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佛陀為適應眾生根器,演說八萬四千法門,在原始佛教時代,諸大弟子便已隨個人的性格、思想、專好以及對教法的實踐,而呈現出迥異的風格*1。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後來更因時空因緣改變,後代佛弟子根性不同,對佛法義理也以不同角度詮釋、探究,由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逐漸形成印度部派佛教的發展。
一、根本分裂(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佛陀入滅後百餘年,僧團對外的弘化日廣,面對各民族、語言、風俗、文化的差異,佛弟子對佛法義理及戒律行持也出現意見上的分歧,僧團首度分裂成主張積極前進,以革新派比丘為主的「大眾部」,和思想偏向傳統保守,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
依據北傳佛教*2說法,部派分裂的主因在於教理上的見解不同。《大毗婆沙論*3》和《異部宗輪論*4》記載,認為僧團發展應以自由、進步為特色的大天比丘*5,以「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一偈所說的「大天五事*6」,表達對阿羅漢證果五項教義的新見解;持反對意見的上座部長老,為此與新進思想派比丘爭論不已。在阿育王*7親自協調的決議中,新進派比丘獲勝,上座部長老比丘因此不得不離開雞園寺*8,遠赴西北迦濕彌羅國*9,僧團正式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
另外,南傳佛教*10則認為,部派分裂是由於佛陀入滅後的百年之間,東方毗舍離跋耆族的跋闍子比丘*11提倡「十事」新說,與西方主張嚴持戒律的耶舍長老,引發行持上的爭議*12。耶舍比丘獲得離婆多長老*13協助,邀請七百位聖賢比丘為律典作一結集,並在集會上一致決議「十事非法*14」;而主張此十事可行的比丘也同時舉行結集,因此而造成分裂。
佛教史上將這次的分裂稱為「根本分裂」。
二、枝末分裂
上座部與大眾部根本分裂後,教團流傳漸廣,但由於師承不一而對義理解釋不同,加上各地多樣性的風土人情,各教派出現了因地制宜的主張。在各自發展論學、思想下,派系愈分愈多,到了佛陀入滅百年後至四百年間,「上座部」與「大眾部」又衍成二十部(或說十八部)的「枝末分裂」。
(一) 上座部分裂
《異部宗輪論》記載:上座部在佛陀入滅後約三百年至四百年初,發生七次分裂,分成十一部。
第一次分裂出現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說一切有部。這是上座部系最大的派別,所傳的論藏典籍也最多,後來被視為上座部的代表。原來的根本上座部,因勢力大減而隱退至喜馬拉雅山中,稱為「雪山部」。
第二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了「犢子部*15」;後來,因對「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一偈的看法各有不同,犢子部又分出「法上部*16」、「賢冑部*17」、「正量部*18」和「密林山部*19」,稱為第三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是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化地部*20」。「化地部」主張「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並說「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此觀念已具備大乘佛教思想。
第五次分裂則指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21」,法藏部相當重視「咒藏*22」和「菩薩藏」,開啟了後代大乘密教的先河。第六和第七次分裂時間大約在佛陀入滅後第三百年末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直接分出「飲光部*23」和「經量部」。「經量部*24」的開祖鳩摩羅馱*25,因善用譬喻說法,而使「譬喻」成為此部派的最大特徵,被視為後來大乘佛教譬喻文學的基礎。
(二) 大眾部的分裂
「大眾部」又稱「摩訶僧祇部」,是大眾部的根本部派*26,大天為其開祖,以「緣起觀」為論點,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大眾部」的分裂前後有四次,大約發生在佛陀入滅後二百年中至滿二百年間,共衍出九部,是激發大乘佛教興起的主流。
第一次分裂時,以「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的主張與大眾部主旨不合,獨立分出「一說部*27」;而「說出世部*28」則以「世間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另成一派;「雞胤部*29」則認為阿毗達磨是佛陀的真實教法,經律為方便教法,並主張應捨方便,依正理精勤修行,才能疾斷煩惱。
第二和第三次分裂,各分出「多聞部*30」和「說假部*31」。最後一次分裂則是在佛入滅後滿二百年,大眾部因重新論議「大天五事」,或有表示贊成,或有表示反對者,因而分出「制多山部*32」、「西山住部*33」和「北山住部*34」。
從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出來的部派中,有的以教理特色命名*35,有的以地名為部派名*36,更有以創始者立名者*37。各部派雖各自建立思想體系,但對於佛教的基本義理如「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以「部派佛教」稱之。在百家爭鳴,各有千秋的潮流之下,部派佛教展現了佛教思想發展初期的黃金時代,有如百花齊放,繽紛而燦爛!
