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現代西方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心理專業諮商人員透過心理導引方法,使當事人潛意識中煩惱痛苦的癥結逐一顯現,再給予適當的「轉化」,由此超越心理障礙。

從「心理諮商」一詞,又須溯源於「心理學」,意為「闡釋心靈的學問」,由此再引申為「研究人類自身問題的行為科學」。西方心理學家弗洛依德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西方學術史上第一位重視人類潛意識作用的思想家,他以此發明,媲美牛頓與哥白尼在科學上的成就。

榮格是佛洛依德的傑出門人,他吸收佛教思想,進一步將人類精神領域區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三個層次。「個人無意識」好比一座「記憶倉庫」,儲存著個人被壓抑的心理情結;「集體無意識」則儲藏著人類世代相傳的潛在原始意象。這些理論與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很相近。同時也可引申到阿賴耶識種子如瀑流般的現行,所以有「別業」與「共業」之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逐漸發展出「人本主義心理學」,以馬斯洛為代表,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他引用佛教開悟的概念,詮釋自我實現的理想境界,並主張佛教無我與佛性真我的哲理,能引導人類從自我實現,趨向利益人類全體。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姆,推崇佛教慈悲為懷、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的生命理念,能醫治西方人的社會病態。從「人本心理學」又發展出「超越自我心理學」,以現代科學原理論證說明佛教行者許多難以解釋的超越心理現象。此派以傅蘭克為代表,創立「意義治療法」,十分重視生與死的探索和認識。這正是佛陀開示悟入的要點。

兩千多年來,佛教的內涵不斷的啟發世間各行各業,尤其是在心理學方面。目前社會上以心理治療為主的心理諮商工作,可能遭遇到幾種困境,例如:

一、專業人員對生命現象的認知有限,因此對於病人心理上的癥結,難以作根本的轉化。

二、由於無法引發病人全面性的生命共鳴──同體共生概念,也許花費長久的時間、心力、過程,但不易獲得理想的結果。

三、諮商人員未明緣起法,長期承受各種病人心裡沉重的負擔、病態,可能影響本身的生活與身心健康。

四、以追溯過去經驗作為治療的前提,往往使病人難以面對當前的生活,而形成另一種的心理困境。

綜合上述所言,專業諮商人員若能以佛法為體,以所學諮商方法為用,配合日常禪坐修持,以親身證悟的經驗來引導病人,可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佛陀是人類心靈的大醫王,不只能打開人類對於生命的無知,也時時針對個人身心的差異,個別地應病予藥。基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前提下,佛陀對全人類提出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般若正觀,作為群體的生命諮商共法;對於個人則使用四攝法、四悉檀、三十七道品等來對治。

佛陀就是偉大的眾生心靈諮商師,在法華會上,曾經默許五千人退席,以作為群體諮商層次的篩檢。在華嚴會上,從第一品的〈世主妙嚴品〉到第三十八品的〈離世間品〉,可說是佛陀與諸大菩薩高層次的精神諮商過程;第三十九品的〈入法界品〉,則是落實在人間生活上,以善財童子作為代表,示範人間生活心理諮商面面觀。在《維摩經》中,維摩大士以「示疾」作為引子,與阿羅漢們分別以「對治悉檀」與「第一義悉檀」,達到生命諮商的極致。其他三藏十二部的教典,無一不是針對人類生命方向與內涵所作的深度諮商。

佛教三藏的教典,透過歷朝帝王、信眾的共同護持、翻譯,陸續的弘傳到中國,已有兩千年歷史。在弘化的過程中,逐漸與中國文化融合,又開展出新的階段。在群體諮商上,有大座講經、經法辯論以及團體參禪、登壇受戒等許多法門;在個人生命諮商部分,能夠深入而又機用無窮者,應以禪宗為代表。例如禪宗所標示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實質上就是要禪師與禪者們不拘泥、不滯礙於世俗概念上的「語言文字」,舉凡揚眉瞬目、搬柴運水、行堂典座、作務出坡、知賓會客等,乃至信手拈來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無一不可用作諮商的工具。在語言上也是使用「意到言出」的「矛盾顛倒法」、「間接暗示法」、「問答不定法」,或機鋒銳利的「反詰啟示法」。這一切的禪機妙用,都是以「意義治療法」來達到晉級快速的「自我超越」效用。

佛陀在修道的過程中,曾經示範了降伏眾魔軍的「自我心靈諮商」過程。隨後四十九年的弘法教化,本身就是僧團大眾的高明心理諮商師,所調教化導的每一位僧侶,同樣以醫療一切眾生心靈為職責,自然成為「盡形壽」的心靈諮商師,能為他人心靈作正確有效的諮商,必然能為自心作更深入的諮商,在諮商過程的多重經驗中,結合般若空觀智慧,能使諮商與被諮商者共同達到心靈解脫自在的圓滿境界。

總而言之,心理諮商治療,要融和東西方的哲理,通達現代科技的印證,最後還須回歸於佛法的運用,才能達到生命圓滿的終極目標。

【習題】

1.心理諮商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2.社會心理諮商人員未來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3.為什麼佛陀是心理諮商師?

4.佛教有哪些教義可以作為心理諮商之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