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後禪宗分為兩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長安、洛陽兩京為中心的北方傳法,稱為北宗,禪法主張漸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傳法,稱為南宗,禪法主張頓悟*8。唐中期以後,南宗逐漸成為禪宗主流,北宗逐漸衰微,乃至湮沒無聞。惠能的革新頓教禪法思想,主要是《壇經》中所敘述的: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無相戒」;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實踐理念。
惠能門下,主張惠能傳南宗正統性的人是荷澤神會*9。他曾於七三二年於滑台大雲寺與北宗論辯,爭取南宗的正統性,並極力宣揚南宗禪。四祖道信傍出的牛頭法融一派*10,在江東潤州牛頭山勃興,對南宗門下有極重大意義。此外,繼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兩大弟子系統下產生的五宗七派*11。青原行思門下,分別流出雲門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嶽懷讓門下,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體現他禪法的特色,從日常生活行事中認識「起心動念、彈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禪旨。其弟子百丈懷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禪院規制,有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12」。馬祖的禪法經百丈而分出溈仰、臨濟二宗,臨濟門下日後又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宗脈相承,至今不絕。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時代,南宋則是看話禪與默照禪*13分立的時期。曹洞門下宏智正覺提倡默照禪的禪觀功夫,而臨濟楊岐派門人大慧宗杲,以參公案的方式,引導行人起疑情、看話頭,力求徹然大悟。
元明以後,禪法漸微,其間雖有海雲印簡、萬松行秀、破菴祖先、無準師範等一代宗師相繼崛起,畢竟已呈儒釋調和、教禪一致的定局,漸失其獨立風格。近代禪宗大師首推清末民初的虛雲、來果二位碩德,紹隆宗風。
隨著時代的遷移,現代無論是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於社會生活的複雜紛亂,心裡無法得到安寧,因此,每一個人更需要禪的力量來安頓浮盪不定的身心。目前台灣及世界各國正掀起一股「禪學熱」,多數學佛人士熱衷於禪坐冥思,講說撰述。佛光山屬臨濟法脈,稟承菩薩道思想、人間佛教精神,因應時代之需,開創出「人間生活禪」禪風*14;並於世界五大洲分設僧信四眾禪堂,以合乎現代思潮的規約,來接引禪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來面目。
【註釋】
*1有關「禪」的起源,根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所說:一日,佛陀在靈鷲山,時有大梵天王,為令今世、後世眾生獲得利益,以金婆羅華獻佛,捨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唯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如是,禪在「拈花微笑」──師徒心意剎那交會之間傳了下來。
*2菩提達摩入道之途,不出理入與行入。理入,謂藉由經教體悟佛的境界,深信眾生皆有佛性,但為客塵煩惱所覆蔽,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凝住壁觀,則無自無他,聖凡等一,堅住不移,此即與理相契,無有分別,寂然無為,稱為理入。理入屬於教理的思惟,要求捨偽歸真,認識、解決問題;行入屬於教法的實踐,教人去掉一切愛憎情欲,依佛教教義實踐。
*3行入,即:a.報冤行,謂修道之人,若受苦時,當念:「此係我宿殃惡業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無冤訴。」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而進道,故稱報冤行。b.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感,緣盡還無。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故稱隨緣行。c.無所求行,謂世人長迷,處處貪著,稱之為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願樂,是真無求,順道而行,故稱無所求行。d.稱法行,性淨之理,稱之為法。此理眾相皆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智者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達解三空,自利利他,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
*4一行三昧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乃定心觀法界平等一相的三昧。入此三昧,則知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為平等無二,無差別相,故於行、立、坐、臥等一切處,不動道場,當下即是。此禪之旨趣,係頓悟自心本來清淨,無有煩惱,具足無漏的智性,且此種清淨心與佛無異,此心即佛,故宗密稱之為「如來清淨禪」(略稱如來禪),並以之為達摩門下相傳之禪,並判攝為「最上乘禪」。自中唐以後,禪宗因盛行以棒喝、坐禪等方式接化眾生,又當時如來禪僅滯於義解名相,而未至達摩祖師西來所傳的真禪味,故仰山慧寂禪師另立「祖師禪」的名稱,以此為達摩所傳的心印,表示祖祖相傳、以心印心的意思,以別於教內其他諸禪。
*5即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
*6東山位於湖北黃梅的雙峰山。原稱馮茂山(又稱馮墓山、馮母山),位於縣境之東,故又稱東山。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皆住此山接引學人,舉揚禪風,世稱其所傳禪法為東山法門,又稱東山淨門。其教法以指導初發心者為主,具有漸悟的傾向。唐上元二年(六七五)弘忍示寂,門人神秀等葬其遺骸於此,故亦稱五祖山。