【註釋】
*1《雜阿含經》卷十六第四四七經,列有多聞、頭陀、智慧、神通、天眼、精進、供養、持戒、辯才等特色的弟子。
*2總稱自北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韓國、日本的佛教,及由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的佛教。又稱北方佛教。十九世紀開始研究佛教的歐洲學者,稱以錫蘭巴利語系統佛典流行的緬甸、泰國、高棉等國的佛教為南方佛教,而稱自印度向北傳布者,為北方佛教、北傳佛教。
*3全名《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唐玄奘大師譯,共二百卷。本論係註釋印度迦多衍尼子的《阿毗達磨發智論》,廣明法義,備列諸種異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間,於北印度迦濕彌羅編輯,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相傳係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與脅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經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的經典結集。本論的內容,係收集諸論師對說一切有部佛教根本聖典《發智論》的註釋,系統地總結「說一切有部」的理論主張,並對大眾部、法藏部、化地部、飲光部、犢子部、分別說部等部派,以及數論、勝論、順世論、耆那教等之觀點進行批駁。由於本論的編輯,部派佛教教義因而廣為宣揚,對大乘佛教也產生極大影響。
*4全一卷。印度世友撰,玄奘大師譯。異部,指部派各異;宗輪,指各部派宗旨互異,如輪轉不定。係小乘佛教的作品。以說一切有部教義為基礎,並敘述小乘佛教二十部派產生的經過,及各部派教義的異同。為研究部派佛教史者所必讀。
*5大眾部的始祖。生於佛滅後百餘年,乃中印度秣菟羅國商人子。相傳出家前造三逆罪,後懺悔而入佛門,住於雞園寺。大天具有大神力,並得三達智,曾至華氏城傳道,阿育王皈依之,是被派遣至摩醯娑慢陀羅國的唯一傳道師,曾於彼國講說《天使經》,四萬人因此得道。大天提倡五種新說,教團中因而分為贊成的大眾部與反對的上座部兩派。阿育王贊成大眾部,故當時上座部多逃往迦濕彌羅。不久,大天命終,王持殊勝的葬具荼毗,而火不燃,復依一占相師之言,灑以狗糞,火炎忽發,須臾即燒成灰燼,繼而暴風至,飄散無遺。
*6又作五事非法。印度部派佛教大眾部之祖大天,編作一偈以宣揚其所提倡的五項教義。五事即指:
a.餘所誘,阿羅漢雖已無欲煩惱,然有漏失不淨(遺精、便利、涕唾等)者,乃因惡魔憎嫉佛法,遂對修善者誘惑破壞所致。
b.無知,阿羅漢雖依無漏道而修,斷盡三界的見思煩惱,然因無知有染汙及不染汙二種,阿羅漢僅斷染汙無知,尚未斷盡不染汙的無知,則尚有疑惑存在。
c.猶豫,疑有「隨眠之疑」與「處非處之疑」二種,阿羅漢尚未斷盡後者,則雖為獨覺聖者,每每仍有其惑。
d.他令入,阿羅漢須依他人的記別,方知自己為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神通第一的人,亦須依佛陀的授記,始自知已解脫。
e.道因聲故起,阿羅漢雖已有解脫之樂,然至誠唱念「苦哉」,聖道始可現起;此乃因四聖諦的觀苦、空、無常、無我等,即是聖道。係大天對五事的闡釋。由以上五事觀點的歧異,遂導致其後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之勢。
*7又作阿輸迦,意譯無憂王。為中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王。西元前三世紀左右出世,統一印度,為保護佛教最有力的統治者。王幼時甚狂暴,不得其父王寵愛,值德叉尸羅國叛變,父王令彼前往征討,望其戰死。然阿育反能平定叛亂,威權大振。遂於父王崩後,殺其兄弟,登上王位。登位後,王仍極狂暴,因此被稱為旃陀(暴惡)阿育王。後來,阿育王受耶舍阿羅漢之弟子的奇瑞事蹟感化而皈依佛,又見殺戮的悲慘,乃心有所感,對於佛教的信念遂更堅固。因此放棄用兵力以求統一的途徑,且在「依法所得之勝利乃是最上之勝利」的信念下,致力於佛教的宣傳,在國內建八萬四千僧伽藍,造八萬四千佛塔,並護持於華氏城舉行的第三次佛典結集,故其後半生有達磨(正法)阿育王之稱。
