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佛門行者,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名為「佛」;未成正覺,皆名為「僧」。依《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載,「僧」有「聲聞僧」與「菩薩僧」二種;《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則舉出「凡夫僧*1」、「聲聞僧*2」、「菩薩僧」三種。本課主要介紹「聲聞僧」與「菩薩僧」。

狹義的聲聞僧是指佛世時的出家弟子,他們聽聞佛陀教法,了知世間幻化無常,由此而徹悟四聖諦,修小乘*3戒定慧,以解脫生死煩惱,進而證得阿羅漢果位,脫離三界,證入涅槃。這中間最遲須歷經六十劫,才能修行圓滿,並非一蹴可幾。廣義而言,凡剃髮染衣,現出家形相,而修習小乘戒定慧三學者,都名為「聲聞僧」。

菩薩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們或現在家相,或現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賢、觀音諸大菩薩即現在家相,彌勒、地藏則現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薩僧」。

聲聞僧的風姿,是謙遜、溫和、勇敢、熱情、活潑,是積極進取的聖者風範。聲聞僧的性格,是無諍、忍讓、知足、少欲,甘於淡泊寂寞,具有養深積厚的涵養,但是卻熱心堅守於求道的立場。聲聞僧的修行,依據個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實踐四聖諦、十二因緣或三十七道品;由於修行境界不同,證得果位有初果須陀洹*4、二果斯陀含*5、三果阿那含*6、四果阿羅漢*7等四種。托缽乞食*8、宴坐習禪*9、奉持戒律,是聲聞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課。世俗的紛爭,多為名譽、利益而爭,這是一種強烈的我執*10、我愛*11;聲聞僧的諍論,卻是為了顯揚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這是因知見的不同而產生的法執*12。

聲聞聖果需要長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間上完美無瑕的藝術品,要經過藝術家嘔心瀝血加以錘鍊,才能成為不朽的作品一樣。南傳的《彌蘭陀王問經》記載,人天師範的出家人,必須具備二十二種特質,諸如忍耐、柔和、慚愧、無執著、精進、正行等,這些都是聲聞聖者的修養。

菩薩僧的「菩薩」一詞,並不僅僅限於聖賢菩薩,凡有心趨向覺道者,人人都可以稱為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意即「覺悟」,或指「正覺的智慧」;「薩埵」,意為「有情」或「眾生」。因此,將菩薩意譯為「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覺有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能夠精進向上,追求無上菩提的「覺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為「求道的菩薩」;一是能夠修持種種波羅蜜*13,普利三根*14,「使眾生覺悟的聖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顯現,為「化身的菩薩」。菩薩一面懷抱有聲聞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滿佛陀悲憫眾生,救拔倒懸的入世熱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能夠自利利他的聖者。

菩薩僧的性格是無我與慈悲*15,菩薩僧的思想是般若與空性*16,菩薩僧的精神是堅忍與精進*17,菩薩道的實踐是循序到圓滿*18。

菩薩僧與聲聞僧同樣要修行、斷惑才能臻於解脫的境地,他與聲聞僧最大的區別在於:菩薩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當菩薩看到眾生受苦痛煎熬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發出拯救眾生出離三塗之苦的大願;聲聞僧看到世間的紛擾與生死輪迴的痛苦時,便生起畏懼厭離之心,只求早日出離娑婆,證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稱菩薩之道為「大乘」,稱聲聞之道為「小乘」。通常以大船(車)、小船(車)代表菩薩與聲聞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說菩薩以「大船」幫助眾生渡過苦海,聲聞則自乘「小船」脫離苦海,目的雖同,而精神則有分別。

【註釋】

*1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的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人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稱凡夫僧。

*2如舍利弗、目犍連等為聲聞僧。

*3小乘教義主要以自求解脫為目標,所以為自調自度的聲聞、緣覺之道,而不同於大乘自利利他兼顧的菩薩道。

*4又稱初果、預流果,或稱入流、預流,亦即逆生死之流,而入聖賢之流。須陀洹者仍須七次降生人間,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經過七番生死,才證得涅槃。須陀洹果者已經斷除我見結、戒禁取結、疑結等三結,明瞭四諦的道理,而得無漏的清淨法眼,再也不墮落於三惡趣。

*5又名一來果、二果。還須一生天上,再來人間受生一次。二果者雖已斷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貪瞋痴三毒。

*6又名不來果或不還果。此果的阿羅漢已經斷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餘三品,不再來欲界受生,而生於色或無色界,故稱不來果或不還果。

*7又作極果、無學果、第四果。指已斷盡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的階位。阿羅漢果者是聲聞四沙門果中,最終的理想境界,已超出三界,四智已經圓融,已無他法可學,故又稱無學果。此果者已斷除一切煩惱,無論行住坐臥、衣食語默,或者人情來往上的處世接物,乃至個人的毀譽得失、衰老病患等,在這一切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永生安住在解脫境界之中。