*7主張以坐禪觀心為主的五種禪要,即:知心體、知心用、常覺不停、常觀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8六祖惠能認為心性本淨,本來是佛,識心則能見性,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說,其理論與實踐都將禪宗具體的中國化,是為南宗禪。神秀認為佛性雖人人本具,但為客塵所覆,需時時修習,拂塵除垢,才能成佛,主張漸修漸悟,是為北宗禪,此為禪宗史上「南頓北漸」之說。
*9惠能的嗣法弟子有四十餘人,以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永嘉玄覺、荷澤神會至為傑出。其中,荷澤神會開「荷澤宗」,極力提倡頓悟法門,而以「一念不起」為「坐」,「了見本性」為「禪」。
*10「牛頭禪」又稱作「牛頭宗」。宗祖法融於江寧牛頭(首)山的石室枯坐,感百鳥銜花之瑞。唐貞觀年間,四祖道信聞之,前往付其法,法席大盛,自成一派,與同出師門的五祖弘忍「東山宗」並立,特稱為「牛頭宗」。法融以「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為要旨,據宗密的《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載:「牛頭宗意者,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為有,即見榮枯貴賤等事。(中略)乃至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如幻。」牛頭宗於唐代盛極一時,至宋代以後則法脈不振。
*11五宗七派各立門戶,各有接引後學家風。所謂家風,乃指祖師接引後學的權宜之法。古人評論五家家風如是:「曹洞叮嚀,臨濟勢勝,雲門突急,法眼巧便,溈仰回互。」此外,百丈的「是什麼」、無業的「莫妄想」、趙州「喫茶」、雲門「胡餅」,皆是典型的接引家風。五宗七派的成立次第如下:
a.溈仰宗:南嶽懷讓從六祖受心印後,住般若寺,度馬祖道一。馬祖道一舉揚禪法於江西龔公山,開棒喝豎拂之禪風,世稱「洪州宗」。馬祖創建禪剎,百丈懷海訂立清規,禪宗始脫離禪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門下有黃檗希運、溈山靈祐等得意弟子,其中,溈山靈祐獨棲潭州(湖南),參學者多達一千五百人,門下以仰山慧寂為最著名,此系即稱溈仰宗。溈仰宗家風溫和,《人天眼目》云:「溈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捧飯,我便與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
b.臨濟宗:百丈懷海的弟子黃檗希運門下有臨濟義玄。義玄設立三玄三要、四料簡等接化徒眾,機鋒峻嚴,門徒眾多,蔚成臨濟宗。臨濟應機多用喝,「喝」,始於馬祖接百丈,同為以心印心,無言之教。臨濟入室便喝,家風猛烈,五祖法演謂臨濟家風為「五逆聞雷」之喝,一喝之下,如五逆罪人為雷所劈。
c.曹洞宗:青原行思傳石頭希遷,撰〈參同契〉,與馬祖並稱當世二大龍象。希遷傳藥山惟儼至洞山良价,再傳曹山本寂時,創曹洞宗。其家風一敲一唱,回互綿密。《人天眼目》卷三云:「曹洞者,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應物,就語接人。」
d.雲門宗:石頭希遷門下的另一支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經德山宣鑑、雪峰義存,至雲門文偃創雲門宗。以「截斷眾流,不容擬義,凡聖無路,情解不通」為接引家風。
e.法眼宗:與雲門文偃同一師門的玄沙師備,傳羅漢桂琛,其弟子法眼文益,住金陵清涼寺,以「六相」及「四料簡」接引後學,創法眼宗。此宗高僧輩出,如天台德韶被稱為智顗再來;永明延壽撰有《宗鏡錄》,重視教學;永安道原著《景德傳燈錄》,明示達摩禪的系譜。「對病施藥,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乃法眼家風。
f.黃龍派:宋代時,自臨濟義玄,七傳至石霜楚圓,門下黃龍慧南、楊岐方會復各衍出黃龍、楊岐二派(二宗皆以嚴峻家風聞名,時人以龍喻慧南,以虎喻方會),而與曹洞、雲門等宗並立。黃龍派後來由榮西傳至日本,開日本臨濟宗之端。
g.楊岐派:楊岐派自楊岐方會開宗立派後,陸續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揚禪旨,蔚為禪的主流。
*12我國禪宗自六祖惠能之後百餘年間,禪者僅以道法相授受,多岩居穴處,或寄住於律宗寺院,齟齬時生。馬祖道一不侷於舊制,別立禪居,開創叢林,以安禪侶。其法嗣百丈懷海,折衷大小乘經律,制定清規,成為後世叢林修持的典範。自此,叢林之制於焉大備。其後,經唐末五代,至宋代,叢林建置益臻完備,禪眾亦以集中居住為常,名德住持的叢林,多在千人以上。
*13默,指沉默專心坐禪;照,即以慧來鑑照原本清淨的靈知心性。默照禪重視觀心、看心、凝住壁觀,主張以「坐空塵慮」來默然靜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無所得、無所悟的態度來坐禪。看話禪的關鍵在「疑」,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例如參「念佛是誰」、「無」等,於上生出疑團,大死一番,方能大徹大悟。看,見的意思。話,公案的意思。即專就一則古人的話頭,歷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或作「參公案」。此禪風先慧後定,與默照禪的先定後慧大異其趣。宋代大慧宗杲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爾後其風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為揭櫫麻三斤、柏子樹、須彌山、平常心是道、雲門顧、趙州無等古公案,頗影響一代的禪風。明、清以至於今,此禪風猶未絕。此外,宋代以後,禪淨合習的思潮甚盛,以「阿彌陀佛」四字為公案的風氣極盛一時,此亦為看話禪的一種。
*14人間生活禪的禪風,即:
禪修思想,在於平常、平實、平衡的意境涵養──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禪修內涵,在於信心、道心、悲心的長養增進──不變隨緣,慈悲喜捨。
禪修生活,在於規律、簡樸、惜福的用心實踐──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禪修精神,在於承擔、無畏、精進的落實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擔。
禪修運用,在於生活、生趣、生機的權變妙用──觸處皆道,機趣無限。
【習題】
1.試述菩提達摩所傳禪法的特色。
2.何謂「漸悟」、「頓悟」?
3.試述六祖惠能禪法的特色。
4.試述禪修的利益。
5.開悟與成佛有何不同?
6.試舉二則禪話或公案。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