王以華氏城為首都,其統轄範圍包括北印度全部、大夏的一半,南至案達羅,東達海邊,縱橫數千里。且施政得宜,愛好真理,富博愛精神,實是印度有史以來治績空前的統治者。
*8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又作雞園、雞寺、雞林精舍、雞頭末寺、雞園僧伽藍。係阿育王所建。據《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九載,大天曾於此寺出家,後於布薩時昇高座,因說五事之妄言,致聖凡兩眾終夜鬥諍,逮王詣寺,始制止其諍,上座與大眾二部分裂即肇始於此。阿育王嘗召集千僧、聖凡兩眾,於此行四事供養。又迎目犍連子帝須行結集。王以後歷經數代,至弗沙蜜多羅王時,不信佛法,破壞此寺,殺害僧眾,唯留佛圖傳世。
*9位於西北印度犍陀羅地方的東北、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古國,即我國漢朝時所稱的罽賓。建國於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頃,經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無數窣堵波及支提,此係王統史所載與佛教有關的最早記事。另據《法句譬喻經》卷二〈惡行品〉所載,佛陀曾遣須漫羅漢持佛陀的髮爪至罽賓之南,並於山中建佛圖寺。由於阿育王的傳道師末闡提曾至此布教,其後領有此地的犍陀羅王迦膩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編纂《大毗婆沙論》,自此,此國研究阿毗達磨的風氣甚盛。其後佛教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再度興隆後,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大根據地。於《大集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皆可見到此地名。
*10指盛行於錫蘭、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五國,而以錫蘭大寺派為傳承的上座部佛教。
*11又稱跋耆子。主張「十事」合法,引起教團的論爭,導致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亦稱七百集法毗尼。或謂跋闍子並非一特定的比丘名,而是指跋耆族的諸比丘。
*12論爭起因於西方系的迦乾陀子耶舍長老遊行至東方的毗舍離,見跋闍子等諸比丘以十事為淨法,例如用銅缽盛水置於布薩會中,勸請白衣檀越布施金銀,復於僧眾中均分之,以為衣、藥等資用。耶舍認為此舉非法,遂於布薩會中拒受跋闍子等所分配的金銀,並極力於僧眾中責難,又向白衣申訴其理。跋闍子等則以耶舍誹謗大眾,令白衣起疑而擯斥之。耶舍避難至西方,並跋涉千里,聯合波婆阿槃提等地諸比丘,共至阿呼恆河山參謁三浮陀商那和修長老,告以此事;又至僧伽賒向最高臘的離婆多長老請益,爭取認可。跋闍子等亦請求離婆多的協助,離婆多遂至毗舍離集會大眾,欲裁決此事,然眾說紛紜,難以決斷。
大眾復就正反二方各請長老出席,跋闍子一派以薩婆迦眉、沙蘭、不闍宗、婆沙藍等為代表,耶舍一派則以離婆多、商那和修、耶舍、修摩那等為代表。與會者多達七百人,同至婆利迦園,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薩婆迦眉一一作答,最後裁斷跋闍子等所行十事為非法,佛教史上亦稱此為七百結集、毗舍離城結集。
*13又作梨婆多、釐波多。為阿難的弟子。年壽甚高,精通律法,曾受耶舍長老之請,共赴毗舍離國,決議十事非法。