*8托缽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團中,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們雙手捧缽,不分貧富,不揀精粗,無論淨穢,向信眾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讓一般人能夠種植福田。托缽乞食有別於世俗上不事生產的乞討生活,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沙門向世間的人托缽,接受物質方面的供養,而出家人則為信徒們講說佛法,一為財布施,一為法布施。信眾以物質來供養沙門的色身,而沙門則以佛法來長養信眾的慧命。托缽使佛教和社會接觸在一起,產生密切關係,使佛教的真理能夠散播於人間,而不是少數人退隱山林的調劑品。而沙門在托缽時,次第乞食,主要在培養平等心、忍辱心,對於對象的貧富、食物的甘美或粗劣,不敢妄生差別,以慚愧心來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將佛法還施於信施。借著托缽的制度,佛陀成道後,住世的四十九年之中,宣說了無盡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眾。從佛陀推行托缽乞食之法來看,佛法是屬於社會的、大眾的道理,是不難明白的。

*9聲聞僧喜歡在寂靜的地方,或者在林中,譬如佛陀當初領導諸弟子在迦蘭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樹林中教化弟子如何去冥思宇宙的真理。他如阿羅那、跋提、金毗羅三位尊者,結伴在波利耶沙羅林中共同修持佛道,過著和合無爭的生活。聲聞僧有時也在水邊禪坐,如在恆河邊或尼連禪河邊,或者在洞窟裡觀想,譬如十大羅漢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終日坐在岩洞裡,世間的喧嚷、煩惱都被遠隔在洞窟之外,侵擾不了他的心。又如優波先那比丘在岩洞中證悟空無自性,雖然被毒蛇咬嚙,卻毫無痛苦,安詳地進入涅槃。

有些修行十二頭陀的聲聞僧,則更遠離憒鬧,在渺無人煙的塚間曠野宴坐,並且脇不就蓆,行不倒單,如大迦葉尊者,終年累月參禪於白骨纍纍的墳間,不以為苦。

宴坐習禪,是對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種觀照,在心念蕩滌盡淨之後,平等一如的法性智慧才能夠顯現出來。

*10又作人執、生執。即執著有實我之存在者。眾生之體,原是五蘊之假和合,若妄執具有主宰作用的實體個我之存在,而生我、我所的妄想分別,就稱我執。

*11為四根本煩惱之一。即我貪,指對於所執之我深生耽著。

*12又作法我執、法我見。簡稱法我、假名我,是我執之對稱。將所有存在(法)之本質認為是固定不變、有實體之物,稱為法執。

*13又作到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達涅槃解脫之彼岸。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稱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故稱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航度無極。

*14眾生的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稱為三根。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發智解,堪忍耐難行,能證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鈍根)最劣。《摩訶止觀》卷六載:「下根斷惑盡,方能出假,佛於法華中破其取涅槃心,勤發無上道,起方便慧……中根者,斷見惑已,生死少寬,思任運斷……上根者,初心聞慧即能體達見思即空。」

*15菩薩的性格裡,充滿慈悲的本質,菩薩心中,沒有個人,只有眾生的存在。眾生需要什麼,菩薩都會毫不吝惜的付出;無論是錢財、產業、妻子、兒女,甚至耳目、肢體、肝腦、生命,也毫不怨惱地施捨。菩薩悲憫一切眾生,包容眾生一切愚痴罪業,甚至犧牲、忘我,乃至於無我,頗有「若為眾生故,一切皆可拋」,至死無悔的大無畏精神。《法華經》上說:「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菩薩透過累劫的修行,一切煩惱都已斷除,一切梵行均已成辦,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槃,然而菩薩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懷抱慈悲,廣開甘露,轉無上法輪。菩薩之所以為菩薩,正由於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薩度化眾生的原動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這種精神從無我智慧中產生,其力無比!

*16般若即指對世間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別相對的現象,觀徹其虛妄性,泯除物我對待的執著所產生的「無分別智」,也就是指宇宙與我同在,眾生與我一體的「空性」。對菩薩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課,菩薩攝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漸漸成為果淨圓滿的聖者。獲得般若空慧之後,則可以泯除汙穢,而到達自性清淨的無心境界,發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當體即空的「性空」境界。

*17菩薩追求佛道若不歷累劫多世的修持是無法成就的。在奧林匹克世界運動會中,馬拉松式的長跑競賽,最足以考驗運動員的耐力與毅力,而菩薩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過程中,就是這種馬拉松式長跑精神的顯現。經上曾說,菩薩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勤持種種法門之後,還要歷經一百劫莊嚴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積聚菩提道種,才能成佛。換句話說,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薩必須一步一步耐煩地、堅忍地前進不懈,歷經長期的考驗,始能成等正覺,也就是說菩薩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剛毅堅忍、勇猛精進的精神。

*18佛教是一個重視躬身實踐的宗教,也是充滿倫理性質的哲學。大乘菩薩道的實踐,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實踐。大乘菩薩道的實踐是循序漸進的,如同世間接受教育一般,由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而大學,乃至於研究所,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煩惱的凡夫而至四雙八輩的阿羅漢,而至斷除習氣的等覺菩薩,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攝法、六波羅蜜,乃至實踐十波羅蜜,漸漸超凡入聖;自初發心的菩薩而至久發意的菩薩,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轉的菩薩,而一生補處的菩薩,並以百劫莊嚴相好,三祇圓滿福慧,終而登上圓滿佛地。因此,菩薩道的完成,非一蹴可成,是必須循序漸進,並且經久不斷的修持,才能一階一階地登升上去,其間每一階段的完成,都是永恆的喜悅!

【習題】

1.簡述狹義的聲聞僧。

2.聲聞僧的性格為何?菩薩僧的特性為何?

3.菩薩僧與聲聞僧最大的區別為何?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