*14又作十非事、十事、十淨。指十事不合律制規定。所謂十事即:
a.角鹽淨,為供他日使用,聽任食鹽貯存於角器之中。
b.二指淨,當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廣間,仍可攝食。
c.他聚落淨,於一聚落食後,亦得更入他聚落攝食。
d.住處淨,同一教區(界內)的比丘,得不必同在一處布薩。
e.隨意淨,於眾議處決之時,雖然僧數未齊,仍得預想事後承諾而行羯磨。
f.所習淨,隨順先例。
g.生和合(不攢搖)淨,食足後,亦得飲用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
h.飲闍樓伽淨,闍樓伽是未發酵或半發酵的椰子汁,得取而飲之。
i.無緣坐具淨,縫製坐具,得不用貼邊,並大小隨意。
j.金銀淨,得接受金銀。
*15佛世時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其後門徒相傳不絕,分部之後,即稱犢子部。其教義是將一切事物分為過去、未來、現在、無為、不可說等五藏,以為均屬實有,特別主張有補特伽羅(我),以此與五蘊不即不離(非即非離蘊),實則承認有生死輪迴的主體。
*16又作法勝部。法上為部主之名,係取「法是可尊敬」之意,或意謂法係世間眾人之上者。
*17或稱賢部,或稱賢乘部,乃賢阿羅漢的後裔。
*18據《異部宗輪論述記》載,以其刊定是非,故謂之「量」,量無邪謬,故謂之「正」,蓋從其所立法義而得部名。另外,據《三論玄義》載,此部為大正量羅漢的弟子,故又稱「正量弟子部」。
*19《異部宗輪論述記》載:「密林山者,近山林木,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從所居為名也。《文殊問經》名芿山部。」
*20《異部宗輪論述記》載:「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
*21此部名稱的由來,依《文殊師利問經》卷下、《部執異論疏》、《異部宗輪論述記》等的記載,其部主名為法藏,又「藏」有涵容護持正法的意思,故稱法藏部,然《舍利弗問經》則以目犍羅優婆提舍為其派祖。此部教義立五藏、四相等說。五藏,指經、律、論、咒、菩薩;四相,指生、住、異、滅,其中前三相乃「有為」,滅相屬「無為」。據《異部宗輪論》載,此部的宗義主要有:a.認為佛與二乘的解脫雖為同一,而聖道不同。b.諸外道不能得五通。c.阿羅漢身皆是無漏。d.佛重於僧團,故建設佛塔即可得大果報。其餘的主張大致與大眾部相同。其律典為《四分律》,僧眾著皂(黑)色袈裟,一說著赤衣。
*22為專門收集佛陀所說的祕密真言、陀羅尼等的經典。
*23此部派之祖為迦葉波,乃上古飲光仙人種,故以飲光為姓。據傳,上古有一仙人,其身有金光,能飲諸光,令不復現,故稱飲光仙人。此部派的教義,類於有部及法藏部,主張一切諸行必滅於剎那之間。謂煩惱未斷,業果未熟,即是過去有體;若煩惱已斷,或業果已熟,過去體即無。
*24說一切有部重視論書,而經量部卻重視經書,並將經視為正量,故稱經量部。此部派立心物二元論,否定有部所主張的萬物實有說,認為只有四大與心為實在,並由於四大與心的相輔相成,而令個體的生死相續不斷。又主張唯有現在為實在,而過去僅屬曾經實在者,未來則是未來才得實在者,至於現在不存在者僅為一種種子的存在而已。此即後世唯識種子說的起源。又此宗派的教義,含有許多大乘佛教的要素,皆可視為後來中觀佛教的基礎。
*25又稱童受,為三世紀末的北印度呾叉始羅國人。著有《喻鬘論》、《癡鬘論》、《顯了論》等。
*26與上座部並為最初的兩大部,主張佛身無漏、色身無邊、佛壽無量,並認為生死或涅槃皆為假名(現象),人的心性本來清淨,然由於動搖而受汙染,此即後世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驅。此外又主張「現在實有、過未無體」(僅有現在為真正的存在),此係對立於上座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之說。又其所傳的經典,除一般小乘三藏之外,亦包括《華嚴》、《涅槃》、《勝鬘》、《維摩》、《金光明》、《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三藏之中,以經、律二藏為隨機、隨方、隨時而說,故特重論藏,以精研正智,窮究深旨為疾斷煩惱、速證菩提的要法。
*27主張一切法皆無實體,但有唯一的假名,故稱一說部。以其異於大眾部的本旨,故別立一部,並從其所立為名。窺基及法藏稱此部為諸法但名宗,屬分通大乘。以其謂諸法皆為假名,無體可得,故與般若皆空之說無異。
*28據《異部宗輪論述記》所載,此派與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相反,認為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唯有出世法方為真實。即以苦、集二諦的世間法為假名,道、滅二諦的出世法為真實。窺基、法藏等以此派配於小乘六宗中的俗妄真實宗。一說此派原與雞胤部為同一部派,以其認為世間有漏為假,而強調佛的出世無漏,故又稱說出世部,後因其說漸有變化,遂成為一獨立部派。
*29傳說創始人為雞的後代,故有此稱。另外一說為「灰山住部」,其名稱乃此部眾所居住的山中,有石能作灰,故稱為灰山住部。該部派主張「過、未無體論」,且其於三藏之中,僅以論為主,而謂經律乃佛陀為應各種機類所立的方便教,故不加重視。於小乘六宗之中,該部派屬於「法無去來宗」。
*30《異部宗輪論述記》載,佛在世時,有一阿羅漢名「祀皮衣」,昔為仙人時,披樹皮為衣以祀天,故有此名。後出家,於佛所說法皆能誦持,佛涅槃時,其於雪山坐禪而不得知,至佛滅度後二百年頃,方出雪山,至央崛多羅國尋覓同修之人,見大眾部唯弘三藏的淺義而不知深法,故將佛陀所說的深、淺二義並弘,而別成一部,稱為多聞部。此部的宗義,將佛之言教分為世間、出世間二種,據《異部宗輪論》載,佛陀的五音是出世教,即: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此五者能引導眾生至出離之道,故為出世教。而佛陀的其餘言教,則為世間教。此外,據《三論玄義》載,多聞部所弘的深義中,有大乘之義,《成實論》即由此部所出,故亦涉有大乘之義。
*31據《異部宗輪論》載,其教理既不同於說出世部的主張出世間法皆真實,亦不同於一說部的主張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而主張世法、出世法皆有少分是假,十二處、十八界為積聚之法,則皆為假,以此立名,稱為說假部。而依《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所引《部執異論疏》載,大迦旃延曾在佛世時造論,分別解說佛陀的教法,其後佛入滅二百年中,大迦旃延自阿耨達池至摩訶陀國,於大眾部中出世,以十二處、十八界為假名,以五蘊為實義,來分別三藏聖教,眾中有信受與不信受者,信受者自成分別說部。準此,則說假部即大迦旃延的弟子所弘揚者。
*32因該部部眾住於制多山而得名。有關該部分裂的原因,據《異部宗輪論》載,係由再議大天五事而起,而依據《三論玄義》載,則係因得戒問題而起爭論,以致分裂。《異部宗輪論》載,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三部本宗同義,均主張諸菩薩仍然不脫惡趣,縱然供養窣堵波(安置佛舍利的塔),亦不得大果,阿羅漢雖無淫欲煩惱而漏失不淨,然有時會遭惡魔將不淨置於羅漢之衣。
*33以其部眾住於西山,故稱西山住部。此部教理與大眾部所說略同。
*34以其住於制多山北方之山,故稱北山住部,該部所立宗義略同於制多山部。
*35說一切有部、一說部、說出世部、多聞部、經量部及正量部等。
*36雪山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及北山住部等。
*37飲光部、法上部、賢冑部及法藏部等。
【習題】
1.大眾部與大乘佛教的思想有何相關?
2.試以表解說明枝末分裂中的大眾部。
3.試以表解說明枝末分裂中的上座部。
4.試述部派分裂的原因。
5.試述部派佛教命名的概況。